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谢稚柳国画代表作品 有人说张大千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你有什么看法

启功推介陈少梅,近代画家得宋贤山水人物遗法者“张大千、陈少梅、傅儒、金城被画史合称为,从民国时期论张大千和陈少梅成就相当,二者皆为山水人物书法全面的画家“张在晚年才得以实现山水变法,而这时徐悲鸿在陈少梅同时期的1953年早就去世,既然民国时期张大千与陈少梅都高,为什么徐悲鸿没有推介陈少梅呢,所以后来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叶浅予邀请陈少梅赴...

有人说张大千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你有什么看法?

首先一点这是朋友之间推介词,徐悲鸿推介张大千“五百年来一大千”,启功推介陈少梅“近代画家得宋贤山水人物遗法者,推衡山陈少梅先生(云彰)为第一。”谢稚柳推介陆俨少为“四百年来他是唯一的” ,这些都是挚友之间的一种推介,所以谁第一呢,都不是第一但都是大家,都是夸奖的意思。

二,张大千、陈少梅、傅儒、金城被画史合称为“民国四大家” ,从民国时期论张大千和陈少梅成就相当,二者皆为山水人物书法全面的画家,比其他两家成就高,有南张北陈之誉。若从笔墨论,张大千的画用笔有些棉,不及陈少梅北宗的笔精墨妙和笔力千钧,所以四大家在民国时期以陈少梅为高。陈少梅1954年早逝,张大千高寿,张在晚年才得以实现山水变法,创泼墨泼彩法,实现人生价值巅峰,而这时徐悲鸿在陈少梅同时期的1953年早就去世。

三,既然民国时期张大千与陈少梅都高,为什么徐悲鸿没有推介陈少梅呢,因为徐悲鸿借素描革新国画,陈少梅是彻底的传统派,二者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后来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叶浅予邀请陈少梅赴京,但是并没有进入中央美院当教授,有书《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少梅》隐含是中央美院院长徐悲鸿并不接受,所以中央美院错过了一代大师陈少梅。相反张大千与徐悲鸿关系不错,在重庆时交往很多,陈少梅却一直呆天津与徐并无太多交往。

四,张大千现在声誉高,有民国时期的声誉,主要是后来渡海山水变法,以及与毕加索等交往来的国际声誉。

晒晒你们的藏书都有什么?你都爱看哪类书籍?

借这个提问正好将书橱里的书小整理了一下,大多数是婚后买的,也有从之前家里搬来。

日常抖音不刷,游戏不玩,懒觉有时会睡,但有了孩子之后这样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闲时堆码文字,捣腾花草,也爱翻翻书,总是过目即忘。“这是我的一段自我简介里的句子。

孩子出生之前,个人读书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多是美文类的散文,和一些经典长短小说作品。读书使人在静心中有一种充实的愉悦感,是不错的消遣方式。

孩子出生之后,基本上就是有针对性地读些育儿教育类的书籍了。

有阵子写报刊文,还买了一堆杂志,没有上架。

然后围绕孩子以后可以需要的书,还置办了一些。

当然还不够,这些书有些已经读完,有些只翻了一半,有些还未拆塑封,还有些买来放着,就能使我心安。

还有散落在书床茶几床头的一些没有拍到,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读过哪些,而哪些真的对你的人生起了影响。

就目前来看,最偏爱的书籍依然是育儿和教育类的,会围绕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书中寻求答案。

读书实际上吃的是一顿精神营养的大餐,一天两天的吃,表面上看是没有影响,但其实营养已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流露在人的谈吐气质之中。这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深以为然。

关于陪伴孩子和成长自己的话题,原创分享,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一定是真诚用心的,欢迎关注交流……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有一个特殊规定:不收藏任何字画,这是为什么?

马未都先生我喜欢很久了。

主要是因为他博学多识,性格脾气好,说话娓娓道来,热心公益等等吧。

我最近还看了他好几集观复嘟嘟的视频,还有春节期间他和于谦做的春节特别节目。

总之,我们如果喜欢马未都,能够看到他的途径有很多,对他的个人历史也会有所了解。

我去年还去过北京的观复博物馆,说实在的,里面的藏品真的很丰富,比很多省级博物馆的藏品都丰富,这基本上都是靠马爷一己之力干起来了。馆藏基本上以瓷器、玉器、漆器、金属器以及各种木材为主的展品,没有看见书法字画。

那么观复博物馆为什么没有书法字画呢?

我记得在有一些节目中,马爷也曾经自己说过或者回应过别人的疑问。

用马爷自己的话说,就是看不准,瓷器等这些器物,马爷是行家,喜欢收藏也是从这些开始,所以对这些器物类的马爷能够鉴定真假自不在话下,对于书法字画,马爷自己也说术业有专攻,自己不熟悉,就不去涉足这个领域。

还有,马爷说的话也有道理,收藏有这么多行当,一个人经历有限,学识有限,要捡着自己熟悉的去做,各行各业都有高人,不是说一说收藏,你就什么都懂,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书画,马爷也举过一个例子:有一次,两个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对一幅字画的鉴定结果完全不同,一南一北,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加无法判定其真伪。

说白了,马爷不碰字画,主要有两点,第一自己不熟悉,第二水太深,自己看不清。

当代姓黄的著名画家有哪几位?

1、黄宾虹。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2、黄胄。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开启全新人物画笔墨范式 。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3、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代表作《黄永玉木刻集》《猫头鹰》《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4、黄君璧。擅长画山水,传统功底深厚 ,经历现代中国画继承、演变、革新 ,兼通西画的中国画家(新古典派)。

5、黄纯尧。师承徐悲鸿、黄君璧、谢稚柳、傅抱石、陈之佛诸先生,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代表作品:《银线横空谱新歌》、《此日铁龙渡关山》

十大名扬中外的画有哪些?

