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王翀戏剧代表作品 中央戏剧学院60册内部印制剧本

约前525-前45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是17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与高乃依、莫里哀合称17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荒诞派戏剧著名代表作家之一。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伽利略传》布...

王翀戏剧代表作品,中央戏剧学院60册内部印制剧本?

【阅读欣赏类话题】

这是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教学所用内部教材;每有新生入学均有此等阅读的要求和待遇。似礼品盒一样的盛着满满的严肃、严正、严谨的爱人类的呼唤和鼓舞的60个薄薄的小册子,自自然然地摆放在一个个莘莘学子面前。似乎在说明:这就是戏剧;戏剧以此开始,本是严肃事业⋯⋯

是的,悲剧占多。大比例的是悲剧,而不是轻喜剧;所谓的喜剧,也叫人间喜剧吧,绝对不是以娱乐方式呈现于舞台公演和影像公映的标明、标志、标准。对,诗言志,人类戏剧的历史,用这60种剧本穿成一条史诗般的线,就是时时刻刻对于戏剧人的敲敲打打一一品质的锤炼。

中央戏剧学院60种内部印制剧本:

《阿加门农》埃斯库罗斯(Aischulos,约前525-前45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克罗诺斯人,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美迪亚》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

《鸟》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和伟大作家之一。

《李尔王》莎士比亚

《麦克白》莎士比亚

《第十二夜》莎士比亚

《名叫艾纳斯库的重要性》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爱尔兰伟大作家与艺术家之一。

《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爱尔兰作家,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熙德》高乃依(1606-1684),是17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

《伪君子》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

《费德尔》拉辛(Jean Racine,1639年12月22日-1699年4月21日),与高乃依、莫里哀合称17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1.24-1799.5.18),法国戏剧史上传奇人物。

《罗朗萨丘》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西哈诺》罗斯丹(Jean Rostand,1894-1977),法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道德学者。

《秃头歌女》尤金·尤涅斯库(1912年11月26日-1994年3月2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移居法国巴黎,任职于出版界。

《女仆》让·日奈(1910-1986)法国诗人、小说家,荒诞派戏剧著名代表作家之一。赞赏东方戏剧,摈弃西方戏剧。他心目中的戏剧模式是象征性的弥撒祭。

《青鸟》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阴谋与爱情》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启蒙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沉钟》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德国历史上少见的多产作家,也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巨匠。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

《伽利略传》布莱希特

《老妇还乡》迪伦马特(1921-1985)著名的瑞士德语剧作家、小说家。

《女店主》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2.25-1793)意大利剧作家,现代喜剧创始人。

《六个寻找作家的角色》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

《培尔金特》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

《野鸭》易卜生

《朱丽小姐》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现代戏剧之父。

《底层》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

《钦差大臣》果戈理(1809-1852)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县素罗庆采镇。俄国批判主义作家。

《大雷雨》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俄罗斯剧作家,俄国写实主义阶段伟大的代表人物。

《万尼亚舅舅》契诃夫(1860年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樱桃园》契诃夫

《乐观的悲剧》伏维希涅夫斯基,作家全名:伏谢娃洛德·维塔列维奇·维希涅夫斯基。作品讲述发生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一段感人故事。

《打野鸭》万比洛夫(1937-1972)苏联剧作家。是果戈理、契诃夫传统戏剧的继承者 ,苏联戏剧的开拓与创新者。

《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美国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美国民族戏剧奠基人。

《欲望号街车》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年3月26日-1983年2月24日)闻名于世的美国剧作家。

《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年10月17日-2005年2月10日),美国剧作家。

《沙恭达罗》迦犁陀娑,生卒年不详,印度诗人 、剧作家。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

《夕鹤》木下顺二(1914~2006),日本剧作家。

《女人的一生》森本薰(1912-1946)作品大都吸收近代戏剧的创作手法,注重人物心理描写。

《饥饿海峡》水上勉,1919年3月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曾以短篇小说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给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提出控诉。

《窦娥冤》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长生殿》洪升

《牡丹亭》汤显祖

《桃花扇》孔尚任

《雷雨》曹禺

《北京人》曹禺

《茶馆》老舍

《屈原》郭沫若

《关汉卿》田汉

《上海屋檐下》夏衍

《战斗里成长》胡可

《狗儿爷涅磐》刘锦云

《桑树坪纪事》陈子度等

《洒满月光的荒原》李龙云

《大荒野》杨利民

王派代表作?

王派(豫剧小生流派)

王派的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王派是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艺术流派。王文娟的唱腔,早年曾受支兰芳、小白玉梅、王杏花的影响,后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王派艺术演技精湛、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在观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昆曲四大名曲?

昆曲的四大名曲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王世贞的鸣凤记,孔尚仁的桃花扇,洪生的长生殿。

昆曲在长期上演中积累了大量剧目,另外还有折子断桥,游园惊梦,三醉,阳光等。

昆曲发展较早,是各种戏剧的鼻祖,现在的京剧,平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是吸取了其精华而演变而成的。

中国戏曲种类及代表作?

中国戏曲分为:京剧、越剧 、黄梅戏、相声、小品、粤剧 、豫剧 、秦腔 、楚剧 、昆曲 、评剧、曲剧 、客家戏 、沪剧、潮剧、评弹 、二人转川剧 、吕剧 、云南花灯 、采茶戏、歌仔戏、评书、样板戏等。这些种类有按艺术表现形式分类的,有些剧是有明显的地域性。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谢老师的扮演者?

电影:《你是我的眼里》中的谢老师扮演者是,林鹏:他的作品有《蝴蝶的微笑》、《智慧风暴》 等

特别任务哪年拍摄?

《特别任务》是由樊昊仑、景珂、张晨光主演的涉案剧,2020年5月19日首播。而有消息报道称《特别任务》是樊昊仑七年前的拍摄作品,因为特殊原因一直没上线,曾饰演过各种各种年龄跨度性格分明的角色,每一次入木三分的刻画,都堪称直击灵魂式的表演,此次樊昊仑在本剧中的出演也令人“惊喜”,还未做导演的樊昊仑在演技上也颇有“可塑造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