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汉手工艺品代表作品,以及东汉手工艺品代表作品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1、想知道东汉时期流传至今的漆器有哪些关于它们的历史
- 2、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
- 3、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都有哪些?
- 4、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 5、汉代工艺中最为著名的是什么?
- 6、汉代比较有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时们类型,分别用于什么地方?
想知道东汉时期流传至今的漆器有哪些关于它们的历史
漆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一九七八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只髹漆的木碗,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漆器。此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生的漆工艺,像早晨初升的太阻,不断升起。大约经过了五千年左右的蓬勃发展,从西汉初年开始,它如日中天,发射出最大的光和热,进入了中国漆工艺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巅峰时代! 一、汉代漆工艺昌盛繁荣的景象
汉代是我国漆器灿烂辉煌的时代。
汉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漆器繁荣的文字记载。当时人们满怀激情地描述它,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句来歌颂它。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全国各地市场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于斗”,漆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还出现了“陈、夏千亩漆”*这样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张衡《南都赋》说:“其原野则有丝漆麻伫”e。扬雄《兖州牧箴》也说:“草繇木条,漆丝缔絺生”,漆丝絺伫正是制造漆器的主要原料。《史记�6�1货殖列传》说:“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盐铁论�6�1本议》说:“陇蜀之丹漆旄羽”,“兖豫之漆丝缔之”,是全国著名的。当时各地的公私漆器作坊,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扬雄说蜀郡成都的漆器作坊,“雕镂扣器,百伎千工,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当时的器具,凡是可以漆制的,无不制成漆器。人们普遍使用漆器。《盐铁论.散不足》记载:“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舒玉伫器,金错蜀杯。”“良民文杯画案”,“涂屏错跗”,“采画丹漆”。说富裕和小康人家,都大量使用高级漆器。《盐铁论》说,汉代漆器乃“养生送终之具也”。人们不仅生前大量使用漆器,赞美漆器,而且;死后还要用大量漆器殉葬。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数以万计的汉墓。发掘资料表明,汉墓随葬了大量漆器。尤其是西汉墓,凡是能够保存漆器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墓葬,其随葬品,许多是以漆器为主;那些不能够保存漆器的墓,除一部分墓的漆器全朽不留痕迹外,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墓葬,残存大量漆皮和漆器痕迹,以及大量漆器的金属配件、玉石珠宝嵌件和装饰物。如湖南长沙望城坡古坟垸西汉墓,出土随葬品二千多件,其中漆器占去了一千五百多件;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出土漆器七百多件,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出土漆器七百多件,四川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墓出土漆器五百多件,安徽巢湖放王岗西汉墓出土漆器三百多件”,湖北江陵高台二八号西汉墓出土各类器物二五O件,其中漆器占二三O件。其它西汉墓随葬品的情况,大都类此,即多数大中型墓,都是以漆器为主要随葬品。幽灵世界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模拟,说明漆器在西汉人们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由于汉代漆器生产的空前繁荣,所以汉代有不少带漆字的地名,如“漆园”、“漆里”、“漆县”等。
