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芙代表作品,英国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弗吉尼亚?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但她并不囿于一个创作家的有限经验,她以广阔的视野提出了诸多的文艺理论,“文学是一个整体”的命题是她在《致维·萨克维尔·韦斯特》的信中提出的,她说:
“我们如何能在托尔斯泰之后继续谈什么‘性’和‘现实主义’问题呢?如何能在莎士比亚之后继续什么‘诗剧’呢?然而文学毕竟是一个整体,它需要变革和发展。”这段话可以看出,她认为文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文学之所以发展,是因为创作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体。这些因素包括客体因素(生活)、受体因素(读者)、文体因素(形式)和主体因素(作家)。四个因素相互影响,推动文学向前发展,形成不同时代的文学特征和风格。
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四个回答问题:
1、生活推动文学发展;
2、形式推动文学发展;
3、读者推动文学发展;
4、作家推动文学发展。
01 生活推动文学发展伍尔夫非常珍视“生活”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认为这不是一般因素,而是一个基本要素。她在散文集《书和画像》中说:
“对于这个基本要素,我们把它叫做生命或者精神,真理或者现实。”伍尔夫以敏锐的理论感觉,发现在不同的作家中,对生活本质存在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比如,她对阿诺穗·本内特(1867-1931,英国小说家,深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影响)和高尔斯华绥(1867 -1933,20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等人的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本质非常不满,认为他们的作品只关心肉体而不关心灵魂,给他们的作品贴上物质主义者的标签。她说:
“本内特先生用他那规模宏伟的装备来捕捉生活”,但结果,“生活逃掉了,而失去了生活,其他一切,也就失去了价值。”伍尔夫对文学生活本质的理解是独特的,如她所说: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对称排列的马车灯,生活是一圈光轮,一只半透明的外壳,我的意识自始至终被它包围着……我们也要明白提出:小说的恰当素材是跟习惯要求我们相信的那种东西稍有不同的。“在同时代作家中,她与詹姆斯·乔伊斯(著名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作者)等意识流作家对生活真实的理解相同。她认为他们尝试着更贴近生活,把那些使他们发生兴趣、受到感动的东西更真实、更确切地保存下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的差别呢?伍尔夫认为这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在她看来这是极自然的、必然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主仆、夫妇、父子之间的一切关系——都已发生了变化,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信仰、行为、政治和文学也随之而发生变化。
而本内特等人依旧用传统的、自然主义的方法去描写跟过去不同的复杂的现代人,因而他们没能揭示真实的生活。通过对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评论,伍尔夫认为乔伊斯揭示了现代人“生活本质”:
“跟我们称为物质主义的那些作家截然不同,他偏重精神,他不惜一切地关心着的是要展示心灵深处的那一团火焰如何通过头脑明灭不定地闪现出它的种种信息,并且,为了使它存留下来,他以十足的勇气,撇开他们认为的一切外来因素,不管那是可能性、连贯性或者别的什么,而世世代代中,每当读者该去想象那些既摸不着又看不见的内容时,这些因素就成为指引他的想象力的路标。如果我们要的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正是由于她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看待新一代作家对生活本质的新认识、新发现,她预告了一个新创作时代的来临:
“对于现代人来说,‘那个’——兴趣中心——很可能就存在于心理的隐蔽之处。这么一来,着重点一下子转移了,移到了一向为人忽略的某种东西上来了;于是,不但我们的前辈莫名其妙,我们自己也难以理解的迥然不同的形式应运而生了。”02 形式推动文学发展外在生活变了,作家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也发展了,作家还能用传统的方法创作吗?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前辈与今天的作家的写作方式当然不可能相同。她认为,新一代作家要为表现新生活创造新方法:
“目前摆在小说家面前的问题,正如我们揣测往昔的情况那样,在于想出办法来能够得心应手地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写出来。他得使出勇气来,说说现在他感兴趣的已经不是‘这个’,而是‘那个’,——他只有用‘那个’来构思自己的作品。她反对落后于时代的创作方法,对本内特等人的自然主义、物质主义表现方式极为痛恨,认为他们一味地追求情节、故事、严密性。她对意识流方法产生的喜悦并不在于新鲜而已,而在于它确有必然性的一面,她说:
“现在这种方法好在能使我们更密切地了解我们打算称之为‘生活’的东西。难道阅读《尤利西斯》不曾向我们揭示生活中有多少东西被(其它)小说排斥在外,弃之不顾吧?”她以乔伊斯作品的成功为例,说明一种方法的创新在于它有真正的生命力,是表达生活新本质的需要,是艺术创作本身的要求。
