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话剧代表作品,有没有什么不太深奥的好书值得推荐吗?
有什么不太深奥的好书值得推荐吗? 有。
其实好书的话倒是不少,但是要不深奥的话就难说了。
因为一本书要算得上好的话,那么一定就要是有内涵有意义有深度的书。
想来想去,我也只能想到一本《浮生六记》,这本书是清朝沈复的作品。当然你不要听说这本书是古人写得,就觉得肯定会不好读。但是,有翻译本阿,最好是张佳玮翻译的版本。
这本书不是什么高深的书,好就好在书中有许多作者平生的感悟,但是大多还是作者生活的记事。或许就是因为他是作者生平的写的一些事,就像我们今天的人说的日记或者自传,读起来就不像一些比如说需要你去苦思冥想的书。
当然,如果你这本书也读不懂的话,就当是了解一下古人的生活情趣吧。
你有哪些压箱底的好书?
01
少数派旅人
作者:花匠先生
推荐语: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少数派”,她们区别于常人,但又必须存于大社会之下,于是成了独特的存在。就像是患有精神疾病,总幻想着自己能看到鬼的女主杜若予,“她能怎么办,她也很绝望”就像大多数时候的我们,不是我们选择了怎样,而是我们只能这样。故事深入浅出,也很治愈,泪点与笑点齐飞。
海归精英卫怀信因为妹妹的离奇死亡事件,认识了神秘的凶案目击证人杜若予,由初始的怀疑到相互信任,并结伴协助警方侦破案件。共同历险后,不能与人深交的卫怀信从杜若予身上找到了情感的羁绊,却在此时得知她背负童年母亲被杀的阴影,创伤至今未愈。种种案情之后,他们不仅历经人心善恶,最终收获亲情与友谊,还有彼此的情深不移。
02
嫌疑人X的献身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目前,已经被拍成电视剧。
03
绿毛水怪
《绿毛水怪》收录王小波的经典中篇小说,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1977年,二十五岁 ,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在公园的长椅上,老陈向“我”讲述了12年前,小学五年级的陈辉和杨素瑶,2个“怪人”,从相识到相恋到分别,惊世骇俗又感人至深的爱情。
04
纳棺夫日记
落魄诗人青木新门于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辍学后,因缘际会踏入殡葬一行,一做就是近四十年。每天见识各种各样的死者,以及与他们生离死别的亲人,青木从最初的心怀恐惧,到泰然自若,再到心生慈悲,最终在生死边界大彻大悟。
用双手让逝者以最安详、最真实、最美丽的面容与亲友道别,对纳棺夫来说,是责任也是义务,是道德也是慈悲……作品以诗人的笔触和哲人的睿智,清澄而旷达地写就星空之下最温柔的生死悲欢…
05
万物有灵且美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把追车当做一门艺术的狗,策划群猫暴动的精灵古怪的老猫……动物们的温馨感人喜剧在轮番上演着。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副绚烂的芸芸众生的画卷。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乡间行医的点点滴滴,满溢着兽医生活的笑与泪,朴实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哈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并赞颂着生命的奇迹。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美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热爱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同样感受到生命、爱与欢笑。
06
牛棚杂忆
季羡林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
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07
灯塔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个孤独的夜晚,点亮他想象中的世界。当他闭上眼睛、用手随意指向一个单词时,那些荒诞离奇的画面便接踵而来……
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 《灯塔》是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入选作品,目前已有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等多国语言版本。它在2015年4月还被法国话剧导演搬上戏剧舞台。
★ 《灯塔》呈现了图像小说中独有的慢镜头叙事手法,用丰富的景别转换和对剪影、轮廓的细致描绘推进故事情节。同时,作品还巧妙捕捉了事物在各个角度呈现的情感意象,充满了神秘的哲学气质。
★ 《灯塔》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是曾两次获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作家,画风干净有力又不失细腻。他曾改编过阿蒂尔·兰波、赫尔曼·梅尔维尔和杰克·伦敦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被业界誉为“漫画家中的诗人”。其中,他根据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火》改编的同名漫画,也即将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敬请关注。
8《唐诗素描》曾冬/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唐诗素描》和《宋词素描》用散文化的形式重现和拓展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充满诗情画意。这种创作方式为同学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打开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捷径。(这两本书正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200部微电影)
9.《繁星·春水》冰心/著(商务印书馆)
这些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作品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主题是: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0.《湘行散记》沈从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记录了作者1934年回故乡湘西时的所见所闻。这是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的约定——每日一封信,记录沿途风景。作者以隽永的文字,为他们谱写了一曲美丽的赞歌。也为湘西的风土人情,填上了重重的一笔。
11《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著(接力出版社)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
