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巴罗哈代表作品的简单介绍

3、鲁迅《起死》的读后感4、鲁迅《死》的读后感5、用120字左右有条理地介绍鲁迅这一人物西班牙文学“其作品主要是对西班牙自然景色的讴歌和对西班牙社会的抨击,与他们同时代或稍晚的著名小说家有模拟古代风格的里卡多·莱昂(1877—1943)。谁读过北阿巴罗哈的《山民牧唱》(鲁迅译)。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文社和戏剧社版书籍封面上都可以看到,没有...

今天给各位分享巴罗哈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西班牙文学“九八年一代”文学特点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九八年一代”的作家们反对腐朽的君主政体,反对科学文化领域中的御用权威,提出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西班牙艺术,其作品主要是对西班牙自然景色的讴歌和对西班牙社会的抨击,情调深沉而忧郁。代表作家有米格尔·德·乌纳穆诺(1864—1936),他以散文著称,作品充满哲理,带有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何塞·马丁内斯·鲁伊斯(1874—1967),笔名阿索林,他善于捕捉到事物转瞬即逝的印象,他的散文笔调十分细腻;皮奥·巴罗哈(1872—1956),以观察敏锐、笔调粗犷著称的小说家;拉蒙·马里亚·德尔·巴列·因克兰(1869—1936),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以及著名的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1875—1939),其诗歌情景交融,以孤寂忧郁的情调,描绘了卡斯蒂利亚的悲惨景象,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与他们同时代或稍晚的著名小说家有模拟古代风格的里卡多·莱昂(1877—1943),富于地方色彩的孔查·埃斯皮纳·德·塞尔纳(1877—1955),侧重心理描写的拉蒙·佩雷斯·德·阿亚拉(1880—1962),善于写景抒情的加夫列尔·米罗(1879—1930),继承加尔多斯创作手法的松苏内吉(1901—),以及内战后长期侨居国外的拉蒙·森德尔(1902—)等。

戏剧家哈辛托·贝纳文特(1866—1954)虽然与“九八年一代”处于同一时期,但在创作上并无联系。他的剧作主题鲜明,结构简洁,讽刺辛辣。另外,塞拉芬和华金·阿尔瓦雷斯·金特罗兄弟(1871—1938,1873—1944)写的独幕剧,饶有兴趣地反映了民间的风俗习惯。哈辛托·格劳·德尔加多(1877—1958),其剧本题材都取自民间传说和历史轶事。后来的著名戏剧家还有热衷于戏剧改革的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亚历杭德罗·卡索纳(1903—1965)和华金·卡尔沃·索特洛等。

谁读过北阿巴罗哈的《山民牧唱》(鲁迅译)?能不能谈几句感受?现在市面上还有这本书吗?请告知。

.《山民牧唱》

10月4日傍晚,2元购得鲁迅译作一册:

★《山民牧唱》,[西]巴罗哈著,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4月重印第1版,8月2印

封面乳白色,右上角有一幅绿色题图,画面中是一只山羊。这样的封面设计,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文社和戏剧社版书籍封面上都可以看到。我始终怀疑,它们的设计者都是同一个人,不然风格不会如此统一。

全书收入《序文》《放浪者伊利沙辟台》《山民牧唱》《促狭鬼莱哥羌台奇》《会友》《少年别》《跋司珂族的人们》,共7篇小品(包括一篇戏剧),没有收入鲁迅撰写的译文后记。书前有一页《本书出版说明》:

“本书所收各篇,是译者在1929、1934-35年间从日本的《海外文学新选》第十三编《跋司珂牧歌调》(笠井镇夫、永田宽定等原译)转译的,曾分别刊印在《沙漠上》、《译文》《文学》和《新小说》等书刊中。现在根据《鲁迅全集》纸版重印单行本。

作者巴罗哈是西班牙自然主义作家,生于1972年。他对于文学和政治的认识,本质上是属于无政府主义的。……

但《山民牧唱》是他较早的作品,写山地居民跋司珂族的性格和生活,诙谐而阴郁,在艺术上有独创的风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1953年3月”

