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黄佩华代表作品,黄佩华代表作品是什么

可以为艺术产业提供重要的文本资源。小说家凡一平则是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两部中国电影《寻枪》和《理发师》的原作者和编剧。大力发展广西文学必然能够拉动广西文艺产业的整体提升。二是广西有一个口碑极好、影响很大的文学批评刊物《南方文坛》,活跃在广西文化批评前沿、从事文化研究的,《南方文坛》广泛的人脉关系为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作者资源,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佩华代表作品,以及黄佩华代表作品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什么是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艺术形式要谈文学艺术。在这里,文学艺术主要谈文学、音乐和美术三个门类。文学自身是很难产业化的,它必须依托出版产业和艺术产业。之所以在这里专门谈文学,那是因为文学是所有艺术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的母体。文学具有非常强的向其他艺术门类幅射与渗透的能力,可以为艺术产业提供重要的文本资源。比如小说家梅帅元同时是广西最优秀的剧作家和策划人,他不仅以剧作家的身份获得了中国戏剧界最重要的诸种奖项,而且以策划制作人的身份策划制作了影响巨大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东西作为广西三剑客之一,不仅小说荣获鲁迅文学奖,而且是前面提到的近年来广西最有影响的三部电视连续剧的原作者和编剧人。另外两位剑客鬼子和李冯也成为张艺谋电影《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的编剧。小说家凡一平则是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两部中国电影《寻枪》和《理发师》的原作者和编剧。小说家蓝怀昌、散文家潘琦也是广西诸首获得全国音乐奖的歌曲的歌词作者。基于文学的基础性、幅射力和渗透力,大力发展广西文学必然能够拉动广西文艺产业的整体提升。广西文学近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有目共睹,如今外省文学界提到文坛桂军确实刮目相看。文坛桂军有几个亮点是得到全国文学界高度推崇的。一是以三剑客为代表的广西小说家群体,除三剑客外,凡一平、黄佩华、沈东子、林白、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纪尘、李约热、朱山坡、陈大明(橙子)、光盘都很有实力,是被中国文坛看好的青年小说家。二是广西有一个口碑极好、影响很大的文学批评刊物《南方文坛》,这个刊物不仅集聚了一批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是公认的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而且也为推出广西的作家艺术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还带动甚至培养了一批广西的评论家。顺便说一句,文艺批评家不仅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样有重要意义。目前,活跃在广西文化批评前沿、从事文化研究的,恰恰是一批文艺评论家。此外,《南方文坛》广泛的人脉关系为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作者资源,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形成了优势互补。广西有丰富的音乐资源,也有一批非常有实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作曲家和作词家。但广西音乐的产业化程度确实不高,广西的音像制品出版乏善可陈。不过,音乐是最容易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的艺术门类。广西音乐除了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影响外,还可以树立国际化的目标。目前,广西音乐界倾力打造的“尼的亚”品牌、广西的侗族大歌、龙州天琴以及原来就享有盛名的刘三姐山歌都是非常具有实力的民族音乐产品,如何对它们进行新的创作、新的包装,使之与中国传统主流音乐元素、国际音乐元素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广西音乐界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美术创作是非常容易与市场结合的,但如果没有文化品格的提升就容易导致经济价值的贬值。广西现在正在全力打造漓江画派,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思路。但艺术同时也非常强调个性价值。而且,艺术家、艺术理论、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流派、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诸种因素需要一个有机的整合。因为桂林旅游的发达,20世纪80年代桂林画店曾在中国旅游界名震一时,几乎垄断了中国旅游工艺品的经营模式,中国山水画也借旅游业倾销国际市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也因为诚信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最后桂林的画店市场走向萎缩。这里确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借鉴。第五谈谈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按其功能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本土类型研究和普适类型研究。长期以来,学术界有重视基础研究、普适研究的倾向,应用研究和本土研究相对受到忽略。目前,由于评价机制的变化,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总的说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必须重视,本土类型研究也应该和普适类型研究沟通。广西的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缺陷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缺乏沟通并且还互相不以为然,本土类型研究和普适类型研究也是如此。其实,这两种二元构成并非是单纯的对立关系,也是统一关系。这里没有必要讲太多的大道理,不妨讨论一些具体问题。与文学情况相类似,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是很难产业化的。