不过,伍尔夫并不是唯形式主义者,她认为作家并不可以随意地制造新形式来猎奇,而是主张形式必须是围绕表达新生活本质的需要而能动地制造出来的。她说:
“假如我们是作家,任何方式都是对的,一切方法都是对的,只要它能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这里“一切方法都是对的”是有其前提的。从伍尔夫的观点来看,现实主义是必然的,那么意识流的出现也是必然的,都是为了适应作家对生活本质表达的需要。她说:
“我自认为文体在不断变化着,只是无人注意而已。”03 读者推动文学发展伍尔夫把读者的“参与”看作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作家认为写作时别的什么都不必考虑,只有把心里想的准确讲出来就行了,而她认为这是一种仿佛有道理,其实完全行不通的论调。
伍尔夫认为,一本书写出来,总是为了让人读的,因为:
“(只有)懂得了为什么人写作才懂得如何去写作,写作时,一定要选好自己的保护人——而这才是全部问题的关键。”伍尔夫把读者叫作文学的保护人,她认为,找出这么一个理想的人选就是至关重要的事了。但是究竟谁才是理想的人选,谁才能够引诱作家的头脑构思他那最佳杰作,促使作家那孕育之中的种种充满生机的作品诞生出来呢?
她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时代情况不同。她在《书和画像》的“保护人和番红花”一文中举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大致说来,伊利莎白时代的作家选择贵族和剧场观众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十八世纪的文学保护人是由咖啡馆的才子和格拉布街的书商这两种人组成。在十九世纪,大作家都为那些半克朗一本的杂志和有闲阶级写作。”因为,尽管不同的时代写作的保护人各不相同,但保护人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影响着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者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
因为文学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读者也参与创作,只是他们都是以一种非常微妙而隐晦的方式,成为某种作品的唆使者和授意者。
由此可以看出,伍尔夫不仅看到了文学保护人的存在,而且从中还看到了由此产生的当代写作困境。
她把自己时代的文学保护人与历史上的保护人作了一番对比,对比的结果令她也十分茫然,因为她所处时代的保护人并不象以往时代的那样单纯、清楚。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保护人是空前的品类繁多、叫人糊涂:有日报、周报、月刊;有英国的读者和美国的读者;有畅销书读者和滞销书读者;有文化修养高的读者和追求紧张情节的读者。他们的存在全都组成了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实体,通过各自的喉舌宣布了他们的不同需要,把他们赞成什么,不满什么全都告诉大家知道。”即便这样,伍尔夫提倡不能回避面临的这种困难,只有勇敢面对。而面对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作家选准自己的保护人。她认为,作家看见肯星顿公园的番红花初次开放,动笔之前,先得从一大批竞争的刊物当中选出某一个对他最合适的主顾。对他们统统不必考虑,只想着自己的番红花是行不通的。
因为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作家的番红花只有在与他人共同欣赏中才算得一朵完整的番红花。伍尔夫认为那种只为自己写作的行为或许有,但是并不值得存在。她认为:
“迟早也许会有人专为他自己一个人写作,不过那只是例外,而且还是一种值得羡慕的例外。如果有哪些傻瓜愿意读那些作品,就让他们读吧。”所以,伍尔夫坚称文学的命运就决定于他们之间的亲密联盟,因而选择保护人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选择恰当的保护人,才是问题的关键。
04 作家推动文学发展文学保护人的作用尽管很大,但伍尔夫也认为不应削弱作家的主体性作用。在对待文学保护人方面,她也极其强调作家的能动性。
她认为,由于时代不同,文学的保护人的素质也起着变化,而作家们处在这竞争的人群中,必须有自己的坚定信念,不为种种假象所迷惑,不受种种派别所蒙蔽。并且作家在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把握上,在追求表现生活本质的技巧方面,也需要作家强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作家必须尝试发现一种新的技巧,好让他们有可能非常真实地把内在的现实描绘出来,为读者提供一种更清晰、更新颖的生活视域,以开阔他的眼界,使他能够从表面事件之下发现那些难以觉察到的思想感情活动。
伍尔夫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作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她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出作家主体性努力的方向和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她对其同时代作家的努力并不满意。她说:
“我们并没有学会写得好一些……若从整个高峰顶上看下去,那整个行程的轨迹都具有一种循环的趋势。”她认为本内特、高尔斯华绥等人之所以创造出物质主义作品,是因为作为作家他们失去了自由人的身份,而成为了一个奴隶。作家仿佛不是出自本愿,而是受制于某个威力强大、蛮不讲理的暴君,这个暴君把他置于自己奴役之下,这些作家以一种貌似真实的气势,把全部小说润色得无懈可击。
伍尔夫接着指出,如果作家是一个自由人而不是一个奴隶,他就必须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不是以传统章法做为自己作品的基础,不必非按照公认的格式布局不可。
