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周桐的代表作品

一个来梁山旅游的绝世高手…话说当年戴宗路过沂水县界时,在这之前杨林说他偶遇公孙胜听闻梁山广招义士。杨林怎么就能在酒馆和道士拼桌还正好碰上公孙胜了呢,又或者是杨林早就打探好梁山众人的底细了,之后公孙胜让他找戴宗。...

周桐的代表作品,水浒传哪个人物功夫最厉害?

地暗星·锦豹子杨林,一个来梁山旅游的绝世高手…

话说当年戴宗路过沂水县界时,只得一人大叫“神行太保”,杨林就这么出场了。在这之前杨林说他偶遇公孙胜听闻梁山广招义士,就带着公孙胜的介绍信来了,公孙胜让他找梁山上最快的男人,果然我们有缘在此相聚。

这就奇怪了。

那个年代道士可不少,杨林怎么就能在酒馆和道士拼桌还正好碰上公孙胜了呢?

或许是公孙胜声名远扬,又或者是杨林早就打探好梁山众人的底细了,如果是后者的话,这就很可怕了。

之后公孙胜让他找戴宗,他洽洽在合适的时机遇对了合适的人。

这就更奇怪了,他怎么知道戴宗什么时候下山,走哪条道。

你可别和我说诸如这是施公故意安排或者他守株待兔之类的话。

总之一切都太巧了。

再说,公孙胜能对一个初次见面之人就写信推荐,这其中必有不可说的秘密。

而杨林见了戴宗的托词也丝毫没有任何卑躬屈膝,或是找到组织的态度,反而满满的给人一种玩腻了,就找个老实人嫁了的感觉…

你以为杨林见了戴宗倒头便拜是处于尊敬?呸!那是人家锦豹子在对自己的跟踪内力暗喜,摆的其实是传授自己跟踪大法的老师傅。

之后杨林表示自己蓟州管下地方州郡都熟悉,可见其活动范围之大。

之后在饮马川,靠着杨林的人脉又收了邓飞等人,又为梁山增添了不少实力。

上梁山的第一次战役,杨林扮作哈利波特混入祝家庄。

哎呀不好光顾着欣赏祝家庄的美景不小心迷路了。

于是杨林被俘,后来孙立来当卧底破了祝家庄才救出了杨林。

有人说杨林被抓实在窝囊,但两军对垒刀剑不长眼,杨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祝家庄翻篇了,进入高唐州。

高廉的法术着实厉害,公孙胜没回来这仗打不赢啊。

或许宋江比我们更能看清手下的实力。

大军撤退后他留下杨林和白胜。

白胜算是被读者误解最深的好汉,那宋江是怎么想的呢?

或许这二人才是宋江心中最靠得住的高手。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晚上高廉来劫寨,黑灯瞎火的被杨林射了一箭…

也就是这一箭,让高廉暂时停止了对梁山的攻打,也为公孙胜留下了充足的归寨时间。

太阔怕了…

之后高俅来袭,杨林水战斩杀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

这就奇怪了,你个马军小彪怎么总是“不务正业”。

或许锦豹子就是全能吧。

南征北战,杨林的表现中规中矩却又惊险万分。

在大军征方腊攻打杭州后,杨林得了瘟疫,在那个年代这就相当于提前死亡啊。

BUT!

杨林自愈了!!!

两种可能:

1、杨林为逃避战争装病;

2、杨林内力深厚无人可比。

不管怎样,他活了下来,这就是他实力的体现。

那么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要装病呢?

因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杨林最终辞官和裴宣回到了饮马川。

为什么是裴宣?

我们来看裴宣的插画…

这背后的月亮标志能让你想到谁?

没错就是他,八神庵!

那么杨林的真实身份也出来了。

他就是,

草薙京!

所以,杨林才是梁上最厉害之人!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影视剧中杨林的扮演者,先看新水浒中的杨林:

等等,这货不就是新三国的马岱嘛!

在《人民的名义》中他还是热心民警雷哥:

所以你看这个演员饰演的都是一些看似边缘实则总能给人眼前一亮但又突然消失的角色…不得不说新水浒的编剧可能也是“杨林爱好者”吧,哈哈~

文/车逻辑的逻辑

不是草薙京,难不成他真是杨志和林冲的结合体?