汉人普遍使用漆器,从事漆器生产的利润丰厚,因此各行各业纷纷转向漆业,农民大量涌入漆业。如东汉崔实《政论》说“农夫掇耒而雕镂。”《后汉书�6�1’申屠蟠传》记载:“蟠家贫,佣为漆工。”因此,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漆工队伍。如成都一地,“雕镂扣器,百伎千工”,但是,从事漆器生产,对于有些人是容易得病的;《髹饰录�6�1序》说:“漆身为癞状者,其毒耳。”对漆过敏的人;易患漆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部西汉医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汉代人们的主要疾病,以及治疗的药方。书中有一章标题叫“鬃”�6�1,即“漆”,是专门医治因漆而发病的各种医方。说明西汉社会上从事种漆和髹漆的人极多,以致于“漆”这种职业病,已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主要疾病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记载,汉代已有了滚行业的崇拜神:漆王。如该书有一个祝由方说: “喷,漆王,若不能漆甲兵,令某伤,鸡矢鼠壤涂漆王!”这说明西汉已有了人们崇拜的“漆王”偶像。西汉漆神的出现,也正是西汉漆器工业高度发达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汉代前后四百多年,虽均属中国漆器的鼎盛时代,但西汉漆器已达顶峰:物盛些衰,自然之理,考古资料表明,东汉漆器,已有开始走下坡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东汉墓漆器随葬品有所减少,如一墓出土数以百计漆器的情况,要比西汉墓少得多。目前我们能见到的,主要是西汉漆器,东汉漆器是很少的。也许这中间有别的原因,如东汉砖室墓在南方普遍的兴起,而砖室墓是无法保存漆器的;又如,东汉瓷器已经出现,它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漆器的统治地位。二、应有尽有的品种,丰富多彩的造型 考古发现汉代漆器数以万计,其数量之多是空前的。不仅如此,汉代漆器品种之齐全,
造型之丰富,也同样是漆工艺史上首屈一指的。
从汉代漆器的胎质来看,种类是非常之多的。当时各种质料的器物,都可以髹漆。据初步统计,有木、麻布、竹、陶、铜、铁、角、皮、缯帛、藤、骨、石、金、银、铅、象牙、玳瑁等胎质。汉代漆工艺好像是一种普照的光,给许许多多的器物抹上鲜艳的颜色,披上美丽的外衣。 │
中国有过辉煌的青铜时代,那是在商周时期。到了汉代,人们认为青铜器虽然能铸造出奇巧的造型、精致的纹饰,但是,它的颜色太单调,于是,人们从爱美的角度出发,给青铜器髹漆绘画,装饰打扮,老气横秋的青铜器,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变成了颜色鲜艳,光彩焕发,多姿多彩的漆器了。髹漆后的铜器,还可以防止表面锈蚀,经久耐用。
铜胎漆器虽然在战国时已经出现,但只有到汉代才真正流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汉代铜胎漆器。1938年,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西南地方舶汉墓,出土了铜胎的漆鼎、漆壶、漆钫、漆甑等,纹饰有狩猎纹和风纹。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现的铜胎漆器就更多了,其中最精彩的,有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铜胎漆提筒和铜胎漆盆,以及山东诸城汉墓的彩绘铜胎漆壶。
│
陶器曾经是人类童年就开始使用的器物,并且有过辉煌的彩陶时代。但是,用颜料彩绘,用粘附力差,极易掉色、剥落,随着社会进步,彩陶时代终成过去。
陶器髹漆的历史虽然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但那时漆的生产量太少,人们不愿把珍贵的漆用到陶器上去,到了秦汉,漆的产量大增,秦二世皇帝竟然想要用漆来髹城,漆产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到了汉代,漆的种植和制造有了更大的发展,为陶器髹漆创造了条件。在陶骷上髹漆,使暗色的陶器,变得颜色鲜艳,光彩照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汉代陶胎漆器,如山东临沂银雀山四号西汉墓,出土的陶胎漆器多达2l件,它们表里均髹红褐色漆,器形有鼎、盒、龋、壶、盘、匜等。
木胎漆器是汉代以前几千年的主要传统。汉代漆器仍然以木胎为主。但是,这时木胎的制法多种多样,除厚木胎、薄木胎外,尚有斫木胎,旋木胎、卷木胎等。汉代早期漆器多为斫木胎和旋木胎,即用斫、剜、削、凿、刨等方法制出胎型,或用旋床旋出外壁和底部。晚期则多薄木胎。汉代木胎漆器,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厚向薄、重向轻发展的。汉代已能生产许多卷木薄胎漆器,如奁、卮、杯等。它们是用很薄的木板卷成圆筒形,接榫处削成斜面,用胶漆粘合的。,这是一种非常轻巧的漆器,它既需要精细的刀具,又需要高超的技术。在先秦时期,由于刀具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卷木胎漆器还不多见,只有到了汉代,才能大量生产。卷木胎漆器的出现,使生产者得以从厚木、圆木的刨、削、剜、凿的笨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卷木胎虽然很轻巧,但是不够结实,容易开裂或变形,所以,人们在卷木胎上,裱上一层麻布或缯帛,然后再刮灭髹漆,使轻巧的薄木胎漆器耐用。也就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发明了夹伫胎漆器。伫是一种细麻布,《说文�6�1系部》:“伫,躲属(段注:“躲者,臬属也),细者为绘、布白而细者曰伫。”其制法是先作胎骨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层层裱褙涂有漆灰的麻布,干固后去其模,便形成了漆器的胎。由于麻布夹在漆灰中间,人们便称其为“夹伫胎”,这实际上就是后世脱胎漆器的始祖。
西汉初期,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伫与漆相结合的牢固性。如《汉书�6�1张释之传》记载,汉文帝视察己的生坟霸陵时说:“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伫絮? 漆其间,岂可动哉!,‘用伫絮斩陈滓”,把整个坟墓封固,就如同铜浇铁铸一样,盗墓者莫想动它分亳!这件事后来虽然没有实行,但它却说明亡漆结合是非常牢固的!
