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作者是谁写的?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扩展资料《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宋代名相?
北宋时期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众多名垂千古的文臣。他们不仅政绩卓越,且极富文采,很多作品和故事流传至今。今天盘点下北宋四大名相。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宋太祖即位后封其为相。其当政期间积极改良政治,减轻赋税,安定地方政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赵普一生三度为相,除太祖时一度为相外,宋太宗时期先后两次拜其为宰相,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赵普堪称北宋四大名相之首。
2、寇准
寇准是宋代著名文臣,政治才能和文采都非常出色。他在宋太宗时考中进士,官至枢密直学士,宋太宗对他很是器重。太宗去世后,其子赵恒即真宗即位,拜寇准为宰相。后来辽兵入侵,寇准劝其御驾亲征,最终战斗胜利,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很长时间内,两国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3、司马光
很多人知道司马光是源于“司马光砸缸”的小故事。其实长大后的司马光当上了大宋朝的宰相,混迹官场几十年。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朝,可谓德高望重。除此之外,司马光还是著名的史学家,其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对了解宋以前的历史知识非常有益。
4、王安石
很多人只知道王安石是一名著名的诗人,其实他也当过宋朝的宰相。其在当政期间还进行过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改进都影响巨大。但变法最终没有坚持到底,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反对变法。神宗去世后,王安石被迫下台,一切新法都被取消。不久后,王安石郁闷而死。堪称北宋四大名相之一。
国学相关的书籍有什么推荐?
国学如果从基础到高级的话,分成这几个部分:蒙学、小学、大学、经学。
蒙学就是启蒙的教育:
小孩子从小要学的,包括“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除此还有《声律启蒙》等。
就是叫小孩子基本发音的,这个一般八岁之前学习的。
小学是文字学,包括识字、书法等:
古代的小学其实以《说文解字》比较好,还有《尔雅》。同时,练习书法写字。
大学就是基本的明德修行之道,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经学是经世之学,是如何做人做事学问,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是儒家的学问体系,除此之外,还有:
史部,就是古代二十四史之类;
子部,就是诸子百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集部,就是各种文章,方技等。
具体内容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教的著作有哪些?
1、《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4、《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5、《玉皇经》。道教经典,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有3卷。道士斋醮祈禳及道门功课的必诵经文。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主要叙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讲玉帝来历的神话。有多种注本,收入《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
6、《西升经》是道教经典书籍,全称《老子西升经》为老子五部著作之一。《道教义枢》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此经最早称记,后纪而成书。是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与《老子》的关系非常密切。该书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相当大的影响。
大理学家朱熹也填词,他有什么代表作?
大理学家朱熹也填词,他有什么代表作?前言
前几天回答了关于严蕊的故事,说到朱熹故意制作冤案将严蕊下狱。
朱熹可不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宋朝理学的主要派别是程朱理学,程,即程颢、程颐兄弟,朱,就是今天要说的朱熹。
朱熹不仅是一个理学家,他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也是一个诗人。 不过朱熹重诗轻词,诗传下来一千多首,词只有十几首。不过在这十几首词中,却有几首类似于文字游戏的隐括词和回文词。
一、朱熹的梦想大家都知道李白的梦想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 。
其实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中都有建功立业、功成而去的梦想。朱熹也不例外。他的另一首《水调歌头》写的就是这种儒家士人的理想: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东门黄犬、华亭清唳,是古代两个不懂进退、丢掉性命的反面案例。东门黄犬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写了李斯的故事: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华亭清唳出自《世说新语 》,是陆机兵败被诛杀的故事: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世说新语·尤悔》
屡屡喊着要功成拂衣去的李白,就曾经在自己的诗中写到: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行路难》
