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圣是谁代表作品有哪些,古代书法家的名字?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名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颜真卿、董其昌、苏轼、智永、蔡襄、黄庭坚、欧阳询等。
扩展资料: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
唐代的笔迹比前几代都多,大量的碑刻留下了珍贵的书法作品。
整个唐代书法都继承并创新了前几代人。唐代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那个时代的特征非常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代。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以下不分排名)
一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
二张旭,草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张旭传世的书法真迹很少,北宋米芾《宝章待访录》著录有张旭的《前发帖》、《汝官帖》、《昨日帖》、《承须帖》、《清鉴等帖》和“千文帖”。他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三王羲之,(这个想必大家最熟悉了吧)他是行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而且还是唯一一个被公认为“书圣”的人
四李斯,篆书的代表人物也是篆书的发明者。代表作品有《石鼓文》、《秦公簋》等。李斯的小篆是在秦国原有篆书基础上统一八国文字的结晶。相传秦代金、石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李斯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郑氏十大名人?
郑桓公
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友。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徙其国民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桓,故称郑桓公。2郑国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现在河南省新郑市)。成年后,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3郑玄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与晏婴、刘墉并称为“高密三贤”,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4郑买嗣郑买嗣(?—909年),汉人郑回七世孙,世为南诏清平官(即宰相)。郑买嗣曾为南诏重臣。乾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 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5郑成功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1-2]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6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7郑余庆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永贞元年(805年),郑余庆再次拜相,授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因得罪权臣被贬为太子宾客。此后,他历任国子祭酒、河南尹、兵部尚书、太子少傅、山南西道节度使、太子少师、尚书左仆射、凤翔陇右节度使、司空,封荥阳郡公。元和十五年(820年),郑余庆进位司徒,并于同年病逝,追赠太保,谥号贞。8郑延昌郑延昌,字光远,中国唐朝官员,出身荥阳郑氏北祖房,官至尚书左仆射。郑延昌生年不详,出自郑氏北祖房。近亲有唐僖宗年间拜为宰相的三重堂兄弟郑从谠。郑从谠的祖父郑余庆在唐德宗年间也为宰相。但郑延昌自己的祖辈却并不特别显赫,曾祖郑申官至金华尉,祖父郑则之官至骁卫兵曹参军,父郑猗官至抚州刺史。他至少有一兄郑允升和一弟郑延济。9郑谷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10郑樵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 ,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历史上行书名家以及特点?
东晋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47岁作品,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赋诗作词,便有了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那俊秀飘逸的风格,极具变化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是神秘莫测的境地,不得要领。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这天下第一行书至今下落仍然扑朔迷离,不知所踪,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唐代颜真卿
颜真卿以忠烈闻名,在当时以及后世极富盛名。这件《祭侄文稿》,是他追祭被乱军所杀的侄子所写,艺术价值极高,被公认为仅次于《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书”。
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苦难,颜氏家族也在所难免。为了纪念惨死的侄子,颜真卿奋笔疾书,把满腔的悲愤融于方寸之纸,成就了书法史上的千古佳作《祭侄文稿》。
面对这幅情感真挚、凝结着深仇大恨的泣血之作,仿佛看到的不是作者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痛,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深情地自言自语倾诉,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颜真卿自己也永远不可复制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了。
唐末五代杨凝式
被称为“疯子”的五代宰相,在书法史上地位极高,作为一种审美趋向和风格追求,他是一个从唐代的“尚法”到来代的“尚意”书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在饥饿的时候,有人送来美味的韭花,可想而知此时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好。这也是此幅书法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人书合一,在跳动的字符下,情感得以抒发,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韭花帖》素有“天下第五行书”,在用笔、结体、章法上与《兰亭序》是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世人皆言其神韵与《兰亭》 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苏东坡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贬谪黄州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这两首诗都是苏轼由性而作的。
诗中充满了从他内心的深处发出的真挚情感。这般苍凉多情的诗作,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苏轼当时内心惆怅孤苦。而以此诗为内容的《寒食帖》书法作品也正是苏轼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发的,故而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可以说是无一笔荒率,成就了天下第三行书。
元代赵孟頫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
《止斋记》通篇字形俊秀飘逸,而笔笔又谨守法度,体现了他极深的行楷功力,乃至后学无法超越。此卷系清代大学者俞樾篆书的“止斋记”三个大字,并隶书“松雪真迹、虞轩珍藏、曲园题首”十二字。
明代董其昌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的书法成就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清代王铎
王铎(1592年—1652年),清代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神笔”之称。
人们喜欢将董其昌和王铎相提并论,其实王铎在书法上的创新度要远胜董其昌。董其昌充其量是低配版的赵孟頫,而王铎行书则不逊于赵孟頫,甚至直追王羲之。
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王羲之哪个朝代的他有哪些作品?
王羲之主要生活的朝代是:王羲之的幼年主要是西晋-惠帝朝。王羲之的童年主要是西晋-怀帝永嘉年间。他的青少年时期主要处在东晋-元帝明帝朝。王羲之的中年主要是东晋-成帝康帝时期。中老年时期是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大量的传世书帖成文于这个阶段。兰亭序的8年后,穆帝生平五年,卒。
王羲之的作品:就是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主要生活的朝代是:王羲之的幼年主要是西晋-惠帝朝。王羲之的童年主要是西晋-怀帝永嘉年间。他的青少年时期主要处在东晋-元帝明帝朝。王羲之的中年主要是东晋-成帝康帝时期。中老年时期是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大量的传世书帖成文于这个阶段。兰亭序的8年后,穆帝生平五年,卒。
王羲之的作品:就是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古代还有哪些书法家写出他的名字?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儿帖》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王羲之,《兰亭集序》
苏轼,《寒食帖》
怀素,《自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