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安顺蜡染代表作品(安顺的蜡染)

安顺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安顺蜡染其风格细致,安顺蜡染纹样主题涵盖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自然纹样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飞鸟、虫、鱼等自然动植物以及心中的龙、凤形象。简洁质朴的从江蜡染从江型蜡染主要指分布于从江雍里、光辉、宰便、加勉一带的蜡染。自由豪放与结构严谨并存的丹寨蜡染丹寨型蜡染指分布于...

今天给各位分享安顺蜡染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顺的蜡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什么是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我国西部民族民间传统印染工艺。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汉唐,兴盛于宋元。1987年在贵州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苗族刘姓的一座洞葬群棺中,不但发掘了汉唐时代的陶釜和酒具,而且首次发掘了宋代彩色蜡染褶裙,灿然如新,图案为“鹭丝鸟纹”,款式与现代苗族褶裙相差无几。

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就陈列有清代皇家宫廷珍藏的一幅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

安顺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蜡画是用铜刀(蜡画工具)蘸上高温加熔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惟妙惟哨,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蜡染是将画好的作品通过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加之神秘莫测的冰纹,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蜡染在安顺苗族布依族妇女中,颇为盛行。苗族图案带有史书性质,似铠甲,像文字,或写意、或抽象,任随驰骋;布依族大多是图腾图案,有太阳纹,有云雷纹、有回纹、有铜鼓纹,连续对称,古朴典雅。蜡染布料常用做衣裙、围腰、床单、背扇、帐檐、挎包、帽子、时装。目前安顺蜡染已是中外游客追求的时尚。20世纪80年代,以苗族民间艺人杨金秀为代表的一批批蜡画能手应邀出访欧美等地进行技艺表演,受到许多国际友人及专家的赞誉。

贵州蜡染的蜡染之乡

贵州省安顺市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安顺蜡染其风格细致,图案成熟,图案优美、色彩瑰丽,着色运用了多种植物染料与蓝靛相结合,如红花、黄栀子等,在蓝色与白色中喜欢加红、黄等颜色,极为美观,色彩对比鲜明、艳丽,具有刺绣般的效果。

安顺蜡染纹样主题涵盖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自然纹样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飞鸟、虫、鱼等自然动植物以及心中的龙、凤形象,也有动植物纹样的相互结合,如蝴蝶、枫叶;其次还有以图腾形象为表现元素,既有对图腾的神圣崇拜,又具有自然纯朴的装饰之美,充满人情味和情趣,反映了安顺人们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除安顺蜡染外,贵州还有很多地区和民族生产蜡染,各地区均有其特色。

简洁质朴的从江蜡染

从江型蜡染主要指分布于从江雍里、光辉、宰便、加勉一带的蜡染。多用枫香脂做防染剂,用竹条或鹅毛笔点蜡,风格简单朴素,对技法的要求不是很高,常用于百褶裙、胸兜、裹腿等服饰的装饰。

自由豪放与结构严谨并存的丹寨蜡染

丹寨型蜡染指分布于贵州丹寨县和三都县一带的“白领苗”蜡染,其设计手法精湛简练,作品具有稚拙烂漫、自由豪放的风格,常用于妇女盛装的衣袖、肩、背带、围腰等服饰品以及床单、被面、门帘等生活用品的装饰。丹寨型蜡染运用强调夸张变形、移花接木的设计手法,流畅灵动的线条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和一些想象的动植物,图案丰富多变,形象饱满生动,构图错落有致,极富创作性和装饰感;丹寨型蜡染的另一种风格则结构严谨,常运用藤蔓纹、螺旋纹或简练抽象的几何纹样形成规则变化的菱形、方形骨架构图模式,如白领苗蜡染最具特色的女子上衣肩背部蜡染衣片,典型的螺纹几何纹样,风格质朴严谨。