夹生胎漆器有许多优点,除了牢固和轻巧之外,随气候变化失水或吸水的能力比木材小,很少会收缩和膨胀,不容易变形,更不会开裂,比木胎好得多。
夹生胎漆器不是汉代的发明,早在战国楚地已有生产,但数量很少,还处于试制阶段,真正的大量流行,还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以湖南长沙地区的汉墓为例:属于西汉早期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七百多件,绝大部分是木胎,夹伫胎极少,而年代为西汉中期的长沙曹撰墓,则恰好相反,出土漆器一五O多件,绝大部分是夹伫胎漆器。又以山东地区的汉墓为例:山东临沂银雀山四号西汉初年墓出土漆器四七件,其中除四件夹生胎外,其余全是木胎;而山东长清双乳山的一座西汉中期墓,出土大量漆器,“所有漆器都是夹生胎,不见木胎或竹胎”。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西汉早期至中期,是漆器由木胎向夹生胎转变的时期。
以麻布为胎的漆器,汉代有专门的称呼。
长沙马王堆汉墓遣册有“漆布小卮”、“布漆奁”的称呼。如马王堆一号墓遣册竹简一八一:“漆布小卮一”,与出土实物对照,是一件麻布胎漆卮。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初年汝阴侯墓,出土一件麻布胎漆盘,上有铭文:“女阴侯布干盘”。可见,汉初麻布胎漆器多以“布”称。 ’
麻布胎漆器还有以“绪”称的。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西汉墓遣册有“绪杯廿”的记载,与实物对照,是二十件麻布胎漆耳杯。《说文�6�1系部》:“伫或从绪省。”《说文句读》:“伫亦通作绪。”《通典》云:“晋徘歌云:‘交交白绪,节节为双’。吴音呼绪为伫”。西汉中晚期墓出土的麻布胎漆器,多自铭为“绪”器。如长沙杨家山西汉墓出土的麻布胎漆盘,有铭文‘‘杨子赣绪饭盘”。河北满城汉墓的麻布胎漆盘上,有“御褚饭盘”的铭文。该墓发掘报告指出:“铭文中的褚字,应为伫字的假借”e。褚字应为绪字的另一种写法。
从西汉中期开始,麻布胎漆器也称作“伫器”,如西汉昭帝的盐铁会议上,称麻布胎漆器为“伫器”叭1959年贵州清镇平霸56号西汉墓出土一件麻布胎漆盘,有铭文“元始四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 ?伫画黄扣饭盘”,自称“伫”器。
一些东汉墓出土的麻布胎漆器,则自铭为“侠伫”或“夹伫”器。如朝鲜乐浪汉墓(王盱墓)的麻布胎漆耳杯,其铭文中有“建武廿八年,蜀郡西工,造乘舆侠伫量二升二合荧杯”的记载;—件麻布胎漆盘有“永平十二年蜀郡西工夹伫行三丸治千二百卢氏作宜子孙牢”的铭文。
除了麻布为胎的漆器之外,还有用缯帛作胎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遣册有“布缯检”的记载。缯是汉佃于各种丝绸的统称。所谓“布缯检”,就是用麻布和缯帛为胎的漆奁。如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竹简二三三:“布缯检一,中有镜”。该墓发掘报告说,从这件布缯检(奁)的“器壁裂缝处,还可以清楚看到麻布纹路和细密的丝帛纹路,估计是在麻布胎上再裱一层丝帛”。缯帛比麻布柔软细密,用它做胎,能使漆器表面更加光洁美观,造型更加轻巧,大大提高漆器的档次。
在麻布或缯帛上直接髹漆,汉代叫?。东汉许慎《说文�6�1巾部》:“?�6�1漆布也。”汉代这些:髹了漆的布匹,有的是用来做车蓬的。《后汉书�6�1舆服志》:“公、列侯、中二千石……得乘漆布辎?车。”《居延汉简》简文中,也有“蜀车漆布”的记载。漆布还用来做帽子。《后汉书�6�1舆服志》说:“长冠,一名斋冠,促漆丽为之。”这种漆丽纱帽,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寸口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一件漆丽菱孔纹冠。山东临沂金雀山汉代周氏墓的漆冠,是缯帛髹黑漆。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漆纱帽残片,该墓发掘报告说:“这是一种丝织编结的手工艺品,实物有粗细两种”,“外观皆呈棕黑色,涂施的漆膜富有光泽。初见之下,仿佛是角质薄板精工打孔做的,又很像平纹织物制成的,但据显微切片观察,漆膜中包埋着的织物组织,为纂组结构”,这种织物,两汉时称为‘漆丽’,以后又称作‘漆纱’,相沿约六、七个世纪一直是制冠的高级材料。”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件非常完整的精美的漆缅纱帽,它是孔眼稀疏的纱,滁上厚厚的黑漆而成的,看去好像是用极细的乌黑发亮的金属丝编就的一样。
汉代漆布还用作坐垫,以及作防雨防潮的包裹或行囊,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块西汉漆布,虽经二干多年,表面依旧漆黑光亮,这块油漆布告诉人们,在“丝绸之路”上,中国精美的丝绸,是用油漆布包裹着,放在牲口上,经受风雨、霜雪、烈日、尘沙的侵袭,经过万里跋涉,才到达西方的。
我们不知道汉代是否用漆布作衣服;但是,山东诸城西郊杨家庄汉墓中,却出土了一卷漆纱,甘肃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漆纱10件。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西汉墓遣策载有“漆履二两”@。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记载有“漆履一两”。《居延汉简》也有“漆履一两”的简文。
