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帖指什么古代?
四大名帖是指宋朝的《绛帖》、《淳化阁帖》《大观帖》和《汝帖》。 1、《绛帖》,因刻于绛州而得名,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尚书郎潘师旦于家乡绛州摹刻勒石而成的。 2、《淳化阁帖》,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3、《阁帖》,在《淳化阁帖》初创阶段,《阁帖》的摹刻技艺还不够十分精良,颇有失真之处;在编辑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学术性错误(前人多将这些错误归咎于王著,但据启功先生考证,南唐后主李煜曾用“向拓”法集摹历代法书,成“仿书”十卷。此即《阁帖》底本,王著照本上石,实不能负其错误之责)。更令人遗憾的是,《阁帖》刻在枣木板上,不能耐久。历经百年,至宋徽宗时已皴裂不能施拓(一说是遭火焚毁)。因此,宋徽宗遂有修订重刊《阁贴》之举。 4、《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共十二卷。北宋大观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采从《淳化阁帖》、《绎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中,选出先秦金文8种及秦汉至隋唐五代名家书法94种共109帖,荟刻12石,史称《汝帖》。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
楷书四大家的排名是颜柳欧赵,而有人把它说成是欧颜柳赵,你认为哪个更合理?
首先,从书法美学的角度来看,欧排第一是合理的,欧体确实比颜体美。欧体的险劲挺俊,屹立书法高峰历千年而不衰,是有其硬道理的。
但从书法史来看,放在书法长河来对比,颜排第一则是合理的。因为颜体是王羲之主流书法体系之外,另辟蹊径、卓然成家并且形成巨大影响力的书法流派,其影响力超过了欧派。
当然,一个书法家的排名,与时代的流行程度也有关系。多人喜欢了,也就声名显赫,排名就高;反之,则排名靠后。总的来说,颜的楷书,因为比较朴拙,年轻人一般不太喜欢,但人到中年后,又能接受。从受欢迎程度来,颜的楷书,恐怕要排在欧的后面。
四大名家:欧赵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说,赵和欧阳有什么之说呢?
楷书四大家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般常说颜柳欧赵,即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朝的赵孟,很多朋友却不解为什么如此排名?
为什么不按照欧颜柳赵的顺序进行排位呢?还有四人书法地位又是如何?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这四位楷书大家的生平和笔法介绍吧。1、
颜体,就是指颜真卿的楷书。颜真卿的楷书以《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为代表,其中《多宝塔碑》是早期作品,《颜勤礼碑》是晚期作品。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气,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楷书具有横细竖粗、撇细捺粗的基本特点,再加上结体的宽博,特别适合初学者掌握。所以四大楷书里面颜体最适宜初学者入手。
2、
柳体,是指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杜甫就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喜欢瘦硬线条的书友们大多可从柳体入手。
3、
欧体,是指欧阳询的楷书。唐人书法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欧阳询艺术造诣之高妙。欧体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代表,其字方圆兼备,结构严禁,取右上势,多相背结构。对于初学者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说不可以学。比较理性的书友还是很适合学欧的。
4、
赵体,是指赵孟頫的楷书。赵孟頫的字圆转遒丽,特色鲜明。他的楷书特点有:一、运笔路径十分清楚到位;二、其字外似柔润而内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赵孟頫在开书中融入了很多行书的元素,使得字看起来更圆润流动。赵体评价虽然没有前三位书家高,但依然有很大的可学性。因为赵体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墨迹,容易掌握笔法;其次他的楷书圆转流动,更易学习。赵体可学的字帖有《三门记》、《妙严寺记》和《丹巴碑》。
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颜真卿是中唐时期人,柳公权是晚唐时期人、欧阳询是初唐时期人,赵孟是元朝人,按照这种顺序进行排列完成打破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基本原因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古代有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就要做卷子,做
卷子时就用到了书法,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
于是就有了一种教程,这套教程就是按照颜柳欧赵进行排序的,这也属于一种馆阁体教程。有朋友会反问?这种馆阁体教程为什么要按照颜柳欧赵的顺序进行排列呢?
其实这种排列顺序是根据四种楷书的应用特点进行排列的,考取功名时使用的书法首先要比较端正开阔,磅礴大气,在书写时要求要占满格的,
颜体就首当其冲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制作这种教程的时候就将颜体楷书放在了首位。
但是颜体楷书也有其缺陷,写多了看久了就显得比较肥满,甚至有些朋友认为颜体是一种“厚皮馒头”。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书写时候为了凸显骨感,所以为了避免肥硕,强调这种骨感、骨力,柳体楷书就顺其自然成为了排位老二了。
柳字以骨取胜,这是我们最为熟知的特点了。
我们知道柳体楷书在结构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的,在通篇作品上看还是很好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标准的。
所以,接着将欧体楷书排在了第三位,欧楷在结构上是最平正的一种,也许是学习的时间久了,人们的审美就容易产生疲劳,并且认为欧楷状入算子,
接着赵体楷书就排在了第四位了,并且这种字体跨过宋朝,赵孟的楷书其实严格来讲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楷书的,带有行书的笔意。
从上面的阐述来看这就是为什么是颜柳欧赵,而不是欧颜柳赵的原因了。
这是什么字体?也不像隶书,跟楷体非常相似,不知道是什么楷体,方正大黑、方正楷体繁体?