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扬.马特尔/著(译林出版社)
小说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故事。它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
13.《射雕英雄传》金庸/著(广州出版社)
“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它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从而使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14.《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作者巧妙地将世界文学名著中所具有的美学品格集于一身,达到了想象丰富,情节紧凑,推理严密,人物刻画深刻的艺术效果。它不仅深受孩子们的追捧,同时又为成人所喜爱。
15.《傅雷家书》傅敏/著(译林出版社)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16.《林清玄散文》林清玄/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17.《历史深处的忧虑》林达/著(三联书店)
作为《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让我们更加了解美国,更让我们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
18.《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法]埃利克·奥森纳 著 林盛 译
三辉图书丨鹭江出版社 2017-1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埃利克·奥森纳游历遍访关于纸的古老记忆所得的游记和考察报告,他从中国的乌鲁木齐出发,一路途径法国、芬兰、俄罗斯、印度、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巴西等地,最终抵达加拿大森林。这种由植物纤维构成的“脆弱”载体,却记录着人类知识和思想的传播轨迹。除了探寻历史,作者还告诉我们,在数字时代被认为岌岌可危的造纸业,全球的营收却超过了航空业。
推荐理由:
1.我们常常在数字时代面前,忽视了纸张的价值和存在。作者身体力行从纸张制作工艺诞生的中国出发,一路追随着纸的发展历史,逐一写下了古老莎草纸的故事和当代纸业的神奇处境——科技与原始共存,暴利与暴力共生。铺开一张纸,就是铺开了人类文明史。
2.尽管这本书看起来是一本考察记录,但作者凭借其社会经验显示出对政治现实的深刻观察,同时又难以掩饰他对“纸”在情感上的无比热爱,人文关怀与现实警示都同时存在于其饱含感情的文字中。
19.《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白先勇 著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2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白先勇在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课堂讲义编纂而成。《红楼梦》这本“天下第一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而白先勇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进行解析,将书中被冷落被曲解的一些人物进行讲解,试图还原他们的本色个性。
在文学欣赏的同时,白先勇还从中国人生哲学和人情社会的角度,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
推荐理由:
1.这本书是白先勇在台湾大学讲课的全记录整理,亦是其研读《红楼梦》心得在大陆的首次完整呈现2017年最新书单推荐2017年最新书单推荐。白先勇曾说,《红楼梦》是他永远的乡愁。同时白先勇在对比“庚辰本”和“程乙本”的基础上,提出了“程乙本”为最佳读本的新观点。
2.白先勇在耄耋之年却将古老的《红楼梦》诠释出现代感,这部典籍不但散发着古典风采,更闪耀着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叙事手法、象征隐喻、平衡对比等等,在白先勇的眼中,曹雪芹的小说技巧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
20.《深暗》
[美]赫克托·托巴尔 著 卢会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2
内容简介:
《深暗》讲述了2010年被困智利圣何塞矿井的33名旷工,艰苦等待的69天。无数媒体聚焦于营救过程,但作者的笔却集中记录了井下的漫长69天。作者独家探访了获救旷工,并请他们讲述亲身经历,持续的塌方、巨大的声响,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太多,但这一个在于它真实发生过
推荐理由:
1.这本书的作者是普利策奖得主、记者赫克托·托巴尔,他以一名资深记者的眼光和笔力,挖掘了媒体热点之外的人性故事。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史上的热度一直不曾衰退,真实性和文学叙事手法的结合,考验的是记者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功力。
2.好看的故事之外,作者还富人文关怀地解读了33名被困旷工及其家庭的境况。矿难永远在发生,却为何永远有人情愿在这一危险地区坚持工作,矿工们心中神秘而强大的精神支撑力也呈现在书中。
21.《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周国平《人生边上的智慧》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杨绛
“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22.《人生智慧箴言》: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
他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本书中,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
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23.《哲学家死亡录》
自古以来,如何建构一种“好的死亡”,始终是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书收录了190余位已逝哲学家的死法,跨越几千年。它调侃地介绍了历史上那些最出色的思想者,并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学习如何死亡,我们学会了如何活着。
24.《桶的故事 书的战争》一种“故意装出来的真诚”,一本正经地对一个荒唐可笑的问题展开讨论,一座壮丽的文字迷宫。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作品集,多篇首次译介。
《桶的故事》
一部与《尤利西斯》类似的天书,
对现代学术、现代出版业的深度讽刺!
