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薛宝钗代表作品(薛宝钗的作品)

1、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大薛宝钗的资料2、林黛玉薛宝钗名下所有作品诗词3、跪求金陵十二钗各自的诗词代表作4、林黛玉薛宝钗分别写了多少首诗词5、〈红楼梦〉中,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大薛宝钗的资料白冰,在央视大剧《神话》中扮演玉漱公主,《新红楼梦》《神话》《凰图腾》《宫锁珠帘》身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薛宝钗代表作品,以及薛宝钗的作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大薛宝钗的资料

白冰,大陆新生代女艺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大二时参加央视梦想中国后签约英皇,从而踏入了演艺圈。在2007年的大荧幕之作《爱情呼叫转移》中崭露头角。曾参加红楼梦大型选秀活动,获得亚军,并在《新版红楼梦》中扮演成年薛宝钗一角。2010年,在央视大剧《神话》中扮演玉漱公主,获得了更高的人气;2011年《凰图腾》中扮演缪风燕,表现出了角色的身不由己;2012年在《宫锁珠帘》中扮演的婉嫔,表现出了宫心计的险恶。

中文名: 白冰

外文名: Michelle

别名: 白小冰,冰冰,小金喜善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 1986年5月2日

职业: 演员

毕业院校: 西北政法大学

代表作品: 《新红楼梦》《神话》《凰图腾》《宫锁珠帘》

身高: 165cm

体重: 44kg

星座: 金

林黛玉 薛宝钗 名下所有作品诗词

林黛玉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应制)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 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 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 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 宫车过往频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题宝玉续庄子文后

无端弄笔是何人 作践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己无见识 却将丑语怪他人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 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海棠社)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 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 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 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 衰草寒烟无限情

咏蟹

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 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 桂拂清风菊带霜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芦雪庵即景联句诗

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 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 缤纷入永宵

诚忘三尺冷 寂寞对台榭 没帚山僧扫 锦厨暖亲猫 沁梅香可嚼

无风仍脉脉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 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 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 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 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 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佛

长揖雄谈态自殊 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 岂得羁縻女丈夫

跪求金陵十二钗各自的诗词代表作

黛玉代表作,菊花诗和葬花吟

咏菊·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後 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问菊·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蛰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

,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

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

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

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

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

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

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菊梦·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 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先非慕庄生蝶 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 惊回故故恼蛰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 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

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

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

”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

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

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葬花吟·黛玉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细飘春榭 落絮轻粘扑绣窗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著处

手把花锄出绣窗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哪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

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

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

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

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

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

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螃蟹咏·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此首被推为咏螃蟹的绝唱。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风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宝钗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

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

们的意思。”她原来是要作翻案文章的。

同前面几首柳絮词低回的调子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从宝

钗的角度看,这同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一致;从《红楼梦》作者的意图看

,似乎是让她乐观一阵,把未来想得十分美好,然后再让她失望。即先让她“登高”,

然后再让她“跌重”。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无根的柳絮飘上青云又怎么

样?能永远留在天空中吗?最后还是免不了“随流水”,“委芳尘”。作者让宝钗故作乐

观语,实际隐含着讽刺意味。有人根据宝钗这首词骂她是“野心家”,想向上爬,想夺

“宝二奶奶”的宝座云云,未免过于穿凿附会,作者未必有此意图。

咏白海棠·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诗社刚成立时,湘云不在场。过后,宝玉特意把湘云请来。湘云来后,兴头

极高,立即依韵和了如上两首。

湘云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宝钗就要数到她。她像宝钗一样健美

,像黛玉一样聪明,是一个介于薛、林之间的人物。

第一首里的“自是霜娥偏爱冷”、“秋阴捧出何方雪”,隐指吃“冷香丸”的冷美

人薛宝钗;“非关倩女亦离魂”、“雨渍添来隔宿痕”,隐指在苦恋中魂牵梦惹、沼渍

不干的林黛玉。第二首里,为“悲秋”而“断魂”的是林黛玉。被“晶帘”隔破的花影

,也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水中月”、“镜中花”之类关于宝、黛爱情的判词。相对的,

花难寻偶、玉烛滴泪等句,也像是隐指宝钗未来的“寡居”生活。

妙玉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之最后十三韵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簪菊·探春

