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上头条的都是什么学历的人?
做头条的群体五花八门。上班族、赋闲在家的离退休人员、农村大叔、大妈、姑娘、小伙、城市小哥哥、小姐姐、宝妈们都有,只要不是写文章、发图文、微头条,单纯的拍视频发视频不需要多少文化,学会简单的手机拍摄、剪辑、上传就ok了!
现在农村大叔、大妈们做头条自媒体视频的多了去了!并且有的做的还不错,做的三农自媒体视频虽然没有字幕、转场、背景音乐,但能真实反映原始农业生态环境的面貌,播放量还不错。有的甚至连镜头的转换都没有,一镜到底,就那个样子,一样也有播放量。
自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摸索、积累的过程,和学历关系不大,就连大v们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书法线条是书法的魂?
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组合。每根线条都表达书家的不同思想感情,为了更好表达思想感情,就必须锤炼好线条。
怎样才能写好线条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执笔,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合理的执笔,才能写的顺手,才能更好的发力。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执笔的。 历史上执笔法有好多种,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用笔,指毛笔的灵活运用及各种笔画的取势和正确写法。比如“永”字八法、“笔笔断而后起”等,这些理论,都需要了解、掌握,并且加一练习。
三、我们知道了,怎样执笔,怎样用笔,但是线条还写不好看,怎样才能把线条写好看?线条之所以好看,取决于线条是否有力度,所以,只要我们把线条写的有力度,那么就好看了。
书法怎样才能写出有力度的线条? 书 法线条的运动, 一般有两个“力”,1,水平力量,它决定前进速度;2,下压力度,它决定线条力度,这是影响线条是否好看的关键因素。一般人写字,只注重速度,而忽略了力度,这是导致线条不好看的重要原因。 要想把线条写的有力感,就要增加笔毫的下压力度(适度),放慢书写速度。四、为了增加线条的质感和力感,就要多临写金文,特别是线条雄厚的《虢季子白盘》,还有古朴、苍劲的《散氏盘》等。
下面是《散氏盘》铭文。
L为了练习金文,先过古文字这一关,最好备上大篆、古文字方面的工具书,比如《金文编》、《商周铭文》等。然后就是练习,切记!一定要放慢(适度)书写速度,体会线条的质感、力感、立体感、沧桑感,琢磨迎面而来的金石气。最后,边临习边注意章法的安排,比如行内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及整篇的布局。尤其是《散氏盘》的章法更为丰富。
我们知道,黄宾虹是著名的山水画家。殊不知,他的书法水平比画更高。黄宾虹为了把画,画好,锤炼线条的质感、力感,每天练习金文大篆 ,然后把书法线条运用到画中,他的画之所以出名,这与他日积月累练习金文线条是密不可分的。
您认为怎样才能把书法线条写好看?请您留言,我们相互切磋。漫漫是我的真诚什么意思?
意思属于表白情话语录,用比较委婉文艺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爱之情。
“是”,读音为shì,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是”的基本含义为表示解释或分类,如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引申含义为表示存在,如满身是汗。
日常使用中,“是”也常做代词,表示此,这,如是日、是夕。
兴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清初碑学兴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碑学是清代中期金石学研究的一次分化,是一步步从考古学的意义,逐步影响到书法学发展起来的书法学,碑学真正推波助澜的兴起,不是清初而是晚清和清末,碑学真正兴起的原因是社会改革的需要。
那么“金石学”是怎么回事?我们说,这是一次文化的觉醒,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些阶段。
1.序幕:躲进故纸堆的学者
金石学在宋代就有研究,但是,属于个人博古爱好。也叫博古学。例如欧阳修、赵明诚这些北宋的文人士大夫,就非常喜欢收藏整理先秦的青铜器和秦汉碑版,研究青铜器铭文,考证碑版文献。
何绍基临摹的魏碑书法《张玄墓志》例如欧阳修的《集古录》收录了1000余种钟鼎等金文及刻石文字的拓片,对其中400余种拓片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辨识,并亲自书写了跋文,是为《集古录跋尾》。这是公认的“金石学”最早的著作。
这部著作的重点不是研究书法,而是研究历史文献的价值。比如说,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内容,可以通过这些零星的金石文字,对史书记载有一些丰富和补充。
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对出土的各种文献资料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首先是从文献学的价值出发,而不是先从书法学的价值出发。
