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以及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有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1、鲍勃迪伦:第1个集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和普利策奖于一身的人
- 2、鲍勃迪伦的代表作是什么?
- 3、鲍勃·迪伦以什么作品获得了文学奖
- 4、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哪些?
- 5、鲍勃迪伦经典文学作品
- 6、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是什么?
鲍勃迪伦:第1个集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和普利策奖于一身的人
昨晚的头条被两位民谣歌手占领,美国的鲍勃·迪伦喜获诺贝尔文学奖,也创造了作曲人获奖的先河;而中国的宋冬野因吸毒被警方控制,自此没人再抽他递的兰州。
正能量如毒药君,当然是把版面留给好事儿,因为 鲍勃·迪伦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地球上有了第1个集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和普利策新闻奖于一身的人 。也许,传奇就是这样:因为有天赋,所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却永远无法模仿。
关于鲍勃·迪伦这大半辈子,如果细说起来,面对面唠上三天也未必能说尽,毒药君今天奉上几件跟鲍勃·迪伦有关的影事儿,让大家从视觉角度领略一把何谓“天之骄子”。
《我不在那儿》
两个小时看完6个迪伦
关于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有两部,今天推荐的这部《我不在那儿》,更贴合本人真实的性格特征。
导演托德·海耶斯一定怕自己专业能力忤逆了偶像的传奇人生,的确,单单一个演员不够表达“摇滚诗人”的复杂,于是集结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希斯·莱杰等一票大明星来分饰不同年龄的鲍勃·迪伦,更有趣的是,为了表达特定时期的特定情绪,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也“叛逆”的来客串。
▇ 童年:与梦想有关的音乐启蒙
童年时期的鲍勃·迪伦,一个整天抱着吉他的小家伙。
小黑演员Marcus Carl Franklin的扮演,其实也是表达了对于偶像一种尊重和怀念,其中,不乏真实的片段呈现,例如他给生病的伍迪带去罗利牌烟,在床边弹起吉他,哼起小调——
▇ 成长:当音乐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鲍勃从少年时代开始热衷于兰波的诗歌和它所表达的意境。有人说听鲍勃·迪伦的歌,更像是在唱诗,他也因此曾引来无数人的嫉妒。
本·威士肖出演了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表面上看,这一段表现了兰波在法庭上的随性和完美主义思想,而实在说,这些思想影响了鲍勃·迪伦,轻狂、完美追求也成了他身上的标签。
兰波在某种程度上对鲍勃·迪伦产生了巨大影响。兰波的那种旷达不羁的生活方式也是迪伦所渴望的。他们在精神境界的渴求上达到了一致。他们都是上帝的宠儿。
▇ 信仰:从民权音乐家到信教徒
以演员扮演的当事人采访的形式回顾由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杰克·罗林斯如何从民权运动音乐家变成牧师,暗合迪伦对于基督教和福音音乐的皈依。
了解鲍勃·迪伦平生的观众,在看这段戏时,能明显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贝尔饰演的杰克·罗林斯其实也就是鲍勃·迪伦的化身。
有人问,鲍勃·迪伦在音乐上的成就是如何达成的,他回答说不知道,可能是上帝给的。也许,奇迹的发生,只能用形而上的宗教思想来形容。所以,1963年,他最初的热血和激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转而信仰宗教,成为了基督徒和牧师,宣扬神的旨意。
▇ 私生活:不为公众所知的伤痛
希斯·莱杰扮演的演员Robbie Clark是一个公众看不到的迪伦:家庭瓦解,与妻子离婚在即;演艺生涯一帆风顺,但并不感到快乐;迷失自我,朋友一个个远离。
希斯·莱杰眼神中的幽怨,似乎更适合演绎聚光灯背后的痛楚。和上面几个影射鲍勃迪伦的人物不同,这个角色在家庭、人际关系中一塌糊涂:妻子企图离异和孩子的疏离,让他感受到了世俗的牵绊,与朋友的分崩离析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一段,电影贴近生活,却远离了创作,导演是在向我们暗示:其实他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 多面人生:癫狂与优雅齐飞
由凯特·布兰切特反串出演的大红大紫的歌星Jude Quinn,是六个角色中最为扑朔迷离的,这是一个身在名利场中却想走另一条路的迪伦,对应他向电声转变时期丢失了一批忠实的歌迷所引发的争议。
大红大紫后的迷失通常是创作歌手普遍要面对的问题。这个超脱人世、几近癫狂的歌星,对音乐有最执着的追求,却对社会秩序有最愤怒的反感。
当我们在鲍勃·迪伦的歌声中陶醉,他却对记者毫不留情,玩弄身边每一个人;当我们觉得他粗鲁野蛮,他有开始患得患失,彷徨无边;我们觉得他是青年一代的领袖,他却毫不留恋的离开了歌迷。天真中夹带邪恶,优雅中搅合了大无畏,凯特那一头零乱的卷发和苍白的脸,正是当时鲍勃迪伦的写照。
影片用一种近似于摘要的方法将迪伦的一生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有的影迷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请鲍勃·迪伦本色出演?