瓶供篱栽日日忙 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 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 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 拍手凭他笑路旁

簪菊,即把菊花插在头上。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等字样都是以

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

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文采风流匾额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题大观园 元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凤姐不怎么识字,芦雪庵联句开头一句是她的,即“一夜北风紧”。

秦可卿和巧姐未见有诗。 回答者: centaur | 二级 | 2011-8-28 17:32 | 检举

薛宝钗:

《临江仙》(第七十回)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 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 )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忆菊》(第三十八回)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林黛玉:

《唐多令》(第七十回)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毯。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

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葬花辞》(第二十七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此外还有《五美吟》《桃花行》《题帕三绝句》太长了,她做的诗比较多。

贾元春:

《题大观园》(第十八回)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贾迎春:

《旷性怡情》(第十八回)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贾探春:

《簪菊》(第三十八回)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残菊》(第三十八回)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万象争辉》(第十八回)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贾惜春:

《文章造化》(第十八回)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李纨:

《文采风流》(第十八回)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史湘云:

《如梦令》(第七十回)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妙玉: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之最后十三韵》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秦可卿:

(第十三回)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王熙凤跟她女儿巧姐没做诗词,王只在第五十回起了个头“一夜北风紧”,巧姐更是出场都没几次。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参考资料: 回答者: 兰堂红烛不垂泪 | 四级 | 2011-8-28 18:22 | 检举

1、林黛玉 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

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薛宝钗 牡丹

艳冠群芳 诗“ 任是无情也动人”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任是无情也动人。

3、元春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

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4、迎春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5、探春 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

诗云:

日边红杏倚云栽.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6、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7、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8、史湘云 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

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9、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10、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

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11、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12、李纨 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

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讯!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林黛玉 薛宝钗分别写了多少首诗词

