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佛教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

5.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音乐艺术、雕像,《泰戈尔诗选》收集了诗人六部诗集中的作品及他晚年一些零散却重要的诗篇。《诗选》是泰戈尔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英文诗集,宗教抒情诗、写实诗和政治抒情诗。《故事诗》是泰戈尔在1900年出版的孟加拉文叙事诗集,内容取材于印度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历史传说。表现了诗人对民本主义的弘扬和对真善美的礼赞。这部诗集...

佛教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你如何认识佛教的呢?

1.关于中国的宗教,有一种说法:"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请进来的,伊斯兰教是经商传进来的,天主教,基督教是打进来的"。

2.佛教进入中国凭的是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句话征服了中国人。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思想中,诸子百家之中没有一家能较好地解决为什么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的问题?孔子不讲死后之事,只讲人活着要怎么样做人做事,然后才能留芳百世,问题是大家都知道,芸芸众生沒有几个人能做到留芳千古。道家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地生生死死,也不讲死后之事,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个道德方面的漏洞,佛教进来了,弥补了这个漏洞。佛教的理论,如“缘起性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无常无我"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3.佛教以东汉传入,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期,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发展之后,在唐朝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产生了唯识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等八大宗派,产生了一大批高僧,如唐玄奘,神秀,惠能等等,其中,净土宗和禅最适应中国人的需求,净土宗因方法简单而深受广大中国底层老百姓的欢迎,而禅宗有点神秘,在六祖惠能时期宗完成了中国化进程,深受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

5.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音乐艺术、雕像,书法等等影响很大。比如《金刚经》《坛经》《心经》云岗石窟,大同石窟,《西游记》诗佛王维的诗等等。

泰戈尔诗选有哪些主要内容?

《泰戈尔诗选》内容《泰戈尔诗选》收集了诗人六部诗集中的作品及他晚年一些零散却重要的诗篇。这六部诗集分别是《诗选》、《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这六部诗集的主要内容如下:(1)《诗选》:《诗选》是泰戈尔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英文诗集,共收入诗歌131首(包括序诗),由国际大学出版社在诗人逝世翌年出版。内容分为三个类型:宗教抒情诗、写实诗和政治抒情诗。占显著地位的是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维护正义和嫉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在《泰戈尔诗选》中选入五首。

(2)《故事诗》:《故事诗》是泰戈尔在1900年出版的孟加拉文叙事诗集,共收入诗歌25首(包括序诗),《泰戈尔诗选》全部收录。内容取材于印度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历史传说。有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也有拉其普特人及马拉塔人的英雄传说,诗人热情歌颂了民族英雄在抵御异族入侵时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佛教与印度教故事中,表现了诗人对民本主义的弘扬和对真善美的礼赞。

这部诗集曾极大地激励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意志,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的代表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语“献诗”的意思。共收短诗103首(《诗选》全部收录),是一部宗教抒情诗集,又是一部哲理诗集。泰戈尔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美丽的山川以及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童心和母爱的赞美。

(4)《新月集》:《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的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共40首(《诗选》全部收录),1913年初版。诗人怀着对亡妻的追思和对一双早夭女儿的怀念以及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以朴实纯净的情感、天真烂漫的童心、明快瑰丽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中代表作品是《孩童之道》、《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天使》。

(5)《园丁集》:《园丁集》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共收85首散文诗(《诗选》全部收录)。诗歌中通过恋爱、幽会、相思、追求、期待、新婚以及离别的各种场景的描写,细腻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爱情的欢乐、苦恼和忧伤,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探索与追求。

(6)《飞鸟集》:《飞鸟集》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诗集,共收诗325首(《诗选》全部收录)。这些诗是泰戈尔在反英政治运动中,与圣雄甘地有意见分歧,回归乡村半隐居生活时所写。这些小诗短的一二行,长的三四行,言简意赅、隽永新颖、蕴意无穷。泰戈尔把这些小诗比作飞鸟的足迹,这些飞鸟的足迹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中一个个闪光的灵感。

晚年的重要诗歌主要选自1921~1941年中,其中《问》、《边沿集》第18首和《生辰集》第10首都是诗人晚年的名篇。《问》表达了对宗教泛爱说的强烈质疑。《边沿集》第18首写在法西斯主义猖獗的年代,年近八旬的诗人大义凛然地向人们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生辰集》第10首是《泰戈尔诗选》的压卷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回顾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

佛教中的经典著作都有哪些?

