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传世代表作品不包括?
其中不包括《兰亭序》。
有人说王献之巅覆王羲之,他是如何在父亲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
王献之的成长,既有他先天的优秀基因,又有他后天优厚的环境。众所周知,王献之的父母都可以成为书法家,尤其其父是古今大名顶顶的书圣王羲之。有着父母双重的基因王献之能成为书法界屈指可数的大咖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是!我们也知道王献之共有兄弟七个,那么其他的兄弟怎么有点没名气呢?其实,王献之他们兄弟七个每个都是绝顶的高手,只是除了王献之可以与父亲相提并论之外,其他的兄弟还逊色一筹。在王献之与父亲的光环下,他们就没了颜色。
同样在父母的照顾下,同样的基因,王献之能脱颖而出并大有超过父亲的趋势,王献之自己都自信地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已经超过父亲了。但是,我们先不谈他们父子谁胜过谁的问题,我们只说,王献之如何能在父亲的身边成功的因素。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王献之十八缸水的故事吧。在此,我就不啰嗦这个故事了。但是我要用这个故事说,王献之真的非常刻苦,我想可能是,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象父亲那样的人,或者就不是象,而是就像超过父亲。如若不然,他凭什么比他的那些兄长强啊?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王献之的叛逆性成就可他。其实,在一个社会上,多数人都不喜欢叛逆的人。可是!艺术不是如此啊!正是王献之叛逆,所以他能不走父亲的老路,自己开辟了一片暂新的天地。
所以,王献之在他们兄弟中卓然而出,与父亲并肩现在了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上,傲然而立!
王羲之&王献之,谁写的小楷更好?
大王与小王的小楷各具特色,王羲之的字似成熟持重的“中年大叔”,而王献之的字如年轻帅气的“小鲜肉”,各有自己的“超级粉丝团”。
“袒腹东床”的逸少王羲之,青年时也曾不拘小节,但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长袖善舞,成熟稳重。
王羲之的小楷,传世的有《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他的字如同历经磨炼后的江左绅士,执一柄折扇,临风而立,气度非凡。
他在用笔上,简化了钟繇书法中带有隶意向翻挑笔法,结体上增加了欹侧变化,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今体”新面貌。
王献之的《洛神赋》是其小楷代表作,俗称十三行。此帖最著名的刻本有“玉版十三行”和“越州石氏本”。他的字如同年轻、英俊、活力四射的帅气男孩,长相俊美,身材健硕,一出场,就会引起少男少女的尖叫。
十三行点画清劲,结字萧散,体势奇宕,墨彩飞动,尤其是其章法,如满天繁星,参差错落,开创了极富魅力的“雨夹雪布局”。
就二人的小楷而论,王羲之胜在骨力,字势雄强;而王献之胜在流动,飘逸奔放。“小鲜肉”有年轻人的朝气,“中年大叔”有成年人的稳重,二者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特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东方朔画像赞局部)
二王跟赵孟頫有什么区别?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因其书法成就,而被后人合称为“二王”,其中以王羲之书法为主要代表。 王羲之(307~365)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并由其父亲自传授,后拜女书家卫夫人为师,并广学各家之所长,终于成就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而被后世奉为“书圣”。他在楷书方面成就巨大,他将楷书从隶书中脱离出来,其楷书笔画,已经有了明显的法度可寻,在结构与布局上,讲究工巧,纵横有序,字形妍美,其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等;他的行书遒美劲健,洒脱流畅,《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王羲之的草书也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其代表作品有《出月帖》等。 王献之(344~386)从小就传承到家父的书法技巧,但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与贡献。从王献之的代表作品《洛神赋》中即可看出,其打破了传统的书意,注入了自己的风格,创造出新体一笔草书。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的书坛盟主,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师从“二王”书法之古风,深得“二王”笔意,倡导出以复古为创新的书法风尚,在楷、行、草、篆、隶诸体,均有建树,尤善楷书、行草。赵体楷书柔中带刚,雍容遒丽,并有行书之笔意。他的行书遒劲沉着,灵动婉转,流畅潇洒。主要代表作品有《胆巴帖》《道德经》《赤壁赋》等。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成就卓著,直接追摹“二王”,历来被公认为“二王”书法的正宗传人。 “二王”与赵孟頫书法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传承与师古的关系。即赵孟頫是师从“二王”的古法,并加以创新求变; 二是书风的不同。赵孟頫虽然师从“二王”,却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书体,尤其是形成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赵体”风格。 三是现存的作品的形式不同。“二王”流传至今的作品真迹不多,尤其是王羲之几无真迹传世,现有作品,几乎为后人模仿。而赵孟頫流传至今的作品多为墨迹,且数量庞大。 总之,赵孟頫虽师古“二王”,师出一脉,却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历史上,王献之往往与父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尤其是游离于父亲框架之外,更难能可贵。
王羲之至会稽后,书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但誓墓不仕后因笔札多为代笔人所书,乃有非议。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约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王献之书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学其书者盛极一时。其间名家师法小王者,如《书断》所载,即有桓玄、宋文帝刘义隆、羊欣等。特别是羊欣,被称为“人于室者,唯独此公”,所以时人谓“买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还有薄绍之、谢灵运、孔琳、邱道护、齐高帝萧道成、萧思活、范晔等,也各具小王意趣。这是王献之声誉日隆的一个原因。羊欣书艺独步于王献之之后,传授门徒,使献之的影响更为扩大。我们来看看王献之作品《地黄汤帖》:
可是,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有学者认为,在初唐李世民要学书,必是从王献之人手,因为那时王献之的手迹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后来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迹。李世民也许不甘心居于王献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来。由于李世民推崇大王、贬低小王,当时人士慑于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献之署名的遗迹抹去其名字,或改为羊欣、薄绍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学小王者仍很多,特别是“唐人草书,无不学大令者”(吴德旋浯)。
欧阳询的真、行便既学大王,又学小王,而别成—体。近人沈曾植也说:“率更(指欧阳询)行草,实师大令而重变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书家也学王献之,张怀瓘说:“虞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王绍宗,清鉴远识,才高书古,祖述子敬。孙过庭,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二王。”唐人对王献之的草书很重视,尤其是狂草。张旭的草书就从王献之化出。唐蔡希综《法书论》云:张草“雄逸气象,是为天纵”,“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怀素也皈依小王,其《圣母帖》“轻逸圆转,儿贯王氏之垒,而拔其赤帜矣”(见赵岫《石墨精华》)。由此可见,尽管李世民贬低小王,但终唐一代,还是有很多人向王献之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