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 代表作品,据说有戏曲3000种之多?
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豫剧 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中国歌剧” 等。豫剧也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今为中国各地方戏曲剧种之首。
越剧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南宁都有哪些文化?
#了不起的城市#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 古傩戏;傩属于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民俗仪式,用以驱逐邪恶、祈求吉祥。自周代,傩祭就被纳入“礼”的规范,中国关于傩俗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诸《周礼·夏宫》。《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驱疫。”《乐府杂录·驱傩》也写道:“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到了宋代,傩仪在宫廷和民间仍很盛行。后来,从宫廷垄断到民间风行,傩缓慢地衍变进化,逐步成为历史文化遗存。 有关人士介绍,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傩神而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南宁傩文化作为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文化的深厚历史沉淀和民间基础,因其艺术内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诙谐、滑稽、逗趣的高娱乐性效应,深受南宁市周边群众的喜爱。此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宁傩文化,曾被学术界高度评价。1992年举行的广西国际傩文化研究会上,陈东古傩《大酬雷》被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誉为中国稻作文化图腾的“活化石”。 所谓南宁傩文化,是指南宁地方(含两县一郊)居民及农民群众参与的传统"傩".行为的民族民间习俗活动。其中包括邕宁县、武鸣县的壮族傩戏、傩舞(师公),市区及郊区的平话师公戏(舞)、春牛戏(舞)、民间红白喜事和节日喜庆班鸠舞、凤凰舞、岳鼓舞、师公傩舞、大酬雷、香火龙、八音等摊舞、傩乐、傩戏及各种民间传统的民房建筑、花窗、雕塑、民族服式图案、用具装饰等,都重属于傩文化范畴。傩文化是地方民族文化的基本雏形,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它将对于本地区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生态保护及发挥本地区特色文化优势,推进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抢花炮:每年三月三民歌节时,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就是抢花炮了。参加者以各村寨的壮男各组成一队,互相竞赛。所谓花炮,就是一枚直径约5厘米,用红布缠绕的铁环。将花炮放在装满火药的发射器上,点燃后即“轰”的一声将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时,各寨的花炮队蜂拥而上,激烈拼抢,拾得花炮者在队友的掩护下,冲破对方的抢夺和阻挡,奔向对方的炮台,将花炮投入花篮中,即为胜利。抢花炮的拼抢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榄球,所以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 板鞋舞:在壮族的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板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 赛龙舟:又叫扒龙船,是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23年(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更成为南宁市别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赛事越办越好。1997年,南宁市和坛路乡举办的龙舟赛由于规模大,形式新,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百万群众龙舟通讯赛最优赛区”称号。 踩高跷踢足球:这是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 能用那对“义肢”。现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 狮子上金山:在高架上腾空起舞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 上刀山下火海: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 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乎其技! 抢糍粑:[抢糍粑]是仫佬族最兴高采烈的活动,他们三人为一[冬](组),共三[冬]人轮番用长筷子去抢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个人只能共用三只脚着地,全靠手拉手、脚扣脚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抢到的粽子也会掉下地。一时之间满场喝彩呐喊和击鼓助威声不绝,直到缸里的粽粑抢完为止,抢得粽粑最多的一[冬]为胜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饭节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谁抢得多,得[福]也越多。 打磨秋:有一个很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庄稼无收,人们陷入恐怖和绝望之中。有两兄弟想出个办法:用木头做成磨秋,荡到天去,求老天爷开恩。他们打了15个昼夜的磨秋,终于感动了苍天,普降甘霖 ,但兄弟两因过劳而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在节日时打磨秋。 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1人或两人,交替蹬弹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同时在杆上做出回转翻滚、以腹贴杆四肢悬空、在旋转至地面时伸手拾花等许多技巧动作,凌空翻滚如空中飞人一般,既惊险又优美。 这种活动,彝族叫[磋磋],汉语称[打磨秋]。 渡河公:“渡河公”是流传在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该民俗自明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远古时期,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金童玉女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上才得以幸存下来。人类也因此避免了灭绝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人类的祖先。后来,人们制作“渡河公”,以此寄托念祖先、普渡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
在南宁生活那么多年?
