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李燕蓉的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燕的作品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李燕蓉的个人简历
李燕蓉,女,山西晋中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就读于鲁院第十八期高研班。1997年就职于晋中市文联,从事《乡土文学》美编工作。2004年开始写小说,已发表近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 《十月》《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钟山》《山花》《山西文学》《黄河》等杂志。作品《那与那之间》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飘红》获第五届 “赵树理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山西影片《来处是归途》获奖,该剧有着怎样的演员阵容?
《来处是归途》这部电影改编自李燕蓉的中篇小说等待。由孙京勇担任制片人,徐志鹏担任监制,唐小然,李坤棉,张鸿敬等演员主演。
在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女主角夏天回到老家工作。为了帮助母亲照顾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焦虑。所以她重新开始审视生存和死亡的意义。这部电影在今年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全球首映,并且获得了最受欢迎影片的奖项。谢飞评价这部电影出人意料的质量扎实,山西话剧舞台的老演员精彩,导演把众多家庭单元住房内的场景调度的很真实,而且很流畅,长镜头也非常出色。
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映后交流中,导演刘泽也表示说他没有上过电影学院,谢飞导演的评价让他觉得这是自己上交的一个毕业作品,他的点评也是一种支持。刘泽在创作这部影片的时候,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融入了进来。他爱人的姥姥也换了八年的儿子海默症姥爷一个人照顾老太太。所以他在想,如果是他自己的话,会如何面对自己能不能坚持八年的时间。
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后,影片《来处是归途》已经入围了五个电影节奖项,观众谈到观影的感受,更多的是感同身受。这部电影并没有启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演员,或者是人气很高的明星。而是找了很多非常有实力且低调的演员,所以可以看出导演对于这部影片是由自己的坚持和情怀的。
也正是导演和演员们的不懈努力,才能够把这部电影呈现的如此完美。让大家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对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感同身受。相信这也是很多导演和演员在拍摄电影之前想要达到的一个效果。
简述中国当代史上山西文学的三次创作高潮
我们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越的大文学家,比如先秦时的荀子、韩非子,汉代的班婕妤、刘琨、郭璞,唐代的王绩、王勃、王维、王之涣、王瀚、王昌龄、柳宗元、司空图、温庭筠,宋代的司马光,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白朴、郑光祖,明代的罗贯中,清代的傅山,等等。到了现代,山西仍然有一大批中外著名的作家,如石评梅、李健吾、高长虹等。特别是上世纪40年代从根据地成长起来的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山药蛋派”。
目前,我省老中青作家济济一堂,实力雄厚,共同创造着山西文学事业的辉煌。可以用经历“三次高潮”“五代同堂”来概括。
