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斯威夫特国别及代表作品,以及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国别,著称??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中文名:乔纳森·斯威夫特,外文名:Jonathan Swift,国 籍:爱尔兰,出生地:爱尔兰首都柏林,出生日期1667年11月30日。
主要成就:讽刺文学大师
代表作品:《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书的战争》作品风格: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幽默
乔纳森·斯威夫特 简介
乔纳森· 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他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
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在他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积极支持并投入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最后都破灭了。
晚年的斯威夫特内心十分孤独,只限于和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交往。他将自己积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种慈善事业,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然而,斯威夫特本人也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已完全疯了。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辞世,终年78岁,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斯威夫特的文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他写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真正使他扬名的是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在这篇故事中他讽刺和抨击了英国各教派的虚伪和无耻。此后他又写了《布商的信》(1724—1725,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货币政策)、《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讽刺英国对爱尔兰人民利益的压榨和情感的欺侮)等等。但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即通常所说的《格列佛游记》(GuHiver”s Trav—ek),这部书完成于1726年。斯威夫特一生写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不署名出版的,只有《格列佛游记》例外,他出版此书得到的稿酬是200英镑。
斯威夫特的作品有哪些
乔纳森· 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他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
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在他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积极支持并投入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最后都破灭了。
晚年的斯威夫特内心十分孤独,只限于和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交往。他将自己积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种慈善事业,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然而,斯威夫特本人也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已完全疯了。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辞世,终年78岁,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斯威夫特的文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他写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真正使他扬名的是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在这篇故事中他讽刺和抨击了英国各教派的虚伪和无耻。此后他又写了《布商的信》(1724—1725,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货币政策)、《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讽刺英国对爱尔兰人民利益的压榨和情感的欺侮)等等。但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即通常所说的《格列佛游记》(GuHiver”s Trav—ek),这部书完成于1726年。斯威夫特一生写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不署名出版的,只有《格列佛游记》例外,他出版此书得到的稿酬是200英镑。
参考资料:
斯威夫特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
斯威夫特分别作于1696年与1697年的两部早期讽刺作品《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就是其讽刺才华的最初展现。《桶的故事》表面上讲的是三兄弟背弃了亡父遗嘱的故事,实质上则是对宗教论争的尖刻模仿,讽刺了那些自命为基督教正宗者的道貌岸然,揭露了他们对教义阳奉阴违的事实。该书一直以来都被英国启蒙主义者们用作攻击教会的重要武器。《书的战争》则将矛头直指当时贫乏的学术、浅薄的文学批评和各种社会恶习,对当时学究式的烦琐考证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的提出批评,还提出了文艺与科学应当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在英国当了几年政论家后,斯威夫特的影响达到了顶点。这时,爱尔兰人民在英国政府专制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得到了他同情。于是,斯威夫特站在爱尔兰人的立场上,猛烈地攻击英国政府,为爱尔兰人民争取早日独立和自由摇旗呐喊,还赢得了“伟大的爱尔兰的爱国者”的称号。
斯威夫特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极尽讽刺之能事,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
作为典型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故事总是有所指的:小人国会因鞋跟高低、吃蛋先敲哪端而分裂、演化出两党之争;大人国的居民尽管身材高大,却丝毫不像人类那样穷兵黩武;飞岛对其领地的统治就像英格兰对爱尔兰一样让人看不过眼;相比之下,倒是慧骃国里的马儿颇具理性和各种美德。
在斯威夫特笔下,丑恶人性的表现不胜枚举:背信弃义、无知浅薄、为非作歹、懒散腐败……这一切的症结皆在于人类道德的堕落。他通过对慧骃的描绘,就是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斯威夫特开创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著作有哪些?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爱尔兰作家。讽刺文学大师,以《格理弗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
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困家庭,由叔父抚养成人。六岁上学,十五岁时进入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担任过私人秘书和牧师。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担任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晚年被疾病折磨,但仍坚持写作,直至去世。
《格列佛游记》本书是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出版于1726年。书中,主人公格列佛四次航海,均遭遇意外,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他在这些国家见到形形色色的事与人,同时也对自己来自的那个国家进行了反省。
斯威夫特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他出生时,父亲已去世七个月,由妈妈抚养大。他叔叔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后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688年叔父逝世,爱尔兰又政治不稳,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和妈妈一同住在英国的莱斯特。1689年起他开始担任威廉·坦普尔爵士的私人秘书,并在摩尔庄园居住。斯威夫特的才能颇受爵士器重,爵士曾经把斯威夫特介绍给威廉三世并曾派他去伦敦催促国王为国会拨款。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斯威夫特认识了当时年仅八岁的斯特拉。
1694年斯威夫特对私人秘书的工作厌倦了,离开了摩尔庄园,加入了英国国教会当教士。1695年到贝尔法斯特附近当牧师。1696年斯威夫特在坦普尔劝说下回到摩尔庄园,为爵士整理论文集,准备出版。这段时间他完成了《书的战争》,但是拖到1704年才出版,同时他看到了已经十四岁的健康的斯特拉。
坦普尔去世后,1699年夏天,斯威夫特任伯克利伯爵二世的私人牧师。1701年他在都柏林获得了博士学位,4月他重返伦敦,结交执政的辉格党的一些知名人士。并且匿名发表《关于雅典、罗马时期分歧、斗争的论述》一文。9月他和斯特拉一起回到都柏林。1704年斯威夫特将《一只澡盆的故事》《书的战争》和《圣灵的机械作用》三篇讽刺文章汇集出版,尖锐地讽刺批评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和非国教徒。
1710年开始,由于辉格党支持非国教教徒,斯威夫特与其分裂。而托利党深知他的讽刺能力,于是拉拢斯威夫特。于是斯威夫特就任托利党刊物《考察者》的主编。期间他常给在爱尔兰的斯特拉写信,后来被辑成《给斯特拉的信》。1713年英国女王安妮任命斯威夫特为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持牧师,但是第二年女王逝世,托利党政府垮台。自此之后斯威夫特十二年没有回伦敦。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
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是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他的讽刺以生动多趣和运思深刻而著称,而且以手法的多样性见长。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小人国之旅”通过格列佛的游记,揭露了“小人国”中小人以种种卑鄙的手段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政客们以鞋跟高低不同而分党派,为鸡蛋从大端还是小端打开而战争。作者用这些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借此讽刺了英国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党派纠纷和以宗教分歧为借口的侵略政策。在“小人国之旅”中斯威夫特借助生活中的琐事,运用夸张、对比、反语和含蓄等多样手法,对这些丑恶现象加以揭露和讽刺的。
飞岛国的科学家脱离人民与实际,从事不着边际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属地的居民,更采取残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光,或降落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这里揭露的正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格列佛还到了到了一个魔术家的国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罗马的政治,对比了英国的制度。此时,他的思想已从支持君主政体变为拥护共和了。不过,他还只是赞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宗法社会。如果这种看法还属于“浪漫的倒退”的话,格列佛对智马国的描述,则指出了文明社会对于人类的腐蚀,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才是纯洁高尚的。这一观点后来被法国的卢梭发扬光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
智马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雅虎”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智马两类。“雅虎”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智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不言而喻,如果人类堕落下去,将与动物无异,那是多么可悲啊!
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是由培根开创的实验科学和牛顿奠定的古典力学方兴未艾之际。他笔下的小人国和大人国虽是虚构的,但其居民身高分别是正常人类的十二分之一和十二倍。那里的一切建筑和器物,都具有数学比例的准确性,全书结构匀称而明显,这都符合理性思维的要求。
斯威夫特国别及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斯威夫特国别及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