鲁迅的许多译文都出版过单行本,这部《山民牧唱》似乎例外,人文社版的《山民牧唱》大约是第一个单行本。巴罗哈是“九八年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我曾在2005年买过他的《种族》(江禾、林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初版)、《布雷恩蒂罗之夜》(朱景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初版)、《冒险家萨拉卡因》(蔡华文等译,申宝楼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初版)。

在鲁迅译文序跋集中,可以看到每篇译文的《译者附记》,文后注释说,“《山民牧唱》连《序文》共七篇,其中除《放浪者伊利沙辟台》最初印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二《在沙漠上》(1929年9月上海朝花社出版)外,其它各篇译出后都曾分别在《奔流》、《译文》、《文学》、《新小说》等月刊发表。鲁迅的译文系从日译本转译(其中《钟的显灵》一篇未译)。”

书中的跋司珂族,即巴斯克族。人文社出版《山民牧唱》时,应该将这些《译者附记》一并收入才对。

鲁迅《起死》的读后感

《故事新编》 收鲁迅1922年至1935年长达13年间写的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八篇,而其中《采薇》、《出关》、《起死》等三篇,皆写于1935年12月。而且,这些小说都贯穿着对当时流行的回避现实,逃避隐遁,是非不分,徒作空言的社会思潮的严肃批判。十分深刻地揭露了那些提倡王道,宣传退让,散布无是非观的文人学士们的本相和利己主义实质。在这三篇小说中,尤以《起死》对这一主题表现得最为鲜明,讽刺最为辛辣,揭露得最为淋漓尽致。

30年代前期,这是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日寇加紧侵略步伐,酝酿着对中国的大举进犯,民族生存危机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而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动“围剿”,对进行长征的红军围、追、堵、截,企图消灭红军武装。同时,配合军事“围剿”进行文化“围剿”,实行白色恐怖,于是,一部分文化人在国民党高压政策下变得玩世不恭,不辨是非,宣扬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处世哲学以自欺欺人。如周作人就公开声明自己“不是什么派的信徒”①,生活的要义是“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林语堂表示自己要做“年轻的顺民”③,说什么“人生在世为何?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④。针对这种思潮,鲁迅写了不少杂文加以分析批驳,指出“唯无是非观”看来清高,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然而这是只可暂时口说,难以永远实行的”⑤。除了写杂文,鲁迅还写了包括《起死》在内的好几篇小说,对这种思潮作形象的揭露和历史的批判,目的正在于“把那些坏种的坟刨一下”⑥。

《起死》取《庄子·至乐》篇中讲的一个寓言构思而成。作品写庄子去楚国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请司命天尊还原了他的生命,原来他是死于五百年前的汉子。他赤身露体向衣冠整齐的庄子要衣服遮盖时,遭到庄子拒绝,并对他大讲“相对主义”哲学:“衣服是可有可无的……”汉子扭住他不放,他摸出警笛吹响唤来巡士驱赶汉子。他以自己的前后自相矛盾的言行,揭出了他的“唯无是非观”的相对主义哲学的内在矛盾和欺骗性。

如前所述,《起死》是具有明显现实针对性的。作品对庄子的揭露和嘲笑,是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构思,通过传神的文学形象和生动有趣的情节细节表现出来的,因而十分犀利畅快和精采透辟,把“唯无是非观”的荒谬和虚假,把宣扬这些观点的文人学士的伪装,剥得干干净净。“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使之当众出丑,无处躲避,收到了巨大的鞭挞和讽刺效果。

《起死》是一篇艺术形式别致的小说,它是采用戏剧体裁写成的。这在鲁迅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鲁迅采用这种形式,当然首先是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把庄子置于众目睽睽的舞台之上,让他尽情表演,然后在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的逼视下,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出尽洋相,灰溜溜地下台。虽然《起死》不是为演出写的剧本,但它确具有戏剧的基本特点,大体也符合“三一律”的要求,如果稍加处理是可以搬上舞台的。但鲁迅显然不是把它当做表现的艺术来构思,而主要是把它当作语言的艺术来创造的,是借助戏剧形式写的戏剧式小说。读者通过阅读,对庄子的舞台形象及其种种表演作出艺术想象。这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为调动读者的审美参与具有积极作用,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创新。