那么,他们的偶像是谁呢?词中写到: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鸱夷子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勾践灭掉吴国以后,他聪明地抽身而去。 既在青史留名,又能逍遥终老,可谓千古以来儒家士子的楷模了。
当然,朱熹喊着“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可不是回家钓鱼。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宣导自己的理学思想去了。
二、回文词回文词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有通篇回文,有单句回文等形式。苏轼也喜欢玩这种小游戏,写了不少回文词,例如《菩萨蛮·落花闲院》 :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这首词是回文词的一种,前后两句互为回文。
朱熹的回文词也是苏轼的这种回文类型,《菩萨蛮 回文其一》: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菩萨蛮 其二 次圭父回文韵》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回文词本身并不算太难,但是这种形式的作品有太深的雕刻痕迹,缺乏自然之美,因此也没有真正的佳作产生。诗人们大多当作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三、朱熹的隐括词宋人喜欢“以诗度曲”,即把前人的诗文用词的方式改编,以达到歌唱的目的。很多人认为,这种隐括词是从苏轼开始得到时人注意并开始发扬的。
苏轼的《哨遍》隐括了陶渊明《归去来辞》、《水调歌头》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定风波》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等。黄庭坚也创作过《瑞鹤仙》隐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和苏轼《定风波》一样,朱熹也有一首词隐括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我们可以拿来比较一下,这一诗二词的异同之处。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苏轼《定风波·重阳》如下: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对于杜牧的原诗,苏轼这首词在字句上改动不大,但是在情感上更加旷达一些。杜牧诗“古往今来只如此”有无可奈何之意,而苏轼改为了反问“古往今来谁不老?”洗掉了杜牧的消沉与伤感。
再比较一下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朱熹的这首词,在苏轼的旷达之外,似乎更加入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在词中赞美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堪”这个字用得有深意,告诉大家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这里劝好友痛饮美酒,人生苦短,不必自寻烦恼。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反问道:那更有危机?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机会和希望。
苏轼和朱熹隐括杜牧齐山诗的这两首词, 都在原有的感情色彩上做出了明显的改变,相对来说,朱熹更加积极乐观。
结束语总结一下。隐括词的创作,要注意引用原诗的成句加以改编,一定要在原诗的基础上另出新意,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回文词,基本上就是文字游戏,有闲的时候玩一玩即可,填一首《菩萨蛮·回文》为今天的作业:
小桥溪影寒梅早,早梅寒影溪桥小。明月映孤城,城孤映月明。白头怜醒客,客醒怜头白。风凛对樽空 空樽对凛风。
@老街味道
带“德”字的诗句有哪些?
(唐)王良会德星摇此夜,珥月满重城。
《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锦楼望月得清字》
(唐)刘祎之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唐)孙逖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 和韦兄(一作韦尚书)春日南亭宴兄弟(兄在京)》
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
《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唐)许兰道高心转实,德重意唯坚。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唐)张九龄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唐)李峤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河》(唐)顾非熊德茂荣方渐,仁深瑞必呈。
《送信州卢员外兼寄薛员外》
(唐)窦牟德礼邀才重,恩辉拜命新。
《送东光吕少府之官连帅奏授》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唐)戴叔伦德士名难避,风流学济颠。
《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其三》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讲德,德的深层内涵是什么?
大家看过《倚天屠龙记》没有?
假如把这把倚天剑给了你,掌握在张无忌手上还好,万一掌握在另外那几派的人手里,掌握在反派的人手上,你说怎么样?那是不是要害死人了?
感谢您的提问。今天借这个机会,把“道”和“德”讲一讲,供大家参考学习。
要想把“德”的内涵搞清楚,首先就要把“道”的意义研究透。
只要提起“道德”二字,就要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说起。
那么,《道德经》中的“道德”,到底是指什么?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道德”二字,其实很好理解,非常简单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虽然有人认为《道德经》应该是“德章”更重要,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那么今天,再次强调一遍“道”和“德”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说“道”是宇宙自然的一种秩序和规律,那么“德”就是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运用和表现。
