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礼书的代表作品,有礼仪之大中之称的是哪部书?
有“礼仪之大宗”之称的是《春秋》。《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重要的礼仪著作包括?
《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各个朝代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散佚,西汉时补以“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全书共分四十二卷。
《仪礼》又称《礼经》或《士礼》,是先秦五经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称作“礼”。该书大致形成于春秋后期,有人认为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确实将礼作为教学的实践环节。《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其中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亲亲尊尊”原则的礼仪,以《仪礼·丧服》最为详细明确,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读了可以明白封建贵族的繁文缛节,可以考见古代宫室、舟车、衣服、饮食等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宗教信仰、亲族制度、政治组织和外交方式等。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二京赋属于汉代散文吗?
《二京赋》是一篇东汉辞赋,作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辞赋作家张衡,也就是发明了地动仪的那位张衡。张衡本身就是一位全才,在文学方面造诣不浅,而且还能够在地理学、天文学等方面获得成就。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汉大赋四杰。其中,张衡《二京赋》不仅是汉大赋的典型之作,其规模形制也为现存两汉骋辞大赋之最,享“长篇之极轨”之誉。
赋是在汉代兴盛的一种兼有韵文和散 文的重要文体,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 多写宫廷的盛况和帝王的生活,小赋多数 是抒情作品。赋这种文体出现在战国时期,儒学大 师荀子曾作《赋篇》,这意味着“赋”作 为独立文体开始出现。
此后,屈原、宋玉等人以这样的文体 进行文学创作,后人把他们的作品称为 “屈原赋”或“宋玉赋”。 赋的繁荣是在汉朝。汉赋的发展经历 了四个时期。一是创始期,这时期枚乘的《七发》既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基础,也开创了辞赋 中的“七”体,基本上形成了汉赋的体 制。
二是全盛期,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司马 相如,其主要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 赋》,此外,东方朔、枚皋等人的成就也 突出,这时期汉赋的基本形式和格调已经 确立。 三是摹拟期,重要的代表作家有班 固,其代表作《京都赋》,此外还有扬雄 等,这一时期的体制和风格有所变化,反 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 小赋开始兴起。
四是转变期,小赋盛行, 内容已由描写宫殿和游猎盛况转为抒发个 人情怀,表现手法以由叙述转为议论说理 为主,篇幅上由长篇巨制转为短篇。 这一 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张衡,其代表作 《二京赋》成为汉代散体大赋的绝响。
汉赋的特点是:内容多写京都的繁华 和帝王的游乐,以此来粉饰太平,歌功颂 德;文章前有序言,正文韵、散结合,其 中散文用于记叙,韵文用于描写,韵脚跟 据需要经常转换,语言多用四六字句,且 极力铺陈,喜欢堆砌生僻字词和形容词, 篇幅较长,情节通常由假设的两个人以一 问一答的方式来展开。
汉赋,尤其是大 赋,尽管在内容和艺术有着许多缺点,但 仍然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它丰富 了文学词汇,在锤炼词句和描写技巧等方 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外,它促进 了文学观念的形成。
西汉时期简帛代表作品?
《王杖十简》。
王杖十简,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磨咀子18号汉墓。共有木简10枚。单枚木简长23.2厘米,约当汉尺一尺,宽1厘米,三道编绳。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西汉皇帝颁布的关于“年七十受王杖”的两份诏书;第二部分是一位受杖老人遭殴辱之后裁决犯罪者的案例;第三部分是墓主人受王杖的记录。其内容对研究汉代诏令制度、尊老养老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两汉时期国学作品?
两汉时期
【贾谊】
(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治家、辞赋家。18岁即有才名,20余岁便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因遭权贵排斥,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长沙”、“贾太傅”。贾谊才高寿短,死时年仅33岁,有《贾长沙集》和《贾子新书》传于世。他创作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是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他的政论文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的优秀传统,颇具纵横家的气派,其代表作品还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刘安】
(?-前122)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编著《淮南鸿烈》,又名《淮南子》。
【司马迁】
(约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少时博览群书,20岁时开始漫游全国各地,考察风俗,采集史料,后历经数十年艰苦工作,写出了我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名篇入选教材的有《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毛遂自荐》以及《报任安书》(节选)等。
【刘向】
(约公元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叶公好龙》、《赵将括母》曾被选入教材。
【王充】
(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思想家、文学理论家。青年时曾师事历史学家班彪。历30年而著成《论衡》一书,书中吸收了古代天文、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成果,尖锐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谶伪神学而其他陈腐的传统思想,并大胆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教条,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科学和文学理论的巨著。《订鬼》曾被选入教材。
【班固】
(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杰出史学家、文学家。著名学者班彪之子。初继父业续写《史记后传》,后在此基础上另立体系,历20余年写成《汉书》,其中的“表”和“天文志”是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补作。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起并称为“前四史”。其中的《苏武传》曾被选入教材。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为著名。
【张衡】
(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境内)人。东汉着名科学、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归田赋》表现归隐田园、不追随时俗的情怀,《四愁诗》与《同声歌》在古代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蔡琰】
生卒年不详。字文姬,蔡旦之女。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曾居南匈奴12年,后被曹操以金币赎归,其五言《悲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叙事诗之一,相传《胡笳十八拍》也是她的作品。
中国礼学经典三礼中哪一部是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里法诸暨市传为周公旦所著?
中国礼学经典三礼中《周礼》是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里法诸暨市传为周公旦所著。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