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粟世征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粟世征的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白洋淀诗歌指什么时期的诗歌?有哪些诗人?哪些作品?
白洋淀诗群出现于1970年代末,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芒克先生 诗人。原名姜世伟。朦胧诗人的代表之一。1950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次年开始写诗。1976年返京,1978年与北岛共同创办文学刊物《今天》。1988与杨炼、唐晓渡创办“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民间诗刊《幸存者》,1991年与唐晓渡等创办民间诗刊《现代汉诗》。著有诗集《心事》、《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今天是哪一天》;长篇小说《野事》;随笔集《瞧,这些人》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先后应邀赴美、法、意、德、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交流访问。现居北京。
多多,原名粟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2000年曾获首届安高诗歌奖,1989年出国,旅居荷兰15年,并曾任伦敦大学汉语教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过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大学举办过讲座和朗诵,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多多诗选》等,并与2005年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奖。
芒克作品:阳光中的向日葵/雪地上的夜/天空/葡萄园
多多作品:春之舞/黎明的枪口余音袅袅/北方的海/从死亡的方向看
根子作品:三月与末日
请介绍诗人海南。
★ 海口
多 多,原名粟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多多诗选》及《阿姆斯特丹的河流》(2000)等。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过讲座和朗诵,曾任伦敦大学汉语教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海南大学文学院正式聘为教授。现居海口。
耿占春,1957年生于河南柘城。朦胧诗代表诗人,诗歌评论家。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隐喻》、《话语和回忆之乡》、《叙事美学》等。
李少君,1967年生于湖南湘乡。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诗人,文学评论家。著有诗集《那些消失的人》,小说《岛》、《蓝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天涯》杂志主编。现居海口。
邹 旭,1973年月生于湖北丹江口。组诗见于《诗刊》《北京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等三十多家刊物,入选《21世纪诗歌精选》《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曾获′97诗神杯“校园诗人奖”、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大赛诗歌奖,著有诗集《抬头看见月亮》,现居海口,系省青年诗协副主席。
原野牧夫,男,原名张雁,1965年生于湖南永兴。诗歌作品上千首,部分入选多种选本。2006年4月创办“潮流”诗歌论坛。海南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海口。
张晓云,女,生于70年代,海口人。曾获中南六省诗歌赛与海南诗人创新杯赛奖,有诗集《谁不会第二次来敲城》出版。现居海口。
古 莉,女,1981年6月生,安徽肥东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南方出版社质管部副主任。著有诗集《秘密花园》。现居海口。
贺澜起,男,1969年6月生于河南兰考,曾在《诗歌报月刊》、《天涯》、《厦门文学》、《蓝》(日本)等刊物发表诗作若干,曾获得由《诗歌报月刊》、《天涯》等单位举办的诗歌创作大赛奖项,作品入选《2006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海口。
贾冬阳,男,1977年冬天生于吉林。2000年开始写诗,系橡皮写作群成员,1P5写作团体成员,作品散见各种杂志及诗歌选本。现居海口。
魏春雷,1983年春,生于东北魏家窝卜。2007年大学毕业,同年8月来到海口,现在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旁听外国哲学课程。有诗歌若干发表。
卢 炜,女,祖籍安徽,1968年出生,笔名毛豆,在《诗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和《诗歌月刊》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诗文600余件并多次获奖。2003-2007年连续5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选集。著有诗集四部:《海》、《渡海》、《为海而来》和《挑灯看海》。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东方女性》杂志社长兼总编。
安 歌,本名张继芳,女,生于新疆。诗歌广泛发表于国内诗歌刊物,并收入多种诗歌选本。已出版诗性随笔集《植物记》和《植物记Ⅱ》,现居海口。
