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吴昌硕的代表作及作品名 吴昌硕姑苏繁华图价值多少有十几米长

吴昌硕姑苏繁华图价值多少有十几米长?《姑苏繁华图》并非吴昌硕作品,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花费24年时间创作的纸本画作,完整地表现了古城苏州市井风貌”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形象地反映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吴昌硕不仅实现了...

吴昌硕姑苏繁华图价值多少有十几米长?

首先更正一点,《姑苏繁华图》并非吴昌硕作品,而是经吴昌硕收藏过的一幅清代名画。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花费24年时间创作的纸本画作,完成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品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进献乾隆皇帝,以赞乾隆盛世。这是继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多,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无价之宝。

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之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据统计,画中约有一万两千余人,近四百只船,五十多座桥,二百多家店铺,两千多栋房屋。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涵盖了珠宝、鞋帽、凉席、乐器、盆景和丝绸等50多个手工行业。除了经营本地土产,店铺里所经营的更多是来自外地的名产,有些甚至来自国外,真是“山海所产之珍奇,国外所通之货贝,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完整地表现了古城苏州市井风貌。整个画卷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笔触细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作品采用了全景式构图,以一种“旷观”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屋宇、建筑有条不紊、人流熙来攘往,却显得井然有序,活泼舒展,高低错落的景物十分和谐,富有节奏的韵律。创作者对于每一个具体人物的表现,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最后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人画卷。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使得观赏绘画的人有一种“在场感”,人物的动作呼之欲出,似置身于其中一样,而且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都十分到位。

吴昌硕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中国画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师。他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也就是通融和超越,吴昌硕不仅实现了让绘画体现野逸与高古之气,还把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对现代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历史价值极高,此画被他提拔盖章,也就意味着吴昌硕收藏过此作品,非常认可,由此可看出这幅画的价值所在!

《姑苏繁华图》真迹藏于辽宁博物馆,为无价之宝。后续有安吉吴昌硕款临摹品。吴昌硕款《姑苏繁华图》在市场上真迹比较少,同样收藏投资价值极高。

2014年香港天都秋拍中一幅吴昌硕款《姑苏繁华图》以2160万人民币成交。2013年就曾有苏绣巨作《姑苏繁华图》在沪亮相,当时市场估价已经上亿。时至今日,现代各个材料手法版本的《姑苏繁华图》时常出现市场,同时极高的市场估价更是让然惊叹。

评价下吴昌硕绘画作品的布局和构图如何?

作为吴昌硕的同乡浙江安吉人,我从小就受到其艺术熏陶,听着大人讲吴昌硕的生平成就或是奇闻,参观其离家不远的吴昌硕故居,所受到的人生影响可谓之很大,以致后来上了美院才真正明白其在浙江,乃至全国的艺术影响力。

讲起其绘画的,就要说起其对自己的评价,称为最优者为金石,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画面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所作的画作笔恣墨纵、不拘成法 , 外貌粗疏 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 正所谓是 “ 大处着眼 , 小心收拾 ” 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其构图虽大开大合,但注重画面的整体配置 , 从空间的虚实、繁简、疏密、奇险到画、诗、跋、印的相互补充、呼应和生发 , 形成完美、自然饱满的画面。

吴昌硕笔名大全?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

1927年11月29日,吴昌硕逝于上海寓所。

吴昌硕在书法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吴昌硕在书法上贡献并不大,但是他的绘画和篆刻艺术却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贡献卓著。齐白石的画早期也曾学过吴仓硕。

吴昌硕为何被誉为“一代宗师”?

欢迎关注本官方号,您的转发、评论、点赞、关注均是对我的支持!国画大师齐白石,对吴昌硕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古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齐有诗一首:

青藤雪个远凡胎,

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原为走狗,

三家门下转轮来。《苍松》 吴昌硕 1912年 28.1×31.6厘米 纸本水墨

可见其推崇到何地步,愿意作他家的看门狗!启功先生曾从齐习画,在《记齐白石先生轶事》里讲起件小事,说齐先生住跨车胡同,在墙上挂了幅吴昌硕的小画:紫藤。自己一边欣赏,一边指着院内的一架紫藤对年尚幼小的启功说:“你看,哪里是他画的象葡萄藤(湖南话,称紫藤为葡萄藤),分明是葡萄藤象他呀!”他还说:"齐先生曾把石涛的"老夫也在皮毛类”一句刻成印章,还加边款说明,是吴昌硕有一次说当时学他的一些皮毛就能成名。当然吴所说的并不会是专指齐先生,而齐先生也未必因此便多疑是指自己,我们可以理解,大约也和郑板桥刻‘青藤门下牛马走’即是同一自谦和服善吧。”

吴昌硕之名,但凡和书画有缘之人,无人不晓。这里我就不再复述,百度一下胜过听我饶舌。《富贵清高》 吴昌硕 1912年 147×39.4厘米 纸本水墨设色

齐先生曾两次赴上海,惜未能见到吴昌硕。吴的弟子陈师曾(陈寅恪之兄),对白石有知遇之恩。去北京之初,他的画卖不出去,连生活都难以维系。陈师曾看了他的画,指出其不足,才有了后来白石的"衰年之变",画风为之一变,这才打开了局面。人们往往把齐白石当作吴昌硕的私塾弟子(网上有张表格,齐名在内),其实不然,陈师曾,王一亭,李苦蝉,王个簃,潘天寿,陈半丁……等人才真正算是投过师拜过门的。这中间随便一个都算大师级别的,吴昌硕更是大师中的大师!陈师曾去日本办画展,为提携齐白石便将他的画也一并带去日本,大获好评。从此齐的作品才受到国内的认可。《粉白荷》 吴昌硕 1903年 159.4×79厘米 纸本水墨设色

吴昌硕金石书画皆冠绝一时,声望如日中天。为清末"后海派"代表。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为著名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我收藏有他的"西泠印社记"的帖(如图)。从中大家不难看出他被称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的缘由:古拙,苍劲,一派金石之气!其画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曾有诗句“苦铁画气不画形”,古人云"文以气行",画亦如此。其治印,超越前人,直追秦汉,古健雄奇自成一格。继吴昌硕之后,书画界齐白石为一世之雄,睥睨同侪,曾说自己"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

老先生真这样认为吗?我看这是在为自己作广告,当真不得的。之所以要把画排在最后,那是他明白他的画已无人可及。就像曹子建说"文章是小道"一样,文章写得极好才敢这样说。诗且不论,拿他的印和吳比,虽然齐独创了所谓"单刀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继之者鲜见,今之习篆者,还是多依吳让之,赵之谦等人。而吴昌硕临石鼓,四十多年从不间断,达到炉火纯青,因而刻印能运刀如笔,臻于化境。一次,席间友人求印,吴适值未带刀具,便于壁上拔铁钉一枚,奏"刀"騞然,如解牛之庖丁,恢恢乎其游刃有余矣。齐白石作品

启功在同一篇文中提到,白石老人为其子齐良迟刻印,“印已经磨平,又从案下面一层支架上掏出一本翻得很旧的《六书通》,查了一个‘迟’字,然后拿起墨笔在印面上写起反的印文来……"这段记载为作者亲见。它告诉我们白石老人对篆书不像吴那样烂熟于心,再说,据我所知《六书通》上舛误甚多,一般治印多不用它。

至于字我就不多说了,识者自明。虽然齐画的虫草确乎已超越了吴,第一次在日本展出风头便盖过吴昌硕,但总体而言,吴应在其上

欢迎关注本官方号,您的转发、评论、点赞、关注均是对我的支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