“多年以来,鲍勃·迪伦从来都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地前进又不断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差异来诠释这个永远在路上的人。” 导演托德·海耶斯说。
在这部电影中,六个迪伦时而迷茫,时而惶恐,时而傲慢,时而暴怒、时而神经质、时而超然。
他们都不是迪伦,他们只是迪伦的某一面,而真正的迪伦,并不在场。
《没有方向的家》
关于他的一切都在这里
如果说《我不在那儿》是经过艺术粉饰的糖衣,那《没有方向的家》真可谓是一剂真实的毒药,导演是“开得了宝马,也能骑平板车”的马丁·西克塞斯。
这部纪录片用长达约4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鲍勃·迪伦成为传奇的过程。不仅挖掘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聚焦鲍勃·迪伦在六十年代初期成为民谣英雄开始叙述,并穿插多段从未曝光的访问片段,首次真实地披露很多他鲜为人知的画面,记录下这位历久弥新的音乐大师从1961年到1966年间的的传奇历程。
电影一开始,鲍勃·迪伦对着镜头说:“我在回家的路上。”一贯的沉实语调,努力地思考的模样,影片以此为切点,开始回溯。
一般人都会将家和安乐窝、避风港、父辈、传统、回归等等作出联想,而对于鲍勃迪伦来说,家彷佛是不存在似的,无法抵达的。他注定了无依无靠,永远生活在路上,只可以成为一块滚动的石头。
在战争的年代,他可以唱出十分明白的Masters of War,好像锋利的匕首。
大红大紫的他,却总有一副宠辱不惊的面庞。
情歌中的主角没有愤怒,只有失落和叹息。
他的爱情也在片中有详细讲解。
当然,也有背后的伤痛,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个充满闪光灯的时代,名声这柄双刃剑,也让鲍勃·迪伦变得逐渐不堪重负。人们开始对他有更多要求。
总之,看完这部音乐传记,我们一边为见证传奇而骄傲,一边为影片的磅礴而惊叹。
他的配乐:
成就经典,拯救烂片
除了被电影致敬的人生,鲍勃·迪伦和电影也有说不完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他凭借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得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奇迹小子》是暴力美学大师山姆·佩金法的名作,片中,迪伦也罕见的出演了配角。比利小子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罪犯,据说他从拔枪到射击只要0.3秒,以他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在所有的美国历史人物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林肯总统。
这一时期的鲍勃·迪伦对电影有着超高的热情,但从《没有家的方向》到这部《奇迹小子》的荧幕上看,鲍勃迪伦的演技似乎并不突出。
甚至有些……呆板。
但迪伦为这部电影亲自操刀了原声,并演唱了主题曲《Knockin' on Heaven's Door》,成为经典,尽管后有“枪炮与玫瑰”翻唱,但每当毒药君心情低落,听听迪伦的原版,分分钟感觉新房被敲打。
此外,《我不在那儿》、《逍遥骑士》等清冽或迷幻的配乐,都出自鲍勃迪伦之手。
其实,还有太多太多“配乐拯救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他身上。
▇ 《守望者》:配乐拯救电影
《守望者》饱受诟病,但无论影迷对扎克·施耐德的能力有多怀疑,但影片开头的蒙太奇无一不让人拍案叫绝,而当时的配乐就是这首《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 《阿甘正传》:最了解阿甘的人
是否还记得阿甘无缘无故一跑就是几年的那个桥段?背后的《Rainy Day Women》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观众,表面上,人们是在为傻小子奔跑动容,里子上,人们是在被鲍勃·迪伦拖着情绪走。值得一提的是,鲍勃·迪伦的音乐以反叛、自由、民权为人称道,而《阿甘正传》的故事,则也表达了保守主义对美国的重要性。
▇ 《谋杀绿脚趾》:一首歌回到六七十年代
科恩兄弟的《谋杀绿脚趾》,精巧的剧本外包裹着张力十足的影像和配乐。影片的这个开头,被国内某导演偷师后,却偏偏遗漏了背后复古情调的配乐《The Man in me》最后闹了个“画虎不成反类犬”。
科恩兄弟心知肚明,要想把观众从世纪末拉回60年代,用鲍勃·迪伦的音乐最讨巧不过。迪伦曾说:“五十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而跌落到地板上。”试想,如果配乐中没有没有这种自信,《谋杀绿脚趾》又怎能名垂影史?
其实,很难用一个标签去定义鲍勃迪伦,就像他说的“我是时代下拒绝时代的人”,毒药君认为,艺术神经是相通的,无论是诗人、影人、歌手,鲍勃迪伦除了有上天赐予的才华外,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珍惜上天给予的天赋,用尽一切办法来奋斗,才是我们凡人应该学习的。
最后,就让鲍勃·迪伦的颜来作为结束,我们一起恭喜这位吟游诗人吧!
延伸阅读: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美国民谣艺术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活跃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答案在风中飘》和《时代在变》。