他到底有多厉害?

在民间一直有句话叫“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霸王级别的人没有一个能超过项羽的,而将才中李存孝的武艺也是天下无双。

“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而罗贯中更是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把李存孝塑造成天下英雄无人能及的十三太保。虽然这里面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也能从谚语和演义中看出李存孝在世人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李存孝是谁?哪里人?

李存孝为唐末各路英雄中战斗力顶峰代表,后被李克用赏识收为义子,封十三太保,并且还特意为他修了一座黑城,让其驻守此城。

对于李存孝的出生地,历史记载比较模糊,按史料的只言片语推敲,李存孝应该是河北省涞源县人士。因为模糊的史料记载李存孝为“代州飞狐人”,而历史上被称为飞狐的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涞源县,但可惜的是当地却没有关于李存孝的记载。

而离涞源县不远的一个灵丘县倒是对李存孝有些许记载,历史上灵丘县曾有一条官道,这条道被称为“飞狐道”,并且灵丘在历史上多次被代州管辖,所以灵丘很有可能就是“代州飞狐人”中的飞狐。

而在魏晋时期,涞源县和灵丘县曾被合并过,所以从现有的资料推敲,李存孝可能是灵丘与涞源一带的人士。

李存孝有多厉害?

据传李存孝小时候家境不好,平常要帮家里放羊,而恰巧李晋王李克用一批人上山打猎,围捕一只猛虎时,不小心被猛虎逃脱,一下便窜到李存孝的羊群中。

李存孝刚准备拉弓搭箭射死猛虎,却没想到一个估摸才八岁的小孩,一步跨上去抓住老虎尾巴,然后骑在老虎背上,把它按在一块巨石上,几拳便打死了猛虎。

李克用和手下们看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刚八岁的小孩有如此巨力,并且在遇到猛虎时没有一点害怕,反而徒手打死猛虎。

李克用觉得自己发现了个神童,想收为己用,于是便故意考验一下李存孝,告诉他这只老虎是自己养,既然老虎被打死了,李存孝就要负责把老虎送回去。

怎知李存孝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抓起老虎的尾巴,随手一扔,老虎便越过南天门落在了盆底沟上下,还砸了个大坑,从此后百姓还把此坑成为“跌虎坑”。

此后,李克用便收李存孝为义子,而打死老虎的那块巨石被称为打虎石,这个村也被称为打虎村。

野史中李存孝更是有九牛之力。

据民间传说,李存孝被李存信陷害后被判车裂之刑,行刑时李存孝的手脚和脖子都被套上粗麻绳,然后让五头牛向不同的方向拉,但因他天生神力,五头牛用尽全力也无法伤他半分。

而让人心颤的是,在牛拉了半天后,李存孝一发力反而把五头牛给倒拽了回来跌倒在地上。后来李克用看到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便让人骗他说,如果他乖乖听命,天庭会安排一个位置给他,头脑简单的李存孝还真信了,至此李存孝才被杀死。

天生神力、战斗英勇,但头脑简单

就像上面讲的那样,头脑简单的李存孝被李克用一句话就给欺骗而从容赴死。

历史上对李存孝记载形象是:

“猿臂善射,身披重铠,手舞铁槊,出入阵中,而两匹战马随身,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这种形象是典型的好战之人,但谈到计谋方面李存孝就不行了,他只能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不然也不会轻易中了李存信的离间计。

李存孝跟随李克用期间立功最多,但李克用后来人命康君立为代理节度使,封李存孝为汾州刺史,因为这样的封赏让李存孝愤愤不平,几天不吃饭来赌气,后来李克用听到此事,便无奈升了他的官做了邢州的留后。

这次的升官才让李存孝笑逐颜开,一扫郁闷之气,因此说,李存孝上马打战无人能敌,但论计谋他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将,有勇而无谋。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