她从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惊讶地发现了并支持了乔伊斯和他的《尤利西斯》,并把他当作文学进步的代表。她狂喜于找到了意识流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手法和这种方法带来的巨大成就,但即使如此,她依然没有忘记以瞻望历史的高度来看待她同时代作家的成就。她始终没有否定或贬低前代作家而抬高当代作家。
她强调,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都应当过去,他们只能作为历史的座标高高耸立,而当代作家的成就也只能是时代性的,后来的作家依然要保持他们的自由创造力,去创造属于并代表他们时代的文学。
所以,她在《致维·萨克维尔·韦斯特》的信中提出“文学是一个整体”的命题。
回答完毕。
你见过哪些堪称精美且让人爱不释手的图书?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把手机版切换到电脑版,准备认认真真回答这个问题。
题目说的是“精美”,那我可以理解为“触动人心”。每个人对于书籍的鉴赏能力和标准不同,我看到之前很多人推荐了很高逼格的重量级名著,而我觉得不一定大部头或者被无数次盛赞的书才是“精美”的,我只推荐那些,在不经意间让我感动,或者戳中灵魂的,真正打动我的。
1.《一间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芙
伍尔芙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也是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认为这本书是所有有思想追求的女性都应该读一读的。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伍尔芙在书中的观点很明确,书中所揭露的问题至今也存在。在男女地位仍不平衡的今天,知识女性应该怎样取得在文学领域的独立?怎样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最现实的是,怀揣梦想的女性们应该具备什么才能从事文学创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当然,这不仅是对女权的诉求,也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对女权持有成见的同学也可以尝试阅读,这本书绝对会改变你对女权主义的看法。还有句题外话,这本书之所以是惊艳的,在于我在读到它之时没有抱有太多期望,我以为它会像波伏娃等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一样晦涩难懂,可是它就是击中了我,也让我坚定了我一生所要从事的事业。“任何阶级或者任何性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责备都是荒诞的。巨大的人群从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被他们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驱使。”“因为我相信,假如我们再活上一个世纪——我说的是现实中的一般生活,而不是我们作为个人介入的具体生活——而且没人都有五百镑年金和自己的房间;假如我们惯于自由地、无所畏惧地如实写下我们的想法;假如我们能够躲开共用的起居室;假如我们不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从他们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去观察人;对天空,对树木或无论什么东西,也是从它们本身出发去观察;假如我们的目光越过弥尔顿的幽灵,因为不管什么人,都不该挡住我们的视野;假如我们面对事实,只因为它是事实,没有臂膊可让我们倚靠,我们独自前行,我们的关系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那么,机会就将来临。”
2.《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加缪金句王。在我最迷他的那段时间,我有一个本子,里面写满了他在《局外人》《鼠疫》等作品中的经典句子。法国人写书追求技巧,所有的法国作家都是这样,在他们的书中你能看到他们精心为你设计的情感体验。但是加缪太独特了,我觉得他的每本书都体现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这本书真正击中我是在最后一章,默尔索被判死刑之后的部分。读完合上书真是一晚上都没能平静下来。默尔索自始至终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也是加缪笔下,最荒谬的英雄。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人生在世,永远不该演戏作假。3.《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本书在2013年被改编成了电影,相信也有很多人看过。但我还是更加推崇原著。菲茨杰拉德的文笔实在是华丽,却也真情流露的让人感动。这本书其实是根据他自身经历改编而成的,书中的盖茨比,那个富甲一方闻名遐迩的公子哥也就是他本人。想象一下,那些纸醉金迷爱恨情仇都是真的。人读书,不仅为了学知识,有些时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也许这本书它不会教会你什么实际的知识,但是会让你了解在那个年代不一样的爱情,不一样的遗憾人生。我坦言,这本书是我初一的时候看的,买的世界文库的中英对译版本,我第一次读就哭得不成样子,之后的每一次,每当到结尾就毫无意外的泪崩。整本书读下来除了感动就是心碎。电影我是北美刚上映就找国外的同学给我录了枪版,电影很棒,效果很好,读了原著就会懂。完全表现出美国那个时代的种种,演员演技没的说,奥斯卡欠小李子的。那些海滨大别墅现在大多已经关闭了,四周几乎没有灯光,除了海湾对岸一艘渡船上时隐时现的一丝微弱亮光。月亮渐渐升高,那些虚幻不实的别墅慢慢消隐退去,直到我逐渐意识到这里就是当年让荷兰水手的眼睛大放异彩的古老小岛——新世界的一个清新稚嫩的乳房。