第一,老作家大部分已经去世,赵树理是“文革”中含冤而死的,现在我们是要继承他的精神,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五位,前四位也已前后辞世,只有胡正还健在。这些作家新时期以来,成就累累,比如马烽写的一批长、中、短篇小说,有两篇获得过全国优秀小说奖;跟孙谦合作的电影剧本《泪痕》《咱们的退伍兵》等,影响很大;其他几位也都有佳作问世。同时,他们为培养中青年作家呕心沥血,现在活跃在文坛的许多中青年作家,都得到过他们不同形式的扶持。
第二,上世纪50年代一批作家。主要有焦祖尧、韩文洲、田东照、窦嘉绪、曹杰、李逸民、义夫、谢俊杰、刘思奇、杨茂林等人。他们是上世纪50年代走上文坛的,写过一些不错的作品,但很快就赶上了“文革”,停止了创作。“文革”后,他们多数担起省、地、市文艺界领导职务,主要的贡献是组织创作,培养文学新人。不过,他们中间的焦祖尧、田东照等,近年来还是不断有新作问世。第三,“晋军崛起”的一批作家。“文革”后,我省涌现出一批成就突出的青年作家,没几年就在中国文学界打出一片天地,被称为 “晋军崛起”。这批作家主要有:张平、成一、周宗奇、柯云路、郑义、韩石山、张石山、王东满、李锐、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等。他们创作出了许多在读者中产生过很大反响的优秀作品,获得过全国性各种奖项。近年来,这批作家已经非常成熟,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风格,有的还在继续追求纯文学创作,如成一、李锐等,他们的新作《白银谷》《银城故事》《太平风物》《人间》等,是近年来全国文学界公认的优秀之作,《白银谷》和《银城故事》曾经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有些则写作关注社会重大现实的作品,如张平的《抉择》和《国家干部》等;有些写高科技领域的题材,如钟道新的《权力的界面》《智慧风暴》等;蒋韵是山西女作家中的佼佼者,作品的艺术质量很高,去年就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中篇小说 《心爱的树》)和2004—2006赵树理文学奖(长篇小说《隐秘盛开》)。
第四,上世纪90年代走上文坛的作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吕新、王祥夫、晋原平、曹乃谦、谭文峰、常捍江、房光、张行健、曹利军、许建斌等。他们都有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问世,比如王祥夫的短篇小说 《上边》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吕新曾是国内“先锋小说作家”之一,晋原平的好几部长篇小说和曹乃谦的短篇小说,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第五,当下又有一批新锐作家出现,代表人物有葛水平、李骏虎、玄武、王保忠、杨遥、镕畅、韩思中、曹向荣、关海山、李来兵、杨凤喜、李燕蓉、阎文盛等。其中葛水平近年来成绩突出,中篇小说《喊山》去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其他几位的作品,也非常有特色。这批作家是我们山西文学的希望。
那个女作家李燕蓉结婚没有
应该已经结婚了吧,她是1975年出生的,现在应该也有40岁了,应该已经结婚了
李燕蓉的作品简析
在生活边缘与精神深处徘徊——读李燕蓉小说集《那与那之间》
《那与那之间》是“70后”女作家李燕蓉的最新小说集,收录了包括《百分之三灰度》《对面镜子里的床》《那与那之间》《深白或浅色》等作品。读李燕蓉小说,常想起张爱玲,也曾暗暗比对,哪些地方神似,哪些地方不及。如果说张爱玲看世界如水中月,李燕蓉的笔下人生就是镜中花。水中之月,照见天地孤独,万事万物原本是空,所以张爱玲小说风格接近《红楼梦》,从人世最琐细处径直看到空无;镜中之花,兀自盛放,艳则艳矣,却和世事隔着一层幽凉和透彻,所以李燕蓉的小说底色更近似《局外人》,在生活边缘处向世界内心张望。二人皆富才情,能文善画,却又都不是那种从内心深处兴兴头头热爱俗世生活的女子。李燕蓉的文字,如她的画,色调柔婉,而线条骨感,称得上婉约其表,冷峻其里。
麦克尤恩说:“我比较喜欢一部作品有自我完善的特性,被它内在的气势和光辉所支撑着,它和这个世界很相似,却又不被它所左右。我喜欢故事,我总是在寻找那被我想象为具有不可抗拒吸引力的故事和男女之间的权力游戏……另一个使我着迷的倾向,是关于男人和女人,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畏惧和爱恋,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游戏。”李燕蓉亦如是吧,她迷恋感情世界的拆解,却很少正面表现男欢女爱,对人生中的许多细微之处非常敏感,来自精神世界的质疑感很强烈。平淡的生活里有特别荒诞的因子,她抓住变异的瞬间和局部展开,不为着改造人生的宏念,只为了隔镜感知岁月的心跳。其文字深处因而有种令人畏惧的幽光,如深夜对镜,总能看出这世界的变形。