首先请大家观看邕剧专题片,看完后你将会对邕剧有所了解,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阅读我详细的介绍。
简要介绍
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起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声腔导源于湖南。一百五十多年来,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东西,经过溶化、加工、改造,形成独特风格。过去有本地戏、老戏、广戏、老广戏、五六腔等不同称谓,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邕剧。邕剧自诞生后,初为业余班社活动,后专业班和半专业班日益增多,它们在桂西、桂南、越南、广东西南部与广东班的交流,使邕剧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流布区域日渐扩大。
邕剧遗产有文戏、武戏、笑谈戏三大类,唱做念打俱全,据统计,传统剧目大小有700个,已挖掘出版及演出的有300多个。邕剧有独特的表演排场,程式特技,音乐唱腔,小调曲牌等,流传于南宁等地。南宁的戏曲音乐因其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及语言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各地戏曲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邕剧和粤剧的各种板腔都比较接近,尤其在伴奏音乐上,大锣大钹,气势雄浑,具有两广的地方色彩。
2000年以来,南宁市文化局根据国家有关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启动邕剧抢救计划,发掘整理了十多个邕剧传统排场。发掘整理了大型传统邕剧《杨八姐搬兵》等邕剧折子戏,还创作演出大型神话邕剧《龙象塔奇缘》,均获得好评。另外,南宁市粤剧团创编的小邕剧《开泰新声》,在第二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上获得“剧目金奖”和“稀有剧种保护奖”;2005年创作的邕剧小戏《枣树搬家》获第五届广西戏剧文学奖三等奖。
基本内容邕剧与祁、桂、丝弦和变革前的粤剧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光绪年后,常与丝弦班和广东班互相搭班演出,师承和流布地域逐日交错,在表演、唱腔、音乐等方面有许多之处。
邕剧的表演,向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谚。武戏重做工和说自演出重日场。文戏的做工,颇注重内心活动的表现,而且往往以粗放的大动作结合面部表情加以夸张地表达。如《三击掌》亦用“三批”、“水波浪”(另场大走动作哑动作)来表现。武戏则更为夸张,常以翻、腾、跳、铲、滚、挂、绞、甩等武技或“变脸色”来显示人物的激越感情并渲染气氛。如《黄花山》等许多剧中的小武行,都有“跑台”、 “铲台”、“大过山”等激烈的大动作;旦角亦有“甩发”、“宫仔”、“孖宫仔”等粗犷的表演程式。武打属南派,包括拳、棍、刀、叉、枪、藤牌等“六部通行”,许多民间舞蹈、舞狮、舞貔貅、民间美术塑型以及杂技的关系极为密切。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类,细分为小武、武生、总生、公脚、小生、正旦、散发(武)、青衣、花旦、婆旦、瑶旦、大花脸、二花脸、文杂(丑)、武杂等。以小武、武和一、散发、花脸四行当家。
邕剧的唱腔,除《六国封相》、《仙姬送子》等几个例戏是昆弋剧目外,绝大多数以皮黄(南北路)为主,安庆调、七句半(罗罗腔)、补缸调及地方小调为辅。过去,唱南路的剧目较多,1930年后,纯用北路或以北路为主的剧目日益增多,在传统剧目中约占四分之三左右。丑角运用的唱腔和小调,常垫以“嘟呀”、“哪哎哟”之类的民歌衬字,地方韵味较浓。音乐伴奏以大锣、大钹、二弦、喉管为主,气氛至为热烈。钹手在某些剧目的某些场面中,可出台同演员一齐表演或单独献“飞钹”、“钹花”等技。在器乐、曲牌、鼓点上,与桂西,桂南流行的民间八音关系十分密切。
邕剧著名的演员有雷喜彩、蒋祖友、刘玉堂、何福伟、梁文秀、许少康、黄少金、张剑飞、蒋言甫、黄耀阶、黄细金、陈少清、谭丽英、李名扬、蒋细增等。
基本特征1、邕剧的音乐
南宁的戏曲音乐因其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及语言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总划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属于板腔结构的皮黄体系;二是属于山歌小调的体系。