但必须看到,真正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传媒产业、旅游产业提供巨大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可以为传媒产业和旅游产业提供科学的引导、思想的动力。从根本上说,广西的传媒产业和旅游产业之所以难以突破,原因正是因为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实力的薄弱,而广西传媒产业和旅游产业未来的突破也有赖于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实力的上升。举一些例子,近年来传媒界、学术界有一些特别受关注的人物,如费孝通,他曾经在广西大瑶山地区做过很有价值的研究调查,这两年因为费孝通的去世全国媒介对他关注甚大,但广西相对过于沉默,这正与广西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人才有关。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巴金身上,巴金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生活过一段时间,写过不少桂林题材的作品,还在桂林从事了很有价值的图书出版工作,巴金去世举世瞩目,但同样因为广西缺乏巴金研究的学者,不能对巴金在桂林的情况提供深入扎实、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因此,广西的传媒在这方面的声音是不够有力的。这两个现象,表面上看是广西传媒作为不大,从深层看,却是因为广西学术研究力量单薄所致。目前,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有一些领域是很值得做的。比如广西历史人物研究。石涛、陈宏谋、马君武、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雷沛鸿、王力、梁宗岱、梁羽生等等。为什么说这些人物值得研究?因为这些人物都是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人物,研究这些人物的成果如果真有价值,就可能产生国际影响,此其一;这些人物都是某个学科领域的大师,对这些人物的深入扎实的研究可能带动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比如,石涛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理论家,对石涛的研究同时解决的也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前沿课题,此其二;文化非常强调承传,这些人物产生于广西本土,对他们的研究对广西文化发展有着直接的承传意义。比如,石涛研究直接可以为广西的漓江画派“输血”,雷沛鸿研究可以直接为广西今天的教育事业提供具有本土意义的经验。此其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的研究是最感性、最容易为大众接受的,因此,历史人物的研究既可能为影视创作服务、为图书出版提供原料,同时也能够为广西的旅游产业提供“卖点”,帮助盘活广西的人文景观资源。又比如广西的一些家族或政治经济集团,像陈宏谋家族、像陆荣廷的旧桂系集团以及李白黄为代表的新桂系集团,这都是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陈宏谋家族五代连科,其中还出了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对陈宏谋家族的研究无疑对家族教育有重大意义,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集团和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桂系集团长期被负面评价,今天研究它们不是为了做历史翻案文章,而是对这样两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集团做客观深入的研究,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并且,可以想见,这些研究同样会对广西的传媒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比如对广西的近现代历史研究,广西的近现代历史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近现代的广西在中国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其在全国格局中的地位是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的广西意欲提升自己在全国的地位,研究一下前代的历史、前人的做法将收益巨大。总结笔者对建设文化广西、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基本看法,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国际视野,广西的文化建设应该有明确的国际视野、国际眼光,文艺创作、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立志使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果能在国际同行中占据领先地位,影视创作和图书出版要考虑国际市场,教育既要引进国际教育资源,也要开拓海外教育市场。二是系统意识,意识到文化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门类复杂的系统,不能仅仅从局部立场看问题,要顾全大局,比如文学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尽管产业化程度不明显,但我们要充分看到它是作为产业化的基础、作为产业化的前提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文化建设虽然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一翼,但绝不能忽视文化事业一翼,要充分意识到两者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也需要从事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或者学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积累、跨学科的学科意识。三是超越意识,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产业领域,我们不能仅仅盯着传统的文化产业做文章,要意识到文化产业巨大的渗透力、幅射力甚至扩张力,要学会跳出文化产业看文化问题。比如房地产业也许不属于文化产业,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业中文化的份量,意识到文化的提升才是房地产业最大效益的提升。又比如餐饮业同样不属于文化产业,但我们必须看到,随着餐饮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在餐饮业中占据了重要比重。其他如软件业与文化的关系,与创意的关系更不需要笔者饶舌。