汉代除了给铜器髹漆外,还给其它金属器髹漆。如山东临沂西汉墓出土的铁胎漆鼎、铁胎漆钫。山西朔县汉墓的铅胎漆箭,山西浑源毕村汉墓的铅胎漆六博等等。给铁、铅等金属器髹漆,汉代以前是没有过的,它们的出现,反映了汉代漆工艺的空前繁荣,以及汉代仿漆器风尚盛行。
竹、皮、角;藤、骨等胎漆器也有一定数量。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上杂物疏》说:“有漆画韦枕二枚”,“黑漆韦枕三十枚。”考古发现的实物中,也有一些精品,如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竹胎透雕龙纹漆勺。成都凤凰山汉墓的红漆竹笥。山东临沂金雀山三三号汉墓的黄褐色漆皮带。朝鲜汉墓出土的竹编漆箧。江苏邗江胡场汉墓的竹胎漆奁和皮胎漆箭菔@。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的漆皮甲。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的皮胎漆耳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角胎漆剑。山东诸城汉墓的骨胎漆圆盒。甘肃武威市汉墓还出土了匏胎漆葫芦。
汉代漆器还有用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综合胎。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九子奁的盖和器壁是用麻布丝帛为胎,而器底则是斫木胎。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的十子漆奁,小奁的边框、盖为木胎,底则是薄铜皮为胎。山东巨野汉墓的二件漆盆,是铜胎外附藤席,席外又贴麻布多层,再髹黑漆,然后再漆绘纹饰。
汉代漆器品种,像天上繁星,真是多到无法计算,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无不与漆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有限的篇幅里,我只能举出一些主要的品种。
“民以食为天”。食具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汉代的食具,无论是餐具还是酒具,绝大多数都是漆器。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例,该墓出土各种食具一九O多件,其中漆食具占一六O多件。计有鼎、钫、锤、盒、匕、卮、勺、耳杯、具杯盒、盂、食案、食奁等。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六八号汉墓,出土食具一五O多件,其中一四O多件为漆食具,占十分之九以上。朝鲜汉墓出土的一件漆食案的铭文记载,汉常乐宫使用的漆食盘多至数千件。这些漆食具,虽同一种类,仍有许多种不同的造型:如壶,则有圆壶、扁壶、方壶、三角形壶;杯则有船形耳杯、圆形耳杯、铜座耳杯、筒形杯;单把卮杯、双把卮杯、三蹄足卮杯、有盖卮杯、无盖卮杯;食案则有圆形案、方形案、长方形案;勺则有长柄簸箕形勺,辫形柄筒形勺、马头柄圆形勺、鸟头柄圆形勺、鸭形勺等;有的即使造型相同,但也有大、中、小之分。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中小五具相叠的托食具的漆平盘(图69),最大的一个盘,直径达七三�6�1五厘米,高一三厘米,像这样成套的大型漆盘,是以前所没有的。 �6�1
在汉代的漆食具中,有不少设计巧妙,造型奇特的精品。如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望城坡
古坟垸汉墓、湖北江陵凤凰山等汉墓出土的具杯盒,为委角方圆形,盖与器身子母扣合严密,盒内叠装七只至十只耳杯。1981年江苏宝应县天子乡前走马墩汉墓出土的彩绘漆盒,则更为巧妙奇特:这是一个高二七厘米的圆柱形漆盒,盒内套置圆形座,座上刳大中小三个椭圆形槽,槽内分别放置套合的大中小耳杯各十件,在耳杯之上,又反扣漆盘五件。这个漆盒内,共放置餐具三五件。叠放稳妥,制作精密,在设计上,既考虑到餐具的使用方便,又考虑到了缩小存放的空间,还有餐具的清洁卫生等。
汉代有大量日用漆器,如床、榻、枕、几、器座、镜匣、案、箱、桶、沐盘、盒、盆、匝、罐、洗、虎子、锤、笥、弗、算筹、果盒、奁、屏风、扇、杖、尺、量、箕、印、提筒、薰炉等,真是不胜枚举,而且每一个品种,还有多种不同的造型,如盒;就有圆盒、方盒、长方盒、椭圆盒、海棠形盒、马蹄形盒、
盈顶盒、兽头柄盒、鸭嘴柄盒等,其中尤其是安徽天长六号汉墓出土的鸭嘴柄盒,手握鸭嘴,嘴合则盒开,松手,则嘴张而盒闭,构思极巧,世所罕见。梳妆用的奁盒,更是有许多不同的造型,如有圆奁、方奁、长方奁、椭圆奁、气形奁、马蹄形奁、双菱形奁、月牙形奁、长方半月形联奁、三足三钮筒形奁;有单层奁、双层奁、三层奁;有三子奁、五子奁、六子奁、七子奁、八子奁、九子奁、十子奁、十一子奁等。有的奁内还用木片或金属片分隔成格。这些奁多是夹伫胎,壁薄而坚,非常轻巧。汉代大型家具,像屏风、床、榻,因体积太大,难以随葬。但屏风在汉人生活中广为使用,所以在大型墓葬中,有实物或明器出土。
由于汉代是一个武力强盛的时代,打击外来侵略和积极拓展疆域的行动�6�1,几乎从未间断,如汉武帝三征匈奴,诛两越、击朝鲜、伐大宛,每次出动军队,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汉书�6�1李广传》记载,李广率领五千步兵与匈奴作战,“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矢如雨下”,“一日五十万矢皆尽”,每人每天消耗箭:一百支,÷支数十万人的部队,消耗的箭就多得惊人。所以,当时漆兵器是国家漆工业的主要部分之一。
