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诗代表作品,贺知章久客还乡?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作者
贺知章
作品名称
回乡偶书二首
作品别名
回乡偶书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回乡偶书》诗意画
回乡偶书二首⑴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⑵,乡音无改鬓毛衰⑶。
儿童相见不相识⑷,笑问客从何处来⑸。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⑹。
惟有门前镜湖水⑺,春风不改旧时波。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绍兴)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
贺知章咏柳诗?
贺知章咏柳诗作品原文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唐诗中的“绝句”,有古绝和律绝体裁之别。王力先生《诗词格律》相关论述截图佐证如下。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普及,诗词网站平仄检测工具较古韵书检测工具科学而先进。
汉字四声系统平仄二元化,为计算机程序检测软件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为“平”;第三、四声,统称为“仄”,是新韵和现代诗词平仄标准。
上、去、入声为“仄”,其余为“平”,是古韵和古诗词平仄标准。
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简称“替”。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
上联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平仄相同,简称为“粘”。
格律诗韵句末字必须是同韵部平声字,且在同一首诗中一韵到底,不可换韵,也不支持“借韵”或“邻韵通押”。简称为“韵”。
作为格律诗体裁形式的律绝,“替对粘韵”缺一不可。
平仄“替对粘韵”,是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格律诗必须严格遵守“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古体诗无须严格遵守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就是唐诗中众多古绝之一,而不是名副其实的律绝。要知其中原委,请看下文分解。
少小离家老大回,
仄仄平平仄仄平
乡音无改鬓毛衰。
平平平仄仄平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
平平平仄仄平仄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仄仄仄平平仄平
首先,此诗韵句末的韵字“回”、“衰”、“来”,都不在平水韵同一韵部,是出韵的!
其次,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导致的孤平、孤仄变式,是非律的。
首句第二字是仄声,为仄起,末字平声为入韵。
仄起入韵式平水韵检测结果截图如下。
第三句第二字是平声,为平起;末字仄声,为不入韵。
平起不入韵基本正格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然而,第五字“不”当平却仄导致后孤平失替的格律硬伤!
第四句第二字是仄声为仄起,末字平声为入韵。
仄起入韵式正格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然而,诗的末句第三字“客”当平却仄而出律,第五字当仄却平,导致后孤仄。检测结果提示第五字“可平可仄,建议用仄”,说明诗界并不支持导致后孤仄的变格。
上述对比分析可知,“一三五不论”的变格,是有条件的。
有人说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双数位置为“平仄平”交替,是“鲤鱼翻波”,属于“律格”,这是误解!依据“前宽后严,仄宽平严”的诗界变格潜规则,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如果出现后孤平、中孤平、五绝前孤平、后孤仄、中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等平仄变格,都不能顺利通过平仄检验,是古体诗,而不是格律诗。
又有人说,第三句末三字犯孤平,第四句末三字再接着犯孤仄,是“孤平拗救格”,属于“律格”。用了“拗救格”的诗,叫“拗救体”,属于“格律诗”。这是长期以来的格律误区。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相关论述截图如下供探讨交流。
因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提法欠妥,应该是“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不变”。
总而言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古绝,而不是律绝。
赠刘景文回乡偶书的古诗?
《赠刘景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
我是@李老师讲阅读,在平台分享语文学习方法技巧及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有需要的小伙伴,关注李老师,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在《咏柳》这首诗歌,是咏物诗,关于咏物诗,他写物只是字面意思,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本首诗表面写柳,其实是想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那么,他是如何描述柳树的呢?跟着我往下读:
首先:“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描写柳树,用拟人化的写法,从“妆”字就可以看出来,让人感到柳树就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化妆,而后变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柳树的叶子,把柳树的嫩绿的叶子比喻成碧玉,生动形象的写出柳叶颜色新、鲜、艳的特点。
接着:“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话描写了柳树的柳枝的数量之多,万条是概数,一个“绿”字对照了上句的“碧”,这里把满是绿叶的柳枝比喻成绿色的丝带,“垂”字写出了柳树的特点,枝条向下生长。
其次:“不知细叶谁裁出”这里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接上一句,由“绿丝绦”想到这么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呢?吸引读者探究答案。
最后:“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告诉我们答案,细细的柳叶是被春风裁剪出来的,把二月的春风拟人化,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剪出细细的柳叶,剪出一片绿色,剪出了春天。
总而言之:作者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来描写柳树,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
设问、夸张等。把柳树写成一位美丽的,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先总写柳树,在写柳枝,接着柳叶,很有层次。用春天的风结尾,给人想象,春的美,由春风这位大师裁剪而来。全是用“绿”渲染,写出了勃勃生机。
关注李老师讲阅读,学习语文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