《水浒传》中,若把押运生辰纲的将领由杨志换成武松,无论智取还是硬抢,晁盖、吴用等人都没办法取得生辰纲。事实上,以主事人晁盖顾惜人命的性格,在得知是武松押运生辰纲之后,他很有可能会主动放弃这次行动。

一、武松的江湖经验非常丰富,吴用的计策能够骗过杨志,却根本骗不过武松,所以“智取”已不可行

在吴用的安排下,在黄泥岗上,白胜扮作卖酒的,晁盖、吴用等七人扮作行脚商人,先当着杨志等军士的面喝了一桶。紧接着刘唐又揭开另一桶,兜了半瓢吃,打消杨志一方的疑虑。然后吴用才取出蒙汗药放到瓢里,假装去偷酒喝,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喝,被白胜劈手夺来,倒在桶里。

这一连串变戏法的伎俩,骗过了杨志和谢都管。纵然杨志心中还有些疑虑,也挡不住部下焦渴难耐,而且他自己也是如此,结果被一一迷倒,失了生辰纲。

但是如果把杨志换成武松,吴用的这些把戏就不够用了。杨志作为名门之后,一身本领只在沙场上,所以识不破吴用的计策。可武松行走江湖那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什么骗人下药的把戏没有见过?

你不见孙二娘在十字坡开黑店那么多年,不知道多少人被下药迷倒,做成了肉包子,可武松把酒碗一晃,就知道里面下了药。

再说武松这个人也是很会来事的,当年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之后,县令赏他一千贯钱,他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了猎户。如果是武松领头押运生辰纲,断不会像杨志一般打骂军士,弄得部下怨气冲天,不服管教。

可以想见,武松和部下会相处得非常融洽,部下都听他的号令。在黄泥岗上,就算大家口渴难耐,只要武松不许吃白胜的酒,部下一定会听从命令,让吴用等人无计可施。

二、如果不能智取武松押运的生辰纲,那么晁盖、吴用等人是否具备了硬抢的实力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武松的武艺在梁山无疑是顶尖的水平,向来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他拥有水浒好汉中唯一有名字的武功“鸳鸯腿”,能够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足见武艺之高。

而且,武松作为一个底层的小混混儿,却对进入体制当官非常向往,谁要是妨碍他做官,他就会跟谁拼命。

你看他在景阳冈打死老虎后,阳谷县令让他当都头,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后来,张都监让他做个亲随,他跪下称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随镫,伏侍恩相。”

一个都头,一个亲随,根本就没有品级,已经可以让武松“跪谢”,如果让他当上杨志的“副牌军”,八九品的官职,武松还不得为此肝脑涂地?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人想破坏武松体制内的前程,武松也一定会让对方“肝脑涂地”。而从鸳鸯楼一案,我们也可以知道,武松发起狠来有多可怕。

所以武松这一方,就是狂暴状态下的武松,和十来个正规军。

至于晁盖一方八人,人数并不少,但战斗力就很垃圾了。

主事人晁盖号称托塔天王,绰号很唬人,但只是力气大,爱好枪棒,身强体壮。

军师吴用,只是脑袋好使,实际战力还比不上一个军士。

阮氏三雄,一身功夫都在水上,到了陆地上也不够用了。

法师公孙胜,能呼云唤雨,会五雷天罡,在这种无差别攻击,在两方混战中,容易误伤友军,也不堪用。

白日鼠白胜,本是一个闲汉,后来在梁山排到106位,战力可想而知。

赤发鬼刘唐,他能坐到梁山步军第三把交椅,和雷横大战五十回合,还算有些本事。

所以硬拼起来,刘唐、晁盖已经算是主力,阮氏三雄也凑合,至于不能施法的法师、用不到脑的军士和一个无赖闲汉,就不足为虑了。

按照双方实力的对比来推测:武松足以收拾掉晁盖和刘唐、阮氏三雄几个硬茬,剩下的法师、军师和闲汉,十来个正规军士也足以应付。

因此,如果晁盖一方和武松等人硬拼,必败无疑。

3.再说以晁盖的人物设定,也不允许他和武松一方硬拼,所以他很可能主动放弃劫取生辰纲这一计划

晁盖这个人,人物设定便是仗义疏财,义薄云天,敢于为民请命。他决定劫取生辰纲,是因为这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取之有道。他奉行的是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但不能伤害人命。