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兵器,如山东淄博市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出土各种实用膝兵器近二千件,这些兵器的秘、鞘、箭杆,均髹黑褐色漆,有的还有朱色卷云和菱形纹饰”。但也有一些墓葬出土的漆兵器是礼器或明器。
丧葬用具是汉代髹漆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贵贱,人死必以一漆棺葬。但是;统治阶级对葬具特别讲究,并有等级之分。《后汉书�6�1礼仪志》记载:“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洞朱、云气画。公、 特进樟棺黑漆。中二干石以下坎侯漆”。这里棺上髹漆,也视等级不同而分为三等,即洞朱云气画,黑漆�6�1,坎侯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安徽霍山汉墓的漆棺,就是洞朱云气画。这些彩绘漆棺,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除漆棺外,漆葬具还有漆面罩、漆苓床,以及各种模型冥器。 ,
汉墓还出土了髹漆娱乐用品:六博、琴、瑟、筑、排萧、竽、编磬等。漆文具:砚匣(图79)、书
案、笔、笔筒等。
四川绵阳永兴镇西汉墓出土一件精美的人体经脉漆雕,是非常珍贵的科技文物,它是目前发现最早有关经脉的实物,为中医经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安徽省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和甘肃武威磨嘴子62号汉墓出土的髹漆拭盘,是研究古代天文历法和占个的科技文物。
汉代的交通工具,如车、船等亦髹漆。如四川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墓出土单辕和双辕漆车二十多辆。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三辆朱轮涂金彩髹漆车;山东曲阜九龙山汉墓出土漆车十二辆、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各种彩绘漆车十辆。可惜这些车辆均保存不好,多数均已腐朽,仅留下大量漆皮,如《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说:在二号墓一号车的车箱范围内,发现车箱“漆皮表面作朱红鱼,并绘有白色粗条形花纹”,据《后汉书�6�1舆服志》记载,汉代车辆的油漆是非常讲究的,国家规定,从皇帝至百官,各级车上用油漆绘的花纹是不同的,不同的花纹表现不同的等级,是不能逾越的。老百姓的车子,一般髹黑漆,汉代黄门令史游著的《急就篇》说:“革鞘髹漆油黑苍。”颜师古注:“革鞘,车藉之交革也,一曰重革之蠛,所以覆车苓也。答,车前曲栏也。髹漆者,以漆漆之,油者,以油油之,皆以为光色而御尘泥。其色或黑或苍,故云黑苍也。”
漆工艺还反映在汉代建筑上。汉代文献记载,富贵人家住宅的壁、柱、丹墀、殿门、门户,皆髹漆彩绘。《西京杂记》记载:“赵飞燕女帝,居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汉武故事》:“汉武帝起神明殿,砌以文石,用布为瓦,而淳漆其外,四门皆如之”。这里是说,神明殿的瓦,是用夹伫胎制成的漆瓦,这恐怕是在世界建筑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后汉书�6�1梁冀传》记载梁冀家的房屋建筑,“柱壁雕镂,加以铜漆”。 三、漆器的装饰手法
汉代漆器特别重视装饰。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说:“众器雕琢,早刻将星,朱缘之画,邡盼丽光。龙蛇蜿蜷错其中,禽兽奇伟髦山林。”汉代漆器美丽极了。
汉代漆器装饰的手法非常多,初步统计,多达十余种。
(一)油漆绘画
在漆器上,用油漆绘画,是汉代漆器装饰的主要手法之一。
在漆液中:加进各种颜料,就可以制造成各种色漆。如汉代文献中常常说到的“丹漆”,就是在漆液中加进丹砂制成的朱色漆。但漆液中加进颜料,只能配制出颜色较深的漆,因为生漆刚从树上采割下来时,为乳白色,接触空气氧化后,逐渐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光亮的黑色漆膜,所谓严白似雪,红似血、黑似铁”,所以西汉刘安的《淮南子�6�1齐俗训》说:“漆不厌黑”;伺书《说山训》又说;:“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6�1不可不审。”为什么“下丹而上漆则不可?呢?这是因为漆是黑色的,如果在丹色上髹漆,丹色就会被漆的黑色所遮盖而看不见。故明代黄成《髹饰录》“水积”条杨明注:“漆之为体,其色黑,故以喻水。”在“坤集”中杨明又注:“黑唯宜漆,而白唯非油则无应矣。“如天蓝、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古人画饰多用油”。凡是浅色、淡色,必须用油,一般是在桐油中加入浅淡色颜料制成。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色漆,称为“油漆”。
汉代把油漆在漆器上绘画,称为“油花”。《后汉书�6�1舆服志》记载:“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栟车。”这里的所谓“油画栟车”,就是指用油漆描画花纹的车子。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