鲁迅在写《起死》的头一年,曾翻译过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 “用戏剧似的形式来写的新式小说” 《少年别》。“这一种形式的小说,中国还不多见,所以新翻译了出来,算是献给读者的一种参考品”⑦。可以看出,鲁迅在采用剧本形式《起死》时,已经有了参考品作为借鉴。通过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外来文化的长处所采取的 “拿来主义” 科学态度。

不仅如此,鲁迅在《起死》中还巧妙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派戏剧的某些手法,以荒诞奇异的想象,让死人复活,让古人现代化,勾通死人、古人和现代人之间的极不和谐的联系。让人们在看似颠倒错乱的情节中发现幽默,引发对事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和评判。这种认识是通过联想、变形、暗示、隐喻等方式达到的。庄子的形象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又是一种观念思潮的化身。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他已突破表面真实,走向内在真实,具有丰厚的哲理内容,舞台上出现的古人,死人和现代人的纠葛,“唯无是非观”滑头哲学与朴素简单的生活哲理之间的矛盾,以及现代生活细节插入,象征性地表现了一种看似高深抽象,实则寻常具体的真理。如果说瑞典表现主义戏剧家斯特林堡写于1907年的《鬼魂鸣奏曲》中让死尸、亡灵和活人同台,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非人关系,那么《起死》中的古人,死人与今人对话,不仅揭示了 “唯无是非观”的虚假荒谬,更表现这种相对主义哲学观在理论上的虚伪与穷蹙。

《起死》对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借鉴是明显的,但它并没有掩盖掉作品的现实主义本色。从整篇作品看,除了鬼魂上台和庄子请司命天尊复活髑髅的情节是荒诞的外,其余主要还是现实主义的。如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关系相统一的典型环境、典型化的人物、情节的生活化、故事的戏剧化、人物活动和对话的现实化等等现实主义特征,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比如主人公庄子的艺术形象,作品赋与他古代学者的形貌,“络腮胡子,道冠、布袍”。言谈举止看似庄重严肃,实则世故圆滑。他开始出现,俨然正人君子,学究之态憨然可掬。及至汉子要衣服穿,他装腔作势用“彻底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教去批评;汉子要扭他去见保甲,他又用 “唯无是非论”相对主义哲学去软化他;汉子不理他这一套,对他动武,他又用 “还你一个死”恐吓;而当一切招数失灵,他的学说和他的人格的虚伪全盘暴露时,恼羞成怒,摸出警笛,唤来巡士进行镇压,露出其反动派豢养的御用文人的本相。虽然小说只有四、五千字篇幅,三几个人活动,情节故事也很简单,但庄子的形象写得丰满而有层次,他的自私虚伪,他的相对主义说教的荒谬与不堪一击,都被生动活脱地描写了出来。

与庄子相对立的汉子,憨直、实在、虽不懂相对主义哲学却明礼义,通情理。他发觉自己无衣遮羞就慌忙蹲下,他向庄子索借衣服先礼后兵。他以自己的生存需要批驳了庄子的毫无意义的说教。庄子的虚虚假假的清高与汉子的实实在在的世俗,互为辉映,愈显出各自鲜明的个性。

作品中另一个人物巡士,本是一个走卒的角色,但并没有被简单的丑化。对他着墨不多却勾画出他性格的变化轨迹:当他听到警笛首先抓的是庄子,他判断是符合常理的,也可以说是公正的;而当他弄清楚所抓的人是局长都很佩服的漆园吏庄周时,他立刻变得谦恭起来。连忙拍一阵马屁;但当汉子抓住庄子要衣服时,都没有立即动用警棍,而是对那赤条条的汉子动了恻隐之心,转而请庄子 “赏他一件衣服,给他遮遮羞……;”及至遭到庄子拒绝,他才权衡利弊,露出职业本相。巡士的性格鲜明,思想脉络清晰。他的思想在那些经济地位低下(他只有一条裤子)的,受“唯无是非观” 宣传影响的下层群众中有一定代表性。