贵州蜡染的特点

贵州蜡染的特点是色调素雅、纹样优美、文化内涵丰富。

传统 贵州蜡染纹样分为自然纹和几何形纹两大类。自然纹中多为动物植物纹,人物纹罕见,反映社会生活的纹样逐渐出现。几何形纹多为自然物的抽象化。

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已很难确认哪种纹样是本民族的独有纹样,或哪种纹样是某种民间艺术品的独有纹样。有些纹样虽同一“母本”,不同的民族含义也不同。传统蜡染纹样繁多,内涵丰富,现仅选择几种重要的作—些阐释。

贵州蜡染的用途:

贵州蜡染与所有民间工艺一样,具有实用功能。在蜡染的流行领域,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装饰和美化生活,丰富生活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的信仰、愿望和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尤其是在长期的民间活动中,反映民间心理的蜡染,丰富了民间活动的内容和趣味。蜡染产品包括许多日常用品,可用于妇女头巾、裙子、围裙、被套、帽子、床单、窗帘、窗帘、背扇、布、手帕、挎包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贵州蜡染

苗族蜡染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苗族蜡染在图案题材卜独具特色,并将内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体。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分为七大类。

1.蝴蝶纹

蝴蝶纹来源于苗族神话古歌中的《妹榜妹留》与《十二个蛋》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苗族起源:枫树化为蝴蝶,蝴蝶妈妈同水泡谈情说爱,生下12个蛋,由鹤宇鸟孵化,生出万物——雷公、水龙、蛇、虎、羊,大象、野猪等,其中一个蛋孵化出人类,即苗族的祖先姜央。这就是传说中的苗族始祖姜央为“妹榜妹留”所生的故事,苗语“妹榜妹留”意译为汉语就是“蝴蝶妈妈”。在苗族神话里,蝴蝶妈妈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包括神、鬼、人、动植物和雷电的产生都源于蝴蝶妈妈。因此,蝴蝶被认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最受尊崇,成为蜡染重要的、特别流行的纹样。蜡染中的蝴蝶千姿百态,既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既有抽象化的,也有变形复合的。可以看到飞舞的、爬动的、正面的、侧面的、仰面的、背面的一系列姿态各异、千变万化的蝴蝶纹样。蝴蝶轻盈秀美的形象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这个传说影响深远,不仅形成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即对蝴蝶的热爱和崇拜就是对祖先的热爱和崇拜,而且使蜡染艺术表现紧密地与其崇拜相融合。可见,苗族蜡染中的蝴蝶图案,积淀着祖先崇拜的原始意识。

2.鱼鸟纹

苗族蜡染图案中的鱼鸟纹和蝴蝶纹相近,也是歌颂生命力的美的纹样。苗族人民认为,鸟是男性,鱼是女性。鱼鸟同图组成比喻夫妻恩爱的图案。这种图案的鱼和鸟一样也有翅膀,鸟也多为可入水畅游的“水鸟”。有学者认为这是反映男女平等共同负起传宗接代繁衍后代的使命,没有男尊女卑之分,内涵着生殖崇拜,造型上是很有特色的图案。

蜡染中大量使用鱼的图案,更多是出于心理的期盼与生命繁衍的需求。由于鱼产子多,其腹内多子,因此鱼纹的原始寓意便是象征生殖,对鱼的崇拜就是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来历经演变,又出现了其他的吉祥寓意。汉族的“鲤鱼跳龙门”图案象征显达高升,“鱼莲”图案象征“年年有余”。而贵州少数民族对鱼纹的理解却更多地保留了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识。如“子孙像鱼崽一样多”的比喻,在苗族民歌中屡有出现。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鱼是不可缺少的供品,其寓意均在祈求子孙繁衍。蜡染中出现的鱼纹大都躯体肥硕,有的鱼腹内有小鱼,有的鱼腹内有鱼子似的繁密斑点,有的索性将鱼鳞画作鱼子,这些都传达出原始生殖崇拜的信息。

