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的代表作品原文,郭路生的作品?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出生于山东朝城,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1955年,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1965年,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代表作品有《疯狗》《相信未来》等。
丰子恺的手指的赏析?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力死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向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你最喜欢的一首朦胧诗是?
对我印象最深的朦胧诗,是食指的作品《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在1968年,在他20岁时候写的,《相信未来》一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这首诗歌掷地有声,在铿锵、沧桑和力量中描述和预言了一个时代,甚至也预言了他自己的一生,诗中情绪对比非常强烈,由失望到满怀希望,在反复跌宕起伏中演绎出人生的真理,叫人在从凄凉中看到悲壮,在心酸中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信心,有着非比寻常的向上和感人的力量。
每当遇到人生困境时,情不自禁就会背出其中的句子,心里顿然有了自信,感受到人生,很悠远,很醇香,很短暂,也很漫长,那种荡漾生命厚度的纯然声音余音绕梁。当你阅读《相信未来》你就会觉着,人活着真的没必要对现实和周围太计较什么,唯有相信未来,唯有热爱生命。享受人生,享受诗歌的美好,假如没有诗歌,在那个文革年代,在福利院8年的日子,这位叫食指(诗人本名-郭路生)的男子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诗歌一直是在为走失的人点燃火把,诗歌也是一种叫人能生活地更好的宗教,虽然有好多写诗歌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朗读这首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附录原诗:
《相信未来》
——食指(郭路生)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是白洋淀诗人吗?
食指不是白洋淀诗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根子(岳重),作为“白洋淀三驾马车”之一,他与多多和芒克相比为人所知甚少。其1970年代初创作的《致生活》、《白洋淀》等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他浓烈而特异的现代主义风格,对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夫等人代表作品是什么?
北岛的代表作有在《在我透明的忧伤中》《一切》《爱情的故事》《回答》
食指的代表作有,《相信未来》,《落叶与大地的对话》,《热爱生命》,《向青春告别》
灵遁者的代表作有,《行者天空》,《触摸世界》《变化》
余秀华的代表作有,《七根火柴》《支队政委》《三人行》,《摇摇晃晃的人间》
赵丽华的代表作有,《中国诗选》《赵丽华诗选》,《我将此生走过》
洛夫的代表作有,《顿悟》,《烟之外》,《边界望乡》《粮食的故事》等
仅供参考
流行诗坛的口水诗是诗吗?
口水诗与口语诗的区别
作者:乔福俊
“那天大雨,你走后 / 我站在芳园南街上 / 像落难的孙悟空 / 对每辆开过的出租车 / 都大喊:师傅 ”。
用“传疯了”三个字形容这首读起来诙谐、上口的小诗《大雨》,一点也不为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络,甚至很多专栏作家都在引用、讨论这首满是口语的诗。
联想到前几年诗歌届出现的“梨花体”、“乌青体”,很多人不禁要问:口语诗和口水诗,到底是不是诗?它们为什么总能迅速流传起来?这里面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口语诗难度很大,写好并不容易“口语诗当然是诗。”著名诗人杨克说,“自古以来,诗歌就存在两个向度、走向,一个是注重意象,比如‘春江花月夜’这种,一个是注重口语,比如‘床前明月光’这种。注重意象的诗歌,有文人气,注重口语的,因为加入了鲜活语言,也有很好的生命力,这两种写作一直客观地存在着。”
“在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谈口语诗就有了基础。”杨克说,任何一种风格、流派的写作,都有写得好的、写得差的,单独抽出某一个作品,来衡量一个类型的写作的优劣,是不科学的。在口语诗创作中,诗人韩东、于坚的作品就写得很好。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口语诗很容易,结果写出了的诗就非常‘水’,因此成了‘口水诗’。杨克说,口语诗,看上去语言随意,大白话,其实难度很大。同时,口语诗很容易给诗歌爱好者、大众媒体造成误解,以为这种诗写起来很容易,结果纷纷模仿,一写就写得很搞笑。”
四川诗人陈默实的观点和杨克近乎一致。早在两年前,“乌青体”走红的时候,他谈道:“汉诗起源的《诗经》中成就最高的就是‘风’诗,‘风’就是以口语为主。口语也可以写出好诗。”陈默实认为,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起码应该有诗的特点,诗的韵味,诗的意义。有些诗歌,虽是口语,但耐人寻味,是好诗,所以说,用口语是可以写出好诗的,且用口语写出好诗是非常不容易的。现代诗歌的倾向就是口语化。
