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石鼓的代表作品

古代书法家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写得非常漂亮了。没有一位书法家能真正做到篆隶楷行草样样皆精,书法家都主张要学习一点篆隶,以提高其篆隶楷作品的灵动活泼之意,世界上除了书法外没有哪一门艺术形式和文字有这么紧密的练习。...

石鼓的代表作品,吴昌硕的篆刻弟子都有谁?

吴昌硕的篆刻先从《飞鸿堂印谱》入手,转师浙派,后又学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长期师《石鼓文》,他曾自云“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他以书法入印,成为其印的重要特点。他的印和黄士陵相反,是一种泼泼辣辣,所谓粗服乱头式的印风。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浑厚苍茫、气宇轩昂的美。他除了师法《石鼓》等雄浑的作品作为基调以外,还在使用工具和刻制方法上采取了许多前人不曾用过的方法。如他使用了“钝角”的刻刀。他将钱松的切中带削的刀法和吴熙载的冲刀法结合起来。讲究钝刀猛力,成为一种特殊的、新颖的用刀方法。他的印能在秀丽中见苍劲、粗豪中不失高逸之气。吴昌硕在中国印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豪放一路说,前人难以比拟。就个人风格的成熟性来说,印学史上也是少有的。

古代书法家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写得非常漂亮了?

纵观历史,没有一位书法家能真正做到篆隶楷行草样样皆精,他们总是突出某一方面,即使是书圣王羲之,其最大贡献也是在行书上。

虽然如此,很少有书法家只习一二种书体而不习其他书体的,他们大多是五体皆习而主攻一二书体。以楷行草为主的书法家,同时也会临习篆隶,其原因如下:

1、篆隶是书法之根本。有人曾作了个比喻,如果把书法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篆书是其根,隶书是其干,楷书是其枝,而行书、草书则是其花、叶。

学习书法首先要固其根本,方能枝繁叶茂,所以不管主攻何种书体,书法家都主张要学习一点篆隶。

2、从书体的演变化,先有篆书后有隶书,然后才产生草书、行书、草书,学习篆隶,能彻上彻下,知道书法发展历史,能更好地理解书法。

3、从用笔上讲,篆书是圆笔之本,以转为主,运以中锋,是草书的基础;隶书是方笔之源,以折为主,兼用侧锋,是楷书的基础。

学习楷行草者,再习篆隶,能更好地理解笔法之来源,从而夯实笔法基础。

4、书法五体一脉相承,其书理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特点,相互学习有助于风格互补。

五体中,篆隶楷主静,行草主动。很多书法大家主张,以篆隶楷为主者,应适当临习行草,以提高其篆隶楷作品的灵动活泼之意;而以行草为主者,则应适当临习篆隶楷,以增强其行草作品的沉着端庄之态。

其实,这有点类似我们的饮食。专家告诉我们缮食结构要均衡,既要有鸡鸭鱼肉,也要有萝卜青菜;既要有各类菜肴,又要有大米白面;既要有精细食物,也要有五谷杂粮。如此,方能保障人体各方面所需。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北京上方山云水洞是喀斯特地貌吗?

北京上方山云水洞是喀斯特地貌

“云水洞”三字,为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洞长613米,共有6个大厅、108个自然景观。洞口有单体摩崖佛像高2米,为辽代作品。云水洞洞厅高大,雄伟壮观。其中擎天玉柱、双狮顶牛、狮子望月、二龙戏珠、十八罗汉等堪称溶洞奇观。

尤为奇特的是第二厅擎天玉柱高38米为亚洲之首,高大壮观,钟乳石上有石锣、石鼓、石琴,用木棍敲打声音逼真,并能演奏,“我是一个兵、大秧歌”等歌曲。此景新奇,其它洞穴景观是不可比拟的,受到中外游客青睐。

书法艺术的大道至简又体现在哪里?

