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形成过程及代表作品,昆曲有什么艺术特色?
昆曲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并加以提炼,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
昆曲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1000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和词调,以及宋代的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
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和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兼收并蓄,音域非常广泛。
昆曲演唱特色是由水磨腔奠定的,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
后来,又出现了赠板曲,声调清柔委婉。
昆曲对字音有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和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昆曲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有所不同。
但在昆山腔长期吸收北曲演唱的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了。
因此,在昆曲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使用,还有南北合套的混用。
南北合套的混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自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
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在演唱风格上,昆曲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和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等。
昆曲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
它们在实际演唱时都有许多变化,一切皆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
其中,管乐器有笛、箫和唢呐等;弦乐器有琵琶、三弦和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和堂鼓等。
昆曲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和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江苏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流利悠远的特色。
所以,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而著称。
昆曲伴奏还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采用。
昆曲的表演是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
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昆曲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另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
所以,昆曲精湛的舞蹈动作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词意义的有效手段。
昆曲的戏曲舞蹈多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和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场子需要,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
昆曲的念白也很有特点。
由于昆曲是从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北角的吴语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
特别是昆曲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念白,如苏白、扬州白等。
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
另外,昆曲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和节奏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戏曲种类及代表曲?
京剧
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也称东方“歌剧”。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 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失空斩、赵氏孤儿、龙凤呈祥、谢瑶环......
2、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3、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主要曲目:红楼梦
4、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等大批优秀剧目。
5、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
6、黄梅戏
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
7、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戏、潮曲,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潮剧三宝:《扫窗会》《闹钗》《杨令婆辩本》;此外还有《刘明珠》、《告亲夫》、《闹开封》、《芦林会》、《井边会》等经典剧目
8、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9、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中国戏曲之母”,昆曲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
清代著名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10、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11、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苏州昆曲都有哪些曲目?
苏州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昆剧参与其中。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牡丹亭》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杜宝为了使女儿成为知书达理的女中楷模,为她请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陈最良。《长生殿》《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着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为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桃花扇》《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十五贯》明朝时候淮安山阳县有兄弟二人,哥哥熊友兰,弟弟熊友惠。熊友惠在家里读书,贴邻冯家失去交给媳妇侯氏收藏的金环一付和宝钞十五贯,同时儿子又中毒身死。《单刀会》剧情: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全剧共四折。剧情是:三国时,鲁肃为了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精忠记》南戏剧本,此剧一题明姚茂良撰,但无确证。吕天成《曲品》将其列入“旧传奇”中,当是昆山腔兴起前的作品,明青霞仙客作《阴抉记》传奇,前半与《精忠记》同,后半稍加篡改。《钗钏记》书生皇甫吟家贫,岳父史直欲退婚,史女碧桃不肯,约皇甫吟花园相会,拟赠以财物。事被皇甫吟友人韩时忠所知,冒名赴约,骗得财物。史逼女改嫁,女子投水自杀。《邯郸记》《邯郸记》剧情介绍: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早已要独自一人来蓬莱山门作扫花使者。这天他过洞庭,到岳阳楼,见无人可度,便又向西北方向而去。正走间,忽见邯郸地方有仙气升腾。
云南昆曲的历史?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
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
昆曲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太多了,参阅《元人百种》,从元朝到清朝,关汉卿(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等)、王实甫(《西厢记》)、洪升(《长生殿》)、汤显祖(文辞绝美,回味深远的《牡丹亭》等)、孔尚任(立意极高,文学性极强的《桃花扇》)、阮大铖、李渔等人的戏曲剧本作品,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一直长演不衰。
在当代,昆曲又有了新的发展,《十五贯》、《西园记》、《少年游》等新编剧目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当然它们的艺术水准不能与过去的剧目相比。
所以昆曲最著名的作品,还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
目前最著名的,已经著名了几百年的,应该就是《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了。
苏州?
昆曲。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