广西哪位作家最知名?

我知道的广西知名作家有七位,总得来说,他们是各有千秋,我最欣赏的还是东西.呵呵,不知道你怎么看?

蓝怀昌

男,瑶族,1945年2月生,广西都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军区歌舞团担任创作员,河池地区文化局创作科长、副局长、局长, 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余万。三十年前,瑶族文学史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蓝怀昌创作的著名小说《波努河》的出现。 给蓝怀昌带来文学声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这部小说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获得198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蓝怀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波努河》之后,他先后创作了《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等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相思红》,散文集《巴楼花的女儿》和诗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日本作家介绍到了日本。

作为一位著作丰硕的作家,蓝怀昌始终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的东西。

除了创作之外,蓝怀昌还组织了许多文化项目,他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大辞典·瑶族卷》已经出版。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虎将李明瑞》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最高奖“骏马奖”,他还致力于音乐歌词创作,由他作词的《总想给您写封信》、《高山大海紧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赏,并且获得了政府大奖。难怪圈内的朋友提起蓝怀昌,都说他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一位大众化的作家。

东西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1994年至1996年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客聘为第一届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广西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1996年《小说选刊》奖。1982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先后干过教师、新闻报道干事、秘书、报纸编辑、记者等工作,现在广西南宁某报副刊部做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抒情时代》、《目光愈拉愈长》等。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独秀文学奖。

凡一平

1964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学教师家庭。广西都安县人,壮族。十六岁考取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十七岁在《诗刊》发表诗歌《一个小学教师之死》,此诗荣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十八岁在《金城》发表第一篇小说《岁末》。十九岁参加工作。1989年至1991年,由广西作协推荐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学习。历任都安箐盛中学教师、都安县文化局创作员、都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首期专业作家等职,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辑、、广西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已先后在《诗刊》、《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家》、《作品》、《清明》、《山花》、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传奇文学选刊》、《情觞》、《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新市民小说选》等多种选本。长篇小说处女作《跪下》出版后,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并被改编拍摄成同名小说二十集电视剧。中篇小说《寻枪记》被改编为电影《寻枪!》。中篇小说《理发师》也即将搬上荧幕。

获奖情况

长篇小说《跪下》获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1997年) ;2001年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第三届壮族文学奖。

鬼子

广西罗城人,自幼多灾多难,当过农民,教师,文化馆员,1989年在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曾考于该校的研究生班,后因生计艰难而弃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自1996年开始。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7《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

【1997年中国十佳小说奖】

【广西区政府第四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农村弟弟》(中篇小说)

【广西区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冯艺

男,壮族,1955年9月生。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编审。

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

获奖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

黄佩华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第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92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蓝晶莹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党组书记,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鬼》(《广西民族报》发),《厚士杂志》(《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耽美小说。架空穿越异界都市古装皆可。

因为太多,所以只能截图,好多截了但显示图片已经超过限制,还有好多没截,我截图截的眼睛花了。

黄佩华的作品目录

花好月圆/短篇小说/右江文艺/1982春季号[处女作]