北京时间10月13日,鲍勃·迪伦爆冷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迪伦此前还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如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200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2001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等等。
鲍勃迪伦的代表作是什么?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迪伦成名於1960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或译为《随风而飘》等),成为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鲍勃·迪伦以什么作品获得了文学奖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是《时代在变》
瑞典文学院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文学院评点说,迪伦是一位标志性人物,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亚文学不断追随的人物”。
他写过什么?
《暴雨将至》
《答案在风中飘荡》
敲开天堂之门
《像一块滚石》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一书出版以后,获得了如潮的好评:有媒体把它与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相提并论,也有媒体说它写作手法直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更有媒体称迪伦为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英语作家。
鲍勃·迪伦说自己
“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行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你可以说出它是什么。我无法撼动它。”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哪些?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编年史、塔兰图拉、帝国讽刺剧、疲惫装载。
鲍勃迪伦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全家移居到希宾。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过一场小型演出。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2003年,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一键一键敲出来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出版,将他诗人和散文家的情怀表露无遗。
该书进入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榜单长达19周之久,还被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而他,也成为唯一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2016年,这一奖项终于真真切切地落在了他的手上。
13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丹尼尔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他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鲍勃迪伦经典文学作品
他的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多,有部自传叫做《编年史》可以算作经典文学作品了吧。
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是什么?
并不是通过某一个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荣获该奖项。这是史上第一个词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表彰其在经典的美国传统歌曲中做出的创新性富有诗意的表达。
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他的代表歌曲是《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演艺经历
1962年发表第一张专辑专辑《BobDylan》。
1965年发行专辑《重访61号公路》。
1971年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
1973年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70年代中期与琼·贝兹在“滚雷”巡回演出。
1974年发行专辑《轨道上的血》。
1976年发行专辑《欲望》。
1978年发行了唱片《合法街区》。
1985年发行了《帝国讽刺剧》和《疲惫装载》。
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有什么、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