蒋 浩,1971年3月生于重庆潼南。编辑《新诗》。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2003年,百花文艺版),诗集《修辞》(2005年,上海三联版)。现居海口。
赵 瑜, 1976年出生,河南人。《天涯》杂志编辑。出版诗集《我看着你》,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坏孩子》《我鄙视你》和散文集《小忧伤》等。
★ 琼山
邱名广,男,1962年生于琼山,诗歌、散文、小说约70万字散见于国内刊物。著有诗集《无望的爱》。现居琼海。
李 异,男,祖籍琼山,1982年代生于屯昌。诗歌散见于《滇池》、《诗林》等。2005年曾自印诗集《青少年哪吒》。现居海口。
艾 子,女,本名郑小霞,1971年生于海南东部,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个人作品集《寻找性别的女人》于2004年入选海南省作家丛书出版;《异性村庄》于2006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海南特区报》编辑部。现居海口。
★ 澄迈
冯麟煌,男,1942年生于海南澄迈,1966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有诗集《绿色的旋律•天涯草》、《热土流风》、《冯麟煌诗选》等18部出版。诗集《绿色的旋律•天涯草》获1988年首届“海南省文学奖”。中国作协会员。
江 非,厉姓,属虎,1974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平墩糊村。2002年参加过《诗刊》第十八届青春诗会。曾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独角戏》、《纪念册》和《一只蚂蚁上路了》。认为诗歌就是“风,雅,颂”。现居澄迈。
林 森,1982年生于海南澄迈。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现供职于《天涯》杂志社,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青年文学》、《滇池》、《中国作家》、《文学界》等。有诗作入选《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第二辑)》等。现居海口。
曾德英,男,1962年生于海南澄迈,曾在《诗刊》、《海拔》等发表作品300余篇(首),有诗集《江南雨》、《曾德英短诗选》(中、英双语版)及《人生如歌》出版,海南作协会员,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澄迈。
王广俊,1971年生于海南澄迈,曾在《诗刊》、《海拔》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海南作协会员。现居澄迈。
王鸿章,1982年生于海南澄迈,有作品入选《云起天涯(诗歌卷)》。曾主编民刊《本纪》、《海拔》。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理事。现居海口。
★ 儋州
陈有膑,90后诗人。
陈灿麟,1951年生于海南儋州。作品散见《诗刊》、《黄河诗报》、《星星》、《诗歌报》、《天涯》、《人民文学副刊》和《人间福报》(台湾)等。著有诗集《当椰树进入角色》。曾获1991年海南省首届青年诗歌大奖赛一等奖。海南作协会员。
★ 临高
陈亚冰,1981年生于海南临高。诗歌及评论刊于《青年文学》、《滇池》、《诗林》、《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刊物。曾参与主编民刊《海拔》、《本纪》等。海南农垦《绿刊》编辑。现在居海口
★ 定安
王辉俊,男,1958年生于海南定安县,著有诗集《热岛情话》,散文诗集《绿岛情怀》、小小说集《魔岛情调》。主持编辑《银海杨帆》丛书等。海南作协会员,高级经济师。现居海口。
★ 文昌
云逢鹤,1928年生于海南文昌,有诗集《人•鬼•神》、《唯水年轻》等出版。 1999年获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岛文学开拓者十佳”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林 琳,男,文昌人,笔名远岸。著有诗集《无岸的远航》、《带上我的诗歌去远行》。曾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海南省十大青年诗人”等荣誉称号。历任海南青年诗人协会主席。现居海口。
王 凡,1975年生于海南文昌,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文昌市文联主席。著有个人诗集《生活或片段》,诗作入选国内多种年度选本并获奖。
蔡根谈,曾用笔名唐煜然、花枪。1978年生于海南文昌。首届“御鼎诗歌奖”获得者。倡导“病态写作”。曾与同仁发起“低诗歌运动”并编著《低诗歌运动》一书。有诗歌入选《2001中国新诗年鉴》、《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年中国最佳诗歌》及《2007中国最佳诗歌》等十几个选本。现居海口。
★ 琼海
黄海星,男,琼海人。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有诗集《多色人生》、《向左向右》出版。供职于琼海市广播电视台。现居琼海。
曾庆娇,70年代生人,海南籍。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有若干诗文发表于国内外报刊,诗集《流年》出版中。
★ 万宁
纪少雄,男,万宁北坡人,著有诗集《空座》(与纪少飞合著)、《词不达意》等。现居海口。
纪少飞,男,万宁北坡人,199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诗歌创作始于80年代,迄今发表诗文约400篇(首),入选各种年选。著有诗集《空座》(与纪少雄合著)、《妇女手册》等。曾获海南省第四届青年文学奖。海南作协会员,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现居海口。
