首页 名人 正文

汉代赋体的代表作品风格 汉代时期的乐舞类型

汉代辞赋中亦有不少描写巾、袖舞蹈的句子。巾袖舞蹈的形象在汉代的画像砖、石中十分丰富“都是汉代比较著名的道具舞。汉代著名的情节舞是《东海黄公》,即兴舞是一种个体存在的自我抒发和宣泄,其形式为一人自舞——相属他人——他人继舞为报——相属另一人“别赋中赋的文体特征,赋是同诗、词、曲并列的一种特殊文体,1.赋必押韵赋既然是诗与文的结合体。不押...

汉代赋体的代表作品风格,汉代时期乐舞类型?

1、拟兽舞蹈——“舞像”,如“百戏”中的《鱼龙曼延》、《总会仙倡》

2、巾袖舞,巾袖舞是舞者舞袖或执巾而舞。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有“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之说。汉代辞赋中亦有不少描写巾、袖舞蹈的句子。如张衡《西京赋》写:“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 ”崔骃《七依》有“表飞縠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巾袖舞蹈的形象在汉代的画像砖、石中十分丰富。

3、道具舞,道具舞乃舞者手执乐器、物品或刀、枪、剑、戟等兵器而舞的舞蹈,如《剑舞》、《棍舞》、《戚舞》、《刀舞》、《建鼓舞》、《鞞舞》、《铎舞》、《鼗舞》等,都是汉代比较著名的道具舞。

4、情节舞,情节舞是以舞蹈形式表演简单故事的舞蹈。汉代著名的情节舞是《东海黄公》。

5、即兴舞,即兴舞是一种个体存在的自我抒发和宣泄,一种世俗生命的沉醉与欢愉。它没有严肃的主题束缚,仅仅为了一展幽情或一泄郁愤。例如在改立太子的宫廷斗争失败后戚夫人与刘邦的一次即兴歌舞。

6、“以舞相属”,“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其形式为一人自舞——相属他人——他人继舞为报——相属另一人,其目的是在相属过程中增进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舞蹈中有一定的规矩,不按规矩跳舞,习惯上被视为不礼貌或蔑视对方的行为。

别赋中赋的文体特征?

赋是同诗、词、曲并列的一种特殊文体,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赋必押韵

赋既然是诗与文的结合体,亦诗亦文,在体制上要求必须押韵;不押韵就不能称为赋。不过,赋的押韵不像诗那么严格,无须一韵到底,也可以平仄兼押。归纳起来,有四点。首先,可以换韵。一般说来,赋的篇幅较长,几百字,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这就无法一韵到底,须中途变换。有的大赋,换韵竟达几十次,乃至上百次。像左思的《三都赋》、庾信的《哀江南赋》,都换几十次。其次,适应段落。赋的换韵,往往与内容段落相一致,有些赋家则用换韵来表示段落,提示内容。如江淹的《别赋》,许多段是一韵到底的,换韵则另起一段。再如15年前,云南周善甫老先生写了一篇《春城赋》,题下标明以“春城无处不飞花”为韵,全文七段,每一段一韵,中间不换,极有风韵。其次,隔句相押。赋的押韵,灵活多样。有的一句一押,有的隔句一押,有的三四句或四五句一押,并没有严格规定。不过,最基本的是隔句相押,和《诗经》、《楚辞》的手法是相近的。

2.讲究对仗

对仗,是赋讲究文采的一种表现。赋如果没有对仗,和散文又有什么区别?追根溯源,赋中最早使用对仗的,是西汉王褒的《洞箫赋》。嗣后,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均有较为精工的对仗。到了魏晋,赋中使用偶句越来越多,如曹植的《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左思的《三都赋》,也用了大量的骈偶句,为洛阳纸贵增加了砝码。陆机的《文赋》,由于对仗工整,又富于变化,使作品更加典雅与精美。到了南北朝,因为出现了骈赋,作品中的偶句倍增,有的作品更是一骈到底。像沈约的《丽人赋》、谢庄的《月赋》、吴均的《八公山赋》,江淹的《恨赋》,都号称名篇,以对仗工美而受人赞扬。特别是庾信的《哀江南赋》,三千三百余言,除开头或过渡有少量散句之外,全文都是对仗,而且形式多样,巧于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继承六朝遗风,凡作赋皆有对句。就连李商隐只有八句32字的咏物小作《虱赋》,居然还有四句对仗,“亦气而孕,亦卵而成”;“回臭而多,跖香而绝”。

3.铺张扬厉

赋作为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铺张扬厉,即在描绘事物时,多用夸饰手法,极力渲染,以张大其事,从而引起注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如司马相如、扬雄的一些大赋,像《上林赋》、《长杨赋》都通过繁多的景物描写,渲染出汉代京都苑囿的空前盛况和帝王田猎的奢靡豪华。前面在讲赋的对仗时,所引曹植《洛神赋》中的那一段,则是写人物运用铺陈手法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大家不妨推敲推敲。 这里,再引两段《木兰诗》中的例子,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铺张扬厉的写作手法。《木兰诗》在写到木兰替父从军做准备时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而写到木兰荣归时又有这样几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看,这就是展开描写,这就是铺张扬厉。诗尚如此,何况于赋?

4.追求辞采

在诸多文体中,像诗歌、散文、小说等,赋是最讲究辞采,追求文雅,善用典故的,古代是这样,当代也是这样。为其如此,赋是比较难写的。在洋洋赋海大观园中,有多少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佳作流传于世,供人欣赏?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谢庄的《月赋》,王勃的《腾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哪一篇不文采飞扬,才情横溢?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庾信的《哀江南赋》,它辞采富瞻,熔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仅用典就有一百多处,而且灵活多样,巧于变化,可谓空前绝后,无人比肩。而当代作品,《光明日报》“百城赋”所刊发的近五十多篇赋中,写得最富于文采的是《烟台赋》,情景交融,洋洋洒洒,堪称“铺采摛文,体物与志”的精品,大家不妨找来看看,必将受益非浅。

代表汉代成就的文体?

是赋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在西汉、东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散体赋是不是汉大赋?

散体赋,又叫大赋。兴起于汉武帝,是一种综合了诗、骚、散文等文体因素而被作家重新加工过的新型汉赋文体,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

简介

指汉代盛行的赋体作品,以主客问答的方式“铺陈摛(chi)文,体物写志”,虽散韵结合,但散文的意味较重,所以称为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所以又称散体大赋。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干,所以散体大赋可以直接称之为汉赋,一般来说,文学史上说的“汉赋”,都是指汉代散体大赋而言。

西汉辞赋与东汉辞赋的区别?

东汉辞赋与先前的西汉辞赋合称为称汉赋。东汉辞赋是东汉涌现出的并盛行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

一是渲染宫殿城市;

二是描写帝王游猎;

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

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假一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作品。作品体裁是赋。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

此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作者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作者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

此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