陶大爹醉酒/短篇小说/右江文艺/1982秋季号

小院的欢声/短篇小说/右江文艺/1983年秋季号

绿色的季节/短篇小说/三月三/1984年第2期

山边野棚/中篇小说/三月三/1986年7月号

婚变/中篇小说/三月三/1987年3月号

小镇魔王/中篇小说/百草园/1988年第2期

红河湾上的孤屋/中篇小说/1988年第5期/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奖

黑衣美男/中篇小说/广西文学/1988年10期

梦境/短篇小说/民族文学/1988年11期

糖国梦/报告文学/广西文学/1988年第12期

广西文坛三思录/文论/广西文学/1989年第1期

面对世纪末的弧光/文论/三月三/1989年第4期

圣袍下的罪恶/中篇历史小说/桂海春秋1989年第5期

新丐/短篇小说/党纪/1989年第10期

狗养/短篇小说/三月三/1990年第3期

拐角/短篇小说/广西文学/1990年6月号

瘦马/中篇小说/漓江/1990年春夏合刊

倾斜的吊脚楼/中篇小说/红豆/1990年第6期

小城公务/短篇小说/上海文学/1990年第12期

流浪归来/中篇小说/三月三/1991年第6期

习俗/短篇小说/广西文学/1991年第6期

远地混沌/中篇小说/广西文学/1992年第10期

回家过年/中篇小说/清明/1992年第3期

古朴/短篇小说/青年文学/1992年第4期

远风俗/中篇小说/漓江/1992年冬季号

酒浴/短篇小说/小说家/1993年第2期

注目东兴/散文/监察之声/1993年1期

涉过红水/中篇小说/当代/1993年第3期

计划生育三题/短篇小说/南方文学/1993年4期

有人call你/短篇小说/党纪/1995年8期

4月13日/短篇小说/春风/1995年第18期

达镇警事/短篇小说/广西文学/1996年1期

漂流驮娘河/散文/党纪/1997年2期

关于自信、激情和交流/文论/南方文坛/1997年3期

满脸是痘/短篇小说/青年文学/1998年2期

劳动青年/中篇小说/新生界/1998年3、4合刊

百年老人/中篇小说/民族文学/1998年4期

俘虏故事/中篇小说/民族文学/1998年12期

省尾/中篇小说/上海文学/1998年12期

你看人家/短篇小说/花城/1999年1期

我们住在高高的山岗上/短篇小说/作家/1999年2期

少年目光/散文/广西文学/1999年7期/散文选刊/1999年11期

把脚举过头顶/短篇小说/作品/1999年10期

达镇六篇/短篇小说/广西文学/2000年2期

电影的影子/散文/南方周末/2002.8.22

好好玩玩/短篇小说/广西文学/2000年8期

天才少年与马骨胡/中篇小说/红豆/2003年3期

我的桂西北/散文/广西工作/2003年15期

弃族/短篇小说/广西文学/90年代

漂向大河/短篇小说/广西文学/80年代

冤家/短篇小说/民族文学/90年代

算毬/短篇小说/南方文学/90年代

明眼人/短篇小说/南方文学/90年代

异味/短篇小说/青年文学/90年代

乡间情绪/短篇小说/民族文学/90年代

酒足饭饱/短篇小说/福建文学/2000年代

生在平用/散文一组/广西文学/2010年

满脸是痘/中泰当代文学作品选/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

驮娘江畔的壮寨生活/地理散文/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8月 南方女族/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12月

瓦氏夫人/长篇传记/接力出版社/1994年3月

远风俗/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文集/漓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生生长流/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

公务员/长篇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月

彝风异俗/长篇民族文化散文/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

话说壮族/长篇民族文化散文/三月三、南方国土资源[连载]/2008年

杀牛坪/长篇小说/作家/2010年9月

杀牛坪/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12年7月

广西三位最著名作家

我知道的广西知名作家有七位,总得来说,他们是各有千秋,不知道你怎么看?

蓝怀昌

男,瑶族,1945年2月生,广西都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军区歌舞团担任创作员,河池地区文化局创作科长、副局长、局长, 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余万。三十年前,瑶族文学史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蓝怀昌创作的著名小说《波努河》的出现。 给蓝怀昌带来文学声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这部小说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获得198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蓝怀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波努河》之后,他先后创作了《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等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相思红》,散文集《巴楼花的女儿》和诗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日本作家介绍到了日本。

作为一位著作丰硕的作家,蓝怀昌始终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的东西。

除了创作之外,蓝怀昌还组织了许多文化项目,他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大辞典·瑶族卷》已经出版。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虎将李明瑞》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最高奖“骏马奖”,他还致力于音乐歌词创作,由他作词的《总想给您写封信》、《高山大海紧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赏,并且获得了政府大奖。难怪圈内的朋友提起蓝怀昌,都说他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一位大众化的作家。

东西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1994年至1996年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客聘为第一届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广西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1996年《小说选刊》奖。1982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先后干过教师、新闻报道干事、秘书、报纸编辑、记者等工作,现在广西南宁某报副刊部做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抒情时代》、《目光愈拉愈长》等。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独秀文学奖。

