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杜甫晚年代表作品 杜甫曾经写过哪两首诗

杜甫曾经写过哪两首诗?当时的杜甫还是一位英俊豪气的年轻人,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倍感孤伤。道不尽的晚年凄凉《春雨》的作者是谁?全名应该叫《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在成都所作,从诗人对春雨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春雨的喜悦。野径云俱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杜甫在经...

杜甫曾经写过哪两首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参加科举失利后,外出周游齐赵大地时,来到泰山,被泰山的雄伟气势感动而作。当时的杜甫还是一位英俊豪气的年轻人,怎会因一次科举失利而失去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多么的豪气啊!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重病在身,生活艰难,流落在四门夔(kuí)州,在重阳节的那天,他孤身一人出门登山,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倍感孤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道不尽的晚年凄凉

《春雨》的作者是谁?

全名应该叫《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被后人称之为诗圣。同期的李白被称之为诗仙。

《春夜喜雨》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在成都所作,见与《杜工部集》,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从诗人对春雨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春雨的喜悦。诗文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话文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作品赏析: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秋野五首其二赏析?

唐]杜甫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秋风吹几杖,不厌北山薇。

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期,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

首联说,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认识的,任何一件事物都难以违背一定的规律。浮生,指人生,古人认为人在世间飘泊无定,所以这么说。这两句,以议论的方式,阐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接着颔联二句,诗人便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为例,说明“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的哲理。深水之处,游鱼会感到极其快乐;林木茂密之处,飞鸟便知道这是自己的归宿。这两句字面上是写景,一句写水中景物,一句写陆上景物;一句写鱼,一句写鸟;都是“秋野”的特点,写得十分切题。

颈联二句,笔锋便转到写人事。衰老之人,也就甘于过着贫病交加的日子;荣华富贵之人,亦必定会有是非灾难发生。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已经饱经沧桑,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能产生“荣华有是非”这样的诗句。杜甫晚年流落在四川时,严武曾任四川节度使;杜甫曾任节度参谋,得到严武的种种照顾。但作这首诗时,严武已死,杜甫在四川失去了依靠,便顺江东下奉节,其时贫病交加,生活十分艰苦,所以说“衰老甘贫病”。一个“甘”字,写出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这两句诗,“衰老甘贫病”一句是主,说自己;“荣华有是非”一句是宾,说社会普遍现象;而以“荣华有是非”,来衬托“衰老甘贫病”。这两句,又都同时包含着“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的深刻哲理。

尾联二句,是承接“衰老甘贫病”一句而进一步作具体描绘。秋风中,我拄着拐棍,并不讨厌到北山去采薇而食。几杖,即拐棍儿。“秋风吹几杖”,给人以萧瑟悲凉之感,照应前面的“衰老”和“贫病”,又切诗题“秋野”二字。当然,诗人不一定真的采北山薇而食,“北山薇”是用典。商朝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商朝灭亡后,他俩耻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厌北山薇”,照应前面“衰老甘贫病”中的“甘”字。这两句诗,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虽是表达诗人一种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我们也可把它看成为一首哲理诗,首联是直接阐明所说之理,颔联是景中寓理,颈联是议中寓理,尾联是叙中寓理,后三联都为首联服务。全诗说理但不枯燥,饶有兴味,堪称唐诗中言理佳作。

杜甫的成名之作?

杜甫自己在诗中回忆,他七岁时就“开口咏凤凰”,据说诗出惊动一乡。后来杜甫二十余岁漫游吴越齐赵,二十四岁时在山东写下了一首诗,一举成名。这首诗便是杜甫的封神之作——《望岳》: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愤和蜀相尾联的相同之处?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

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 陆游 慷慨悲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