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作家王小波代表作品及简介 王小波有哪些书比较好看

王小波有哪些书比较好看?比较值得一看的有《时代三部曲》和《我的精神家园》,《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花城出版社。王小波长篇小说是《时代三部曲》。王小波的文字涉猎了小说、诗歌和散文,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怎么看更好?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

王小波有哪些书比较好看?

王小波的著作,比较值得一看的有 《时代三部曲》和《我的精神家园》,分别代表他的小说和杂文的最高成就。可以找来一看。全部作品如下:1980年9月,《唐人秘传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王二风流史》 香港繁荣出版社。 1992年8月 《黄金时代》 台湾联经出版社。1992年1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2年7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黄金时代》 华夏出版社。1995年7月,《未来世界》 台湾联经出版社。1996年11月,《思维的乐趣》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 花城出版社。出版于他逝世之后,当年曾引起轰动。1997年5月,《我的精神家园》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0月,《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2月,《黑铁时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地久天长》 时代文艺出版社。

王小波有哪些长篇小说?

王小波长篇小说是《时代三部曲》。他少有长篇小说。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学者、作家。

王小波的文字涉猎了小说、诗歌和散文,但以小说居多,也以小说见长。他关注这个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并不是那种为写文字而造文字的人,他文字里透露出的感情是真挚的,感人的。

王小波有种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他笔下的文字没有逻辑性,话语和话语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很强的跳跃性。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怎么看更好?

“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

代》和《青铜时代》。

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

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

来的命运。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

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表达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

的笔触描绘男欢女爱,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王小波?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王小波?

王小波的才华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喜欢并给人以回味主要有几点。

一是喜欢他的才华。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三部曲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说,代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关怀和理解,代表了他渴求达到的艺术水准。

二是喜欢他智慧而幽默的语言。

从王小波经典情话,品味他的语言风格:

1、我喜欢你的热情,你可以温暖我。我很讨厌自己不温不凉的思虑过度,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好变好呢。

2、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我琢磨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来哭了起来。

三是他短暂的生命中丰富的人生阅历令喜欢他作品的读者唏嘘。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四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

王小波曾说过:“你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面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只有一点好,就是爱你,我觉得我们的爱情就像个糖果罐,我们呢,就像两个围着这个糖果罐的孩子,不时的从里面发现一些惊喜”。这是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面的一段话,表达了对自己另一半的爱意,总之,爱你像爱生活,藏不住,掖不着,就是要大声表达出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辈子不长不短,记得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如何评价王小波和他的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黄金、白银、青铜、黑铁时代四部曲,在小说创作上有较大创新,尤其黄金时代值得一看。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都不错。

尤其推荐《沉默的大多数》。

可惜小波英年早逝。

您对英年早逝的王小波有好感吧?您同意他那特立独行的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吗?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

王小波(1952-1997),去世时年仅45岁,并且是在发病时打开大门,手抓墙壁留下深深的指甲印,最终无助而走的。呜呼,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就这么在极度难受,挣扎着求救无助的情形中断气的。

我曾是一个“波迷”,但还没到一些人自称做王小波“门下走狗”的地步。当年,我也追着看王小波的代表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还看王氏风格的杂文,还看王小波推荐的外国作品。我成了一个可打90分的“波迷”。

我欣赏王小波的长相,尽管不帅,但很酷!

王小波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教授家庭,妈妈在原国家高教部任职。王小波小时也饿过肚子,发育不良,妈妈好心办坏事,给他吃了太多钙片,导致骨骼猛长肌肉跟不上,因此近190米高的王小波背有点驼、肩膀有点歪。

也许爱屋及乌,我倒觉得王小波与众不同,很酷。尤其是他的北京腔普通话,特别舒婉,特别有磁性。

我欣赏王小波特立独行的个性。王小波中学毕业后到云南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回城后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名牌大学教师,但他干了几年后就辞职,当一名独立撰稿人。

我“羡慕嫉妒恨”他与李银河的“妇唱夫随”又夫妻对嘲。

王小波1980年与李银河结婚,李银河曾是国务院干部,后任《光明日报》编辑,曾在《人民日报》头条发表联合署名文章,王小波当时还是个大龄学生仔。李银河1984年公费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妇唱夫随,王小波随后自费美国留学,洗过盘碗赚钱谋生,1986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王小波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他与妻子,既是夫妻,又是对手。李银河说王小波笔下的性,使人冷到骨子里。王小波则嘲笑李银河为了评职称考试去英语培训中心坐冷板凳,骂她“李银河,你是个叛徒!”

王小波、李银河夫妇

我喜欢王小波“另类”的作品。

他的《黄金时代》,使我也得到性启蒙。当然,《黄金时代》的性描写是有深刻现实内涵的。作品用反讽和“黑色幽默”的手法,写一代青年的“黄金时代”是在劳动之余讲黄色笑话中自我放轻松的。他们议论卫生员陈清扬屁股圆圆的,肯定是个破鞋。陈清扬不服,找王二论证。王说陈,他们说你破鞋,你就是破鞋?你心里最有数。后来人们发现陈清扬和王二经常在一起,实锤陈就是破鞋。陈约王到山坡草地私聊,说咱没这回事啊。王说,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了,咱们就是破鞋吧。(这里省去若干叙述和细节。)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小波的性描写:性,冷到令人发凉入骨

王小波《一只独立特行的猪》

我缅怀、崇拜英年早逝的文坛彗星王小波!但对于商务版个性化语文选入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独立特行的猪》(以下简称《猪》)作课文,则提异议甚至拍砖。

《猪》文,的确写得很有个性、很深刻。

它写一只公猪,开始安于主人给它设置的生活,整天就是吃一一配种一一睡,循环往复。后来猪不干了,跳槽了,人们就追啊追,要它回归设置。王小波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有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

王小波获得的文学大奖,都在新加坡和中国台湾。

王小波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新时代。因此,我拍砖像商务版语文那样背时地选入《猪》文。现在还有人推荐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作为高中生的阅读教材。王小波的作品,确确实实“中小儿不宜”。因此,我想说,此议此论,当休矣。

我的此议当否,欢迎争鸣和批评指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