晁盖火并王伦,被拥为梁山之主后,很快就定下了不得滥杀无辜的硬规矩。

梁山初次抵抗官军围剿胜利后不久,有手下来报一队客商经过,当时梁山正缺钱粮,晁盖当下派人下山,但又特意分付道:

“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

山贼们抢劫归来,晁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曾杀人么?”小喽罗答道:"那许多客人见我们来得头势猛了,都撇晁盖见说大喜,立下规矩:“我等自今以后,不可伤害客商性命。”

劫取生辰纲之前,晁盖和吴用等人商议时,吴用说有“软取”和“硬取”两个方法,“软取”不成时,便可转为“硬取”。但以晁盖的性格,想必还是愿意“软取”,不伤无辜。

所以说,如果让晁盖知道是武松押运生辰纲,他了解到,武松这个人勇武处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精细处能一眼识破孙二娘的洗脚水。吴用所说的“软取”之法已不可靠,而“硬取”的话,双方又势必伤亡惨重。

于是义薄云天、为民请命的晁天王思索半晌,喟然长叹一声道:

罢了,罢了!本意是寻常将领押送生辰纲,不想是那打虎武松。想必是那老天,不使我等兄弟得这一场富贵!

大家还是散了吧!

综上,如果让武松押运生辰纲,晁盖、吴用一方毫无机会。

为什么有人说水浒传中关胜打不过林冲?

关胜与林冲两个人谁更胜一筹,这是一个无法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

两个人虽然曾经有过交手,但这次交手不是林冲与关胜的单挑,而是林冲与秦明合战关胜。这样看起来,林冲、秦明二打一都没有拿下关胜,或许是关胜要更厉害一些。

可如果说到战绩,那林冲的战绩是从无败绩,而关胜却有过败仗,要是这么论起来的话,仿佛林冲要比关胜更稳健一些。

分析

《水浒传》中的排名到底能不能体现出实力的强弱,这一点还真的不好说。

很多排名比较靠前的人实力总被人怀疑,譬如说没遮拦穆弘、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等人,他们就是被质疑的对象。

那么,关胜、林冲二人的排名先后有人质疑么?也有人质疑,只不过这种质疑不是出于关胜能力不济,而是有人在给林冲“喊冤”。

林冲VS关胜

在书中,林冲只于关胜有过一次交手,就这一次交手还有秦明在前面做了铺垫:

“霹雳火”秦明听得大怒,手舞狼牙棍,纵坐下马,直抢过来。关胜也纵马出迎,来斗秦明。林冲怕他夺了头功,猛可里飞抢过来,径奔关胜。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宋江看了,恐伤关胜,便教鸣金收军。

其实,就小编来看,这场战斗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关、林、秦都是水浒中的一流勇将,这种级别勇将的交手如果不出意外(暗算、冷箭、马失前蹄),那就不会分出胜负。

以关胜的实力,想要胜过林冲、秦明联手那绝无可能,否则宋江也不会担心关胜了。但林、秦二人想要拿下关胜也不存在,就算关胜武力不及,逃跑还是没有问题的。

也正是因为这无果而终的一战,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疑问。毕竟,此前林教头从未出现过和人联手的情况,这次联手是否是实力不济呢?

这样的说法,让林冲的粉丝很是抗拒。林教头可是毫无败绩的勇将,岂是那个能被张清暗算的关胜可比:

刚抢得两个奔走还阵,张清又一石子打来,关胜急把刀一隔,正中着刀口,迸出火光。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

这是“张清暗算关胜”的场景回放。事实上,关胜并没有被张清暗算成功,人家关胜用刀挡住了石头子。至于说为什么无心恋战,那是因为关胜本就是为了救人,而并非杀敌。

客观地说,单就二人各自的战绩,以及二人交手的情况来说,他们无法分出胜负。起码,读者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的设定