佛教中每部经都是经典,也都不是经典。

每部都是经典

因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部经都是引导人们离相破执,超越自己,每部都是了义经典,只有不了义的人,没有不了义的经典。

每部经也都不是经典

因为佛说法四十九年无一法可说,非关文字义,有说皆有漏,所以从这个角度,每部经也都不是经典。

是经典,非经典,名经典。

[祈祷][祈祷][祈祷]

#佛教##佛经##经典##修行#

佛学与禅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佛学是“教”,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系统,禅学则是“宗”,是从佛“教”这个大体系里具体出来的分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佛学相当于是一个药品仓库,里面有各种药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禅学则相当于是仓库中存放治疗某种特定病症的专区。

佛学与“教”

我们现在讲“宗教”,乍听之下,好像都带有一定的唯心色彩,或者会直观的认为是一种迷信,是与科学相违背的,这是我们多数人下意识的感觉。

其实从文化角度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按二者的逻辑关系,应该叫“教宗”才对,因为是先有了“教”,然后才出现了“宗”。

“教”是指教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知识,我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先学浅的,再学难的,先博学,后专精,最后学位越高,点就越集中,这世间一切的学问知识,莫不遵循这个规律。

佛学就是这样,从法相基础学开始,包括阿毗达摩、中观、唯识、如来藏等等,这些都在佛学的范围之内,各类经典中既有佛陀亲自宣讲的经,又有各大菩萨所著的论,还有后世历代祖师所撰的疏、注等等,这样就以经为核心,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就是佛学中“教”的来历。

禅学与“宗”

禅学准确的讲应该叫“禅宗”,后世人演化出的所谓“禅学”和“禅宗”其实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后世的禅学多数流于口头,也叫口头禅,而真正的“禅”指的是“宗”,也就是宗旨,这是实实在在的修行,和耍嘴皮没半点关系。

这意思是说,“宗”强调的是行为,所谓“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由博入精,这和“教”已经不一样了,“教”上面我们介绍了,强调的是理论,相当于把通向目的地的各条路线研究透,知道每条路正确的走法,而“宗”则是从这么多路线当中为自己选择一条最适合的来走。

所以这个“宗”就相当于是一扇门,从此一门深入,永远不再变更,这是行的特点,我们常说一条道走到黑,还有不见棺材不落泪等等,讲的都是这个意思,总之就是将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被分为了十个宗派,禅宗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禅宗”,就是佛教中以参禅为宗旨的宗派,他们的修行方法最终确定为参禅,其它一概不论,通过参禅悟到释迦牟尼传下的无上法门,以达到最终解脱的目的。

其它宗派意思也差不多,比如象净土宗,以念佛为宗旨,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相续,念念不断,借助阿弥陀佛的广大愿力,最终往生西方净土,到了那里以后,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修习环境,避过三恶道的袭扰以及轮回的痛苦,保证一生即可成佛,其它象律宗、华严宗等都差不多。

佛学与禅学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佛学的范围大,禅宗的范围小,佛学相当于是一座综合医院,而禅宗则相当于医院里的某个科室,佛学面对的是每一个众生,只要想得解脱的,不管是谁,都可以到佛学这座医院里来求助。

禅宗不一样了,它专门解决那些慧根很深厚的众生,因为禅宗立宗之初佛陀就有言在先,这门教法是不立文字,属于直指人心,见性成性的教外别传法门,所以禅宗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公案故事,挺有意思,也不难,实际上它的门槛是很高的,一般的智慧根本就打不进去。

不过从概念上来讲,我们了解这些也足够了,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意愿,如果以娱乐为目的呢,当然也可以读一些禅宗公案来消遣,但如果真的要想有一些感应的话,还是要谨慎选择,以免走弯路,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说的不一定对,希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

和现状是什么样的?

佛教是汉代传入我国的,据说汉朝有个皇帝做了个梦,梦到有神人从西方而来,醒后问大臣,得知西方有佛的存在,并命大臣去请僧人过来传法,后来为请来的僧人建了白马寺。

不过汉代高层基本信仰道家的多,佛家不是当时的主流宗教,佛教的发展与帝王的推崇是分不开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帝王曾经信仰推崇佛教。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信奉佛教,曾立精舍于宫殿内,并让沙门居住在宫内,以方便礼佛。从此佛教在东晋开始兴盛。

后秦皇帝姚兴信奉佛教,邀请龟兹高位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逍遥园中,组织三千人翻译佛经四百多卷。在鸠摩罗什大师的影响下,后秦国人十有八九都信奉佛法,对佛教的传播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天的西安户县草堂寺即是昔日译经之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更是一名佛教徒,即位就率僧侣二万人重云殿亲自制文发愿,舍身归佛。晚年身穿布衣,日只一食,早晚到寺院礼佛,讲演佛经。并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只好以巨资将其从寺院赎回。下令祭庙时不得用牲畜,以免杀生;官服上不得织仙人鸟兽图案,以免剪裁时有失仁恕之心。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出身寒微,崇信佛法。永定二年,临大庄严寺舍身,归依佛门,群臣曾三次请回宫。