1、风筝: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油纸伞:
油纸伞是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
3、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4、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5、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为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都有哪些?
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都有哪些?具体如下:
一,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之一——冶铁
其实我们如今生活当中的大多数技术都是从古至今沿用至今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如今的技术都是从古代人们的智慧当中不断衍生改良的,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这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而在东汉时期,大多数的手工业都是以私营为主,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冶铁,可以说铁的出现使得文明不断出现,就好像人类的学会生火的那一刻起是一样的意义。冶铁在古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
二,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之二——纺织
其次就是东汉时期出现的纺织技术,纺织技术的出现使得故人们能够简单的制造比粗糙布料更加细致的棉麻,丝麻,锦布,越布等多种布料,这一点不但使得民间经济得以带动,还因为纺织技术,使得民与民,甚至国与国之间的不少礼品都是以送各式各样的上等丝绸布料。无论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而言,还是礼裳往来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之三——织造
最后一点就是织造技术,织造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跟纺织有很大的密切关系,因为织造的技术出现,让人们能够织造各式各样的丝绸制品,布料,织物,甚至是装饰等,这一点可以说是最直接明了的技术和发展向前推动的表现。而东汉时期其实重要的手工业不单单只有这些,还包括煮盐制盐,制漆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手工业,工农业都到了一定的提升。说到这里还是不得不感慨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综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补充讨论,欢迎关注提问!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1、纸伞又称油纸伞,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有近千年的历史。纸伞工艺考究,造型美观,轻巧耐用,地方色彩浓郁,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宗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驱恶避邪的象征。
2、中国结
“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3、布艺
布艺: 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玩具等。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能力。
4、刺绣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5、宫灯,又叫宫廷花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到现在,宫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必须有的符号。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体浓厚的传统气息,宫灯,顾名思义呢,就是宫廷中用的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因为多数为皇宫宫廷所用,后期还得配上各种复杂精细的装饰元素,从侧面来展现帝王的奢华与宝贵。宫灯造型分为八角、六角、四角型,各个截图的画屏图案均为龙凤呈祥、福寿康年、吉祥如意等。
汉代工艺中最为著名的是什么?
汉代工艺中最为著名的是汉八刀 指刀法简练,就像只用八刀就可以雕刻出来一件玉器一样,另说是因为刀走势向两侧,如八字的写法
汉代比较有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时们类型,分别用于什么地方?