那些消失了的树木,那些为了建造盖茨比的别墅而被砍伐的树木,曾经在此迎风飘拂,低声应和着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在被迷恋陶醉的一瞬间,人类面对这块大陆必定息声屏气,惊诧不已,不由自主地堕入一种他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美学沉思中,也是人类在历史上最后一次与他感受惊奇的能力相匹配的奇观面面相觑。 当我坐在那里对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思索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对岸黛西家码头上那盏绿灯时,他是多么的惊奇。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似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远他而去,把他抛在后面,抛在这个城市后面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在那里合众国的黑色原野在夜色中滚滚向前伸展。盖茨比相信那盏绿色的灯,它是一年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那个美好未来的象征。从前它从我们面前溜走,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将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远…总有一个明朗的早晨…于是,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往昔岁月。中文版表达不出那种效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英文版。4.《人间失格》 太宰治我对太宰治的喜爱,是几乎病态的喜爱。他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文学天才。其实大多数人对于日本作家是抱有偏见的,尤其是日本战后文学作家。我承认,很多时候我们是不能读这种书的,因为读完会消极,会对世界抱有极大偏见,有些人甚至觉得会影响世界观。但这本书也是我初二读的,我觉得,一个读者在读书时最起码要做到理性阅读。不能自我代入,因为小说源于生活却不是生活。带着自我去阅读,才能不被任何读物所动摇。太宰治真的是一个无论讲什么,都能讲到我心的人。读书这么多年,这样的作家很少见。我只有在最难过无助的时候会翻开太宰的书,感觉到世界上有人和我有着几乎全然相同的感受,这就够了。王家卫说,太宰治让他想到梁朝伟。这本书是太宰的绝笔之作,在这本书发表的那一年,太宰治和自己的情人纵身投海而亡。(这本书也被拍成电影,饰演主角叶藏的是生田斗真。)我不是矫情的种,我们都不是。”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
“我对于人类的营生仍然是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观与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风马牛不相及,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为这种不安而每夜辗转难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发狂,我究竟是不是幸福呢?”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5.《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又一位日本作家,同样是战后文学代表。我认为三岛是日本研究美学的作家中最用心的一位。《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本书中一直提到的”金阁“在日本可以看到。金阁是一种象征,一种美学追求。如果读了就知道,这种几近偏执的追求是有绝对意义的。这是一部惊艳的小说,书中提到的”南泉斩猫“”赵州草鞋“等哲学问题也引人深思。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必须美“的东西,它是我们在这个世间最后的,救命稻草。追求了一生死亡美学的三岛最终切腹而死。附上一张三岛的照片。 "金阁啊!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6. 《鸽子》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聚斯金德真是个恐怖的作家。早期作品《香水》应该没人不知道。那本书里的变态人性,在这本书中完全被反过来,隐藏起来了。但是只要细细品味,你就知道这个变态根本没变正常,这本书更加的灭绝人性!这确实是人类生存恐惧的寓言,不能说惊艳,也能说惊吓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比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没多大差。请阅读吧,享受你的恐惧吧。7. 《巴黎永无止境》 恩里克·维拉-玛塔斯偷偷放一张我和这本书的照片!这是一部后现代版《流动的盛宴》,讲述了作者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离开故乡西班牙,为追寻成为新一代海明威的美丽梦想而蛰居巴黎,专心从事第一部小说创作的艰辛历程,以及他在巴黎与许多著名作家、知识分子、演艺圈名人、艺术家和普通老百姓接触交往的种种逸事和生活经历。在这场美味而有趣的宴会上,你会遇见杜拉斯、罗兰•巴尔特、海明威、贝克特,当然,还有马塔斯自己。
这本书说实话文笔并不惊艳,可是作者这个交际小能手讲述的人都太惊艳了。。。这是真实的交往经历,应该会还原那个时代文艺之都巴黎的样貌,和你们喜欢的作家的性格。