《起死》这篇小说,是以其思想的深刻,讽刺的尖利而著称的。这也是鲁迅作品的普遍特色。但是鲁迅在强调文学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主张文学要向读者传授知识。要供人欣赏,给人以艺术享受,要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审美感“以娱人情”,给人以愉快,乐趣和休息。《起死》的主题是严肃的,但它的艺术表现却是轻松活泼,机智幽默的。作者在构思全篇时精心安排了几次喜剧性高潮,以不断触发读者的审美激情。如开篇写庄子出场,敲看髑髅反问的迂态,立即吸引了读者;汉子复活后与庄子的争执,南辕北辙,隔靴搔痒,哲学家的故作高深与老百姓的求实态度形成有趣的予盾,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及至庄子吹响警笛唤来巡士,紧张的矛盾竟化为轻快滑稽地颇含深意的开怀大笑。庄子唤来巡士后乘机逃脱本可以结束全篇,但作者匠心独运,让汉子向巡士讨要衣服,还主动要求到“局里”去。巡士为摆脱纠缠,也只得吹起警笛,掀起全篇的最后高潮。在引起读者幽默的微笑中开篇,讥讽的大笑中卒章。

作品中出现的“油滑之处”也是时时唤起读者发笑的重要手段。这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段。所谓“油滑之处”,即在写古代故事时,适时插入现代内容,以新的事实充实旧的历史,以旧的历史比照新的现实,使之相互补充,相互融合,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以针砭时事,臧否世态。制造艺术的怪诞、荒唐与滑稽,以影射现实生活的怪诞、荒唐与滑稽,达到讽刺嘲笑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起死》中多处应用,如庄子骂汉子是“彻底的利己主义”、“不懂哲学的野蛮”,巡士向汉子说:“自杀是弱者的行为,”以及出现警笛、警棍等。制造历史与现实的混淆与矛盾,形成了具有漫画特点和荒诞色彩的艺术画面,以引发读者的阵阵思考与频频笑意。

此外,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如庄子的尴尬狼狈、汉子的单纯固执、巡士的随机应变,那始而奇、继而乐、终而悟的具有思辩特点的整体构思,那轻快的节奏和幽默的语言,都具有喜剧般的特征,给人以极大的审美愉快,体现了鲁迅注重文学的“审美”和“愉情”功用的美学理想。

鲁迅《死》的读后感

《死》是鲁迅逝世前一个月写下的一篇杂文,文章的开始部分引用了史沫特莱(通译为史沫特莱,鲁迅在《死》文中译为史沫德黎)对于柯勒惠支的版画集所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许多年来,凯绥·柯勒惠支——她从没有一次利用过赠授给她的头衔——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铅笔作的和钢笔作的速写,木刻,铜刻。把这些来研究,就表示着有二大主题支配着,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爱,母性的保障,救济,以及死。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难的,悲剧的,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

有一次我问她:‘从前你用反抗的主题,但是现在你好像很有点抛不开死这观念。这是为什么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语调,她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从不愿多说废话的冷峻的鲁迅引用了这么一大堆别人的话,表面看来有点旁逸斜出,其实不然,鲁迅的心路历程与史沫特莱所说的柯勒惠支十分相似,鲁迅一生都在反抗,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一生都在同帝国霸权,同形形色色的走狗文人作斗争,甚至于也不放过无情地剖析自我,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更是痛加鞭挞,为唤起民众之拳拳之心常常感觉到要成为“啼血杜鹃”,至于柯勒惠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鲁迅之所以引用史沫特莱的话,更是事出有因,鲁迅就是要从这段话里传达出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而且鲁迅引用这段话也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之前,鲁迅在介绍和说明柯勒惠支的一幅题为《妇人为死亡所捕获》(亦名《死和女人》)的版画时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死’从她本身的阴影中出现,由背后来袭击她,将她缠住,反剪了;剩下弱小的孩子,无法叫回她自己……”