潘乙宁,1970年生,海南万宁人。诗文见于《诗刊》、《天涯》、《诗歌月刊》、《散文选刊》等。著有散文集《语言的花瓣》(二人合集)、诗集《无所事事的男人》,另有小说《阿美的夜生活》、《夏好》等。有诗入选《明天》、《北大诗选》等。现居海口。
符 力,70年代生于海南万宁。毕业于重庆商学院。诗文散见《天涯》、《星星》、《诗潮》、《诗选刊》、《绿风》和《青年文学》等。现居海口。
阿豪()
★ 三亚
翟见前,60年代生生于海南三亚市,发表诗文三百多篇(首),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曾获第三届e拇指手机文学原创争霸赛专家特别奖,诗集《深夜的鸟》待出。三亚市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海南作协会员。现居三亚。
黄 葵,男,1967年出生, 祖籍安徽宿松县。1993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在《人民文学》、《诗刊》、《当代》、《散文》、《香港文学》等发表诗文两千余篇、首,出版《汶川诗草》、《翅膀滑向春天》等12部诗文集。国家二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住三亚。
瑛 之,本名陈开艺,1979年生于海南三亚。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歌月刊》及民刊《南方》、《海拔》。现居澄迈。
衣米一,女,湖北人,生于60年代。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诗作近百首。入选《诗选刊》“2007•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和《2007年中国诗歌精选》等选本。海南作协会员。现居三亚。
★ 乐东
孔 见,1960年生于海南乐东,现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著有诗集《水的滋味》,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小说《河豚》、《征服》和《韩少功评传》等。现居海口。
李孟伦,1974年生于乐东黄流。有诗歌刊于《诗刊》、《人民文学》和《天涯》等刊物,著有诗集《青黄集》、《走入世纪的瞳孔》和《创世纪》等,供职于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居海口。
林雅璟,男,1975年生于海南乐东。1988年起在《海南日报》、《人民日报》、《文学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海南电力报》主编。现居海口。
★ 昌江
李林青,男,1973年生于海南昌江。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有作品在《诗刊》发表,有诗歌入选《中国诗库2007卷》。诗集《一幅没有季节的画》近期出版。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
曾经或者正在立足海南并活跃于汉语诗坛的诗人还有:林珂、楚天舒、张锋、一行、鹿玲、田一坡、白然、林克山,林颖、谭毅、王蔚文和凯迪等等。杨沐、“天涯社区”人文频道主编朴素都是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的多面手。范雪(北京大学)诗歌创作颇见活力。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毕光明和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刘复生,对海南诗歌的研究和推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栗世纪(多多)以及他的《无题》
多多简介
多多,原名粟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出国,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多多诗选》等。多多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大诗歌节,到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过讲座和朗诵,并曾任伦敦大学汉语教师,加拿大纽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住校作家。去年,多多被海南大学文学院正式聘为教授,承担教授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文学课程。
在上世纪70年代,多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其代表作《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早已成为汉语诗歌的宝贵财富。而在旅居欧洲的十几年间,多多创作不懈,获得国内外诗歌界的普遍尊敬。
旅居国外多年的多多在2004年回来,给躁动而喧嚣的中国诗坛带来慰藉。他那不减当年的创造力有力地照亮了中国当代诗人中年过后难出佳作的阴影。这个把诗歌当作玩具的白发苍苍的儿童,总是让人想起诗歌来到人间的最初理由,令人们恢复对诗歌的信心。2005年初,花城出版社推出了《多多诗选》,在诗歌界引起轰动。
●关于白洋淀:那时写诗的意义远高于今天
记者:许多资料都说你的写作是从白洋淀开始的,那里甚至形成了一个“白洋淀诗群”,包括芒克、岳重、根子等人。
多多:开始我们聚在那里,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将来会写诗,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写诗的。那是1968年底。当时连预感都没有,那个时候,我们在一个很凄凉的夜晚乘上火车,汽笛长鸣,火车把我们卸到一个地方,然后再坐70多公里大卡车,风尘仆仆来到一个县城,再雇一辆马车拉着我们的行李,去白洋淀。
记者:你是怎么进入诗坛的呢?