凡一平

1964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学教师家庭。广西都安县人,壮族。十六岁考取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十七岁在《诗刊》发表诗歌《一个小学教师之死》,此诗荣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十八岁在《金城》发表第一篇小说《岁末》。十九岁参加工作。1989年至1991年,由广西作协推荐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学习。历任都安箐盛中学教师、都安县文化局创作员、都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首期专业作家等职,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辑、、广西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已先后在《诗刊》、《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家》、《作品》、《清明》、《山花》、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传奇文学选刊》、《情觞》、《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新市民小说选》等多种选本。长篇小说处女作《跪下》出版后,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并被改编拍摄成同名小说二十集电视剧。中篇小说《寻枪记》被改编为电影《寻枪!》。中篇小说《理发师》也即将搬上荧幕。

获奖情况

长篇小说《跪下》获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1997年) ;2001年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第三届壮族文学奖。

鬼子

广西罗城人,自幼多灾多难,当过农民,教师,文化馆员,1989年在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曾考于该校的研究生班,后因生计艰难而弃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自1996年开始。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7《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

【1997年中国十佳小说奖】

【广西区政府第四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农村弟弟》(中篇小说)

【广西区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冯艺

男,壮族,1955年9月生。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编审。

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

获奖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

黄佩华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第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92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蓝晶莹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党组书记,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鬼》(《广西民族报》发),《厚士杂志》(《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广西80后著名作家有哪些?

80后的好像没有。

我知道的广西知名作家有七位,总得来说,他们是各有千秋,我最欣赏的还是东西.呵呵,不知道你怎么看?

蓝怀昌

男,瑶族,1945年2月生,广西都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军区歌舞团担任创作员,河池地区文化局创作科长、副局长、局长, 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余万。三十年前,瑶族文学史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蓝怀昌创作的著名小说《波努河》的出现。 给蓝怀昌带来文学声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这部小说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获得198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蓝怀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波努河》之后,他先后创作了《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等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相思红》,散文集《巴楼花的女儿》和诗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日本作家介绍到了日本。

作为一位著作丰硕的作家,蓝怀昌始终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的东西。

除了创作之外,蓝怀昌还组织了许多文化项目,他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大辞典·瑶族卷》已经出版。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虎将李明瑞》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最高奖“骏马奖”,他还致力于音乐歌词创作,由他作词的《总想给您写封信》、《高山大海紧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赏,并且获得了政府大奖。难怪圈内的朋友提起蓝怀昌,都说他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一位大众化的作家。

东西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1994年至1996年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客聘为第一届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广西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1996年《小说选刊》奖。1982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先后干过教师、新闻报道干事、秘书、报纸编辑、记者等工作,现在广西南宁某报副刊部做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抒情时代》、《目光愈拉愈长》等。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独秀文学奖。

凡一平

1964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学教师家庭。广西都安县人,壮族。十六岁考取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十七岁在《诗刊》发表诗歌《一个小学教师之死》,此诗荣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十八岁在《金城》发表第一篇小说《岁末》。十九岁参加工作。1989年至1991年,由广西作协推荐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学习。历任都安箐盛中学教师、都安县文化局创作员、都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首期专业作家等职,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辑、、广西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已先后在《诗刊》、《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家》、《作品》、《清明》、《山花》、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传奇文学选刊》、《情觞》、《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新市民小说选》等多种选本。长篇小说处女作《跪下》出版后,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并被改编拍摄成同名小说二十集电视剧。中篇小说《寻枪记》被改编为电影《寻枪!》。中篇小说《理发师》也即将搬上荧幕。

获奖情况

长篇小说《跪下》获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1997年) ;2001年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第三届壮族文学奖。

鬼子

广西罗城人,自幼多灾多难,当过农民,教师,文化馆员,1989年在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曾考于该校的研究生班,后因生计艰难而弃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自1996年开始。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7《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

【1997年中国十佳小说奖】

【广西区政府第四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农村弟弟》(中篇小说)

【广西区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冯艺

男,壮族,1955年9月生。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编审。

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

获奖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

黄佩华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第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92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蓝晶莹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党组书记,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鬼》(《广西民族报》发),《厚士杂志》(《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关于黄佩华代表作品和黄佩华代表作品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