例如,1900年,首先发现甲骨文以后,也是从文献学的意义上研究的,后来才有了甲骨文书法的研究。
包世臣的行书在宋代金石学之所以没有成为书法学,主要是书法在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像明清时代那样具有艺术的应用地位。
所以,清代的金石学,一开始也是沿着欧阳修考证历史文献的目的研究青铜器、碑版、石刻资料的。
金石学并不是清初兴起了,而是清中期的乾隆嘉庆(1736--1820)这一段时间中兴起的。也叫“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对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总结,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赖以保存,并为后人阅读、利用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基础。 对研究考证古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考据求实致用的学术方法也值得后人借鉴。但是,后期也越来越“钻牛角尖”了。
到了学派发展的全盛期时,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为考证而考证,饾饤繁琐,一字万言。
阮元的行书对联中国当时一流的学者不问国家大事,闭门在故纸堆里讨学问,也是有一些社会政治高压原因的。
梁启超指出:“考证古典之学,半由‘文网太密’所逼成。”
例如,当时有读书人写下一句写景抒情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在讥讽自己没文化,而把作者抓起来杀了。这种文字狱大兴的清初,给很多知识分子到来一种苦闷,他们只好把精力拖入到学术上,以回避满清统治者对言论和思想的钳制。
2.分化:碑帖二学的优劣
阮元(1764--1849)就是乾嘉学派的主将之一,在政坛和文坛都有很大影响。
阮元乾隆五十四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次年为翰林编修。乾隆五十八到五十九对这两年任山东学政时期,他遍访山东金石文物,撰成《山左金石志》一书。后来又有《两浙金石志》一书,阮元毫无疑义是一位金石学大师。
但是,阮元影响最大的金石学成果,还是他嘉庆十九年(1814) 间在学术上提出北碑南帖理论两篇文章,《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根据阮元的看法,书法有南北两派。各有宗师。
赵之谦碑帖结合的书法他说北碑起源于《圣教序》一路的书法不宜刊石,所以碑书兴。那么,碑刻就是碑学书法。
阮元说:
非隶书不足以被丰碑而凿真石也。宫殿之榜亦宜篆隶,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曰长于碑榜。
阮元说帖学就是没有刻在石上的书法。
晋室南渡,以《宣示表》诸迹为江东书法之祖,然布袋所携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 》如钟、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
因为南北朝分裂,南朝禁碑,所以,帖学大盛,北朝保留着碑刻传统,所以,就有南帖北碑的书法风格。
在区别南帖和北碑优劣时,阮元流露出对北碑的崇尚,他认为,主要是北碑更有“古法”。
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长,是以御书《晋祠铭》笔意纵横自如,以帖意施之巨碑之间者,自此等始。伺候李邕碑版名重一时,然所书《云麾》诸碑,遂字法半出北朝,而以行书书碑,终非古法。
阮元的这段话很有意思,说唐太宗从小就学二王书法,不善于碑书,所以,为晋祠写《晋祠铭》只能用“帖学”书法。
包世臣的行楷书法但是,阮元不敢直接贬低唐太宗的帖学书法,就拿李邕问事,说李邕以帖学书法书碑,虽然有一半字出自北朝,但是,“终非古法”。阮元所谓的“古法”就是北碑的隶书。
阮元在考察南北书法时,特别重视“字”的正俗问题。他说:
北朝碑字破体太多,特因字杂分隶,兵戈之间,无人讲习,遂致六书混淆,向壁虚造。
事实上,阮元对北碑认识是缺乏汉字历史演进观的。
汉字从隶书开始就一直在演变中,从西汉脱离篆书,到东晋逐步楷化,都是以隶书为中心的汉字演化过程。所以,很多“致六书混淆,向壁虚造”的问题,都是隶书遗留下来的问题。
在阮元的时代,应该说“正书”只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为依据的古代汉字书法,一个是以《康熙字典》为依据的“现代”汉字书法。
包世臣的楷书在唐代以前,汉字的正俗问题确实比较混乱,因为,从汉末到隋唐,是汉字进化演变到“现代”汉字书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唐代完成的。
所谓的南帖北碑,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
例如,像阮元说的“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长”就是一个“怪事”。为什么?按照阮元说,好像北方都应该善“碑书”,但是,唐太宗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为什么“幼习王帖”而不是碑书?