———————————————————————————————————————————2015/09/05 更新 (今天膝盖特别疼可能是空调吹得,实在坚持不下去更了,下次一定保质保量。谢谢大家了)8.《痛苦》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说到杜拉斯,每个人都会想到爱恋与纷纷的情欲。但是这本书有些许不同,它真实的叙述了经历着二战崩坏现实的杜拉斯,对于战争的种种感受。本书前三篇都是真实的故事,其中一篇是杜拉斯在等待丈夫罗贝尔时所作,罗贝尔被纳粹抓走关进集中营,杜拉斯每天痛苦的等待他的归来,在几乎要接受罗贝尔的死亡时,罗贝尔回来了,却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战争和集中营中的折磨让他活着,却似乎已经死去。杜拉斯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涉及了对除了爱情以外,世界本质的思考: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不置可否相互抵抗的情绪、极度紊乱的思想情感。我喜欢最后一篇:《奥蕾莉亚·巴黎》。这是一篇短小的,几乎不能够被称作故事的文字。它用凌乱的文字和女孩絮叨的话语,简单构述了二战时一个犹太女孩避难的情境。这是杜拉斯诸多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有些意识流,不喜欢意识流的同学请绕行。
“我走得很慢,为的是争取时间,别让脑子里的东西沸腾。”“希望是完整的,痛苦根植在希望之中。”9.《想象》 让·保罗·萨特
之前有男知友说我“女性推荐的东西就是太感性”,这里,理性的来了。我对萨特真的是又爱又恨,爱在他的思维实在是令人称奇,作为存在主义鼻祖,萨特在这本书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对“影像存在”的认识,对“影像”和“现象”等概念进行了带有萨特风格的解释,是萨特青年时期,也就是现象学研究初期的成果。在本书中,萨特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直至影像学进行了分析,注意,这里的理论为他后来的巨著《存在与虚无》打下了基础,很多论题在后者中也有涉及。对于喜欢存在主义文学的同学,这本书不可以不读。
这本书是在我学业并不繁忙的初三读的,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没有精力再读除高考题以外的课外书了。。这些都是在我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读的。那时候的阅读真是可以用“感到惊艳”形容。因为在这本书之前,我很少读到学术性这么强的论文式作品,读到这本书以后,觉得这种缜密思维实在是有趣,我竟然从头到尾没有不耐烦。接下来我又略微接触了胡塞尔的影像学论著,觉得没有萨特讲的生动(就是比较能让人读进去)推荐给想要提高自己的同学,并不是要学习专业知识,而是要培养应对晦涩文字的能力,促进我们更好的阅读。一句话,任何读起来轻松的书,对你来说是没有帮助的。
10.《某种凝视》 弗朗索瓦丝·萨冈
萨冈是个小魔鬼。18岁时《你好、忧愁》的一夜走红,让她成为法国文坛的现象级作家。她对于文字的把握是很到位的,这种不同于写作技巧的手法似乎就是从她笔尖源源不断的、自动流淌出来的。这只能被归结于“天赋”。萨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对两性关系的理解,坦白了自己对写作事业的感受。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理性的萨冈”。之所以推荐这些作家并不大众化的书,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好作者,他的所有作品都值得好好品读。那些代表作不一定展示了他的全部。反之,小众的作品能从他性格及写作特点的侧面显示他的思想精髓。从不太知名的作品入手,才能更好把握他的著名作品及其内涵。
萨冈在法国相当受欢迎,除了写作,她还有著名的“萨特情书事件”。就是发表的一封公开信,《给让·保罗·萨特的情书》。她公开表示不想活在没有萨特的世界上。她崇拜萨特,在萨特晚年也一直作为小友陪伴在萨特身边,给萨特带来了许多欢乐。她与法国总统密特朗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友谊。
萨冈的作品大多围绕三两个人物,描写小资生活,可以称之为小资生活之母。她给世界通俗小说做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她是世俗标准中最坏的女孩,她却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受人喜爱的作家之一。她是传奇,她度过了精彩的一生。
附一张萨冈的照片。
即使我对他身边的某些人关于一个“痴呆的萨特”的那些叙述感到愤慨,即使我停止阅读某些回忆他的文章,我却没有忘记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的睿智、他的勇气和他的善良。我确信,我永远无法平静地对待他的离世。因为,有时候,该怎么办?如何想?只有这个死去的人能够告诉我,也只有他能够让我信任。萨特出生于1905年6月21日,我出生于1935年6月21日,可我不认为——况且,我也不愿意——我不认为我可以没有他而独自在这个星球再度过三十年。 —— 萨冈・《我最美好的回忆》 思考的自由,是可以思考得不全面或者是几乎不去思考;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是选择自我的自由。我不能说是“做自己”的自由,因为我只是一个可塑的面团,但却是一个拒绝模子的面团。 没有写作,我只能拙劣地生活。 没有生活,我只能拙劣地写作。 生活是一场飙车,我有权自毁。11.《逃避之路》 格雷厄姆·格林我是一个十足的书本外貌协会会员,对封面好看的书简直欲罢不能,我可以仅仅因为封面好看买一本书,这是个坏习惯。这个版本的《逃避之路》封面是绒面的,标题字体也好看。我以前接触过格林的《生活曾经这样》和《布莱顿棒棒糖》,对这个作者感情复杂。我不知道是天主教的影响和宗教风格的表达方式使各风格通吃的我觉得他的书十分诡异。但是偶然一晚读了他回忆录性质的《逃避之路》,我爱上了格林老伙计。他对待自己的作品有谦虚、谨慎的评价,对待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有着深刻的剖析。他反战、反物质主义的观点清晰明确,英国人特有的朴实不失风趣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一生更是传奇色彩十足,在他的这本书中你能看到伍尔夫、艾略特等人的身影。他做过间谍、当过编剧、喜欢世界各地旅行,用他的话说,是“逃避”。我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作品中充满黑暗色彩和宗教观念的一战阶段作家圈粉能力如此之高,在英国的地位如此独特,看过这本书我更深切的明白,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人格渗透在作品中,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性之于文学的魅力”吧。