蜡染中出现的许多鸟纹,同样也是出于追求吉祥美好的愿望。鸟,是山居的少数民族姑娘快乐的生活伴侣,鸟纹寄托着她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苗族中,鸟纹也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蕴。与蝴蝶传说相连的是古歌中蝴蝶妈妈生出的12个蛋,是由鹤宇鸟孵化的。孵化出的万物中就有苗族的祖先姜央。因此,鸟对于苗族是有恩的。岛还町能是苗族先民中某些氏族的图腾。《山海经-神异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人,名欢头……敢头人面鸟喙,有冀,食海中鱼,杖冀而行。”类似的记述在古籍中还有一些。“欢头“叉怍“欢兜”,相传为苗族先民的首领。这些鸟纹有的如实摹拟,有的想象变形。如锦鸡、喜鹊、麻雀、燕子、斑鸠、鹦鹉、孔雀、鹭鸶等,能确认其名;有的则只具有鸟形.分不清是什么鸟。它们多有花草环绕,大都张开嘴,或昂首啼啭,或窃窃私语,或比嚣而飞,或背靠背像吵架的样子,生动极了,类似人粪生活的写照。

3.龙纹

龙在苗族意识里,向来就是造福人类的吉祥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龙纹极有特色,其外形和内涵与汉族地区的龙纹截然不同。龙是中国的原始圈腾。汉族白秦、汉以来便以龙为尊,龙成为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龙纹逐渐演变为头角峥嵘、尖爪利牙的威武形象。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龙纹却大异其趣,表现为稚拙天真,憨态可掬,与人和自然万物十分亲近,苗族对龙敬而不畏,苗族的龙丝毫不像汉族的龙那么神气十足,张牙舞爪。苗族蜡染的龙没有固定的模式,千变万化,有鸟头蛇身、牛头鱼身、蜈蚣形等,因此,苗族就有水牛龙、鱼龙、蚕龙、叶龙、盘龙、鱼尾龙、水龙等,榕江苗族蜡染中的龙纹既像蛇,又像蚕。龙的形态或飞,或曲、或伸,变化自如。有专家认为龙纹的内涵除了龙图腾崇拜的原始意识外,还有祈求纳福迎祥、消灾免祸之意。

4.旋涡纹

苗族蜡染中的旋涡纹,主要绘制在蜡染衣背、衣袖、被面卜,这是苗族象征团结和占祥的传统纹样。苗族人民热爱人自然,他们看到激流中的旋涡,圆满急转,感到很美并有一种兴旺吉利的感觉,于是公认为是.一种吉祥的美的纹样。旋涡纹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就已出现,那是先民们对自然水纹的摹拟。这种图案后来在汉族工艺品中鲜有出现,却在贵州的民间蜡染中较为常见。在视觉形式上,这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蜡染几何形纹样,在内容含义上,也是一种说法最多样的纹样。第一种说法是为了缅怀苗族祖先长途迁徙,跋山涉水,历经无数险滩恶浪留下的旋涡印记,第二种说法是,杀牛祭祖时记录牛头上的旋涡纹,因为它是祖先的象征。第三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姑娘生了病,母亲从山上采回一些郎蕨革的嫩苔,将这种草药给姑娘吃后,其病便好了。为了永不忘记这棵救命草,就按照它的样子画在服装上作装饰。

5.花草植物纹

苗族蜡染中表现植物的图案不仅很多,而且与汉人植物图案有很大的区别。其植物图案,不像汉族取材于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莲花、桃子、石榴之类(在蜡染巾也时有出现),更多见的是山问田野常见的花草植物,如养花、蕨花、梅花、桃花、杏花、棉花等,有一些已经演变、提炼为几何形纹。这些植物题材在少数民族妇女劳作时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她们从中获得美感,通过想象加工,在蜡染中描绘出极富生命活力和山野情趣的画面。如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梨花纹,全世界没有像丹寨苗族这么丰富而多彩的。相传苗族的先祖在迁徙途中,曾经到过一处梨花坳的地方,正逢梨花盛开。在长期迁徙中的先祖耗尽精血,差一点儿就被奔波不定的生活拖垮,忽然看见满山遍野生气勃勃盛开的梨花,感到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于是又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因此,梨花留给苗族深深美惑。另一个传说是,在古代发生的由中原向西南的大迂徙中,妇女们为牢记跋涉的艰辛,便将沿途所见的花草植物都描绘在衣裙匕,后来便作为传统纹样保留下来。还有一种传说,小孩穿梨花纹的蜡染衣装,就可平安地健康成长,梨花纹也是苗娃的吉祥图案。相传蕨草曾治愈过苗族妇女的病,故蕨草也成为蜡染纹样。