事实上,书碑只是书法的一种应用。正常的书法都是“帖学”书法。碑书只是帖学书法的“书丹”刻石而已。
南北朝时代,中国的书法处于大变革时代,变革的核心是隶书向楷书过渡,发展趋势是隶书要楷书化。
但是,在南北朝这个时代,并没有完成这个历史过渡,也不可能完成。因为,汉字正在演变的路上,隶书的势力还很大,像钟繇王羲之的书法,还没有完全普及。
六朝书法王荟的《尊翁帖》但是,日常的书法,并不是都是像碑刻那样写字。包括汉代的日常隶书,也不是像碑刻那样写字。南北朝时代的书法,也没有跳出魏晋书法的框架。
所以,尽管唐太宗是北方人,他的书法却仍然是“帖学”书法。
3.转换:金石学学成为碑学
阮元的书法南北论,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他的重大意义,不是理论是不是很完善,而是对碑和帖两种书法本身美学研究的提出。
例如,道光六年(1826) 六十三岁的阮元任云贵总督,在云南陆凉访得《爨龙颜碑》。心情非常振奋,为《爨龙颜碑跋》作跋云:“此碑文体书法皆汉晋正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其永宝护之。”
据此,阮元在为金陵甘氏作《永和右军砖拓本跋》中,认为《兰亭》可能不是王羲之所书,如果可能,应该是《爨龙颜碑》这样的书法。
伊秉绶节临的汉隶《华岳庙碑》可见阮元把北碑简直作为“正统”书法了,而不是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上去探讨书法风格问题。
这正是阮元对书法发展的错误逻辑。
例如,唐太宗是北方人,为什么书法不是北派书法而是南派书法?
那么,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会流传到北方?这是阮元无法从逻辑上讲通的。
阮元的崇碑抑帖是思想,直接影响了一批书法家,例如包世臣就是其中之一。
包世臣(1775一1855)在《艺舟双楫》这部书法学著作中,通过如何作文和如何做书法,在如何做书法上,他延续了阮元崇尚碑学的就是,尤其对魏碑书法多有赞扬。包世臣青年时候就结识了邓石如这位书法家,邓石如对金石学书法多有研究,在篆书、隶书和楷书上都有新意,尤其是楷书,以魏碑为宗师,这是后来清代碑学集中于魏碑的信号。
4.成就:碑学成为崇尚魏碑
晚清时代,乾嘉学派的考据学,与时代发展距离太大,也不适合时代发展,所以就衰落了,但是,金石学唯一的分支书法学,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临摹东魏《敬史君碑》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以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为基础,以其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写了《广艺舟双楫》宣传改革主张。他在《尊碑》一章中就列举了北碑五大优点,认为唐宋两代无此境界,尤其是极力抑唐,在他洋洋洒洒六万余言的长文当中,竟然未言半句北碑不足之处。
但是,康有为也不是照搬照抄阮元包世臣的观点。他甚至纠正了阮元南帖北碑的论点,认为“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元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这个重要的观点,对于碑学的科学性和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康有为对包世臣的执笔法也有指正,提出“四指争力”以纠“五指齐力”之弊,并断然否定了包氏鼓吹的“以指运笔”说等,这都是康有为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观点。
康有为由于能够科学系统论述书法的合理性发展,更有纤细具体的选帖用笔的指导,所以影响非常广泛深远,这是确立近代书法革命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所以,形成了对书法碑学大体上的科学认识。
康有为的行书对联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魏碑有“十美”,尽管也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但是,对创新认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唐代以来,汉字书法统一与二王书法体系,到清代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书法主要是一种工具,艺术的因素越来越萎缩,二王书法,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尽管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提倡回到魏晋时代,但是,所谓的魏晋时代,仍然是二王体系,不过就是正本清源而已。
但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需要雄强博大的精神,魏碑书法和秦汉风韵,给书法注入了新的张力,尤其,是魏碑书法与二王书法其实也是一个体系,只是魏碑更具有张扬的开放性,而二王雍容华贵罢了。
因此,现代书法家对魏碑和帖学是一样看待的,这是因为,现代书法已经不是科举的敲门砖了,而是一种艺术个性,所以,在学习魏碑的时候,也没有坠入为复古而复古的地步,而是更积极地把北碑与南帖的优势互相融合起来,开创了碑帖结合的书法新时代。
值得我们注意到是,二王书法体系仍然是书法的主流体系,而碑学是对书法艺术的又一次创新。
在这次创新中例如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都作出了杰出的书法实践性贡献,说明碑学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的。
殷商甲骨文是最早的书法吗?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这个说法成立。说“最早”,是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能称得上“书法”的成熟汉字;而说“书法艺术”,则是因为至今所发现的甲骨文,确实具备了中国汉字书法的基本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指按照汉字特点及含义,以考究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深受中国书法影响,产生了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等。 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清朝教育机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无意中见到了刻字的甲骨。他是著名的金石学家,立刻敏锐察觉到这是比“金文”更古老的汉字。由此开始收集并进行研究。但第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携家人投井殉节。 王懿荣的发现,使当时诸多著名学者加入了甲骨文研究的行列。 著名学者陈子展(1898-1990)教授评价早期甲骨文研究时说:“甲骨四堂,郭董罗王”。这个说法,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所谓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郭沫若研究甲骨文起步较晚(1928),但起点高,方法新,一出手就高屋建瓴,超越前人。