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中世纪戏剧代表作品(中世纪戏剧代表作)

中世纪戏剧代表作?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主要是通过人物性格来展现的。《愚人王的戏》中世纪世俗笑剧最杰出的代表:笑剧的审美取向与中世纪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列那狐传奇》颇为一致。都是对中世纪宗教中反人性观念的一种反叛,中世纪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剧作《巴特林笑剧》。实际上是对宗教意义上道德人物的不屑,对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世纪戏剧代表作?

宗教戏剧: 从教会仪式中的“唱诗”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几乎包括全部的《圣经》,代表作《亚当》奇迹剧:宗教戏剧的变种,基本上为中产阶级服务,多是暴露社会矛盾、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民群众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神秘剧: 题材主要是关于“耶稣的生死与复活”,以及圣徒的传奇故事。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成分和反封建思想愈来愈强。代表作《奥尔良之围》道德剧:旨在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借此反对封建统治,并且为资产阶级争取生活权利。在创作上,主要描写一些具有“寓意性质”的人物,擅长将抽象的人物性格拟人化。代表作:《忍耐的堡垒》、《四原素》笑剧:特点是运用多方面有趣的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带有民间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戏剧。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主要是通过人物性格来展现的。代表作: 《洗衣桶》、《巴特林的笑剧》愚人剧:是一种讽刺戏剧,从民间戏剧发展而来,充满狂欢的游戏和尖酸的嘲讽。登场人物全是傻子,具有隐喻性。代表作:《愚人王的戏》

中世纪世俗笑剧最杰出的代表?

15-16世纪上半叶,笑剧在西欧尤其在法国十分流行,他适应着中下层人民的审美需求。笑剧的审美取向与中世纪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列那狐传奇》颇为一致,都是对中世纪宗教中反人性观念的一种反叛,用嬉笑怒骂的方式,以反映机敏,行为狡猾,天性乐观的世俗人物,反抗和颠覆宗教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中世纪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剧作《巴特林笑剧》。在中世纪,由于长期的宗教统治,被压抑过久的人性寻求复苏的可能,以至狡黠的聪慧,滑稽的行为,计谋的得逞,都被看成是值得肯定的才智。对狡黠人物的歌颂,实际上是对宗教意义上道德人物的不屑,笑剧中所流落出的豁达乐观的人生观,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肯定,对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世纪诞生哪几种戏剧?

1.奇迹剧:以表现神的巨大威力和神奇作用来吸引观众的戏,被称为奇迹剧。主要特点是每当人们处境艰厄之时,只要心向上帝,上帝或圣母就会奇迹般地出现,使人们获得拯救。2.神秘剧:专门表现上帝复活、传播教义、信徒们的奇异经历等如《旧约神秘剧》《新约神秘剧》等。3.道德剧:以寓意的手法,宣扬宗教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戏剧,剧中人往往是某种概念的化身,是演绎道德教条的工具。如《第二个牧羊人剧》等。宗教剧的演出方式:固定场所的演出。流动性演出。(马车舞台)

中世纪戏剧主要以什么为主?

礼拜剧之一:神秘剧 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礼拜剧。礼拜剧故事来自《圣经》的称为神秘剧,这是法语名称,为英国所沿用。代表作《圣墓》有完整的3个抄本,情节逐步复杂化。《圣墓》的角色都是上装扮演的。扮演是戏剧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戏剧从扮演开始,中世纪戏剧从礼拜剧《圣墓》开始。

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但丁代表作品有《神曲》《诗集》《飨宴》《论俗语》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等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一起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头”。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的文学常识?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翻译家施咸荣于1964年前完成出版《莎士比亚全集》的准备工作,并于1978年出版,1980年施咸荣出版专著《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年代、他的戏剧和艺术特色等。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 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很快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 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 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 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 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亚诗文的特征和剧院实际效果有关。 象那个时代所有的剧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将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等创作的故事戏剧化。 他改编了每一个情节来创造出几个观众注意的中心,同时向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设计的特点保证了莎士比亚的剧作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剪裁宽松地诠释,而不会丢失核心剧情。 当莎士比亚的技巧提高后,他赋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变化的动机以及说话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风格的特点。在后期的传奇剧中,他故意转回到更虚假的风格,这种风格着重了剧院的效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