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纹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故事剪贴报?
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6月11日本周六,将迎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为纪念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特摘录一些东东供军友参考。
端午节简介: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镇江保留了哪些历史遗迹?
古文化遗址
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
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孙家村西侧,面积约为一万两千平方米,遗址由中部的典型台地和周边的一道环壕组成,目前出土的遗物以陶、瓷器为主,有夹砂陶、泥质陶、硬陶、原始瓷等。
莲花洞遗址
莲花洞遗址,位于镇江南山风景区,2012年被确立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遗址。镇江人的祖先们曾在这里生活过。
城头山遗址
位于丹阳市天禄路,相传是清初聂姓巡抚为母所建的小金銮殿。
丁沙地遗址
东西长250、宽200米,其南为丁沙地村。属句容县宝华林场,是一高出地面6米的岗地。
断山墩遗址
位于镇江新区的断山墩是上古聚落遗址,早在1982年,该遗址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戴家山遗址
戴家山遗址,是1985年,考古人员在镇江东郊一座名为戴家山的小山上打了长6米,宽3米的探方后出现的一座灰坑,灰坑里面有石铲、石斧、石锛、石刀、砾石与石磨棒,还有数量众多陶片,证明其为新石器时代遗迹。大家可进入江苏大学本部,在学校东北角的山上探寻。
龙脉团山遗址
龙脉团山遗址是镇江先人生产栖息之地,也是目前镇江地区保存较好的“湖熟文化”遗址。
枕子山遗址
位于镇江蒋乔镇大华山村东南,是宁镇地区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典型的商周时期湖熟文化台形遗址。
马迹山遗址
镇江有两处马迹山,一座位于黄墟,另一座是戴家巷附近的。黄墟的马迹山是一座石头山,据说是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在山上骑马留下了马迹而得名。而戴家巷附近的马迹山是一座土山,该遗址的文化堆积、时代跨度较大,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几个时期,几乎与整个湖熟文化共始终。
磨盘墩遗址
位于丹徒镇南罗湖村北200米处,1984年发掘,发现新石器晚期地层,出土石钻、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磨制石器有斧、镰、锛等;陶器有鼎、釜、罐、豆等陶片,还有璜、玦、璧等玉石饰品。属崧泽文化遗存。同时发现西周墓1座,出土了尊匜、车马具等青铜器,以及原始青瓷器、几何印纹陶器。
问:我想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应该怎么做呢?
答:简单,轻轻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即可。
陶器有哪些分类?
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3种。从其形状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不同类别。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画符号,这可能是我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还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的印纹。半坡文化陶器尖底瓶
端午节的来历写什么?
1、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2、源于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汉代陶俑的制作工艺?
陶器的制作方法种类繁多。从现存资料来看,进入两汉时期,陶器制作的主要方法有泥条盘筑法、轮制法、范制、手制和粘接等。最简单的是泥条盘筑法:用泥条制作成型后,再在陶车上拍打修饰。大型储盛器物如仓、罐、瓮等多用此法成型。轮制法,凡属圆形陶器,如罐、盘、瓶、盆、碗等,无不采用此法。范制成型,一件陶范可以重复使用,分为单范与合范,井亭的顶、壶、樽上的铺首、鼎足、耳、博山炉的盖等用单范制作,猪、鸡、狗、马、俑人、俑头、水斗、兽足、龙头等则用合范制作。许多轮制成型的器物只能做出主体,而附件用单范印出,然后粘贴在器物相应的位置上。捏塑,即手制法,主要用来制作器物的附件,如筒杯的耳、釜的提手、案的足、勺等。粘接,主要用于分段制作的装饰精美或造型复杂的器物以及部件。
根据工艺来分,汉代的陶器大体上可分为灰陶、低温铅釉陶和印纹硬陶三大类。
灰陶是汉代最主要的陶系,以泥质灰陶器皿的使用最为广泛。陶色一般呈青灰色,质地坚实,在摄氏1000 度左右的温度下烧制而成。汉代灰陶有实用器和明器两大类。明器一般火候较低,陶质松软,有的几乎一碰即碎,实用器则与之相反。
低温铅釉陶所施的铅釉增加了陶器的硬度和不透水性,并且比一般陶器更美观。汉代的釉陶常见的有两种,即翠绿釉陶和栗黄色加彩亮釉陶。翠绿釉陶的器类主要有壶、尊、羽觞等,模型有房舍、楼阁、畜圈、仓库、俑、井、灶等,还有烧香用的博山炉。栗黄色加彩亮釉陶多为尊、壶、豆、瓶之类,釉色深黄而光亮,色调匀称、装饰独特,造型新颖。由于铅釉陶的烧成温度不高,胎体不够结实,基本只能作为明器,而不能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比灰陶更高,陶质更坚硬,在器表刻划水波纹、锯齿纹,或拍印以几何图案为主的纹饰,器类以碗、壶、罐、盒、瓮等为多。
汉代陶器制品的造型十分丰富,陶俑、陶楼、陶砖瓦等均是典型造型。
汉代的陶俑形式颇多,有女侍俑、立女俑、坐女俑、舞女俑、乐人坐俑、抚琴俑、厨师俑、骑驼俑、骑马俑、持盾立男俑、执锄俑、执刀俑等。其神态生动活泼,非常逼真,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
建水紫陶龙窑介绍?
建水紫陶,有着九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素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美誉。
什么是龙窑?
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建在一定的坡度之上,以斜卧似龙而得名。
这种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龙窑,在建水仍保留着多条。早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
龙窑属于柴窑,由于以木柴为原料,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窑、油窑、液化汽窑。现代电窑就是通过电热元件把电能转化成热能,再通过控制电热元件来调节温度。电窑内空间密封,加热强度很高,热效率也很高,空间内干净整洁,不会出现灰渣或烟气影响陶器的烧制质量问题。
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加上此种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
古代龙窑烧制出的陶器,无论色彩过渡,还是色彩与器型的完美融合,都恰到好处,正是以松木为燃料的缘故。
燃烧过程中,松木油脂随温度升高慢慢挥发,窑炉中的陶器会散发水蒸气,正是这些水蒸气与松木油脂融合,滋润了正在烧制的陶坯。而当木柴的灰烬飞逝飘落,在高温下和坯体融合结晶,形成或光洁或斑驳的肌理,带给人惊喜。
因此,用龙窑柴烧的陶器,表面显得异常温润,色调和器表变化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