1937年,他出版《殷契粹编》一书,对甲骨文的书法意义大加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钟王颜柳指的是中国古代四位大书法家——三国的钟繇(151-230)、东晋的王羲之(303-361)、唐朝的颜真卿(709-784)和柳公权(778年-865)。 同为“四堂”“堂主”的罗振玉、董作宾都对甲骨文的书法十分痴迷,以致影响到他的弟子和后学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等。 从书法角度讲,甲骨文究竟如何好呢? 学者们认为,甲骨文在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而且出色。 就“用笔”来说,甲骨文皆以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之上。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由短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尽显均匀。因为起刀、收刀直落直起,故线条基本呈现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凸显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来说,甲骨文多呈长方形,间或方形,具备了对称美及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另外,在结字上,甲骨文还具备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一些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体现了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就“章法”来说,甲骨文往往全篇行款清晰,字体大小错落。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通篇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给人以活泼的感觉。并且,字数多时,全篇布局紧凑,给人以紧密之感;字数少时,又安排疏朗空灵。总之,都表现了古拙而又浪漫的情趣。 专家们考证后认为,受到社会顺逆和风气影响,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可大致分为五期。 第一,自公元前1300年左右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是雄伟期。受到雄韬伟略君主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第二,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是谨饬期。两代君主,皆为守成,书法亦显谨饬。承袭前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少了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第三,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是颓靡期。朝政凋敝,书体亦显幼稚、错乱,而且错字屡见不鲜。 第四,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是劲峭期。文武丁锐意复古,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第五,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是严整期。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专攻中国书法的学者指出,除了甲骨文本身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之外,后来又出现了两个方面的“甲骨文书法”——后学之人。 一种,就是前面说到的罗振玉、董作宾及其弟子和后学。他们是以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原字。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只好进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如此创作的要首推罗振玉。他在研究之余,曾将将甲骨文用毛笔书写成楹联,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继之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创作。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这种甲骨文书法,被称作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另一种,是借鉴甲骨文特征,作为一种创作灵感,不追求形似,从而创作新的作品。所以,其往往是综合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借鉴了甲骨文,但又不同于甲骨文。 甲骨文,确实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弥足珍贵,大可师法。书法前辈对此亦有教诲。 书法篆刻家、金石家沙曼翁(1916-2011)先生认为:“写甲骨把笔要轻,运笔要活,要学‘大米’的刷字。要中、侧锋互用,既要写出毛笔的韵味,又要有刀的感觉。”就是说,书写甲骨文体,既要体现锲刻的感觉,更要表现书写的味道。起笔微逆入纸,提笔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在行笔时切忌出现楷书的顿挫之法,笔致要简率、质直和畅达。尤其是要做到搭笔即成的迅捷运笔方式,做到急缓适中。临习甲骨文尽管以中锋为主,但要间或辅之以侧锋,以增其韵。甲骨文的转折,一般应断而再起,且不可一笔带过,形成圆转之状,而失去了甲骨文方整峻拔的特质。
意思的近义词最佳答案?
一、意思的近义词有意义、旨意、道理、趣味、旨趣、乐趣、兴味、兴趣、有趣等等。
二、意思的含义比较丰富,既表示事物说蕴含的道理或者文字所表达的东西;也表示趣味、有趣,还表示意图、用意,以及心意。
三、例句: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我们都愿意和他打交道。
扩展资料
1、意义
意义是个名词,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指语言或文字等象征所表示的内容,第二层意思是指事物的价值、作用,第三层含义是指名誉,这种意思非常少用。
如造句: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才说有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2、旨意
旨意有指事物的主要目的、意图、用意,主旨意义。
如造句:根据这篇文章的大概旨意,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爱国的青年。
3、趣味
趣味是个名词,主要表示使人感到有趣,还表示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