多多:芒克最早写诗,然后是岳重,我是1970年在北京才开始写诗的,在这之前食指的诗已经在地下流传。无论是谁都不能把这段历史说明白,包括我。这是不可能的。就让它保持一种神秘状态吧,为什么不呢?为什么什么都要拆解得清清楚楚呢?这就是今天的人的一种习惯。我们什么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是对于诗性的一种破坏。你pj不了它,只能破坏它。
记者:那个时候有很多年轻人写诗吗?
多多:其实并不多。
记者:在那样一种环境和氛围下,写诗的感觉如何?
多多:在我们那个时期,写诗可以有很多种意义,无论如何,当时写诗的意义绝对要高于今天。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可能性。比如我当时很喜欢电影,但你不可能搞电影,因为电影需要集体制作,需要投资,需要许许多多的东西。你在农村插队,你还能做什么,还能想像什么,想回城当个工人都不可能。这样就形成人的一种很决然的态度,你没有选择。当时有一张纸,一支笔,无穷的想象力,有时候灵感一来就流在纸上,第二天看到很自我崇拜,这样的东西不是神赐的是什么?因此我很早就确立了我和诗的关系。这是一种真正的选择。
●关于朦胧诗:诗人应该把劲使在写作上
记者:作为同时代人,你怎么看朦胧诗?
多多:首先就不存在什么朦胧诗,这是一个强加的概念,你去问每一个朦胧诗人,没有一个会同意这个概念。
我读过他们的作品,可是没读过朦胧诗。朦胧诗成为某一个阶段的文化派别的标签,然后就把这些人都搁到了一起。实际上直到今天,梁小斌我没见过,徐敬亚、王小妮是在海南大学才认识的,大家都50多岁了,才第一次见面和认识。
“文革”后的作品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在诗歌上,它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赞美的那样,而且,我不认为这种盲目的赞美是对诗歌的敬意。
记者:人们对你的认识甚至推迟了10年,20年。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多多:没有任何看法。因为这些问题跟我毫无关系。这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我制造的问题,我凭什么来承担这种说法?
我现在采取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你管他们干什么呢,管那些概念干什么?过五年这些东西就自然消失了,又会出来另外一些更加怪异的说法,什么都会有的,但时间是最好的裁判,最后留下来的惟有超越时间的东西。因此这些问题都很小儿科,李杜当时争论什么了?我们今天都读他们的作品。诗人把劲使在写作上就好了,其他的管他干什么?
记者:可是现在人们对于你却产生了异乎寻常的热情,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多多:这也是不正常的,我还在写作,不要对我进行盖棺论定。
记者:你读年轻一辈诗人的作品吗?
多多:我们多少年前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读同时代人的东西,也不读很近的人的东西,江河就很坚持。我没有这个原则,可我也是离远的近,离近的远。
诗人和评论家不一样,不需要出来作为一个仲裁者。好的东西自然会口口相传。一个诗人需要成为一个当代诗歌活字典吗?我不爱做这样的人。
●关于功利:我决不会牺牲我的诗歌
记者:你怎么看诗歌和社会的关系?你想用自己的作品介入社会吗?
多多:“文革”结束前夕,大家在天安门广场贴诗,我在广场上,但没贴诗。我一直的原则是:诗歌不能被当做宣传品,因为诗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善恶判断,它有更高更大的涵盖。我决不会牺牲我的诗歌,在20年前我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记者:你的意思是诗歌不应该直接为功利目的服务吗?
多多:诗歌就是诗歌。比如俄国12月党人的诗歌,今天还有谁去读?12月党人过去了,诗歌也就跟着过去了,而诗歌是不应该过去的。1300年前李杜的东西,我们凭什么要读它?而像马雅可夫斯基,他的诗歌尽管有政治内涵,甚至有宣传作用,但它高于这些东西。
记者:诗歌就是诗歌。
多多:我刚才是用排除的办法说诗歌就是诗歌,是用这个提法来反对把诗歌牺牲掉,当成工具,主要是反对工具论。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你说诗歌就是诗歌是什么意思?它是另一种大话语,因为诗歌就是诗歌,那么它就要拒绝什么吗?