皮黄体系以邕剧、粤剧为主,多以七声音阶作为调式的基础,在唱腔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板眼变化的唱腔结构;二是典牌联缀的唱腔结构。这种腔音乐结构的特点,是在速度与节拍上有比较丰富的变化,层次更加细密,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情绪发展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戏曲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邕剧和粤剧的各种板腔都比较接近。尤其在伴奏音乐上,大锣大钹,气势雄浑,具有两广的地方色彩。
2、邕剧的表演
邕剧最初有十大行当,以小武、武生、散发旦、花脸当家,后来逐渐衍变为以小武和散发旦为主。小武除不演旦角外,也扮演其他行当的男角;散发旦除不演男角外,也可扮演各行当的女角。邕剧早期无女演员,随着时代发展,旦行才逐渐由女演员担任,女演员也可以反串男角。
皮黄系剧种文武兼重,文戏表演细腻,注重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发,讲究身段、程式,武打粗犷激昂。地方小戏以文戏为主,其表演轻盈、愉悦、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
3、邕剧的舞美
建国后,是舞台美术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不单是原有的各类项目得以更好的改进,且增补了原来欠缺的某些项目。如增设了灯光,音响设备和多重幕布等,服饰品种俱全,且有专戏专用的服饰;布景在原在基础上又增加了半立体和立体式布景,伴以各种幻灯投射星云日月的天幕,呈现丰富多彩的现象。
邕剧脸谱的风格豪放粗犷、简洁鲜明,对增强人物造型,烘托角色性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邕剧脸谱分五色,以黑、白、红为主,黄、绿次之;特别出心裁角色也有用金、银、棕、蓝等色泽。邕剧脸谱有如下特点:①图案质朴、简洁,变化多集中在眼窝及额部,眼的图案有牛角眼、燕子眼、鸡蛋眼、蝴蝶眼、鲤鱼眼、葫芦眼等,用得较多的为牛角眼和葫芦眼,如张飞、薛刚。额部图案则根据人物性格、经历、所用兵器等绘上象形图,如包公绘太极图,王彦章绘天狗、余洪绘画,项羽绘七星等。②一脸多用。最多者为三人共用,如攀桧、典韦、王天化共一脸谱,刘庆、龙睢、猩猩胆共一脸谱。③除净行开脸外,小武、旦行也有开脸的,如小武行的赵匡胤、霸王,旦行的陶三春、钟无艳。邕剧脸谱较有影响的艺人的梁文秀、何福伟等。
主要价值具有上述特征的邕剧,是南宁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剧种,是壮民族古老的文化遗存。发掘、抢救、保护邕剧,其价值主要有两点:
1、学术价值。邕剧和流行于南宁区域的其他戏剧一样,同属于中州音韵皮黄声腔系剧种,所用的梆子、二黄、西皮、曲牌、行当、表演排场程式和舞台(戏棚)官话等都是共同的,其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桂西南一带颇有影响。发掘、抢救和保护邕剧,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邕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同时对于研究南宁壮民族戏剧文化的起源,弘扬壮族优秀的民间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实用价值。由于邕剧与桂、丝弦和变革前的粤剧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在表演、唱腔、音乐等方面有许多之处,因而有着一定的观众和市场基础。通过对邕剧的整理和弘扬,能进一步促进南宁戏剧艺术的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渊源邕剧是南宁市地方戏之一,广西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邕剧起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声腔导源于湖南。过去有本地戏、老戏、广戏、老广戏、五六腔、宾州等不同称谓,因活动中心在旧邕州府一带,建国后定名为邕剧。