这是繁体字 字体。
是颜柳欧赵里的【颜真卿】的楷书字体。如何分辨欧、颜、柳、赵四种字体?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您对书法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还不是很了解,和书法的接触也比较少,或者可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学习阶段,还达不到非常爱好和感兴趣的程度。
其实他们的字很好分辨,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个人风格特点,掌握了他们的这些特点就可一眼辨别出他们的书法。
比如欧体线条坚挺,结字以险峻著称,中宫内敛紧缩,字形偏细长。以欧体字写出的书法作品看上去神清气爽,字体像军人站姿,有非常挺拔之感。
欧体《九成宫碑》颜体笔画偏肥,看上去很丰满,以筋和肉见长,好似一个既有肌肉又有块头的彪形大汉,看上去很壮实。结字特点是宽硕稳重,字形看上去很沉稳大气。
颜体《勤礼碑》柳公权以骨见长,笔画瘦削遒劲,好像一个健美运动员,四肢全是肌肉,青筋暴露,充满骨感,没有一丝多余脂肪。结字上很严谨,中宫外展,一丝不苟,亦有其强烈个人特点。
柳体《玄秘塔碑》赵孟頫的字像个既漂亮又妩媚的大姑娘,以灵秀多姿而令人倾倒,一个“美”字足以概括赵字的精髓,其线条美,美在灵动飘逸,其结构美,美在巧妙安排。看一眼赵字足以令人产生心动的感觉。赵体《胆巴碑》
欧、颜、柳、赵是人们常说的楷书的四大家,世人公认他们的楷书最有代表性,他们既有法度,又有不同的个人风格,代表了楷书的最高水平。
既然说到了他们书法的个人风格特点,就不仿再了解一下这几大家的楷书是怎么发展而来并受到人们喜爱和推崇的。
一般说法楷书在魏晋时期基本发展成型,钟繇的小楷几乎就是我们能见到的具有楷书特点和具备较高艺术水平的最早楷书作品,后又历经南北朝,隋朝的发展完善,到了智永那时,楷书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准,智永和尚的真书千字文,写的那也风姿绰约,堪称经典了。
到了初唐时期,又出了“初唐四家”,以褚遂良,虞世南为首的这四个人把楷书又发展变化,渐趋向讲究法度方向发展。
这时欧阳询横空出世,欧阳询堪称楷书的开创性人物,他完全从智永和“初唐四家”的影响下走了出来,开创了独具个人特点的,更讲究法度的,更严谨的新一派风格,也可以说是欧阳询引领了唐楷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这之后的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等其他人都从欧阳询哪里有所借鉴,只是程度有不同而己,所以说虽然并称楷书四大家,但欧阳询是四大家中的大哥级人物,说他是后几位的导师也不为过。
颜真卿的出现是在中晚唐时期,他虽然出道晚,但起点高,一出手就威震书坛,他的楷书在欧阳询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更大气包融,用他的体写大小字都适合,都不失神采。看来颜真卿也是看准了楷书的发展方向,一出手就占得先机。
柳公权在追求个人风格上是下了一翻苦功,翻看他早期作品,基本还在“初唐四家”阴影下蛰伏,也没啥个人特点,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融合,不断借鉴,柳公权也终于闯出一翻新天地。
到了赵孟頫的年代,留给他的创新发展的空间已非常小,但赵孟頫天赋过人,艺术修养极高,这一点不但在书法上,在绘画及艺术理论方面亦得到证明,赵孟頫心灵手巧,艺术感觉超一流,他博釆古人众长,不但在楷书上自成一家,其行书水准也不在其他大家之下。
世人们喜欢他们的书法,以他们为师学习楷书,他们的字体也很常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绝对喜闻乐见,新春佳节写春联,书福字时几乎都以他们的字体来写,在我农村老家,有些老人,本没念过几天书,也识不得多少字,但在看人写毛笔字时却能说出用的是欧、颜、柳、赵中的那家字体写的,令人惊奇,也可见他们的影响力之大。颜体春联
我们要想一眼就分辨出楷书四大家他们的书法,这不难做到,只需闲暇时多读多看他们的字帖就可,若能再进一步,拿起毛笔来练上一翻,就更能熟悉他们的风格特点,能更好的感受这些书家先贤的艺术魅力,实为一大乐事。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