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口语诗?“我们平时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没有诗意,有诗意的话,记下来,便能成诗。而我们平时说的一些话,只能是话。”诗人、《诗选刊》主编郁葱举例说明,列出大家熟知的经典口语诗,如: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臧克家《有的人》。诗人田间作于1938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写道: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诗人臧克家《有的人》更是脍炙人口: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郁葱说,很多诗人平时的诗歌创作未必都是口语风格,但他们的口语诗可能就是他们的真情在瞬间的流露。真正好的口语诗,不需要那么多的诠释,它可感觉,可触摸。但关键是,它是诗而不是“话“,它有审美价值和意义。诗歌不承认有什么“口水诗”,口水就是口水,不是诗,如果是诗,那就肯定不是口水。
深圳诗人谢湘南则说,现代诗歌的倾向就是口语化,但口语不能成为诟病当代诗歌的因由。有些口语诗写得不好,不到位,流于琐碎或口水,那是写作者把握不当造成的,但这并不能说口语诗就不好。口语诗能流传是因为它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是与当下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一首诗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就说明它有独到之处。
诗人陈默对一首好的口语诗应该具备的特点做了一番归纳:篇幅短小,易于记忆;语言浅显、明白晓畅,便于理解,不论文化修养如何,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白;节奏明快、顿歇明显,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抒情性强,直入人的心灵;概括性强,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都有代表性,既是个人真情的流露,又表达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具有广泛的意义。
“口语诗”进入“后口语诗歌”时代在诗人、批评家徐江看来,近十五年来,口语诗因其涌现的实力作者和佳作之多,已蔚然成为当代诗写作的主流。徐江把口语诗分为“前口语诗歌”、“后口语诗歌”。 “后口语诗歌”、 “前口语诗歌”,两者的共同点是以口语作为诗写的语言平台,但前者对于诗境背后所指向的内容更加强调。“后口语诗歌”美学认为,诗歌仅靠语感、机趣、呈现人性等其中的一项,是无法单独支撑起一首成功的作品的。建构经典作品的两大要素是“人文精神”和“对既有语言方式的突破”。不同的后口语诗人,虽然在发力点上各有侧重,但大体上还是呈现出一致的美学追求。
一方面,口语诗成为诗坛创作新主流、新亮点,一方面口语诗又常常被读者、媒体拿出来讨论,甚至讥讽。对于这一点,正在编选《中国口语诗选》一书的诗人伊沙说, “口语诗”从来就不是一种写作的策略,而是抱负、是精神、是文化、是身体、是灵魂和一条深入人性的宽广之路,是最富奥秘与生机的语言,是前进中的诗歌本身,是不断挑战自身的创造。对于“口语诗”常被单独拎出来骂的现象,伊沙说,已经死亡的抒情诗,没有人骂,还常常被当做苛责其他形式的标准;濒临死亡的意象诗再难懂也没有人骂,还常常以有技术有难度自居,唯有口语诗,天天有人骂,时不时便抓住某个不入流的人物恶搞一下,但它却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或许是老被批评,“口语诗人”便很注重“口语诗”的完善与发展,拿我个人来说,在坚持口语大风格的同时,很注意吸纳并再造意象诗的技巧和跳跃性。
朵渔《空椅子》欣赏及点评
病房的那把白椅子
入冬以来就属于他
前天他出去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直到现在
病友们的目光一落到椅子上
就匆匆收住各自的话题
那些天,红色的液体
一直都在暗中
给他做着提示
春天已经很近了
他坐一会儿就出去晒晒太阳
曾有人在阳光下
听到他的自言自语:
一定要活着出去
木白点评:《空椅子》,能够很好地体现朵渔诗歌的这种特点。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日常生活用语,毫无雕琢斧藻的痕迹,甚至没有任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指直接、快速、准确,及物感和节奏感鲜明。所以,无需逐 字逐句进行拆解、分析,我们读起来会感到“不隔”。然而,诗歌是必须讲究“隔”的,没有“隔”或者所指,就只有诗象而无诗意。让我们具体看看这首诗的“隔”与“不隔”是怎么处理的:“病房的那把白椅子/入冬以来就属于他”,“椅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位子”,公共病房的一把“椅子”只属于一个人,说明“他”地位特殊;“前天他出去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两种可能:要么“病愈”,要么“病逝”;“直到现在/病友们的目光一落到椅子上/就匆匆收住各自的话题”,“空椅子”无人敢坐,“虎死余威在”呀,“权力”是种让人心存敬畏的东西。匆匆收住话题,暗示“斯人不在”了;第二节前四句,补叙“斯人不在”的原因。当然,这不是重点。后四句,强调“他”求生的本能和求生的意志,特别是他的自言自语:“一定要活着出去”,使整首诗的“隔”与“不隔”拉开了距离。求生欲如此顽强,其实就是对“权力”这种好东西的贪念,反讽意味尽在平实的话语之中。而“病房”与“病人”这样的语境,强化权力无所不在,更加重了诗歌的社会反讽力。此外,整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语言秩序紧凑顺畅,不枝枝蔓蔓、拖泥带水。
解读朵渔《空椅子》,我们可以简而言之的说:语感,其实就是处理“隔”与“不隔”的能力,包括语词组合、所指与能指互嵌、具象与意象互补、语言逻辑结构与诗意传达结构相谐等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吟出一首好诗。
欢迎您关注宏灯诗话,与您共享头条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