如果想搞明白《水浒传》,我们就必须弄懂《水浒传》的成书。

众所周知,在《水浒传》成书历程中有很多资料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

不过咱们今天不说这些,咱们今天要说的是《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是元代的讲史话本,后来的《三国演义》就是在此基础上成书的。在《三国志平话》中,除了引入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外,还为后来的《三国演义》打下了“人物形象”基础。

譬如说五虎上将、庞统、周瑜、貂蝉等人的人物形象,在《三国志平话》中就已经初见端倪。

咱们再说回《水浒传》,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瓦舍艺术特色,其中包括语言艺术、打斗场面,同时也从瓦舍艺术中选取了自己所偏爱的人物形象,譬如关羽、张飞。

施耐庵把关羽、张飞的人物形象嫁接到了《水浒传》中,于是就形成了关胜和林冲的人物形象。

关胜的形象自不必说,书中明确地指出关胜是关羽的后人。至于林冲,书中也曾经说过林冲在梁山上有“小张飞”之称:

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大家都知道,关羽、张飞二人的实力是伯仲之间,不分胜负。所以,以此二人为模板创造的关胜和林冲两个人也应该是不分胜负的。

既然不分胜负,凭什么林冲排名要在关胜后面。明明林冲的功劳更大,资格更老,关胜在他前面那就是宋江有阴谋。其实林冲比关胜厉害,关胜在前面就是宋江打压林冲。很多读者都是这么想的,可事实上这只是阴谋论。

关前林后的原因

很多人受了金圣叹的影响后,觉得《水浒传》就是独“恶”宋江,认为宋江是一个纯粹的阴谋家。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对于《金批水浒》个人觉得与其说是金圣叹在批水浒,不如说是金圣叹在用自己的思维重新创造《水浒传》。

我肯定金圣叹对《水浒传》中的细节点评,对于很多人物的评点,金圣叹的确是一语中的,真的是精髓。但金批的核心我不赞同,起码我不觉得施耐庵要把《水浒传》写成一部阴谋论。

《水浒传》的基调其实很明确,就是突出“忠义”。只不过是另一个维度的忠义罢了,整部书中的人物除了李逵之外,基本上都有着“反贪官不反朝廷”的思想。

哪怕是大家一致认为的反抗意识极浓的武松、鲁智深,早期的时候也并不反对报效朝廷:

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 “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就连武松都是有招安想法的人,整部书的忠义基调还需要质疑么?既然忠义基调不必质疑,那这怎么能是一部以彰显宋江阴谋的作品呢?

至于说到关胜、林冲二人排名的奥秘,其实也没有多么复杂,归根结底还不过是“忠义”二字。

关胜作为“忠义”代表关羽的后人,把他排在五虎上将的首位,就是梁山表现忠义的一个手段。同时,关胜的地位越高,就越证明宋江对招安一事的期待。

相比林冲而言,关胜既有着“忠义”血脉,也是朝廷的重要武备人员,宋江立关胜这杆旗为五虎之首,其目的无非是想吸引朝廷的关注。

结语

单纯从战斗力而言,关胜与林冲是不分胜负的。无论是个人表现还是作者设计,包括成书背景,他们两个人不会有强弱之分。

而关胜排在林冲之前,也只是《水浒传》烘托忠义思想的需要,并无什么阴谋论的存在。

至于说为什么有人觉得关胜打不过林冲,与其说是在贬低关胜提高林冲,我到更偏向于是读者“同情”心在作怪。人们并不真的会觉得关胜打不过林冲,只是在为林冲排名关胜之后而替林冲喊冤。

与原著情节有些出入的赘婿?

挺佩服《赘婿》的编剧的。因为通常来讲,拍成影视剧都是毁原著比较常见,而《赘婿》转变了原著的风格,精简掉很多内容,反而更有人气。

不客气地讲,如果完全按照《赘婿》的原著来拍,不会有这么精彩。这是因为,原著有明显的缺陷。

原著的架构太大,线索缠绕,内容也很杂。原著是很冗长的,并且基本属于正剧。但电视剧根本没打算拍得那么啰嗦,因此舍弃掉那些没用的内容是很必要的。

原著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把主角特意打造成人肉高达加后宫。但是在影视剧里,尤其是现在,人肉高达已经臭大街了,一文不值,后宫题材更是值得双手竖两次中指。

