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除了获得了“农民诗人”还获得了什么光荣称号?
他因有许多抒写农民的诗篇,因而获得了"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
1949年臧克家经历了什么?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山东潍坊诸城臧场诸城在胶东半岛上,这个县属古琅琊,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时曾在那儿刻石纪功,至今那儿还有非常有名的琅琊刻石。臧家庄在城西南十八里,它孤高地踞在一个小山岭上,村旁边有两座青山,一座是常山,一座是马耳山,苏东坡在密州作知州时,曾到常山打猎,留下“试扫北台看马耳”的诗句。
1949年3月,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新闻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臧克家的诗和作品?
《烙印》,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几部。
臧克家的渔翁原文?
——臧克家
海涛拍击岩石和沙滩的声音永无休止地喧响着,几乎像一条白线似的浪花从远处奔腾而来,猛碰到岸边,发出富有韵律的激溅的声音,然后迸着泡沫,消失在沙石之间.后面一排浪花又紧接着追逐上来……在这大浪之中,一位嶙峋的佝偻的身影若隐若现,使着全身的力气将渔网抛出又来收回,在一次次的潮起潮涌中期望又失望,失望又期望。傍晚几只零落的海鸥归巢,渔翁摆着船桨,船桨划开水纹,水纹涌去远方。
渔翁的日复一日,可能是众多劳动人民的一生,一生辛劳,无缘无悔,尽管终生如浮萍一般,漂泊无依,却仍能在“死沉沉的海上看见一点火”,这点火,或是神秘,或是凄凉。与浪赤身肉搏,运尽气力苦斗,这是一种个人的“坚忍主义”,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的去迎接磨难。
臧克家在那个年代,他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他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都息息相通,臧克家寥寥笔墨,现实主义的笔法,勾勒的可是那段岁月里最不可或缺的身影。他认真且执着,感情饱满且极具共鸣力。臧克家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是愧煞是一个诗人了。”他为他们苦吟着!呐喊着!奔走着!他与他们已然融为一体,一起背负着超重荷的生活的重压。
臧克家写了什么作品?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
臧克家的主要作品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 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等等。
如何解读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这首诗,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诗人臧克家先生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所写,整篇诗词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诗人对鲁迅的赞美和褒奖。鲁迅是中国近代一位的爱国战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笔下对黑恶势力深恶痛绝,痛恨那些骑在人民脖子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臧克家深情的写下了这首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是骂那些坑害百姓的人,虽然活着,可是在人民的心中早已经死去,这是人民对他的痛恨。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这是在赞扬那些为人民谋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人。就像鲁迅这样的人,一生都在为人民的事业而战斗。
诗人把那些整日作威作福,却又想名垂千古的人,贬低的一无是处,讽刺他们的丑恶嘴脸。赞美像鲁迅那样的,人民的忠诚卫士,人民的好儿子,执笔如刀,不畏强权,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诗人借题发挥,可以说在那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人心还不稳定,辛辣的讽刺了某些人,也歌颂了更多的好人,给坏人一个打击,让人心向善,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