显然,鲁迅对这一版画作品中“死”的意蕴表现出了某种深获我心的赞许和默契,在杂文《死》中他写到:“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想......我今年的这‘想了一想’,当然和年纪有关,但回忆十余年前,对于死却还没有这么深切。”“那时”只是“想了一想”,而现在感受这么“深切”的是什么呢?是死亡意识。死亡,是随着疾病和暮年而来的;死亡心理,可以说也是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暮年心理。但是,相对来说,暮年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的到来往往是不知不觉的,人们可能不会一下子便感受到暮年的死亡阴影,大多只是由于生理上的变化而首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年老体衰的感觉,所以“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想”,但仅只“想了一想”,十余年后的今天,对于敏感的鲁迅来说,在遭遇许多不幸、经常生病,生大病的鲁迅,虽然是大病刚有点转机,但当这种暮年的死亡意识再次袭上心头,感受深切之程度就再也不是一个“深切”这样的词语,一句或几句话载得住了。鲁迅也毕竟是人,一个会死去的肉体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现实的物质羁绊,完全超越现实存在的限制和人的最基本的思维定式与精神素质,但在这些最普通、最一般的心理表现中,鲁迅是伟大的,从他在《死》这篇作品接下去的文章当中我们马上就能感受到鲁迅是一个具有高度生命意志与深刻生命意识的人,他有着比一般凡夫俗子远要沉后执著的生命态度和蕴藉深远的死亡意识。

2163

10财富值将发放到你账号

加入战队答题,平均奖励翻1.5倍

登录领取奖励

想知道感人挽回的情书-记住这3个挽回步骤很重要

感人挽回的情书死缠烂打,跪舔求和根本挽回不了爱情,卑微的挽回方式要避免,教你感人挽回的情书,停止一切错误挽回方式感人挽回的情书,资深挽回导师坐镇,1对1挽回指导,3步轻松挽回爱情,

南通陆陆凌电子商务..广告 

挽回感情的情书?聪明人都会的爱情“挽回套路”

挽回感情的情书?重拾幸福,过来人经验总结,真人真事,加情感导师微信,朋友圈分享挽回技巧。详情点击。

甘肃润泽明慧教育咨..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鲁迅《死》读后感200字

如何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5 浏览15992017-02-23

鲁迅《死》读后感310字

有一次我问她:‘从前你用反抗的主题,但是现在你好像很有点抛不开死这观念。这是为什么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语调,她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从不愿多说废话的冷峻的鲁迅引用了这么一大堆别人的话,表面看来有点旁逸斜出,其实不然,鲁迅的心路历程与史沫特莱所说的柯勒惠支十分相似,鲁迅一生都在反抗,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一生都在同帝国霸权,同形形色色的走狗文人作斗争,甚至于也不放过无情地剖析自我,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更是痛加鞭挞,为唤起民众之拳拳之心常常感觉到要成为“啼血杜鹃”,至于柯勒惠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鲁迅之所以引用史沫特莱的话,更是事出有因,鲁迅就是要从这段话里传达出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而且鲁迅引用这段话也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之前,鲁迅在介绍和说明柯勒惠支的一幅题为《妇人为死亡所捕获》(亦名《死和女人》)的版画时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死’从她本身的阴影中出现,由背后来袭击她,将她缠住,反剪了;剩下弱小的孩子,无法叫回她自己……” 显然,鲁迅对这一版画作品中“死”的意蕴表现出了某种深获我心的赞许和默契,在杂文《死》中他写到:“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想......我今年的这‘想了一想’,当然和年纪有关,但回忆十余年前,对于死却还没有这么深切。”“那时”只是“想了一想”,而现在感受这么“深切”的是什么呢?是死亡意识。死亡,是随着疾病和暮年而来的;死亡心理,可以说也是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暮年心理。但是,相对来说,暮年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的到来往往是不知不觉的,人们可能不会一下子便感受到暮年的死亡阴影,大多只是由于生理上的变化而首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年老体衰的感觉,所以“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想”,但仅只“想了一想”,十余年后的今天,对于敏感的鲁迅来说,在遭遇许多不幸、经常生病,生大病的鲁迅,虽然是大病刚有点转机,但当这种暮年的死亡意识再次袭上心头,感受深切之程度就再也不是一个“深切”这样的词语,一句或几句话载得住了。鲁迅也毕竟是人,一个会死去的肉体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现实的物质羁绊,完全超越现实存在的限制和人的最基本的思维定式与精神素质,但在这些最普通、最一般的心理表现中,鲁迅是伟大的,从他在《死》这篇作品接下去的文章当中我们马上就能感受到鲁迅是一个具有高度生命意志与深刻生命意识的人,他有着比一般凡夫俗子远要沉后执著的生命态度和蕴藉深远的死亡意识。《死》是鲁迅逝世前一个月写下的一篇杂文,文章的开始部分引用了史沫特莱(通译为史沫特莱,鲁迅在《死》文中译为史沫德黎)对于柯勒惠支的版画集所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许多年来,凯绥·柯勒惠支——她从没有一次利用过赠授给她的头衔——作了大量的画稿,速写,铅笔作的和钢笔作的速写,木刻,铜刻。把这些来研究,就表示着有二大主题支配着,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爱,母性的保障,救济,以及死。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难的,悲剧的,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

