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代表作品,关于中国历史思想的书?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两千年。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本民族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寻找先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只有不忘历史,才能过好未来。
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豆瓣评分9.6 838人评
作者简介: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通晓二十余种语言,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之学。《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其代表作。
内容简介:这本书中纠正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推荐理由: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2《国史大纲》
豆瓣评分9.3 8580人评
作者简介:钱穆,字宾四,现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此外还有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等。
内容简介:《国史大纲》是一部中国通史,力求简要,举其大纲,删其琐节。在不到1000页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又显示了作者驾驭繁复历史的伟力,整书纲举目张,简繁得当。
推荐理由 : 凡是想了解历史脉络,以及真实、完整历史,而不是被政治影响的历史的人,都该读钱穆的《国史大纲》。——书友daisy
3《明朝那些事儿》
豆瓣评分9.2 13134人评
作者简介:当年明月,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
内容简介: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推荐理由:《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4《天朝的崩溃》
豆瓣评分9.0 5455人评
作者简介: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推荐理由: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5《万历十五年》
豆瓣评分8.9 51224人评
作者简介:黄仁宇 ,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推荐理由:作家王小波曾为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文章中提到: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有人说现在的道德经是儒家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道德经的确是道家的杰作,这点不能否认。
有哪些又短又可爱的睡前故事分享?
我可是讲故事高手。
分享一个昨晚给宝宝讲的睡前故事《卡蜜儿听鲸鱼唱歌》。
有一只长颈鹿,名字叫卡蜜儿,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来到大海上,他想听鲸鱼唱歌,可是,茫茫无际的大海,鲸鱼在哪儿呢?
于是他装好了水下探测器,戴上耳机,躺在摇摇晃晃的小船上,开始听鲸鱼唱歌,听着听着,卡蜜儿觉得不对劲,鲸鱼好像在哭呢,继续认真听,是的,鲸鱼在哭泣,哭得好伤心呢。
卡蜜儿开始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寻找鲸鱼,终于找到啦,可是,鲸鱼的身上怎么都是油污啊?怪不得鲸鱼哭得那么伤心啦。卡蜜儿赶紧想办法想帮助鲸鱼清理干净油污,可是,要怎么做呢?
有啦!卡蜜儿把一块抹布缠在船桨上,把船桨伸进鲸鱼的鼻子里,哇塞!鲸鱼的鼻子终于通啦,喷出长长的水柱,鲸鱼终于可以呼吸啦。
卡蜜儿继续帮鲸鱼清理身体,帮他刷牙,帮他洗嘴巴,还钻到鲸鱼的身体里帮他洗肚子,这些都清理干净后,卡蜜儿觉得有点累,于是就躺在鲸鱼的肚子里睡着了,鲸鱼带着卡蜜儿,轻轻的向大海深处游去,鲸鱼唱起了歌,只唱给卡蜜儿一个人听。
卡蜜儿甜甜的睡了一觉,在鲸鱼温柔的歌声中,他轻轻的游了出来,和鲸鱼一起浮出水面,开心的玩耍。
天,就要黑啦,卡蜜儿该回家吃晚饭啦,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他对鲸鱼大声说:亲爱的鲸鱼,再见啦!
鲸鱼也大声回应:再见啦,亲爱的卡蜜儿!
故事讲完啦,是不是一个很暖心的小故事,希望您能喜欢这个故事哦。
喜欢我的话可以关注我哈@骄阳花椒猫
人们一生都在学些什么知识呢?
在古代,不同的时代,人们学习的应该不太一样吧。
秦朝统一天下以前,全民尚武,周代以前选拔人才更曾考过射箭,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应该多学习武艺。
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人们更多学习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不过那时候更高雅的文士不止学习经史子集,更有棋棋书画等内容。就像现在的小孩子学习钢琴吉他跆拳道能加分一样,那时候精通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也是女子心目中的偶像。
后来明清以后盛行八股文,大多数学子都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苦其一生学习也难有大用。
夏朝时期的画家都有谁?
夏朝的时候没有画家。夏朝还是新石器时代,一切生活用器以及我们现在所谓的艺术品都是由奴隶生产出来的,那时候可能有专门负责着色、画图案的奴隶,他们的地位可能会比别的奴隶高一点点,可是在奴隶主那里差不了太多,最重要的是,他们生产的一切事物都归主人所有,不是自己的作品,更不能署名。所以说那个时代没有艺术家,艺术家是一个后起的概念,在中国,留名的艺术家要从唐朝开始才有。
为什么夏商周的人没有雕塑和画像?
谢邀,这个问题比较费解,是想问夏商周时期的人为何没有创造出雕塑和画像这种艺术品?还是强调夏商周时期为何没有关于人的雕塑和画像遗存?
如果可以将俑看做是一种雕塑的话,其出现至少到了东周;如果将墓主画像作为人物画像的范畴,其出现则在战国时期。如此看来,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从两方面都能符合题主所问,因为单是妇好墓玉人以及各种商周青铜器物就足以反驳第一种设问(雕塑)。
可以这么说,人物的雕塑和画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凝固了某人的某个特定历史瞬间。两者也有区别,雕塑以三维进行立体造型,画像则以平面二维加以展示,只是单纯以人物为核心、抛却宗教巫术外衣的,夏商周的确少见,可从东周、战国开始追溯。
(一)东周的殉葬俑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表明孔子之所以强烈反对俑殉的原因便在于俑所具备的,远超于其他艺术品的“逼真性”。正是因为这些人形雕塑作品太像人了,会让他不由得想起殷商时期残忍的人殉。
这些人造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应该是能取代真人而发挥其各自作用的。比如士兵便去戍卫、奴仆便去侍奉、伎乐便去歌舞,以此保护、服侍和娱乐沉眠于地下的逝者。所以,俑在一方面需要对于自然主义风格的不断追求,让其越来越逼真;另一方面也需要浪漫主义情怀的想象力支持,以将其激活发挥作用。
(二)战国的墓主画像在中国古代,其实很少注重人物的肖像造型,至今能见到存世最早的人物肖像可能就是战国时期陈家大山楚墓以及子弹库楚墓中的两幅帛画,研究者普遍认为应该这应该是墓主画像。
而见于文献记载的早期墓主画像,也仅见一例在《后汉书·赵岐传》中:
(岐)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图季扎、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可以说,他在墓中为自己画像的做法,在当时来说定然是一种非常之举,且将自己的画像与古代名士并列,实际上在表达其追慕先贤之意。正因为他与众不同,才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这条被后世书画大家张彦远广泛引用的文献,可能说明墓中画像在当时的确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习俗。
至于为什么会在墓中绘制肖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用来象征墓主灵魂的。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画像便始终存在一种禁忌,这是一种基于弗雷泽所言的“交感巫术”原则的原始“咒杀术”,正如摄影术初传中国,很多人会拒绝进行拍照一样,认为它可能会吸人魂魄。
所以,明白了以人为主体的雕塑与绘画产生的时代与观念,自然就能理解为何在夏商周时期没有出现的原因,或许还有一种可能性,并非没有,或许未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