书法艺术的高深在于多个方面,第一,他是基于文字的抽象艺术,世界上除了书法外没有哪一门艺术形式和文字有这么紧密的练习,中国的汉字赋予了书法艺术具体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第二,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最早的甲骨文虽谈不上是成熟的艺术形式,但也有了审美追求,随后的钟鼎文、石鼓、小篆已经有了艺术的要素。到了东晋王羲之时期书法已经达到了艺术顶峰,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少有的,书法艺术几乎一开始就达到了顶峰。第三,书法经典作品的创作者几乎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书法家,书法的训练和创作是中国古代全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共同行为和必备技能,这在世界艺术史、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书法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技法高深莫测。主要书体真草隶篆,还有汉简、锦帛书、章草、魏碑等其他书体,形式上手札、册页、长卷、立轴、斗方、扇面、篆刻、刻字等等。各个又有不同的流派代表人物,不同的技法,甚至不同的审美情趣。

第五,书法艺术所包含的多层次的意境和审美追求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法现在为什么会这么火?

回答要点:现在书法比过去火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历史缘由、时代推动、社会需求。第一,历史缘由:

世界上唯一将古老文字作为艺术的,是我们中国,这门书法艺术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传统的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书画成为了中国的十大国粹之一,而且位列其首。所以,很多有历史担当和艺术追求的书法家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以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书法艺术事业为己任,坚守书法艺术的魂与根。

特约艺术家胡抗美 篆书作品第二,时代推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各领域对书法活动的支持和重视,使今人对书法的认知度、关注度、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如教育机构、各种书法培训机构、创作中心和电视、报纸、微信等都在普及书法。加上出版业、考古学、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书法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碑帖资料,使书法学习更方便,快捷、高效。

现代书法进入展览时代,艺术时代,不仅群体大,尺度大,各种形式的书法创作也层出不穷。现代书法成为了一种更自由、更多元、更立体而丰富的艺术呈现,它的多维性和开放性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和热爱。

特约艺术家刘正成 行楷作品第三,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而残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复杂和谨慎、冷漠,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情绪释放的合理方式的渴求便凸显出来,而练习书法是最简单可行,又最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远离浮躁的最好打开方式,这也是练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原因。

怀这种想法的这部分人,他们只想把书法作为一种愉悦自己的爱好,轻松、自由、洒脱,开心的玩艺术,以书会友,寻找志同道合的交流空间,充实自己。

特约艺术家曾翔 楷书作品

在现代这样开放的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迅速拓宽范畴,扩充领域,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有力的在整合资源,融合各种艺术元素:绘画艺术的画面感,音乐的节奏感,舞蹈的韵律感,诗歌的意境感,甚至体育运动的力量感在现代书法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还有书法家创作的影书,也凸显了影视中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是现代书法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的视觉冲击。年前,本人有幸受施晗邀请加入了【大米艺术】私友群,在群里经常看到艺术家们发作品和链接交流,真的大开眼界,这些感悟就来自于群里欣赏作品的感受。

特约艺术家冯振 草书作品

现在,练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且书写更自由,风格更多样,个性更张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喜的文化现象,也不能不说是社会的发展引起的变化和进步。

总之,现代的书法艺术处于一个自由开放、探索发展、异彩纷呈的的新时空,它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有时甚至让人眼花缭乱,心存疑惑,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接纳、甚至需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书法艺术中的新生现象。也许在这场书法的变革风暴中,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书法事业新的繁荣和高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期待中国书法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期待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特约艺术家李妙染 隶书作品延伸探讨

艺术需要百家争鸣,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的盛况,怎样脱前人窠臼,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推进我国的书法艺术?是目前艺术家们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个人觉得不管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书法传统的笔墨精神也就是笔墨艺术的魂与根是不能丢的,在掌握好法度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不中国书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此,师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白石故里总编文静

2020年5月24日于白石故里:莲城

感谢您的阅读!上述观点您认同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期待您的关注!

姜昆父亲?

我们了解姜昆父亲的情况是这样的:

姜昆的父亲姜祖禹先生,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习练书法五十余年,专攻碑帖,苦习欧体。五十年代初从事教育,教育之余,苦练书法,每每批阅学生作业之后,在简陋的居室里伏案临写,废寝忘食,他时而习之于钟鼎石鼓,时而墨之于篆楷隶行。他的作品,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各地碑林等均有收藏。

姜昆从小在其父——著名书法家姜祖禹的熏陶下学习书法,临池不辍。他曾与唐国强、郁钧剑一起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栏目,谈论书法艺术。如今,姜昆的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