中国十大名扬中外的画:

1、《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3、《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该画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5、《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6、《千里江山图》(别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唐代韩滉的《五牛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8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9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终于在这里看到号称明四大才子之一的画作了。

10、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此人是意大利籍的中国宫廷画家,十大名画中唯一一位外籍画家。该画作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你觉得宋徽宗赵佶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为什么?

在政治上,宋徽宗赵佶无疑是非常失败的皇帝,他昏聩无能,任用奸臣,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但在艺术上,他又是书画双绝,堪称奇才。他将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徽宗对于花鸟画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是崔白的再传弟子。蔡絛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赵佶)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薛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具体到徽宗的花鸟画成就,邓椿做了如下的评论:“(徽宗)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邓椿叙述中的“生漆点睛”说明了徽宗注重形似,专注法度。至于邓椿记载的“孔雀升高必先举左”“斜枝月季花”的例子颇能说明徽宗对于花鸟画形似、法度问题的重视。

赵佶 芙蓉锦鸡图 绢本设色 81.5厘米×5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徽宗不仅重视花鸟画的创作,而且对于花鸟画的理论也进行了创新。“夺造化”“移精神”恰恰体现了其对于花鸟画“形似”和“格法”的具体要求。

赵佶 梅花绣眼图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绘画中还有与北宋后期士大夫绘画审美观念相似的作品,如《池塘秋晚图》和《柳鸦芦雁图》。其中《池塘秋晚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柳鸦芦雁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赵佶 池塘秋晚图 局部 纸本墨笔 33厘米×23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池塘秋晚图》为纸本墨笔,纵33、横237.8厘米。卷后有“天下一人”押字,上钤“御书”玺。卷前有“宣和”玺。清《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有著录,被列为上等。此卷后有范逾、邓易从题跋。徐邦达对此图有详细的考证,并认为“《池塘秋晚图》卷(即《荷鹭惊鱼图》卷),从画的构图着,末后已裁截不全。笔法朴拙而略带放逸,苹叶画成侧立的样子,完全不合情理。有押、印在末尾,均后添。后纸亦有邓易从、范逾二跋,亦伪。”但是,徐邦达认可此卷作品是赵佶中年时期的亲笔作品,只不过是一件被割裂了后半段后的残品。

赵佶 池塘秋晚图 局部

此卷布局疏朗、平整,红蓼、蒲草、荷叶、白鹭等物象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联系。但是,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片潇洒之趣。此卷笔墨朴拙灵秀,白鹭用淡墨勾出,与深墨画成之荷叶相衬托,枯败的荷叶用干笔皴涂,勾勒叶筋。此卷表现出了一种文人所追求的笔墨趣味的特点,是赵佶在绘画中增添文人审美趣味的代表作品。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局部 纸本设色 34厘米×22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至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柳鸦芦雁图》,对于其真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徐邦达认为此卷中的《柳鸦图》为赵佶真笔,而《芦雁图》系后人仿作。谢稚柳则认为此卷皆为赵佶真迹,只是先后画在两张纸上而已。此卷后有邓易从、范逾、荣传辰题跋,邓秀烈、邓谏从观题。单国霖认为邓易从、范逾二跋皆伪,其余题跋、观题似非伪造。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局部

此卷中《柳鸦图》段以墨骨画法为主,水墨勾皴、淡色晕染。柳树笔法粗狂、笨重,白头鸦勾勒工细、简洁。其白头鸦的表现技巧与《竹禽图》中的禽鸟一致,其岩石的处理方式也与此卷中的柳树相同。《芦雁图》段中大雁的表现技法与白头鸦略显不同,采用的一种染羽留白的画法。整体而言,《柳鸦芦雁图》画风工整、细腻,章法严谨,与《池塘秋晚图》的笔意疏朗、粗犷不同。但是,这两卷作品都反映了赵佶绘画中文人画的审美趣味。

宋 李迪 秋卉草虫

徽宗朝宣和画院的画家中擅长花鸟的有吴元瑜、韩若拙、孟应之、宣亨、卢章、刘益、富燮、费道宁、戴琬、李迪、李安忠、李端等人,他们当中不乏名手,如刘益、富燮“供御画,其自得处,多取内殿珍禽谛玩以为法,不师古本,故多酷似”。这表明了他们的高超技艺,并得到了徽宗的认可。这些画家的作品多半已不存留,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一些无款的作品,就其风格而言,可以肯定是徽宗朝宫廷画家的作品。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人翠竹翎毛图》,《故宫书画录》对于此画有详细的著录,其中写到:“笔墨甚古,且有宋宣和收藏印玺‘宣和殿宝’,以及元文宗‘奎章阁宝’。”此幅作品注重画面中各个物象的空间位置布局,力图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传达永恒的意象和氛围,加之画面中单个物象如竹子、雀鸟的精细刻画,其神态的处理处处透露者皇家的雍容华贵,这都表明了此幅作品与徽宗的风格相类似,是宣和画院院画家之作。

佚名 宋人翠竹翎毛图 绢本设色 185厘米×109.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北宋后期宫廷花鸟画的发展,薛永年认为是“文人画思潮波及画院之后所引起的变化”,正是这种反应“形似”与“格法”相统一的变化,显著地体现在了徽宗朝画院的花鸟画创作之中,并表现出了与前期宫廷画院明显相异的风格特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