北魏宣武帝元恪也好佛法。养西域僧人三千,常亲自给众僧及朝臣讲经文,贵族竟相仿效。佛教大兴,洛阳城内造寺院五百余所,州郡有寺院一万三千余所。其妃胡氏也信佛,遍造佛寺、佛塔、佛窟。著名的龙门石窟即盛于当时。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父子二人也喜佛法。杨坚灭陈后,下旨各地高位大德到长安弘杨佛法,又在全国广造佛寺,建佛塔,供奉舍利,一时佛教大兴。杨广建立译经馆,组织僧人翻译佛经,大造佛寺、浮屠。著名的山东历城柳埠村西门塔就是汤帝大业年间修建的国内现存最早最大的单层石塔。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批准玄奘法师译经召集人才,又为玄奘法师所译经书写序,即为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此碑与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分立在西安大雁塔下塔门两边墙上。又让玄奘法师任慈恩寺住持。

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中唯一的女皇帝,也信奉佛法。当政期间,全国佛寺、塔和石窟遍布,使佛教得到空前传播,曾禁天下屠宰牲口,捕食鱼虾洛阳龙门石窟中奉先寺就是开凿于武则天统治时期。

五代闽国王王审知,出身布衣,却信奉佛教,在他统治时,大兴寺院,诏请各地僧尼广为弘法,曾铸铜佛高一丈六尺;铸铜菩萨像二尊,高一丈三尺。

辽道宗耶律洪基,契丹族重儒信佛,广修寺院,广造寺塔,一日出家三千人,一年供奉僧人资财多达三十六万,僧人园释、法钧官拜司空。

元仁宗崇尚佛法,皇庆二年下令寺修佛事,改原用羊为用蔬食,后又给银三千两写佛经,末几,再增九百两。佛事名目由成宗时的五百多项,猛增数倍。

明武宗朱厚照好佛事,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并遣人去乌斯藏迎活佛。

清康熙、乾隆两帝也崇奉佛教,在其统治间,也大造佛寺和佛塔,如承德市避暑山庄周围外八庙,皆为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期间陆续建造,并有朝廷派驻喇嘛。北京西黄寺石塔也建于乾隆年间,乾隆也曾奉母上五台山进香。康熙帝在位六次南巡,乾隆也是六次南巡,七次东巡,五次西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很多时候驻跸在寺院与寺僧谈佛说法。江南许多寺院匾额,槛联都出自两位皇帝之手,灵隐寺康熙题为“云林禅寺”就是一例。神州各地的寺院能保存至今,大都在康乾时期重修或重建的。

另外,唐中宗、唐代宗、唐宣宗、南唐李后主等帝王都信奉佛法,造寺建塔。

说到中国的佛教不能不提一个高僧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他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也写出了唯一一本六祖坛经。中国的佛教虽然宗派很多,但是以禅宗最为有代表中国特色,也让释道儒三家渐渐融合。

现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成立了宗教协会,当然也离不开近现代高僧对于佛法的传播推广,如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岁,被誉为近代第一高僧,印光大师,近代净土宗第一高僧,还有现代的星云法师,也是净土宗的高僧,到处宣讲佛法,梦参老和尚,活了103岁,精通传播地藏法门,传说是其化身,台湾的圣严法师,海涛法师等,佛法上都非常厉害,当然我说的都是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也就是密宗也有很多高僧,不过密宗汉地一般没人修,密宗与显宗修行法门不同,具备神通修为不显的高人太多,不过密宗一般不在汉地传播,而且修行密宗要求的根器非常高,需要拜上师修行。

有什么佛教书籍推荐吗?

若想知道2500年前真实的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到底讲了什么?最好是读最接近本源的《阿含经》!这是记录佛祖当时针对佛弟子的直接教诲和求法,求指教的人们的具体解答。这是没有被神化,演义的最接近本真的真经!此外可以辅助以被尊称为东方如来的六祖慧能的《坛经》相互领悟。再就是有了基本认知以后可以参考一下《金刚经》和最原始的释迦牟尼传记等,才能走上具有无上正等正觉的真佛道!从而达到福慧圆满,立地成佛!如果只想跟风,凑热闹,就跟着眼下一部分人热揍的读xx经能成佛,学xx经能开悟,学xx法门最省心省事就能跻身佛国就时髦了。总之,主要在发心,发愿!愿望是真的学习佛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扶危济困,济世利民普度众生以达到佛菩萨的德行境界,亦或是只贪念自己脱离苦海去享受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生活。二者是绝然相反的……!一个会真的升华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会成为一个无所作为,一事无成的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