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歌谣代表作品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包括多少首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有人说吟游诗人传唱的史诗?
谢悟空邀!
所谓的吟游诗人传唱的史诗,是西方中世纪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突出表现是以诗歌的形式口口相传而流行,到了基督教传入英国才被记录下来,一般用头韵体写成,比较著名的有《贝奥武夫》《荷马史诗》等。为了与中国诗歌相较,不得不说中世纪是什么时期?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是从公元前476年至1453年结束,而此时的中国处在南北朝至明朝期间,时间跨度约1000年。对此,可以说明西方的吟游诗人传唱之时,中国的孔子已经披集整理编纂出《诗经》三百首了,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吟唱至少在那时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了。从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目录中可以反映出其盛况,其年代跨越汉朝、魏晋、南北朝、唐、五代,所编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从内容上可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这些仅仅是大类,如果细分各自又有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等。这些不仅仅是数字的罗列,是表明中国期间诗史的盛况和音乐的总汇,与西方一些吟游相比拟,可以说是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就算是独特的“吟游”吧,不就四处游荡,借以音乐形式传述,与唐人传奇、寺院俗讲和变文相较,还是有相似之处而优于西方,何况六朝志怪小说,早早的开吟游之先河。说到诗的吟诵与歌唱,宋词之盛,演唱空前,其盛况非今天的所谓盛大的音乐交响乐所能涵盖;元曲的其时的普及,非西方的一两场话剧所能代替。所以,“为何我们古代几乎没有”吟游诗人,是真正的妄自菲薄,从这点来讲,再次证明文化自信的建立是国人的精神支柱,“将传统文化当做独特战略资源”,是何等的重要!
三上词话_百度百科
先秦文选都有什么?
先秦最主要的其实是诸子散文和史书。
其中如《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这些本身是史书,但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文学性。
而诸子散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最著名的,儒家学派的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主要是《墨子》;法家的《管子》、《韩非子》;道家的《老子》(即道德经)、《庄子》等等。
除史书和诸子散文外,有孔子汇集民间歌谣而成的《诗经》,有楚国的《楚辞》等。
先秦成就最高的,当属诸子散文。
先秦文学主要构成内容有乐府诗歌?
没有乐府诗歌
主要内容有歌谣神话(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历史散文(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诸子散文(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楚辞(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等。
从西周至春秋的诗?
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举例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主要形式?
先秦时期的诗歌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差异.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在文字发明以前就有了歌谣--这是口头文学的歌谣.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出现了,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诗歌应该算是《诗经》,其中的诗大多是四言诗,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八言。
《诗经》以后的两三百年,是散文的时代,直到屈原的出现.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后人把和《离骚》相同的诗歌称为“骚体”或“骚体诗”,也叫做“楚辞体”,骚体诗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兮\些”字。骚体诗为以后出现的五七言诗开辟了以“三字结构”为主的发展道路。
西汉东汉五言诗继续发展,并被采入乐府,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七言诗的兴起于五言诗在时间上基本一样,到曹丕的两首《燕歌行》问世后,七言诗才正式确立下来。但直到两百多年以后的南宋刘裕建宋之后,七言诗才得到普及并成熟。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的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先成形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多指五言诗,要求格律对偶,使得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理论称为“永明声律论”。
初唐的早期,诗坛基本上还是笼罩在南北朝糜艳雕琢的宫体诗风之下,到了盛唐时期,出现了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把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词藻的近体诗与书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在此时期,格律诗歌基本成熟,严格要求平仄、押韵、对仗。即使有的时候不能完全达到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也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即讲究“拗救”。
另外,关于诗歌的体裁,一般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一般来说,就是指格律诗,讲究“字、句、韵”。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包括唐宋以及之后的诗人所写作的古代体裁的诗歌,也包括乐府诗歌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