邕剧的形成地区在南宁所辖武鸣县、宾阳县一带。邕剧自诞生后,初为业余班社活动,后专业班和半专业班日益增多,至同治年间(1861—1874),南宁已出现“那陈班”、“中华乐”、“那龙班”、“义凤彩班”等四大名班。其中,个别班社曾应邀至云南河口,为黑旗军祝捷演出。专业班的出现,以及它们在桂西、桂南、越南、广东西南部与广东班的交流,使邕剧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流布区域日渐扩大。在其影响下,武鸣南部的丝弦班于光绪七年(1881)前后已大部改唱邕剧,北部的班社亦纷纷延请南宁艺人授艺,并开始进入市区,登上正式舞台,改变了以往较原始的艺术面貌,在平话地区较为流行。至民国初年,邕剧的流布区域除南宁市城区、郊区外,还包括武鸣县和宾阳县等地区,并由此流传到郁扛和红水河一带的主要城镇和乡村,以及云南东部的少数县镇,成为桂西南地区的最大剧种。
传承谱系建国前,邕剧的班社有专业班,半职业班和耍友班三种。建国后只有专业和业余剧团 (社)两种。建国前的专业班又分军旅班,家班和扛湖班三类。江湖班有常年班和不固定班两种,常年班人员较固定,实力较强;不固定班多半是有班牌无戏箱,人员不时变换或短期组合(甚至无班牌)的班社,经常是“艺人不够玩友凑”,其中不乏演技较高的艺人。
那陈班 起于何时不详,传说清顺治建灵王庙,同治年间起建戏台(已毁)。光绪时已有班社,并出了两位反清的名艺人——李统熙、陈周发(详《南宁文史资料》总七期《那陈本地班故事》)。李、陈去世后,李的门徒谢关(平话绰号阿怎)和徒孙黎少凡等相继接班,李在本地和邻近一带传艺授徒,先后为那陈班教了四批玩友。清末时,主要成员有小武兼小生黎少凡、老生兼花面梁忠如、小花面(黑面仔)陈美昌、帮小武梁振南、武旦“山婆四”等。1937年换代,由黎少凡传教,主要成员有小武刘子昆、罗威(兼花面)、小花面陆耀春、小生李权(李统熙之孙)、黎学时、散发扬翠群、刘芝如、正花旦陈福仕、婆旦张汝国、反骨周振宣、粉面曾冬生、梁天喜、文武杂梁子明(兼老生)、武生刘乃如、公脚张少如等。开盘戏有《金兰结义》、《斩子全忠》、《罗成投唐》、《反洛阳》、《斩雄信》、《长板坡》等,演出过《黄花山》、《十字坡》、《武家坡》、《千斤钟》、《大破结尘》、《夜过平天》、《雪仲冤》、《金丝蝴蝶》等。曾到钦州、小董、上思、那马等地及邻近各村演出。抗日战争后主要成员易人:花脸陈敬文、武生何少桓、花旦晚昆、刘奇生及周老奇之子、武丑李统刚、粉面陆国元(兼老生)、小武李清、李福斌、文武小生陈国荣、掌板李标等。演出了《李槐卖箭》、《斩黑袍》等剧目,并兼学粤剧《爱国奇花》。1950年底成立文工队, 1951年下半年后改为县文工团,主要成员有陈国荣、黎文瑜、梁健、陈素华、杜若梅、苏爱佳、罗绍秀等。演出过《血泪仇》、《九件衣》、《愁龙苦凤两翻身》等粤剧及歌舞。几年后解散。1962年后分为一、二两个分团唱粤剧《白蛇传》、《宝莲灯》等。
中华乐起班 年代不祥,原为专业,后成业余。头人兼花脸邓廷春,民初的主要成员有小武邓志英、武生何玉光、花面邓宝集、散发林福龙、瑶旦马云山等,共三十余人。演出剧目有《封相》、《西河会》、《斩子全忠》等。1932年后,由邓宝集、莫文辉传艺,培养了小武英启仁、文杂刘家善、公脚甘宝廷、老旦刘承荣等四十人。常到隆安、武鸣、邕宁各地演出《黄花山》、《西河会》、《浔州打擂》、《下河东》、《打金枝》、《王彦章撑渡》、《高旺进表》、《拦马过关》、《四大禁》、《红泥国招亲》等剧。1933年与隆安那桐班拍台时,以《白门楼》获胜。1952年改兴隆业余剧团,女角全部由妇女担任。主要演员有小武邓英贤、武生兼花面邓清庭、散发梁瑞英、花旦林英华、黄金勇、老旦甘细英等。演出过《杨八姐搬兵》、《双过桥》等三十个剧目。
那龙班 同治前有无班子不详,同治九年左右(1870)有陈子权等一批二、三十人结班在本地演唱,曾应邀到南宁五通庙演出,主要成员有小武卢新华,大武李辅华,花旦陈世能,公脚卢子谦,小生何祝三及陈子权等。第二代约起于1900年左右,主要成员有花面卢宝典、散发卢光廷、小武陈发元、小生曹焕标、黎木养、文杂雷更寿,花旦卢月清等。第三代约起于1910年左右,主要成员有雷就光(银庆)大武,花面容金金庆(名伶)、须生卢有章、散发陈树之、小武陈世由、反骨小武陈光光、文杂“颈悉”、小生黎大养、花面罗保典、武旦卢光廷。老旦花旦石(卢白石)、教师陈子权。传苏廉坤(名伶)亦在此批学艺,后去军民乐班;容金庆与花旦石同演过《双子记》,花旦石饰康氏,容金庆饰其子。第四代起于1930年,由容金庆为师,主要成员有小武卢英启、花面卢振福、卢裕佳、武生功宏志、小生卢济民、散发雷声、老旦余昆、须生卢孔文、文杂梁顺柏(南岸那良人)。此批曾发展到半专业、专业,芝兰女、文武英、七星梅、大凤、细凤等专业艺人、名伶曾来此合班,并一度与金陵班混搭,凌瑞发、凌瑞金也来合过班。此一代已兼演粤剧,曾演出《循环雪》、《狮子楼》、《黄花山》、《下河东》、《搜宝镜》、《下南唐》、《夜战马超》、《战文豹》等剧。第五代起于1958年,主要成员有小生陈燕、卢顺宝、文武小生卢嘉伦、花面卢家才、丑生卢启周、卢济生、武生卢家玲、花旦李玉桂(女)、二花卢秀云(女)、丑旦邓清梅(女)等。1980年后又新上一批,但未接上,已改唱粤剧了,1983年李敬集仍唱了一次邕剧《战文豹》。
