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代表作品哪个好,苏州有哪些现代名人?
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苏州籍是最多的。在我所熟知的大师中有三位,第一个是王淦昌,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突出贡献者;
第二个是吴健雄,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三个是贝聿铭,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前金字塔、纽约会议中心、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等等。
贝聿铭爱国启示?
①生活习惯:“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表明他生活舒适,事业顺利。
“66个年头”说明他离开祖国的时间已经很长,然而一生对中国的深情却依然萦系于怀,落实到生活中就表现为语言、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家庭布置等都是持中国传统。
②对中国的感情
回到祖国,他心中有无限的感慨。贝聿铭远渡重洋 归国回来,为我国建筑业无私奉献。
从肯尼迪图书馆到香山饭店,从卢浮宫到苏州博物馆,那些屹立于世的著名建筑,都留下了贝老劳碌的身影。中国人民需要重新构建精神世界,当年的鲁迅提出了脊梁,贝老却是用他的心在构筑中国人的脊梁。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苏州各界庆祝建筑师贝聿铭?
贝聿铭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
我是在去年做东西方文化碰撞的选题时候开始研究贝聿铭先生的。其实对于建筑学来说,我是个完全的门外汉,贝聿铭这个名字也只是书本上的一个代号,知道他是华人的骄傲。可是在慢慢了解他的过程里我真的很难不被他吸引。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就是喜欢东西方合璧的东西,贝老在建筑界真的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发挥到了极致。
艺术学里说音乐是凝固的建筑,建筑是流动的音乐。和音乐一样,建筑是比绘画更加具象的艺术,欣赏起来更加容易,置身美好的建筑里,任何人都会有朴素的、强烈的感动。我看贝老的建筑和看吴冠中先生的画有就着极其相似的感觉。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文革之后第一个邀请外国设计师来设计的建筑,本来是要求贝聿铭在长安街设计一个摩登的高楼大厦,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郊区,而且造的是底层建筑。为的就是告诉大家,现代化的建筑也可以是低层的。他想要证明的是,中国建筑的根基没有死去,还依然可以萌新;现代的中国建筑不应该是盲目推崇西方的摩天大楼,而是发展自己的语言。香山饭店里的曲水流觞,取自《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一种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在当时的中国,香山饭店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造价极高,一块鹅卵石都是以一个鸡蛋的价格收购的。狮子林是贝家的私产,所以香山饭店处处都是苏州特色,标志性的就是移步换景。我现在都记得第一次看到贝聿铭当时说,“窗户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西方窗户放进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但在东方,窗户要框出一幅画。”
其实这句话没什么特别的对吧,但是我觉得超级震撼。感谢这位在东西方文化间游刃有余的建筑大师。在他心中并存着两个世界,又被两个世界所需要。
最让我非常欣赏的其实是贝聿铭和赵无极的搭配,赵无极在香山饭店留下的大写意作品。
贝聿铭和赵无极在纽约,赵无极我们之前在讲法兰西三剑客时候讲过,和吴冠中关系极好,当然和贝老也是。
苏博
接着把我深深吸引的是贝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如果你问我全中国最喜欢哪座城市,我肯定会说苏州。有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南方人错生在了北方。第一次看到江南摇曳的小舟、烟雨蒙蒙的清晨,我总有一种这里就是归宿的错觉。
苏博黑白灰的色系和烟雨朦胧的姑苏城相呼应,屋顶采用了贝式经典的几何形状玻璃天窗,在卢浮宫金字塔和很多贝老的经典建筑作品里都有运用,极具现代感,
中国银行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我如果可以去日本最想去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个就是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美秀美术馆80%都埋藏在地下,美得令人窒息。
贝聿铭第一次到这里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是啊,美术馆是什么,美术馆就是住着美的房子,美术馆是乌托邦,是桃源乡所描绘的理想世界。
北京我最喜欢去的商场是侨福芳草地,但是也就是window shopping,什么都买不起。但喜欢那里是因为每次逛街的时候都要去10层的美术馆坐一会儿。外面是琳琅满目纸醉金迷的奢侈品,但是踏进美术馆就像遗世独立,时间静止,误入桃花源。
追着桃花源的那个渔夫追寻着小小村落,这路程,恰好与通往美术馆的路重合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就这样,贝聿铭构筑出来一条隧道、一座悬桥,尽头是一座桃花源,是美好居住的地方。
就像贝老说的。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
贝聿铭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擅长在建筑设计作品中使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头。他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厅、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和苏州新博物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一生都坚持现代建筑的传统。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时尚,不能吸引大众,是几千年的伟大事业,对社会和历史负责。
贝恩专注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视觉表现力,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肌理表达,将混凝土的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使螺旋楼梯充满雕塑感。
贝聿铭有几个建筑理念?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建筑产生的影响?
贝聿铭(1917.4.26—2019.5.16)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在他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获奖作品无数。作为现代主义大师,他善于利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等。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栖居态度。贝聿铭终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使栖居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和艺术追求,虽然他冠以“现代主义建设大师”之名,可是在他的建筑设计理念里,好的建筑无关体量的大小、无关装修的豪华,无关造型的别出心裁,建筑设计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价值观念的彰显,有怎样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传统,就应该有怎样的建筑,建筑是人的思想之延伸。建筑也是一种艺术作品,建筑只有与真理并肩而行,才能显现其中的美。在贝聿铭的建筑理念中,每一块砖石、每一根钢筋,都是一种语言。
纵观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其一是简洁明快中具有丰富的变化和细致的处理。他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中,除了方块和长方形体外,常常可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方锥形、五边形等等。这些基本的几何形状,被他以千变万化的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建筑形象。例如艾弗森美术馆、约翰逊艺术馆、梅隆艺术中心、华侨银行中心、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等都是鲜明的例证。其二是建筑与地理环境相契合,建筑个性明显。如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完全融入苏州古城的自然环境中,为了设计这一建筑,对于博物馆周边的水质标准,他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博物馆内部的水池、竹林、假山等,和苏州园林相映成趣。其三是建筑的构造性与雕塑性并重。如他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最初法国人很是反对,认为金字塔造型是埃及的,可是贝聿铭的建设理念是开放和包容的,他大胆借用了金字塔简洁的造型。这个玻璃建筑建成之后,很快成为巴黎具有雕塑特质的建筑,贝聿铭生前曾经多次说过,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建筑作品。其四是建筑精致的细部处理。任何成功的建筑作品,既在于总体的把控也在于细部的处理。细部的处理体现出一个建筑师的造诣水平。在建筑设计中贝聿铭总是对细节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并要做到“与众不同”。如他设计的纽约大学高层公寓高30层,在窗下墙上做一横凹槽,增加一条阴影,使整个墙面变得轻巧。他的建筑作品转角挺直明确,但有时在旁边加一条线角,便减少了僵硬之感。对于建筑细部的处理,体现了他作为东方人细腻精致的审美情趣。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建筑设计方面又博采众长,其建筑作品融贯中西。建筑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存在,只有关照过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这样的建筑才富有内涵,经得起时代的检验。通读本书不难发现,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粗犷的结构造型浸润着水墨丹青,无论是开放的现代元素,还是含蓄的曲径亭榭,他总能完成空间布局的融合与延展,用艺术诠释作品的灵魂,以功能承载建筑的朴素。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格,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具象的、抽象的,都会被他所用。在他眼里的,建筑主张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建筑本身来证明,他相信他的建筑能说话。贝聿铭虽然驾鹤西去,但是他设计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依然会影响后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