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冯至的简介及代表作品 寂寞与长蛇

一般人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惧怕的心理,抒情主人公在当他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的时候,对姑娘的深沉的爱恋。读者也仿佛有触到蛇身似的感觉。也委婉地希望姑娘在梦中能与,既可以理解为姑娘的梦境“才便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驰骋想象”《蛇》的感情表达方式,《蛇》有点近似海涅早期作品和后来苏联伊萨柯夫斯基的诗。《蛇》在艺术上兼具中外诗歌之长;它有中国古代诗歌...

冯至的简介及代表作品,蛇冯至读后感?

这是一首爱情诗,新颖别致之至。一般人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惧怕的心理,然而冯至笔下这“蛇”的形象,却使人感到亲切可爱。抒情主人公在当他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到无比的寂寞;他将这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借蛇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我”对姑娘的深沉的爱恋。这比喻,给人以奇美之感。第一节取蛇的修长和无言,形容寂寞,说它“冰冷地没有言语”。读者也仿佛有触到蛇身似的感觉。嘱咐姑娘如梦到它时,不要害怕,这一方面显现了“我”对姑娘的细心关怀,另一方面,也委婉地希望姑娘在梦中能与“我”的心接近。第二节取蛇的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用它暗示“我的寂寞”——忠诚的爱的化身产生的原因。从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想到“茂密的草原”,这联想简直使人叫绝。第三节取蛇行走和它只能用口衔物的特点,表达了“我”的愿望,探悉姑娘的内心世界。至于“像一只绯红的花朵”,既可以理解为姑娘的梦境,也可以理解为使“我”高兴的消息,或者正是“我”的美丽的希望。这些想象,真像天马行空,引人遐想。诗中所用的一系列比喻,喻体与被喻的事物,相近相似,却又不过实过死。寂寞与长蛇,草原与乌丝,梦境与花朵,都是如此。在诗中,比喻欠真,就失去比喻的作用;比喻过实,又显得呆滞。齐白石谈及绘画时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诗亦如此。有了这个“之间”,才便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驰骋想象。

《蛇》的感情表达方式,是曲折的或者说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宣泄式的。全诗没有一个爱字,主要是写“我”的寂寞——长蛇的活动,较为明显的地方,也只是说,它想着草原——姑娘的乌丝,但“我”对姑娘的深深思恋之情,可以说,已表达得恰到好处。诗人仿佛是一个导游,他将旅游者引到可以隐约窥见胜地之处,即让旅客自己去欣赏,去发现,去神会。

《蛇》有点近似海涅早期作品和后来苏联伊萨柯夫斯基的诗,有情节线索贯串全诗,每一节诗,都有一个情节。第一节告诉她,如果梦见这“蛇”,不要害怕;第二节写“蛇”的乡思,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她的乌丝;第三节写“蛇”悄悄地把她的梦境衔来。其中有小小的情节波澜,这小小的情节波澜,隐藏着浓郁的诗趣。

《蛇》在艺术上兼具中外诗歌之长,它有中国古代诗歌的那种优美意境,而在表现方法上又创造性地融化了象征派诗的某些东西,例如重暗示,采用蛇、梦境、花朵这些近似象征性的形象等。由于这种择取是融化在作品之中,而不是模仿和生搬硬套,因而很难说某一部分是从那里受到启迪和薰陶。

冯至的字和号含义?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冰心是湖畔诗人吗?

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湖畔诗社四诗人是: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等出版了合集《湖畔》,随后又有汪静之的《蕙的风》和诗文合集《春的歌集》等出版。在他们笔下,单纯缠绵的爱情,清新美丽的自然,都带着亮丽的青春色泽。诗中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的主人公形象,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又融合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受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的小诗也曾风行一时。其中,冰心的《繁星》、《春水》两集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影响较大。稍后于"湖畔诗人"出现的浅草-沉钟社成员之一冯至,是现代诗坛的又一重要抒情诗人。他的诗采取半格律体诗的形式,具有一种整饬、节制的美。其诗意象明净简约,于平易淡泊之中蕴含激情,并富于哲理性。20年代他即以《昨日之歌》一集获得了鲁迅给予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评价。40年代,他更进一步探索诗艺,写出了更具开创意义的《十四行集》。

冯至他的媳妇是谁?

1929年2月,经过好友杨晦介绍,冯至认识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姚可崑,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据说,为促成这件好事,杨晦不知请了多少次客,可是冯至一直不敢开口表达,杨晦生气说再不管他了。这年6月6日,姚可崑终于收到冯至写给她的第一封信,文字优美,情深义重,她读了又读,犹如咀嚼橄榄,滋味无穷,深受感动,从此开始了他们一生一世的爱情。

猫儿眼冯至资料?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中共党员,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冯至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间他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51年后兼系主任。50年代著有《杜甫传》,当时颇得好评。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82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1985年民主德国授与他格林兄弟奖,1987年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与他艺术奖,1988年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语言文学研究院授与他宫多尔夫奖。

他的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1993年2月22日去世。

冯至20年代表诗集?

冯至20年代出版的诗集是《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