14 浏览6112017-03-02

鲁迅《药》读后感?

表达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 《药》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乡镇落后地区人们普遍无知封建迷信,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 题目立意 1.全文以华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为故事的开头,题中的“药”即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2.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药,意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3.文章同样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其著作收入《鲁迅全集》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1 浏览1162019-08-18

求一篇鲁迅的《死》的读后感(劝我好好学习自己写的走开)

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否则作文会显得空虚。

1 浏览7652020-03-15

鲁迅《起死》的读后感

《故事新编》 收鲁迅1922年至1935年长达13年间写的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八篇,而其中《采薇》、《出关》、《起死》等三篇,皆写于1935年12月。而且,这些小说都贯穿着对当时流行的回避现实,逃避隐遁,是非不分,徒作空言的社会思潮的严肃批判。十分深刻地揭露了那些提倡王道,宣传退让,散布无是非观的文人学士们的本相和利己主义实质。在这三篇小说中,尤以《起死》对这一主题表现得最为鲜明,讽刺最为辛辣,揭露得最为淋漓尽致。 30年代前期,这是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日寇加紧侵略步伐,酝酿着对中国的大举进犯,民族生存危机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而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动“围剿”,对进行长征的红军围、追、堵、截,企图消灭红军武装。同时,配合军事“围剿”进行文化“围剿”,实行白色恐怖,于是,一部分文化人在国民党高压政策下变得玩世不恭,不辨是非,宣扬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处世哲学以自欺欺人。如周作人就公开声明自己“不是什么派的信徒”①,生活的要义是“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林语堂表示自己要做“年轻的顺民”③,说什么“人生在世为何?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④。针对这种思潮,鲁迅写了不少杂文加以分析批驳,指出“唯无是非观”看来清高,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然而这是只可暂时口说,难以永远实行的”⑤。除了写杂文,鲁迅还写了包括《起死》在内的好几篇小说,对这种思潮作形象的揭露和历史的批判,目的正在于“把那些坏种的坟刨一下”⑥。 《起死》取《庄子·至乐》篇中讲的一个寓言构思而成。作品写庄子去楚国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请司命天尊还原了他的生命,原来他是死于五百年前的汉子。他赤身露体向衣冠整齐的庄子要衣服遮盖时,遭到庄子拒绝,并对他大讲“相对主义”哲学:“衣服是可有可无的……”汉子扭住他不放,他摸出警笛吹响唤来巡士驱赶汉子。他以自己的前后自相矛盾的言行,揭出了他的“唯无是非观”的相对主义哲学的内在矛盾和欺骗性。 如前所述,《起死》是具有明显现实针对性的。作品对庄子的揭露和嘲笑,是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构思,通过传神的文学形象和生动有趣的情节细节表现出来的,因而十分犀利畅快和精采透辟,把“唯无是非观”的荒谬和虚假,把宣扬这些观点的文人学士的伪装,剥得干干净净。“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使之当众出丑,无处躲避,收到了巨大的鞭挞和讽刺效果。 《起死》是一篇艺术形式别致的小说,它是采用戏剧体裁写成的。这在鲁迅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鲁迅采用这种形式,当然首先是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把庄子置于众目睽睽的舞台之上,让他尽情表演,然后在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的逼视下,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出尽洋相,灰溜溜地下台。