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诺亚方舟”,中外都有关于灭世洪水的传说,上古人类到底经历了什么?
基督教《圣经》中记录了大洪水的传说,来自于更早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伴随着风暴...只有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史诗泥板是英国考古学家1849年在亚述古都城尼尼微发现的,史诗所述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的事,比圣经还要早2000多年,可见古代的大洪水,发生在距今至少3--4000多年前。《吉尔伽美什史诗》关于大洪水的大意是一个人因为神的召唤而在大洪水前建造大船,最终他成功解救了其家人与生灵,最后获得永生。其故事与圣经几乎相同。印度的《吠陀经》也有大洪水的故事,湖中的鱼报信将发生大洪水,为保护人类和万物的繁衍生息,送了曼努一条大船,让他带每种动物一公一母、每种植物一颗种子一起上船。《吠陀经》记载的故事大约从公元前2600-前600年开始,所以印度记载的大洪水也发生在3--4000年前。我国我国大禹治水的传说发生在夏朝之前,启建立了夏朝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差不多也距今4000多年。
记录大洪水的泥板
另外古巴比伦、古埃及、美洲印第安、玛雅圣书等都有大洪水的传说,究竟古代发生了什么,我们从气候变化可以寻得蛛丝马迹。
古代的温度变化
从上面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过去一万年以来有过一段温暖期,从9000年前开始,气温快速上升,持续大约4000千年,到公元前3000年达到高潮,地球气候极度不稳定,随后气温开始下降。之所以出现升温,是由于9,000年前地轴倾角达到了24度,在北半球的夏季更朝向于太阳,这增加了8%的太阳辐射能,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了4度。由于光照更多在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变暖的同时,热带与南半球还出现了降温。
这段大暖期延续约5500年,包含了相当多的气候与环境波动,在9000年前温度急剧上升和4000年前温度急剧下降期出现大洪水可能性极大,目前已有大洪水的考古发现。
在这段时间里,本来处于干旱地带的中亚的沙漠地区降水增多,出现广布的森林,中国与日本的温带森林也向北推进。现在的撒哈拉沙漠考古发现了很多的6000千多年前的动物遗骸,证明那时候的西非与北非都由于季风的影响,处于一个非常湿润的时期,森林茂盛,广布大湖,有很多鳄鱼与河马。
泥沙沉积研究洪水
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由于那段时间比较长,平均高3~5度,气候变化剧烈,出现阶段性大洪水比较可能。另外,查阅了《沉积学报》2014年发表的王恒松等对汉江上游沉积泥沙研究,作者的研究确定了汉江上游曾发生两次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9500~8500年前和3200~2800年前,而这两个时间段正好对应温度快速上升与下降时段,也为汉江特大洪水多发期。
可见,古代的传说中大洪水,可能并不是对应着一次偶然的自然事件,而是那个特定时期发生的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多次自然灾害,但是每个地域的人类文明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对洪水的记录也产生差异,在总体上而言,那个阶段人类刚刚处于农业社会,开始大规模,用树木和茅草搭建房屋,洪水对人们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人们也更加关于洪水灾害,加上人类刚刚形成了文字,于是就郑重地记录在古代文献中了。
共工触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
是的。
《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共工不敌,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其手下大将死的死,逃的逃,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
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
下面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大禹治水是历史故事还是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治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概括的来讲《鲧禹治水》这个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这里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
那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为了支持丈夫治水,也来到嵩山,每天给大禹缝衣做饭。
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对涂山氏说:"你听见我的击鼓声,就来送饭。"说完,就去治水了。
涂山氏准备好饭食,单等着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就变了一只大熊,在山间来来往往,开山凿石,忙碌不停,连饭都忘了吃。
谁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块石头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轘辕山下。
可是她东张西望却不见丈夫的踪影,只见一只大熊在山间跳跃治水。
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阵,涂山氏跑不动了,化成了一座巨石。
大禹见此情景,大呼:"还我孩子!"只听一声巨响,石破北方,一个男孩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石破生启的巨石高约10米,围长43米,人称"启母石"。所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为夏伯,后建都阳城。
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绩,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