秦汉工艺美术
arts and craft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中国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秦汉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工程建设,都由中央出面组织,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宫殿和陵墓等。这种集权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则是它的统一性和巨大性。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铜器工艺 秦汉时期的铜器工艺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成就卓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鎏金铜车马以其形体硕大,制作精良,著称于世(见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其他品种有传统的鼎、敦、簋等。秦鼎造型腹浅、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如陕西户县宋村秦墓出土的鼎、西安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秦蟠虺纹鼎。敦则环耳,腹间亦有一弦纹,风格与鼎大致相同。而簋多口敛,小耳,无垂饰。具有时代特色的是鍪和蒜头瓶。前者为炊煮器,扁圆腹、圜底、颈敛、口沿外张、腹肩处有双环耳,或对称,或一大一小,或一耳,常饰以叶脉纹,线条流畅,变化多样,造型优美。后者以其近口处鼓大如蒜头,而得其名。到了汉代,铜器已向日用器皿发展,其特点是出现了一些新品种。产量较大的是灯、炉、奁、壶、洗、镜等,另外像鼎、壶、缶、卮、杯、盘、盆、洗、釜、、铫、锅、钟、铎、鼓等,亦有所生产。制作上以素器为主,而少饰花纹。汉代铜器具有时代特点的是以下几类:①铜灯。使用面广,品种多,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期。有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等,其中造型优美、设计精巧的是象生灯。如朱雀灯,以鸟身作灯体,嘴衔灯盘;人形灯,以手托灯;另外还有羊灯、雁足灯、雁鱼灯等,后者以山西省出土的最为精采。其灯为一立雁,转颈回首,口衔一鱼,鱼身为灯,插入鱼头内,可左右转动,使用时便于调节方向,设计比较精巧。雁身、鱼头布满纹羽纹、鳞纹,颇为精致。②铜炉。因用途不同而又分:薰炉,用于燃烧香料,又名香薰,呈豆形,上有雕镂成山形的、高而尖的盖,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故又称博山炉。其代表作品有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见彩图[错金博山炉(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陕西兴平茂陵1号无名冢出土的鎏金银竹节高柄薰炉。温手炉,取暖用,炉体侧壁及上部镂有散热的气孔,有的还有柄或链条,如兴平汉墓出土提链铜炉。温酒炉,多呈长圆形,上可置杯以温酒,炉体上有孔,有的还雕镂有四神及动物形象,有柄。③铜壶。造型为鼓腹、小颈、口向外侈、圆足,腹多有兽面衔环,以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银鸟篆文壶最为精美,此壶周身布满鸟形文字,比较少见。④铜镜(见中国铜镜)。发展最快,式样丰富,制作精巧。其特点为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艺术水平极高。其品种主要有早期的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中期的规矩镜,后期的双夔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镜和方铭镜及阶段式镜等。其纹饰有人物、动物、神话、飞禽、花草及文字等。⑤铜鼓(见中国铜鼓)。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制器物,系打击乐器。其制作年代较悠久,至汉代式样最多,制作精美,因其地区和式样的不同,可分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前者形体较小,多单弦纹分晕;后者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装饰。
[雁鱼灯]
金银器工艺 汉代金银器工艺在前代的基础上,又获进一步的发展为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所制器物极为精致、豪华,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单鎏银盒和湖南长沙五里牌和五一街东汉墓出土的银碗、银调羹等。除饮食具外,更多的是各种金银装饰品。1980年在江苏邗江甘泉山汉墓出土大批黄金首饰,其中的1对金胜由2个相对的三角形和圆形组成,圆形凸起如球面,用绿松石掐丝镶嵌圆心,外有小金球组成一圈联珠纹,制作甚为精美。有的金银器除镶嵌绿松石等材料外,还饰以人物、动物等。如1965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车饰,呈竹管状,表面有凸起的轮节,将车饰分为4段,用金银错装饰以狩猎为主题的花纹,并嵌有圆形和菱形的绿松石,其间饰有人物及象、青龙、鹿、熊、马、兔、狼、猴、羊、牛、猪、狐狸、獐、鹰、鹤、孔雀等动物形象。并穿插以菱形纹、波纹、锯齿纹,整个车饰,构图饱满,气魄宏大,风格瑰丽,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技巧。