虽然《起死》不是为演出写的剧本,但它确具有戏剧的基本特点,大体也符合“三一律”的要求,如果稍加处理是可以搬上舞台的。但鲁迅显然不是把它当做表现的艺术来构思,而主要是把它当作语言的艺术来创造的,是借助戏剧形式写的戏剧式小说。读者通过阅读,对庄子的舞台形象及其种种表演作出艺术想象。这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为调动读者的审美参与具有积极作用,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创新。 鲁迅在写《起死》的头一年,曾翻译过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 “用戏剧似的形式来写的新式小说” 《少年别》。“这一种形式的小说,中国还不多见,所以新翻译了出来,算是献给读者的一种参考品”⑦。可以看出,鲁迅在采用剧本形式《起死》时,已经有了参考品作为借鉴。通过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外来文化的长处所采取的 “拿来主义” 科学态度。 不仅如此,鲁迅在《起死》中还巧妙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派戏剧的某些手法,以荒诞奇异的想象,让死人复活,让古人现代化,勾通死人、古人和现代人之间的极不和谐的联系。让人们在看似颠倒错乱的情节中发现幽默,引发对事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和评判。这种认识是通过联想、变形、暗示、隐喻等方式达到的。庄子的形象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又是一种观念思潮的化身。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他已突破表面真实,走向内在真实,具有丰厚的哲理内容,舞台上出现的古人,死人和现代人的纠葛,“唯无是非观”滑头哲学与朴素简单的生活哲理之间的矛盾,以及现代生活细节插入,象征性地表现了一种看似高深抽象,实则寻常具体的真理。如果说瑞典表现主义戏剧家斯特林堡写于1907年的《鬼魂鸣奏曲》中让死尸、亡灵和活人同台,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非人关系,那么《起死》中的古人,死人与今人对话,不仅揭示了 “唯无是非观”的虚假荒谬,更表现这种相对主义哲学观在理论上的虚伪与穷蹙。 《起死》对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借鉴是明显的,但它并没有掩盖掉作品的现实主义本色。从整篇作品看,除了鬼魂上台和庄子请司命天尊复活髑髅的情节是荒诞的外,其余主要还是现实主义的。如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关系相统一的典型环境、典型化的人物、情节的生活化、故事的戏剧化、人物活动和对话的现实化等等现实主义特征,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比如主人公庄子的艺术形象,作品赋与他古代学者的形貌,“络腮胡子,道冠、布袍”。言谈举止看似庄重严肃,实则世故圆滑。他开始出现,俨然正人君子,学究之态憨然可掬。及至汉子要衣服穿,他装腔作势用“彻底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教去批评;汉子要扭他去见保甲,他又用 “唯无是非论”相对主义哲学去软化他;汉子不理他这一套,对他动武,他又用 “还你一个死”恐吓;而当一切招数失灵,他的学说和他的人格的虚伪全盘暴露时,恼羞成怒,摸出警笛,唤来巡士进行镇压,露出其反动派豢养的御用文人的本相。虽然小说只有四、五千字篇幅,三几个人活动,情节故事也很简单,但庄子的形象写得丰满而有层次,他的自私虚伪,他的相对主义说教的荒谬与不堪一击,都被生动活脱地描写了出来。 与庄子相对立的汉子,憨直、实在、虽不懂相对主义哲学却明礼义,通情理。他发觉自己无衣遮羞就慌忙蹲下,他向庄子索借衣服先礼后兵。他以自己的生存需要批驳了庄子的毫无意义的说教。庄子的虚虚假假的清高与汉子的实实在在的世俗,互为辉映,愈显出各自鲜明的个性。 作品中另一个人物巡士,本是一个走卒的角色,但并没有被简单的丑化。对他着墨不多却勾画出他性格的变化轨迹:当他听到警笛首先抓的是庄子,他判断是符合常理的,也可以说是公正的;而当他弄清楚所抓的人是局长都很佩服的漆园吏庄周时,他立刻变得谦恭起来。连忙拍一阵马屁;但当汉子抓住庄子要衣服时,都没有立即动用警棍,而是对那赤条条的汉子动了恻隐之心,转而请庄子 “赏他一件衣服,给他遮遮羞……;”及至遭到庄子拒绝,他才权衡利弊,露出职业本相。巡士的性格鲜明,思想脉络清晰。他的思想在那些经济地位低下(他只有一条裤子)的,受“唯无是非观” 宣传影响的下层群众中有一定代表性。 《起死》这篇小说,是以其思想的深刻,讽刺的尖利而著称的。这也是鲁迅作品的普遍特色。但是鲁迅在强调文学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主张文学要向读者传授知识。要供人欣赏,给人以艺术享受,要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审美感“以娱人情”,给人以愉快,乐趣和休息。《起死》的主题是严肃的,但它的艺术表现却是轻松活泼,机智幽默的。作者在构思全篇时精心安排了几次喜剧性高潮,以不断触发读者的审美激情。