为什么说它是“为人类的全面进步而做”?
为什么把表扬比作养老金?
为什么把智慧比作奶酪、牛奶酒、母鸡、坚果?
《书的战争》
是什么能引起古代书与现代书之间的大战?
以弥尔顿为首的骑兵,笛卡尔率领的弓箭手,阿奎那率领的乌合之众!
荷马、品达等所向披靡,现代书阵脚大乱!
古今分享同一个自然,
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才智上是平等的。
战争是傲慢的孩子,傲慢是财富的女儿。
没有知识的智慧是一种乳酪,一夜之间涨到了头,技艺娴熟的人也许能很快将其搅拌成泡沫。可是一旦去除表面的泡沫后,剩下的东西只配去喂猪。
有学问的人在打仗时都要使用墨水这种大型投射武器,装在一种叫做羽毛笔的工具中,由骁勇的战士奋力向敌人投去……它们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像什么争论、论辩、答辩、简论、回答、答复、评论、反思、反驳、驳斥等等。短短几天之内,它们或者它们的代表就把全部纪念碑矗立在公共场所,供路人围观,其中最重要、最高大的被运送到仓库(它们称之为图书馆)里去,存放在专门设置的区域内,从此它们就叫做论战之书。
斯威夫特曾经说过,他特别针对东方人做了优化,使其便于翻译成东方语言,尤其是中文。我们中国人至少对这一处英文的理解要超过英国人。
中国近代有哪些出名的戏剧作家?
中国近代出名的戏剧作家,个人认为:曹禺、郭沫若、老舍和苏叔阳曹禺的代表剧作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郭沫若的现代戏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以及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包括《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老舍:《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代表作品是《龙须沟》。
苏叔阳的话剧作品:《丹心谱》(获建国30年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太平湖》《家庭大事》《飞蛾》榆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榆林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悠久,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榆林历史人物:
王昭君:东汉末年的美女,相传被汉朝皇帝昭君收为侍妾,随后被派往匈奴为人质,传说她能歌善舞,深受匈奴人爱戴。
张衡:东汉末年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还提出了精密的天文观测理论,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守节:唐代著名将领,曾在安史之乱中为唐朝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被任命为征讨回纥的大将军,以智勇双全著称。
张鲁:东汉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汉中地区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号称“皇帝”的自封,后被曹操击败。
李昌符:唐代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曾担任唐玄宗的国子监直讲,是唐朝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只是榆林历史上一小部分著名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和事件,如金戈铁马的西北少年岑彭、传说中的丝路楼兰古城、抗击日寇的烽火英雄冯白驹等等。
真实的新中国人民演员于蓝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延安到北京,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的英雄形象印在了几代观众的心中。她制作的儿童影片伴随着无数少年的成长,她就是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