义凤彩班 南宁市郊坛洛乡富庶甘村的半职业班。班主甘如琼,师傅“五福“(如琼老表)、拿手《金兰结义》,全班三十余人。成员包括武鸣、罗圩、乔建等处艺人。1951年时改名甘村业余剧团,主要成员有小武甘兆伟、大武(武生)甘瑞荣、甘兆交、花旦马美倩9女)、武旦马桂常(女)、花面甘兆文、老生甘兆提、小生李景门,丑生甘兆桴,婆旦甘汉侠等,演出过《金兰结义》、《打金枝》、《战文豹》、《战罗成》、《黄花山》、《平责别窑》等剧,1963年还自编自演了时装戏《不爱红妆爱武装》,活动至1964年止。
1950年,人民政府为了挽救、恢复邕剧,集中了蒋细增、黄芝兰和李名扬等民间艺人,组成南宁市邕剧团。邕剧团成立后,招收学员,拜师学艺之风甚盛。1959年,广西戏校开设了邕剧班,培养邕剧接班人。1969年邕剧团解散。1975年恢复成立南宁市粤剧团,吸收原在邕剧团工作的蒋细增、黄芝兰、李名扬、黄学超、冯杏元、洪琪等邕剧艺人到粤剧团工作,这些艺人在团里,起到顶梁台柱的作用。从1970年至2000年的30年间,邕剧虽几经沉浮,但有了邕剧艺人的传帮带,有了粤剧团“一牌演两剧”的平台,邕剧仍培养出不少的优秀编导和演员。目前,南宁市除了粤剧团演出邕剧外,一些早已退休的老艺人和戏剧发烧友,也自发组织了一些邕剧业余剧团,活跃在城市和农村的舞台。邕剧这一古老的剧种,以其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南宁人较为喜爱的剧种。
2000年以来,南宁市文化局根据国家有关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启动邕剧抢救计划,南宁市粤剧团冯杏元等人发掘整理了《斩弟全忠》、《杀四门》、《杀奸妻》、《会妻》、《斩带》、《打闭门》、《收状》、《大乱金殿》、《逼写退婚书》、《打三山》、《绑子》和《擘网巾》等12个邕剧传统排场。2004年,粤剧团组成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小组,发掘整理了大型传统邕剧《杨八姐搬兵》、《西河会妻》以及《五台会兄》和《未央宫》两个邕剧折子戏,还创作演出大型神话邕剧《龙象塔奇缘》,均获得好评。
另外,南宁市粤剧团创编的小邕剧《开泰新声》,在第二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上获得“剧目金奖”和“稀有剧种保护奖”;2005年9月,由南宁市粤剧团刘天文、冯杏元、方宁创作的邕剧小戏《枣树搬家》获第五届广西戏剧文学奖三等奖,该剧作为广西戏剧家协会重点推荐的两个小戏之一,将参加于2005年10月在广东珠海市举行的“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首届全国戏剧小品大赛决赛)。
器具、制品及作品邕剧的传统剧目,大小共七百多个。有文戏,武戏,笑谈戏三种,同治后演出以武戏为主,且多慷慨激昂。分本路(又称老路)和广路两大类,本路剧目多来自祁、桂剧和艺人自编的“桥水”戏;广路剧目是与粤剧共有的老传统剧目,其中有不少整本排场戏。这两路剧目虽与祁、桂、丝弦、粤剧各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少剧目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纪鸾英招亲》、《霸王归天》等剧的具体情节,都与祁、桂、京剧有所不同;语言上用桂西南宫话,并含有大量的白话、客家话、平话和壮话的民间习语、词汇、谚语、歇后语等,甚至连人物姓名,也颇有地方特点;《桃李夺杨梅》、《鸡林国》、《丹州城》等剧,多根据民间传说和鸦片战争后的故事自编而成,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建国后,除挖掘记录出版了418个大小传统剧目外,共整理了《杨八姐搬兵》等传统剧目50个;移植改编了《十五贯》、《百鸟衣》等优秀古装剧目61个;创作、改编了《红布恨》、《春满柜台》等现代戏41个。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拦马过关》、《李槐卖箭》、《红布恨》、《百鸟衣》、《阮文追》等。
濒危状况邕剧虽然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邕剧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提倡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一些古老的剧种(包括邕剧)普遍已渐渐失去舞台。 2、一些颇有造诣的编演人员因年事已高,已逐渐淡出舞台,有的相继去世,有些绝技难已传承。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对邕剧等古老剧种的兴趣较为淡漠,因此邕剧目前处于濒危状况。