6.铜鼓纹

铜鼓是苗族文化特征之一,因此铜鼓上的古老图案往往是苗族蜡染传统图案的来源,铜鼓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极为尊崇的重器。古时在祭祀、娱乐和征战中经常使用铜鼓,对铜鼓的尊重,对铜鼓图案的再现意味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宋代的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载:“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因此,苗族蜡染取材于铜鼓上的图案,也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清代张澍在《黔中纪闻》中的记载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缂僚有斜纹布,名顺水纹,盖模取铜鼓纹以蜡刻板印布。”苗族蜡染‘的铜鼓图案,在传承延续中虽有变化,但铜鼓的中心花纹在蜡染中还是非常典型、突出的。中心花纹,实际上就是辐射光芒的太阳纹。

7.星辰山川纹

这里所说的星辰山川图案,已经不是客观的天上的星辰云彩、地上的山岭江河丁,而是一种经过高度抽象化后图案与形象的组合。这些图案既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还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据史料记载,苗族在古代曾经历过背井离乡的大迁徙,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壮经历,苗族人民不仅刻骨铭心,传说还用图案记录与反映了历史上的迁徙事件。如九曲江河纹是由大小不等的菱形套结而成,象征江河纵横,曲折交叉,城界花纹以方形为框架,表示城墙,四边的小方形表示角楼,中间的十字纹表示街道。长久传承这类图案的苗族地区有这样的说法:这种图案与组织,表现的是故七的风光和祖先迁徙的经历,如百褶裙上黄色横线表示黄河,绿色横线表示长江,中间空白表示田野。他们称这种裙为“迁徙裙”、“母江裙”。

什么是蜡染?安顺蜡染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蜡染是中国贵州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同时也是中国古老的印染方法之一,被誉为“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其中以安顺蜡染最为著名,被称为“蜡染之乡”,安顺蜡染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蜡染

蜡染是我国少数民族古老的民间印染方法之一,在古代称为蜡缬,和绞缬、灰缬和夹缬并列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印花技术。缬指的是染花的丝织品或是织物上印染的花纹。蜡染是用蜡刀蘸取蜡液,然后在白布上画出各种图案纹样,再将画好的白布放入靛缸中浸染,最后水煮脱蜡后就会呈现出绚烂的花纹。

蜡染的魅力在于浸染的过程中,随着蜡迹破裂呈现出的形态各异的冰纹,这种冰纹因为其不确定性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美感,这种蓝白相间的艺术品带着它独特的风格,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安顺蜡染

蜡染以我国贵州安顺蜡染最为著名,因此也被称为“蜡染之乡”,也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蜡染主要以苗族和布依族蜡染为主,蜡染的纹饰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从种类上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纹饰和几何纹饰两种,而自然纹饰又分为动物纹饰和植物纹饰两种。

安顺蜡染的自然纹饰都来自与贵州少数民族息息相关的大自然,那些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等,在他们的手中被浸染成了各种形态各异,造型夸张的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尽显了高原古朴的风味。

而那些几何纹饰则是从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传统纹饰,这些图案中包含着古老的神话、图腾信仰,也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和热爱。

安顺蜡染所使用的布料多为当地少数民族亲手制作的土布,是一种纯手工棉纺织品,用这种土布做出的蜡染不仅韧性好,而且着色和品相也相对更好。

历史悠久

安顺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因此,安顺蜡染也叫作“瑶斑布”。

从古至今,蜡染一直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让这一古老璀璨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安顺蜡染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安顺的蜡染、安顺蜡染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