如开篇写庄子出场,敲看髑髅反问的迂态,立即吸引了读者;汉子复活后与庄子的争执,南辕北辙,隔靴搔痒,哲学家的故作高深与老百姓的求实态度形成有趣的予盾,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及至庄子吹响警笛唤来巡士,紧张的矛盾竟化为轻快滑稽地颇含深意的开怀大笑。庄子唤来巡士后乘机逃脱本可以结束全篇,但作者匠心独运,让汉子向巡士讨要衣服,还主动要求到“局里”去。巡士为摆脱纠缠,也只得吹起警笛,掀起全篇的最后高潮。在引起读者幽默的微笑中开篇,讥讽的大笑中卒章。 作品中出现的“油滑之处”也是时时唤起读者发笑的重要手段。这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段。所谓“油滑之处”,即在写古代故事时,适时插入现代内容,以新的事实充实旧的历史,以旧的历史比照新的现实,使之相互补充,相互融合,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以针砭时事,臧否世态。制造艺术的怪诞、荒唐与滑稽,以影射现实生活的怪诞、荒唐与滑稽,达到讽刺嘲笑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起死》中多处应用,如庄子骂汉子是“彻底的利己主义”、“不懂哲学的野蛮”,巡士向汉子说:“自杀是弱者的行为,”以及出现警笛、警棍等。制造历史与现实的混淆与矛盾,形成了具有漫画特点和荒诞色彩的艺术画面,以引发读者的阵阵思考与频频笑意。 此外,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如庄子的尴尬狼狈、汉子的单纯固执、巡士的随机应变,那始而奇、继而乐、终而悟的具有思辩特点的整体构思,那轻快的节奏和幽默的语言,都具有喜剧般的特征,给人以极大的审美愉快,体现了鲁迅注重文学的“审美”和“愉情”功用的美学理想。

用120字左右有条理地介绍鲁迅这一人物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他常常在每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如1925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1932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南腔北调集》,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1934年的除夕夜,他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小说《少年别》,还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的除夕,也就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又编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除写了《序言》外,还写了长达近万字的《后记》。此外,鲁迅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中文名: 周树人

别名: 原名树人,又名樟寿,后改名豫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 领导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 : 新文化运动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后改为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于富人家(文章《少年闰土》中说明“家境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 三味书屋

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 鲁迅

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青年时期的鲁迅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 。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 鲁迅先生画像

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弃医从文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小说创作

鲁迅先生画像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阿Q正传(12张)。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鲁迅先生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巴罗哈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巴罗哈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