记者:它不拒绝什么?
多多:我觉得只有诗人会拒绝什么,诗歌是不会拒绝什么的,那就看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了。
●关于源泉:知识之树和生命之树的关系
记者:关于什么是诗歌的源泉,在当代中国似乎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个体的感受,甚至身体,是诗歌的源泉;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诗歌的源泉来自经典。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多多:尽管说法不一样,但是切入点和问题本身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当下,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大问题。简而言之,这是知识之树和生命之树的关系。一方面经典的诗歌以及关于诗歌的许多东西已经变成了知识,另一方面你又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体验的个人。如果一味地尊崇经典,缺乏个性的体验,你的面目就会轻易被覆盖,淹没在经典大师的皮毛之中,因为你没有大师的灵魂。如果一味地迷信个人体验,远离文化,根本不把诗歌当成一个专业,完全无视诗歌长河之存在,那么你也很可能是在岸上游泳。泳了一段你就会发现,游不动了。为什么游不动?因为文化和修养以及更多的元素都是写作的燃料。说维持两者之间平衡之类的话没有意思,平衡也不能得到一种解决,因此诗歌没有办法解决,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死问题,诗歌仍然是面对特殊性的东西,不可以有什么定义,也不可以有什么规则。
一般来讲,人在开始的时候总是从自己出发,简而言之就是要表达。但是诗歌不是一个表达,散文才会表达,这是我给学生讲的基本的定义,他说这首诗表达什么,我说你一用“表达”就没有读进去。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我知道了,然后把它说出来。诗歌不是的,诗歌是你不知道,在写的时候你可能知道一点,等完成了你可能知道,但至少它是个共时性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用诗歌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诗歌有三个阶段,第一就是先在,第二是智性投入,第三是整合。
记者:你追求什么样的诗歌?
多多:我喜爱的诗人总是在变化的,比如从波德莱尔,到茨维塔耶娃,到勒内•夏尔……你说得也不错,一个诗人总是对诗歌有一些追求,我是一个诗歌的写作者,那么,我对诗歌的欣赏,自然不会只是一个欣赏者。
我更关心去寻找那些与我具有源初的关系的诗人,我们来自一个星座。人本能地选择和自己接近的,和自己类型有关系的,最偏爱的是最重要的,不在乎多与少,有一些道路已经内在地规定了,也就是说他没有做完的事情,你可能正在做,这就天然地承认了一种承继关系,一种共有性。我跟他们进行对话。这样就打破了一种界限,那些和你呼应的人很可能已经死去,死去多久了你可能也不知道。诗歌本质上是很神秘的一种东西。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线索,哪些是和你同一个星座的诗人?
多多:所谓同一个星座,就是找到你最欣赏某一时期的艺术,某一种流派,或者某一个诗人,看看它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否还能走下去。你要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这条道路开拓出来,去验证它是否还能存在。
知道诗歌是什么吗?诗歌是一种很高级的东西,代表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最具尊严的部分。但现在有些诗人在破坏这种尊严,必须承认这一点。
记者:你刚才提到破坏母语的尊严,有没有具体的解释?
多多:这个也很难具体去界定,但每个诗人心中应该有一杆秤。当今的世界,文学是市场化的,你想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都排除,把它变成一种至纯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厢情愿,而且,谁来制定标准?这一切都没有解答者,也就更加成为诗人自己的事情。
●关于国外:靠写作在国外生活很难
记者:中国的诗人作家在国外,有机会进入主流系统吗?
多多:你用他们的语言进行写作就有这个可能,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出你的诗集,开你的作品朗诵会,这也并不意味着你进入了主流社会。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影响那个社会,能影响多少?对于海外的中国作家,这些效应可能都是很短期的,没有什么持久的效应。靠写作在国外生活,处境实际上是很严酷的。人家从生下来就进入系统,你是半路插进去的,想一想吧。
记者:你用其他语种写作吗?