就现在来讲,不必要的文武双全是没有人愿意看的,后宫更是虚幻,只适合那些魔法师、意淫狂。小说可以很脱离现实,若是影视剧也这么过度脱离现实就招人烦了。

《赘婿》能火,编剧居首功。

《赘婿》最好的地方,就是省脑子。

实际上我是这么想,如果不是侦破探案题材,搞出过多的支线剧情屁用没有。

现在很多作者可能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作品里的线索七绕八绕,把架构拉得特别大,甚至最后刨坑把自己埋了。那么多勾心斗角,但水平又不高,观众早就腻了。观众想看什么?图一乐儿而已,都想让脑子休息休息,不愿意为了无聊的肥皂剧情浪费脑细胞。肥皂剧里搞悬疑,没有几个好下场的。

而《赘婿》的原著其实就是穿越肥皂剧,乱七八糟过多的支线,反而使主线不明朗。小说可以这么写,但电视剧按照这个拍,观众会看得很累。

编剧很聪明,把那些无聊没用的情节全部砍去,让角色的人物关系也更加简单,观众看起来省脑子,再加上一点笑料,这就是部好剧了。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里说:最顶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法。

小说不是最顶级的食材,但若过度加料,最终也会变了味道。实际上,《赘婿》小说原著到后期就已经跑题跑得没边了。

只留一两个扣子会吸引人,留一二十个扣子只能让人抓狂。编剧抓住了“赘婿”两个字,把剧情设计得清新些,正好让观众清爽一下。

“轻松”就是《赘婿》的秘诀。平时看了太多沉重的东西,轻松一下真是不错。当然了,之后肯定会有其他网剧跟着《赘婿》来学,而这个风格,早晚也会把观众搞腻就是了。

武松为什么一定要喝醉了才打蒋门神?

大家对于武松的认识,大致有三:第一是由山东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武松》。

第二是由孙振业和单田芳的快板评书《武松传》、《武松》。

第三是九八版的央视版的电视剧《水浒》。

诚然,小说中的武松被描述的神勇过人、徒手毙虎,端的是很不一般。

但是,八三版版的电视剧《武松》快板评书《武松传》和《水浒》等艺术作品也把武松的形象拔高到了神乎其神的程度。

首先是SD电视台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士,把他的造型覆盖上了一层那个特殊时代的一种政治色彩。

其次是快板评书为了提拔他的形象,把一些原著中不属于他光环附加在了他的身上。

比如,生铁佛崔道成本是鲁智深打死的,方腊也是鲁智深所擒,但这些都成了武松的功劳。

到了九八年央视版的《水浒》开拍时,可能是由于武松在过去塑造比较成功的原因再加上丁海峰的演技出众,于是有了“马上林冲,步下武松”的说法。

再后来,什么武松遇强更强,战斗力爆棚和秒杀之类的一些现代词汇附加到了他身上。

其实,在原著中是看不到这些的,而且原著中也没有马上林冲和步下武松一说,更没有提到他是周桐的挂名弟子,甚至连师承何处都没有,更没有学艺于少林寺一说。

在武松因杀死嫂嫂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发配孟州之后,在牢营中受到了老管营儿子施恩的款待,但施恩对武松的款待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要武松帮他夺回被蒋门神霸占去的酒店。

武松在大是大非面前算不上是一个急于公义的人,但狭隘的个人恩怨立场却是非常的坚定。

比如说,如果施恩不先对他进行感情投资,他是不会帮他夺回快活林酒店的,再比如他明知道孙二娘夫妇是杀人的恶魔,却还是和张青结为了兄弟,他既然后来血溅鸳鸯楼,但在当初受到张都监厚待时,却还是感恩戴德自称“妄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因此,当施恩有意结识武松的时候,武松自然不会放过自吹的机会。

但这时施恩并没有说出快活林酒店的事情,只说再等三五个月等养息好身体再说。

但武松急于要表现自己,呵呵大笑说:“我去年害了三个月的疟疾,景阳冈上酒醉里打翻了一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何况今日!”