也就是说“道”是一个规则,光懂规则不行,我还得把它用出来,能够在行为上把它体现出来就是“德”,所以,道和德是不可分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发现一个基本原则,“道”肯定在前,我们不可能说根本不懂“道”,但做得到合乎“道”的原则就是合于“德”。
我做的东西违背了“道”,那就叫“离德”,我的行为不对,所以“道”和“德”是这样的关系。另外,“道”和“德”的这种关系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谁厉害?其实,两个都厉害。不可说,不可说就是你说不出来。
接下来,讲的再通俗易懂一点。历史上第一个解《老》的大概是韩非,他写了《解老》《喻老》。他解这个《老》主要采用的是德篇的内容,而不是道篇的内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道”说起来叫基本原理,就像大家打基础学基本功一样。
“德”是什么?“德”是应用技术。
你们喜欢基本原理还是喜欢应用技术?大多数人是喜欢应用技术。你们都是喜欢应用技术,你们在学什么东西总要问,这个东西学了有什么用,我学了以后能不能找工作,能不能挣钱。
话又说回来,喜欢应用技术,你要把这个应用技术运用得好要怎么样?基本原理还是要过关。基本原理不过关,应用技术可能就用歪了。也有很多人偷懒,现在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像咱们中国人学外国的技术,他不去学外国的原理部分,直接把外国的技术拿过来,是不是也可以用?包括现在上大学的理工生,理工生基本上是干什么事情的?叫做搬,拿来者文化。
原理不要,只要后面的东西,咱们这种做法已经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很大的后患,这个后患会让咱们这个国家以非常大的代价来偿还。其后果和代价,太吓人,很可怕,就因为咱们只重视技术,不重视原理。
韩非这个人就是重视应用技术,不重视基本原理,所以他很重视“德篇”的运用,而不重视“道篇”。韩非的结局也不太好,就因为他把基本原理丢了。
还有个人也是把技术用得很好,把“德篇”用得很好,把“道篇”用丢了的,就是李斯。
这些人都是有点问题的,就是他们不讲原则。
听听南怀瑾老师与《道德经》的故事当代有一个我觉得相当厉害的学者,叫南怀瑾,大家要学《老子》可以看看他写的书,有机会看看他的。我觉得他是我在看的这些当代活着的人当中写的最好的一个,死了的人就不好说了。
他是用现代文写的,大家容易懂一些,很多人看还是不懂。南怀瑾老师写的这本书叫《老子他说》,这本书有一大特点,大家要注意:他只讲“道篇”不讲“德篇”。
什么原因?道篇他给你讲讲原理,有人用的了,有人用不了,你有本事就能把它用出来,没本事就用不出来,所以他讲道篇讲得多一些。
到了德篇,德篇就讲应用技术了。如果你品德不好,素质不高,脑子也不够聪明,你把德的那些技术用出来,就相当于我把一把伟大的宝剑交给了你,这把剑可能叫倚天剑,大家看过《倚天屠龙记》没有?假如把这把倚天剑给了你,掌握在张无忌手上还好,掌握在另外那几派的人手里,掌握在反派的人手上,你说怎么样?那是不是要害死人了?
所以咱们南老先生,他做事很谨慎,很小心,他说《老子》这东西实在是太过厉害了,因此把原理教给大家。技术部分他讲了,对内部的弟子讲了,所以他们内部的弟子都知道,他们都掌握了倚天剑。但外面的人呢,他说天知道你是什么人,说不定你是个坏蛋呢,所以不能教你,这本书我印不出来。他的弟子们和周围人说,你下半本书我们等着第二次写。等了几十年等不下来,二三十年了,下半集他就是不出。
好,最后总结一下以上这些,就是《道德经》的真正含义了。看完以后,从此不要再说自己不懂道是什么、德是什么了,别再说自己还是不清楚。这一次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
有些人出去了就会经常说道德道德,《道德经》就是讲这个人特别讲道德,那德是什么?德就是见了人就鞠躬,要讲礼貌,我们这也叫有道德。
其实有道德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仔细分析起来很深,大家一定好好琢磨:
第一,有道,是你掌握了宇宙的真理;
第二,有德,你还要把真理用得出来。
有人光是嘴巴会讲,做不出来,有些人讲“全理”,他讲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但你让他一练起来,第一个就被别人撂倒了,这叫“有道而无德”,其实那个道是假道。
有些人他真有道,一定有德,所以道一定要放在前面,但是有德不一定有道,对不对?就像你掌握了技术不见得懂基本原理,但是基本原理真吃透了,技术就会自动地出来。
《老子》的核心就在第一章、第二章。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把这两章吃透了,用去练武你会成为武林高手,用去经商你会成为经商高手。第一章、二章听完了,等于后面的二三十章也差不多了,后面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变来变去。
好了,以后有机会,再把《老子》系统的讲一讲,今天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哪个领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苏轼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北宋山水画家宋宽的代表作?
应该是范宽。
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是山水画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被后人奉为经典。
该图描绘的是范宽故乡关陕的重山叠峰雄深苍莽之景。山顶丛林茂盛、郁郁葱葱,山谷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拔。近处怪石箕踞,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杂树丛生,亭台楼阁露于树巅,溪水奔腾着向远处流去,石径斜坡逶迤于密林之下。近处山道上,是左行的一队旅客,四头骡马载着货物正在艰难跋涉。
在构图上,《溪山行旅图》采用中峰鼎立式的构图法,一座巨大的山峰立在画面的正中间,并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这种“巨碑式”的山水画构图法也成为了山水画的典范。
宋国的主要文学?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