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薛宝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宝钗写了七律、五(言)排(句)、七绝和词4种体裁,9首诗词,共计67句(行),444个字。 黛玉写了五律、七绝、四言...而钗、黛两位女主角的设置,就多少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这种... 黛玉和宝钗都是写诗高手,在写诗上我们不但可以看出她俩艺术观、人生观的鲜明区别,而且还显示了个性、情感的类型是多么不同。 我们将这两个都是诗词高手的少女写的诗词,从形式的角度来做个小小的比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宝钗写了七律、五(言)排(句)、七绝和词4种体裁,9首诗词,共计67句(行),444个字。 黛玉写了五律、七绝、四言、七律、歌行、五排、集句、词8种体裁,25首诗词,共计256句(行),1659个字。 在诗词体裁上,黛玉比宝钗多出一倍。首数几乎多两倍,句(行)和字数几乎多三倍。黛玉有3首歌行体长诗,宝钗没有。光是一首《葬花诗》就有52句361字之多,接近宝钗句行字数的总和。 黛玉有超过40%的11首是独自抒情之作,即“自由活动”;而宝钗的都是参加集体活动的作品。 造成如此明显的差别是因为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诗歌观念。宝钗视诗词为小道,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六十四回)又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女人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四十二回)她认为女孩如果太重视作诗,“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四十九回)所以宝钗是个自觉地遵守封建道德规范并且以此规范别人的女孩。在情感上她是自觉地压抑自己。而黛玉不然,她要抒发情感,所以不但写的多,而且有时感情奔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索性就用句数不限、形式比较自由的歌行,有时一气写三首。 在内容上也能够看出两人在诗歌中的情感差异极大。宝钗都是应景之作,即使流露真情,也很隐晦含蓄。而黛玉则是不时和着血泪在写诗词。我们只要看看她们所用的字就明白了: 黛玉诗词1659个字中出现的表示流泪的字眼,如泪、珠、泣、玉、抛、洒、点点、斑斑、拭泪痕等有44字,宝钗一个也没有。 黛玉诗词中表示死亡的字,如死、亡、丧、葬、老等有11字,宝钗一个都没有。 表示悲愁的字,如哀、愁、恨、恼、怜、无言、无情、无释、无语、伤神、伤情、漂泊、憔悴、凄凉、寂寞、闷杀、命薄、萧条、离人、伤悲等字,黛玉诗词中多达100个,宝钗只有18个,在总字数中的比例低得多。 如果加上秋、何、谁、难等,不知、几时、那堪、孤忍等表示愁绪和不确定情绪的字眼,黛玉总计多达223字之多,大大超过宝钗。这种表示悲伤情绪的字眼,我姑且把它称作“悲字”。黛玉还有易于宣泄情感的问句15个,叹句7个,共22句,而宝钗仅各2句。 值得注意的还有,同样是使用悲字,两个少女在文字中传达的情绪差别很大。黛玉表达的是郁闷于心的苦恼,而宝钗则是一般文人骚客于良辰美景对酒赏花之际的应景习用之辞。比如宝钗用悲字最多的一首《忆菊》,用了11个,占其所用悲字总数24个的46%,因此有必要录出考察一番: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首七律虽然表达了某种沉重的离愁别绪和思归之情,但是以“会有期”结尾,仍然对重逢充满期待和信心,丝毫没有黛玉那种总是对前途渺茫甚至命运悲惨的担忧。 为什么要对诗词文字的使用特别关注呢?因为有些比较情绪化的人和其他人相比,在赋诗填词时由于性格、情绪甚至潜意识的影响,对不同条件固然会有不同反应,而且在相同条件下作出的反应也会留下自己独特的心理指纹。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对语区、语料的选择、组合与节奏会产生特定指向。黛玉在几次受到强烈的情感震颤时,都写出长篇歌行或三首以上的诗篇,并在语词组合上有明显的悲字大量使用,重点悲字高频连用,节奏变化快,问句、叹句多等特点。最典型的是占黛玉诗作全部字数五分之一强的《葬花诗》,是她去怡红院时晴雯误会不开门引起她的怀疑、担心和悲伤时所写。全诗悲字多达74个,占20%。其中表示死亡的就有10个,最后八句56字中就集中了8个,还有“未卜侬身何日丧”,“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三个充满强烈哀伤情绪的问句和叹句,真是字字泣血,句句啼泪。宝玉被父亲毒打后让晴雯赠帕传情,黛玉虽然深为感动,却又担心宝玉的真情未必能够得到家长认可。在这种复杂情绪下,她连写了三首绝句,84字中竟用了23个“泪、泣”以及和流泪相关的字,加上“伤悲”等总共达28个。再如由于说起自己“无依无靠投奔了来”,下人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等,这种痛苦的情绪就集中表现在了《秋窗风雨夕》中,20行140字,用了15个“秋”,常常是一句两个,一联四个,造成一种十分浓重的悲凉肃杀凄厉的气氛。全诗悲字多达41个,占总字数三分之一。同一悲字的大量复用,高频迭用,从而大大加重了某词表达的中心情绪。这已经成为黛玉诗词的突出风格。 作者: 128.192.147.* 2007-11-29 10:19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转载】孰优孰劣话黛钗 有时候虽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让她心酸之事,但由于这种情绪已经变成了心理积淀,凝固成了某种心理图式,诗词语言便会出现惯性指向。 不过要论诗词水平的高下,林黛玉和薛宝钗很难说谁更高一些。比如宝钗的《螃蟹咏》,堪称千古绝唱。她们的主要区别是诗歌观念不同,诗歌风格迥异。由于黛玉在诗词中倾注的是满含血泪的真情,因此更加动人,一些名句也比较易于为读者所记住。如果给她俩出诗集,那么《林黛玉诗集》的销路肯定比《薛宝钗诗集》好得多。当然啦,林黛玉也罢,薛宝钗也罢,她们的诗词都是曹雪芹写的,著作权可不能弄错了。曹雪芹能够把不同人物的诗词写得水平、风格都不一样,而且还都暗示了她们各自的命运,真是奇迹。普天下岂有第二人哉! 作为艺术对象与生活对象的比较 在贾府,连贾母的命根子宝玉和荣国府执掌大权的王熙凤别人尚且“虎视眈眈”,别人对黛玉说个闲话什么的就很自然了。