这是北京前进小学举行的一次主题队会,主席台上的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在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就是塑造了江姐等英雄形象的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所以今天你们才能在这儿这么样幸福地开展这个纪念会”。“自己的一生、自己是幸福一生”。作为党培养起来的革命艺术家,于蓝在回顾自己六十年艺术生涯的时候却把这一切归结为一种幸运。“幸运儿”。1937年卢沟桥畔炮声隆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数的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10月的一天又有一群学生来到了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城,队伍中有一个来自北平、外貌清秀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于蓝。来到延安的于蓝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在这里她开始参加学校的戏剧演出,由于亲身经历过学生运动、于蓝饰演的学生领袖真实感人,她的表演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久于蓝就被推荐到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实验剧团,来到鲁艺的于蓝开始学习戏剧知识,并在几部话剧中担任了主角,但是这时的她只是觉得演戏很好玩,在一次演出的时候、剧团的导演熊塞声郑重地告诫她。她说好是好,这可不是玩,这是要终身从事这个事业了,你调到这儿来,这就是一个战场了,你要死在舞台上。自己心想这算什么战场啊,干吗死在舞台上,自己一点不懂,但是她是自己的老师,自己还得点头。
很长时间以后,于蓝才终于明白舞台也是战场,演戏就是战斗。虽然不拿刀枪,但是演员就是一名革命的战士。那时的延安已经聚集了许多有名的表演艺术家,而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于蓝却与众不同脱颖而出。鲁艺戏剧系的教师、我国第一部人民影片《桥》的编剧于敏就这样评价她,“她的表演啊很实在、很真实,很朴实、很朴素,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表演这个东西也很有意思,自己告诉你啊,如果科班出身的人呢他免不了带一点科班的东西,就是说他不是在表演角色,而是在表演角色的中间来表演自己,于蓝没有这个东西,正是因为她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她又尊重生活、尊重生活里的人,她也肯于向生活里的人去学习。”1945年8月15日延安度过了一个狂欢之夜,人们用秧歌儿、锣鼓和焰火欢庆抗战的胜利。两个星期以后于蓝参加了东北干部团,大家在鲁艺门前集合留影,之后便一路行军直达东北。到达东北以后,剧团开始频繁的演出,他们不仅演自编的活报剧,也有著名作家的舞台剧,在曹禺的《日出》中于蓝扮演了女主角陈白露,成功地演出、使社会各界看到共产党有人才、有文化也懂艺术,宣传革命、宣传民主,于蓝履行着一名文艺战士的使命。
1946年我党接受了日本满洲株式映画会社,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人民的电影事业在内战的硝烟中诞生了。11月于蓝从剧团调到了电影厂,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她担任了演员训练班的指导工作,而此时东影已经拍摄了《桥》、《赵一曼》等优秀的故事影片,于蓝迫切地盼望着开始新的表演事业。1949年初这个机会终于来到了,于蓝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描写一位战地医疗队长事迹的《白衣战士》。初涉影坛的于蓝竟知道舞台和荧幕有着很大区别,她调动了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摄影机,但是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发生了。谁知道一在镜头前头,老是说你有毛病,一会儿摄影师就说,于蓝你眼睛也忒大了,你怎么眼白都露出来了,别瞪那么大眼睛;待会儿说你脖子太细了,怎么这么细呢。自己心想这脖子怎么能粗啊,就长这么细。呆会儿,于蓝你的肩膀太薄了,那怎么办呢,自己也不能干演员了,可是这个戏已经演了、你就还得忍气吞声地、你还不能把情绪带到镜头前,就这样把外景拍完了。在厂长陈波儿的指导下,摄影师重新设计了机位和灯光,拍摄工作总算是按照计划完成了。多年来每当回忆起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于蓝总是不无遗憾的说,当时只是完成了角色在戏中的动作,根本谈不上表演和创作。一年以后于蓝在自己的第二部影片《翠岗红旗》中饰演了红军家属向五儿,在延安的时候于蓝就曾多次扮演这样的革命妇女形象,再加上已经有了一次拍电影的经验、于蓝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她开始和摄影机成了朋友。这部影片完成的当年就是杰克电影节上获了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工作者们拍摄了一大批讴歌新社会的影片,在这些影片中工农兵形象成了荧幕上的主角,有着丰富生活积累和质朴表演风格的于蓝在许多旧时代电影明星沉寂消失的时候开始显露光茫。1952年于蓝参加了《龙须沟》的拍摄,饰演一个城市贫困妇女程娘子,为了塑造这个人物、身怀有孕的于蓝走访了北京的许多胡同和大杂院儿、却始终找不到人物的感觉。后来都快开拍了,她是在他们院子里那个门房的妻子叫苏嫂,她那个北京人那个味、他对丈夫对儿子那种关心丶那种泼辣、那种豪爽、那种要强、爱面子,干净利索,自己是从她身上学来的。