武松在此完全不提景阳冈打死老虎时的恐惧、紧张和害怕。

随后又急于表现自己的神勇,把天王堂前的一个三五百斤的石墩举了起来,博得了大家的一直喝彩。

到这时施恩方才说出要武松帮忙的事情。

原来是施恩依仗自己老子当牢营长的势力,又雇佣了牢营中几十个拼命之徒,在孟州道的快活林中开了一家酒店,对沿途的一些客商进行盘剥收入颇丰。

但岂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老子的上司张都监和本营的张团练看着不服,但是明着用官府的名义硬夺毕竟不合情理。

但是张团练这厮有一个好兄弟叫蒋忠,因身体高大,又有一身相扑的好本事,因此在江湖上送他一个外号叫做蒋门神。

蒋门神依仗张督监和张团练的势力保护网,公然夺了施恩的酒店,因此施恩才有意结识武松,要他帮助出这口恶气,至此武松方才知道施恩要结识他的原因。

看官听禀:在施恩给武松介绍蒋门神的情况时,特意提到了蒋门神身高九尺,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此话不能不引起武松的注意,那蒋门神比自己还要高大,而且还是泰岳擂台的退役冠军,自是不能轻视。

但武松也是有底气的,虽说对手不是一般,但转而一想他再厉害毕竟只是一个人,再厉害也不会超过老虎,老虎自己尚且能打死,更何况是一个人。

但是武松自己心里也明白,当初打虎是在酒劲冲动的情况之下,俗语说的好,酒中英雄胆。

如果当时自己不曾喝酒,是绝没有上山打虎的勇气的,大虎完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如果叫自己再去景阳冈打死一只老虎,说啥也不会去,就算是喝了酒也不行。

因此在施恩说明真意之后,武松慨然应诺,一者受了施恩的恩惠,二来又当着大家的面自我表现了一番,此时此刻断没有不应承的道理。

但又对施恩提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必须要喝酒。

如果按照书中所表和影视剧的说法,武松自称是“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便有五分本事,倘若吃了十分酒,这力气不知从何而来。”

大概意思就是酒吃得越多便本事越大,其实这是完全颠倒的概念。

在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当时的杨志和鲁智深等人依靠武力拿不下呼延灼,他怎么不喝的烂醉去和呼延灼交手?

让我们再往下看!

话说武松和施恩计划已定,明日去快活林依计行事。

在临行之前,武松曾提出了喝酒的问题,施恩自是愿意满足要求,依照施恩的本意是派两个仆人挑着酒担一路跟随。

但武松却说不用,一路沿途逢酒店便饮,这叫无三不过望。

武松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原来那武松出身市井,自幼爱喝酒打架,街斗经验十分的丰富。

由于和蒋门神从来没有见过面,又听施恩说的他武艺如何了得,心中自然不敢轻视。

他喝酒的原因有三:第一他是有备而来 喝得大醉可以起到迷惑蒋门神的作用,然后突然间发力一举拿下。

第二,倘若此次打不过蒋门神,大家都会以为他由于酒醉的原因,而会减少负面影响。

第三,那就是借助酒力的作用壮胆。

书中有表:他自己也说过若不是酒醉了以后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的这只大虫。

然后武松更进一步说明真意: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施恩比较谨慎,要和武松慢慢饮了再去。

这时武松才不得不说出真话:恁么却才中我意,去打蒋门神,教我也有些胆量,没酒时如何使得手段出来?还你今朝打倒那厮,教众人大笑一场!

古代文学小说中的有些词汇,我们有些至今还不甚解其意。

比如“分际”、“莫须有”之类,也是各有各的不同说法,文中的“还你打倒这厮,教众人大笑一场。”

大体意思有二:一是我把蒋门神打到了,让大家高兴一场。

第二是如果我失手了,那不是让大家看我的笑话么。

武松醉打蒋门神,在过去的影视剧和快板评书把他提高到了一个高大上的境界,其实我们如果平心静气的一想,完全不是如此。

看书不仅要浏览纸面上的东西,而且还要讲究悟性,不要刻意的过度拔高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