陶瓷工艺 秦代的陶器制作更为普遍,在都城咸阳及其他地区均有许多官营或私营的制陶作坊。所制器物品种繁多,许多是仿自铜器造型,如陶鼎、陶、陶豆、陶盆、陶蒜头壶等;也有一部分器物具有陶器本身的特征,如陶簋、陶盂、陶壶等。其中陶壶尤以双耳夸张、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著称。而陶塑更是十分发达,具有极高的水平。1974年发现的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硕大的形体和精良的塑制技艺,表明了秦代制陶工艺和雕塑艺术已取得空前成就。
进入汉代,陶瓷工艺又有进一步提高。随着陶瓷进入生活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使陶瓷的品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工艺技术也日趋提高,逐渐成为汉代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时北方出现了釉陶,这是一种涂有黄绿色低温铝釉的陶器,其品种有壶、奁、盒、博山炉等。其中以釉陶壶最具特色,其造型为鼓腹、长颈、盘口,并饰浮雕狩猎纹或兽面纹等纹样,非常精美。在南方则有青釉陶,此种釉陶,火度高,釉度较硬,又称硬釉陶。彩绘陶在汉代也获很大发展,品种有壶、盒、碗、炉、奁等,主要用作明器,色彩丰富,常绘以几何纹及人物、动物等。汉代的瓷器以青瓷为主,亦有黑瓷等,产地多在南方,是在与陶器共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产品多为日用器皿,纹饰简朴,且往往挂釉不到底。此时陶塑亦有所发展,题材极广,有人物、百兽、建筑、舟车等,均富有重大成就。
另外,秦汉的砖瓦也以质地坚硬、形式多样、纹饰古朴精美闻名于世。秦砖常饰以菱形、方格、回纹、卷云、三角云圆壁、绳、粗布等纹样,手法为花模印花。而秦瓦则以卷云纹为主,瓦当已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砖以河南、四川等地所产最佳,前者产的长方形空心砖,用模印各种几何纹和动物、人物及建筑图案;后者多产方砖,常饰以各种图案,表现出一定的主题内容,多为生产劳动、车骑出行、社会风俗、神话传说、庭园建筑等,如弋射收获砖、盐井砖、庭园砖等,均具代表性。汉瓦非常精美,纹饰以卷云、动物、四神和文字为主,多含吉祥意味,形状多为圆形,也有少数为半圆形。
染织工艺 染织工艺在汉代有飞跃性的发展。国家设有专门官员负责生产,作坊有官营和私营两种,从业人员和品种数量均超过前代。主要有:①丝织。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罗、纱、绢、缣、缟、纨等。织造方法有平纹、斜纹和罗纹等,其中以织锦最有代表性。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又称经锦,其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分别为地色、花纹和轮廓线。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汉代丝织品的花纹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及文字纹等。②印染。此项工艺较为发达,官方设有专门机构。其印染依工艺的不同,有涂染、浸染、套染和媒染之分。所用染料分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两类,所染织物色彩丰富,名称繁多。仅新疆民丰出土的丝绣品的色彩就有大红、绿、紫、茄酱、藕荷、古铜、绿、蓝、翠蓝、湖蓝、缃色、浅驼、黄等数十种之多。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品色彩亦达30余种。③刺绣。这时期刺绣针法多用辨绣,或称锁子绣。绣品在新疆民丰、河北五鹿充、长沙马王堆等地均有出土,以后者出土最为丰富其绣法除辨绣外,还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云纹绣、棋纹绣、铺绒绣等。另外,汉代的布和毛织工艺也很发达。前者以四川为最有名,后者多产于西域地区,新疆等地出土的毛织品上有龟甲纹、条纹及人物葡萄纹等。
[绛地五彩绣]
漆器工艺 秦代漆器品种据考古发掘可知有漆盒、漆盂、漆奁、漆壶、漆卮、漆樽、漆耳环、漆勺、漆匕、漆木梳等器物,均为木质胎,大都里红外黑,在黑漆上绘有红色或赭色花纹,纹饰有人物和动物等人物纹有音乐歌舞和相扑摔跤等场面,生动自然。漆器上大都书写或用针刻、烙印上的字铭,如“咸亨”、“陂里”、“朱工”、“许市”等名称,有的是其产地名,有的为机构名,也有的是工匠姓名。其漆器以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和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最多、最精。
[漆壶]
汉代漆器又有了很大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地方上也设有工官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其器物设计制作多从实用出发,分工很细,有上工、漆工、工、画工、雕工等;漆胎多为木质,也有夹和竹胎,其品种较前代有所增加,有盒、盘、匣、案、耳环、碟、碗、奁、箱、梳、尺、唾壶、面罩、棋盘、虎子等;色彩以红黑为主,造型丰富,变化多端,纹饰清新华美,有云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彩绘、针刻、铜扣、贴金片、堆漆等,产地遍布全国。
[九子漆盒]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两地出土最多。玉雕的制作技艺也大有提高,发展了透雕、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关于东汉手工艺品代表作品和东汉手工艺品代表作品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