而她由于父母双亡,所以心理上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这种脆弱心理必定爱生气,多疑,不容易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容易自我孤立。这是黛玉不如宝钗之处。 从性格上来说,黛玉是情感型、外向型的,率真;宝钗则是理智型、比较内向,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但是自清代以来,一直就有人认为宝钗奸诈虚伪。我觉得,这正是曹雪芹运用真真假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写作手法的成功之处。有时候是咱们读者自己误读,有时候可能是作者有意识地将读者引入误区,慢慢让读者自己再走出误区,从而得到更多的审美情趣。王熙凤对她的评论“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常常被用来证明宝钗虚伪,会做人。宝钗在贾府是亲戚,是客,所以她对贾府的事轻易不表示意见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封建道德规范的要求,并不虚伪。而在她姨妈王夫人让她和探春、李纨共同管理大观园时,薛宝钗接着探春的话侃侃而谈,对那些负责承包的婆子、媳妇们指出,为什么应当拿出一部分收入来与院子内外左邻右舍们分享的道理,两段话说了几乎有1000字!如果说探春表现出一个大经济学家的水准,提出了承包制(当然这是曹雪芹的思想,当时这种思想在西方也刚刚兴起),那么薛宝钗就表现出一个大政治家的风度。她提出的主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实行承包制这种财产再分配的情况下,如何照顾到左邻右舍,保持大观园下层社会的和谐。要论管理才干,林黛玉就不如薛宝钗了,再说她也没有兴趣呀。要不是有紫鹃,恐怕她连潇湘馆都管不好。 薛宝钗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抽到的诗签“任是无情也动人”,她虽然有时无情,却也有十分动人的一面,这不仅是指她美丽、博学、多才,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在群体中生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与能力。薛宝钗的“会做人”,常常被认为是虚伪,我不认为是这样。薛宝钗的悲剧恰恰在于她极其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并且也真诚地劝别人这样做。她批评黛玉在行酒令时引用《牡丹亭》、《西厢记》的词语,说什么“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的倒好”等等,恰好证明她真诚。有些人是被迫作为牺牲,而薛宝钗是自觉地把自己放在祭坛上作为牺牲,这正是她的悲剧性的深刻所在。 黛玉和宝钗究竟谁优谁劣,除了对这两个艺术形象作客观的具体分析外,关键在于要考虑到艺术欣赏对象和生活对象两个方面的区别。以不同的标准衡量,黛、钗各有短长。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黛玉和宝钗都是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很难分出高下。“林妹妹”博得那么多人的好感与同情,甚至成为某些长得美丽瘦弱、爱哭、爱耍点小脾气少女的代名词。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宝钗形象的刻画难度更大,因为她很难看清楚,说清楚,有更多的让人反复琢磨的东西。就像达·芬奇的那幅名画《蒙娜丽莎》(又名“永恒的微笑”)一样,蒙娜丽莎在笑么?没有。仔细看看,仿佛是在笑,有那么一丁点儿笑意。是什么样的笑?冷笑?讥笑?恶毒的笑?还是发自内心快乐而有所克制的笑?每个不同教养,不同心情的人,会有大不一样的看法,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需要。薛宝钗就属于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形象。 从道德评价上来说,黛玉显得格外清纯、率真,对爱情追求的执着,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觉,对封建礼教的某些反抗,都比宝钗强得多。宝钗最大的缺点就是有些冷酷无情,有点过于世故,封建意识浓厚,缺乏自我意识,她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酿成的。因此在道德评判上宝钗不如黛玉。 尽管从艺术评判来说,许多人可能更喜欢黛玉一些,但是作为生活对象,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宝钗。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艺术欣赏可以保持距离,审美客体(艺术品)和审美主体(艺术欣赏者)之间没有功利关系。因此艺术形象的缺点并不会转化为审美主体实际上遇到的麻烦,有时候这种缺点还会给人们的审美带来快乐。但是作为生活对象,比如找对象,让一个女孩成为自己的妻子或儿媳妇,成为生活中的实际存在,那么双方就时刻存在着功利关系。黛玉是诗人气质,只会做诗,不擅做人。她健康状况欠佳,爱生气,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缺乏管理才干。而这些正是宝钗的长处和优势。尤其是到了现代,封建道德观念已经不成为现代女性的问题,因此宝钗身上不可接受的东西相对比较少。相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人宽容,会关心人,善于持家,比较健康,这些都是男子择偶必定会考虑的因素。 黛玉和宝钗都是曹雪芹倾注了极大爱心的少女,对黛玉更多一些。她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而二人所长相加则是曹雪芹理想中的少女,所以“钗黛合一”既反映了曹雪芹的愿望,也表明了他的无奈。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生的简介?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薛宝钗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薛宝钗的作品、薛宝钗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