她喜欢不那么分明的色彩,“百分之三灰度”算是典型。这种深白或浅黑,是她一贯的小说基调,不是现实生活的逻辑,是充满了无限阐释空间的内在世界,没有过度理念化,也没有流俗化,笔触有些游移,或者淡漠。波平如镜的生活画面之下,是意识世界起起落落的暗流,充满一种难言的焦虑感。《百分之三灰度》中,主人公始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色度,电脑上的虚拟世界,眼前的现实生活,中间隔着微妙的异度空间。百分之三灰度是一种记忆,一种心情,是一种生活状态,比不染尘埃的白多了一些混沌,但是又不甘心趋向更灰茫以至黑暗。有些东西转瞬即逝如天空中那一小块灰色,马温与没有心灵感应的女友,小奈与没有面部特征的女人,虚幻而又真实。人生中真正的问题,从来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不过是纠缠到死的疲惫。每个人都带着陌生的表情,活在另一个我的世界,而世界另一端指认我们身份的人,同样面目模糊如一团污浊的空气,甚而隐匿并不现身。这篇小说在李燕蓉作品中颇有代表性。已知世界永远是我们的枷锁和牢狱,而理想世界即使在梦里也不过是一个幻觉,这种有关存在困境的隐喻,更近乎于抽象的哲学表达。
《大声朗读》中仍然存在两个指向,一面是现实批判,一面是精神分析。现实层面的活动策划、虚假宣传、社会伪善,表现得更像闹剧,精神病人的种种表现也颇具黑色幽默色调,抑或简直就是反讽。最后李小小、辛田伪装成疯子,医生们也都伪装成疯子,对照波澜不惊的大声朗读,从意识深渊里映照出世界整体的病态,所有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其实都是精神病人。《对面镜子里的床》《那与那之间》同样写的是精神病态。徐大夫、佩佩、段敏、李操……不是单个人的,是世界整体的病态。从原有的正常生活轨道漂移出来,在非理性状态下,生活和世界不断弯曲变形,悬空虚置。《干燥》写一个女子小惠的空虚和孤独,寂寞和躁动。本雅明在谈到艺术的气息时说:感知某个现象的气息(意味着)赋予它也回望我们的能力。这篇小说中小惠的处境是本雅明关于气息一说的旁证。那种干渴的触觉很分明,却稀释在拖泥带水的生活本体中。真的是“许多时候,你会听到门的另一面有许多模糊的声音,有一天你真得破门而入了,吓倒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你会发现除了黑糊糊的夜空,什么也没有,连声音也消失了,这一切不是做梦吧?可惜,没人回答你。”世界就这样分裂为两部分,置身一侧,总是想象另一侧,而世界背面,还是空茫。李燕蓉喜欢写碎裂的感觉。包括现实世界的断裂,精神世界的拆解,各种事物的破碎。写作于她,似乎就是在寻找一种并不存在的完整,是使命,也是宿命。《开始熟睡》隐含的主旨同样是精神分析,男主人公何健雄供职刑警队,喜欢研究犯罪心理,擅长精神分析。小说重点并不在于为我们呈现两个人的生存景况、情感态度和心理境遇,而是传达一种各自不在场的精神状态。真实的生活始终庸俗不堪、模棱两可,偶尔还有让人崩溃的欲念。档案、记录本、何健雄的讲述、犯罪实录,彼此纠缠和对照,人生就像往返于档案馆和心理诊所的一条孤独的长路,因为失眠,连黑夜都无处逃避。男女主人公的心理阴影,暗示了精神世界的分裂和变形。小说笔法洗练干净,又充满了多义性和延展性。《深白或浅色》《飘红》在冷静的社会批判和反思里,仍然有着精神分析的向度。
李燕蓉是一位严肃认真的写作者。在她笔下,现实关怀、社会问题意识、批判视角、人性深度都不缺乏,与众不同的是,她还为我们带来了微妙的人生变形和精神世界的涉渡之舟。她写了很多小人物,在人生边缘徘徊,呈现很无奈的生存状态,没有大喜大悲,但是找不到出口,多半处于失重状态。无论向哪个方向转,都会碰壁。小说有对世事人生的耐心解析,语言细腻内藏锋芒,恍如一把精致的刻刀,笔墨温润,调子微凉,不热切,也不居高临下,始终若即若离。没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大事件,在微观世界辗转腾挪,散点透视,微距拍摄,背景拉成虚化,成像却层次丰富而立体。整体上,寂静的孤独气息萦绕,悲伤的诗意在细碎的生活表象背后,抓住了悬崖边那根青藤。世界那么笨重,生活那么沉重,精神却常常处于失重状态。有种漫漶的荒诞感,不是特别强烈,在生存隐喻层面,越过幻灭,更像一种宽容的旁观。(张艳梅)
关于李燕蓉的代表作品和李燕的作品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