多多: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诗歌。
记者:在远离母语的环境下进行写作,是不是特别孤独?你在诗中说:“我的祖国,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多多:写作难道不应该是孤独的吗?我的写作跟环境没什么关系。
记者:国外的诗人与国内诗人相比,最大不同是什么?
多多:国内不少诗歌名字,闪亮了一阵之后就忽然不见了,许多诗人经商去了。而在西方,最主要的是一些参加过二战或者在二战中出生的诗人,最好的诗人是60岁左右的,很少听说弃诗从商,他们的写作生命会更长一些,也就是更坚持不懈。
●关于诗和小说:我一首诗要写70遍
记者:你还写过一些小说。
多多:小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写了。
记者:诗和小说这两种文体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你在两种写作之间……
多多:一般来讲,很多作家都是写诗出身,一旦写了小说,很少有再回来的。也有少数例外,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哈代。他先写诗,又写小说,后来在中断小说的情况下又成为诗人,而且写得特别好。想在两方面齐头并进的,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恐怕会有,但都比较罕见,总要把你定位为一个诗人或一个小说家。
我本人就像一棵树,长到很丰满的时候,我也曾小说、诗歌、随笔、戏剧都在做,因为我有旺盛的精力,30岁、40岁都没问题,以后你发现你必须做出选择,必须要集中,就像一棵树的树冠,到顶端的时候就要集中,不可能这样多枝地发展下去,否则你很难做到最好,很可能什么都没做好。于是我做出了一个选择。
记者:你最近发表的诗作说明了你的选择。
多多:我更适合写诗。我一首诗要写70遍,如果这样写小说,就太可怕了。我觉得我一辈子就做到了一条:做我愿意做的。我不强迫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我感谢上帝,直到目前我还在做我愿意做的事。
记者:在你最近的作品中破折号特别多,节奏似乎加快了。
多多:这和呼吸的节奏有关。
记者:你似乎特别注意节奏。
多多: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讲韵律,八十年代接触到狄兰•托马斯的词组节奏,真正运用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相声、山东快书、快板,我都特别喜欢。
●关于传承:我主张“借诗还魂”
记者:中国的现代诗人,似乎总是在西方现代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之间徘徊,与后者,似乎发生了某种断裂。
多多:中国现代诗歌历史有多少年?30几年而已,相对于西方的传统什么都不是,相对于中国古诗的传统更加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何必急于对它下结论呢?
诗歌是一种传承的历史。对我而言,这种传承纵向的就是中国古诗,横向的则是西方现代诗。早在1968年,我就写过30几首古诗词。再早一点,1967年,我就看了袁枚的《随园诗话》。其他的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及李杜等等,全都读过。我个人非常喜欢辛弃疾的诗词,我喜欢他的豪情。还有姜夔,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意象。这种古典文化,说修养也好,说营养也好,总之都是前期准备。对诗人来说,许多前期准备都是不自觉的,那会儿看这些压根就没想到自己以后会写诗。但是这种影响是致命的,因为汉语的精髓就在这里。汉语最精妙、最具尊严的部分都在这里。中国古诗词无疑是人类诗歌的一大高峰。另一大高峰是西方现代诗歌。这两大高峰合在一起,成为我的两大压力。所以,我一开始就活在问题之中。现在也活在问题之中,以后也必将在问题中死去。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
多多:我们当然要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但不是细枝末节的纠缠和外在皮毛的模仿,而是在本质上去接近传统的灵魂。我主张“借诗还魂”。
记者:什么是古典诗歌的灵魂?
多多:灵魂作为一个精神领域的问题,要谈论它,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是否承认有灵魂。我是承认有灵魂的。而且,灵魂最终是一个诗人最终的归宿、诗歌最后的目的。比写作更重要的是塑造自我。
古人说,“半日打坐,半日读书”,而没有说“半日读书,半日写诗”,这就说明“修炼”对于生命的意义非同寻常。现在大部分诗人是“半日电脑,半日书籍”,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不管怎样,起码要“静思”。
无论你是古人还是今人,这种内心的品质都会超越时间与历史。这就是一个人的灵魂。
粟世征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粟世征的诗、粟世征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