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李益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听晓角李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晓角李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的是征人的边愁乡思,从角声、塞鸿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情。以七绝来写边塞的李益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的豪迈乐观情调。本诗《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边塞诗的绝唱,诗人李益擅长绝句,作为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荥阳生和李益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一...

听晓角李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晓角

【作者: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

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

秋风卷入《小单于》。

这首诗表现的是征人的边愁乡思,但诗中只有一片角声在回荡,一群塞鸿在盘旋,既没有明白说出征人的愁思,甚至始终没有让征人出场。诗篇采用的是镜中取影手法,从角声、塞鸿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情。它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见诗外。

以七绝来写边塞的李益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他是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其诗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攻七绝;律体诗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两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二、诗题介绍:

《夜上受降城闻笛》选自《李益诗注》。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洲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洲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由此而来。

三、古诗解读:

(1)“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译作:回乐峰前的沙地,白的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是静景描写。

前两句写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这样的宁静如果不被打破,也许诗人可以沉浸其中,体味大漠那亘古不变的苍茫。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译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动静描写。

这两句是前两句的转折,前两句是宁静的夜色。可是,就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顿时,一切崇高和悲壮都化作了绵绵不绝的乡愁。

四、中心思想:

本诗《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边塞诗的绝唱。全诗四句28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总之,诗人李益擅长绝句,尤工七绝,作为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更是不同寻常,借景抒情,借景生情,本篇古诗迪生在扩散,愁思在蔓延,在这样一个凄清的夜晚,集体的失眠也不可避免。作为读者,我们沉浸其中,就能深深体会到那种苍凉旷远的意境。

简要介绍志人小说李益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李益的负心和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妥协,与荥阳生的痴情和反对封建门阀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荥阳生和李益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痴情郎与负心汉形象,分别对后来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军北征是爱国诗吗?

《从军北征》是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从军北征》全诗营造出凄美空灵、完整和谐的艺术意境。第一句写的是景色,第二句写的是乐声,三、四句写的是心中所感,写的情感。前二句都是为了三、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全诗色、音、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度破讷沙》其二李益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谢谢谢谢?

赏析: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李姓十大著名诗人?

姓李的诗人有:李白、李密、李贺、李商隐、李颀、李群玉、李清照、李之仪、李煜、李商隐。

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

3、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

4、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5、李颀: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6、李群玉:

李群玉(808年-862年)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诗写得十分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其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7、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8、李之仪:

李之仪(1038年-1117年)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9、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0、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