内容很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荒诞剧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1952)、《最后一局》(又译《剧终》)( 1957 )、《哑剧》( 1957 )、《尸骸》( 1959 )、《美好的日子》(1961)等
阿瑟·阿达莫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等
尤金·尤内斯库:《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等
让·热内的《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等
哈罗德·品特:《一间屋》( 1957 )、《生日晚会》( 1958 )、《侏儒》( 1960 )等
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故事》( 1958 )、《美国之梦》( 1960 )、《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芙》( 1962 )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有哪些作品?
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海明威《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第二单元:《炮兽》--雨果《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第三单元:《丹柯》--高尔基《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第四单元:《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素芭》--泰戈尔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在桥边》--伯尔第六单元:《牲畜林》--卡尔维诺《半张纸》--斯特林堡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礼拜二午睡时刻》--加西亚马尔克斯第八单元:《沙之书》--博尔赫斯《骑桶者》--卡夫卡另:WORD版、PDF版教材我也有,你需要的话补充邮箱给我。
伍尔芙的悲惨经历?
1882年1月25日,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伦敦出生。1895年,母亲去世,伍尔夫的精神病第一次发作,那个时候她13岁。
.
重组的家庭让伍尔夫的童年充满恐惧,她和姐姐都在童年时遭受过同父异母的哥哥的性骚扰。并不敢透露自己处境的伍尔夫经历了父亲去世后,再度精神崩溃并尝试跳窗自杀。
.
长大后的伍尔夫会给英国卫报写文章,而也就是这个时候,她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伦纳德。
.
本来是一名外交政治评论家的伦纳德,深深地爱上了伍尔夫。不过有趣的是,1912年二人结婚,却是无性的。
.
童年的经历让伍尔夫无法直面男人,哪怕是自己的丈夫。婚后不久,伦纳德发现妻子极其厌恶房事,但这并没有让伍尔夫的丈夫放弃这段婚姻。
.
他接受了妻子的性冷淡,并一直帮助她印刷出版小说著作。在伍尔夫的一生中,精神病一直伴随着她。最严重的一次持续了9个月,而她的丈夫一直都陪伴左右。
.
1922年,伍尔夫与薇塔相识,后来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在伍尔夫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说,这段感情给了她很多灵感。
.
伍尔夫有一本书叫《奥兰多》,据说就是以薇塔为原型而创作的。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再加上伍尔夫自己本身的精神疾病,后来在她59岁的时候,她穿着装满石头的衣服,走入河里结束了生命。
.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伍尔夫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她同样也是一名女性主义倡导者。
.
她非常有名的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上一间自己的房间”。她倡导女性独立,鼓励女性实现经济独立,因为这样才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意识流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意识流小说代表作
1.《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法国
2.《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 英国
3.《轮廓回暖》(多多)· 中国
意识流代表作家
1、埃杜阿·杜雅尔丹
(1861~1949)
2、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3、维吉尼亚·伍尔芙
(1882—1941)《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
4、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
《尤利西斯》(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