保护计划保护内容
为保护邕剧,制定了五年计划。此计划由南宁市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地区及单位负责管理、督导,南宁市文化局负责检查、督促。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邕剧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剧目、表演、音乐及价值等全部状况。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邕剧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存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3、进一步开展邕剧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二)动态保护
1、组织市粤剧团的力量,通过专业扶持的手段,积极建立一些具有文化生态保护价值的邕剧演出村屯,并对其实行重点保护。
2、对邕剧精典的传统剧目,由市粤剧团进行排练演出,以实现推陈出新、扩大影响的目的。
3、组织创编人员,在认真研究邕剧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取其精华,争取创作一两个高质量的邕剧。
4、在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织市粤剧团等较高档次的演出团体,排练演出一些短小精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邕剧节目,从而扩大其市场影响。
五年计划
保护措施
2006年 对邕剧的发生、发展等历史沿革进行普查。
2007年 整理邕剧的相关普查资料,并归档。
2008年 由市粤剧团通过专业扶持的措施,建立一些具有文化生态保护价值的邕剧演出村屯,并对其实行重点保护。
2009年—2010年积极创作一至两个新编邕剧,争取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期间出。
预期目标
1、完善邕剧普查资料为主的静态保护工作。
2、由市粤剧团扶持建立一些具有文化生态保护价值的邕剧演出村屯。
3、创作新编邕剧,达到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扩大影响的目的。
保障措施
1、建立由市文化局相关领导为组长的邕剧保护领导小组。(现已建立)。
2、建立主要由南宁市各县(城区)文体局长为负责人的邕剧普查工作队(现在建立并开始工作)。
3、组织对邕剧有研究的编演人员,着手进行新编邕剧的创作工作。
4、实行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各界投资邕剧的创演,发展文化产业。
5、市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同时通过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演出,扶持和扩大邕剧的影响,并将其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
建立机制
在实行五年保护计划中,要重点建立如下四点保护措施,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
1、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将相关邕剧的保护工作,列入各县(区)文化体育局的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建立相应的奖罚条令。
3、邕剧的原生态保护与推陈出新的动态可持续保护机制。
4、发展邕剧艺术与开发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以文化旅游演出为产业依托,以保护和发展邕刷艺术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营运机制。
最后请大家观看邕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