拍摄结束以后于蓝陷入了沉思,自己的表演经验是在土台子和大广场上得到的,饰演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物还得心应手,但是要真正去创造一个形象还需要很大的提高。1954年中央戏剧学院开办了由苏联专家执教的表演训练班,经过认真的准备于蓝通过了严格的考试,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开始了新的学习,而这时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田华老师说:“于蓝是个非常能干的、业务上非常刻苦的、组织能力非常强的、很能拼搏的,而且还独立性还很强的,因为她母亲去世得早,出来参加革命也早,但是又很善良,我(他)们这个是虽然是个表训班,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她就像我们这里头是一个很懂事的、也很年轻的一个小家长,什么她都管。”在表演培训班于蓝还同时担任学习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在学习中她表现出了战斗的精神,除了舞蹈以外、其它的课程全是满分,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于蓝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
在于蓝的家里悬挂着这样一幅照片,于蓝和周总理笑容满面、相对交谈,这张照片拍摄于著名的新侨会议期间。“这张确实不简单,就总理这说话,你说他这个政治水平真是,他并不是说就表演夸奖你演员,他看见自己了就抓住自己的手了跟自己握手,完了就跟那记者,就是这个手、这么指,这个手指的就是她,这个手、她那时候演了一个很好的母亲、演了很好的妈妈、演了一个好妈妈,当时自己好激动啊。这个受到周总理赞扬的角色就是于蓝在《革命家庭》中塑造的英雄母亲周莲,正是于蓝演艺生涯中一个广受赞扬的荧幕形象,出色的表演使她获得了莫斯科第二届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然而对于蓝来说这部影片的收获还远远不只是表演的成功,她在完成自己角色的同时还更高一层的关注着整个作品的创作,在影稿中有一场男追女跑的情感戏,这让年过四十的于蓝和男主角孙道临演起来十分的困难。自己拍的时候就觉得别扭,一放样片大家都笑了,哪像少男少女那种天真、活泼、充满童气的那种,没有,就是两个成人在那儿瞎追瞎跑,这简直太没有水平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于蓝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认方换字。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时代气息的情节,这个设计也给演员的表演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于蓝时刻用革命母亲的精神鼓励着自己在艺术上不断地开拓并创新。在这部于蓝喜爱的影片里她的丈夫田方扮演了地下党员老刘,田方在三十年代就是上海的电影明星,解放后担任了电影局局长和北影厂的厂长,他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英雄形象就是《英雄儿女》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表演是这对电影夫妻的唯一一次合作。1961年的冬天因病住院的于蓝看到了报纸上连载的一部小说她深受感动,就每天念给病友们听,大家也被深深地吸引了,于蓝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于是就向厂领导推荐了这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叫《红岩》。拍摄计划很快被批准了,由于蓝饰演并非主角的江姐,同时她还担任了影片的副导演,开始了电影创作的又一次新尝试,然而剧本的改编工作非常不顺利,无奈之下导演让于蓝去向下边求援。他听完了他就说我很奇怪,你们怎么不写江姐,自己说不是写了嘛,我们写了两场啊,我们也觉得我们写了,他就摇摇头,他说江姐丈夫牺牲了,自己又就义了,就剩下那么一个小小的儿子,所有的老百姓都会关心她的命运、这个人的命运牵动了观众,就会关心你这个戏剧的电影的发展,好了、你们也别多说了、我也不跟你们解释了,你们也别再来打搅我。几天以后夏衍的修改文出来了,江姐由几场戏的配角变成了贯穿全篇的主角,夏衍还告诫于蓝不要把江姐演成赵一曼、刘胡兰,这个重要的提示让于蓝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人物,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江姐出场的时候身着银灰色大衣、躺着头发、气质高雅,通过扶起被摔倒的小孩和与许云峰打招呼等细节,把一个繁华都市中的地下工作者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
夏衍的作品有哪些?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