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雕塑代表作品,你知道渣滓洞白公馆的历史吗?
重庆的渣滓洞笔者不但知道,而且还打飞的亲自前往探访过,就是在前几天的2018.5月30日,幸好这几天重庆阴雨绵绵,温度适宜,笔者终于来到了重庆歌乐山麓,因为早就在小学时期的课本上听闻过这里,这里是烈士们和国民党最后斗争的地方,也是被关押杀害的地方。咱边说边发笔者在实地的照片。
到达大门口,三个刺眼的大字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那个把牢底坐穿的烈士们最后的归宿地了,到达此处顿感压抑,此处三面环山,一面是深沟,位置隐蔽如果不是特别指出很难发现。
进得门来,在正对大门的白墙之上几行大字映入眼帘“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等标语。从“长官”这个称谓上看,浓浓的时代特征味儿极为明显。
走进院内,细细端详,如今这里修缮的已经完好如初,但少了一些肃杀的气氛,地方不大但竟然有十八间牢房(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就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很多历史上的名人都曾经关押一次,如在火遍全国的《红岩》电影中的江竹筠江姐,还有在小学课本上的“小萝卜头”亦关押于此。
(此笔者走进了这里当年牢房展室的照片)
在黎明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毛人凤领命在此布置了杀害关押政治犯的计划,一时间机枪枪声大作,200多烈士惨遭枪杀,鲜血染红了山野,如今这里开辟成了教育后人的历史景点,免票让全国的游客在此缅怀烈士,它默默的诉说着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东篱是什么意思?
自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吟出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历代文人就把菊端放在了自己心中,将菊种在了东篱之下。菊已不仅仅是陶公的菊,这东篱也不仅仅是陶公的东篱了。菊花满山野,东篱最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便传诵至今,“菊” “东篱” “南山”逐渐和隐逸情结挂上了钩,而菊花更是和孤标傲世的隐者、高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孤高远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如此,自陶翁始,菊花便得了“花中隐士”的美誉。
在他脍炙人口的诗篇《饮酒(其五)》中,悠远的南山、绕转其间自由飞翔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画,东篱下那疏疏落落的几株菊花让隐居的诗人体会到令人陶醉的悠然和恬淡。这份悠然恬淡不仅感染了陶翁,也深深打动了怀揣隐逸之梦的后世文人,被他们反复吟咏化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篱的田园之美推向极致,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 “菊篱” “东篱”两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菊篱”形式的出现,标志篱笆与花草的组合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这种组合搭配不仅提升了篱笆美观,更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使篱笆不再仅仅是起防卫与分离空间作用的死物,而成了一个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活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菊篱”代表着文人雅士们隐居田园、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这一时期战乱频仍,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激烈,文人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常常惹来杀身之祸。因此部分文人不愿与腐败的政治同流合污,隐居山林,任凭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满腔热血无处宣泄,制一道篱笆围一方天地,栖身之中,将门阀斗争、争权夺利种种污浊阻挡在篱笆之外,享受恬淡幽静、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
菊花本就象征不随流俗、洁身自爱的情操,又与起防护作用的篱笆相结合,更表明了文人隐士保持本心,不受外界黑暗干扰的决心。这时的菊篱不再是单起防御作用的围障,而演变为文人士大夫用来彰显其不与世俗合流、默默无闻、保持高尚品格的旗帜 。魏晋以后菊篱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渗透到乡村百姓家,催生出一种以菊篱结合为特点的田园文化。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这句诗出自杜甫《赤谷西崦人家》,全诗为“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歌描写的是诗人路过西崦村看到村里鸟雀相鸣,编篱种菊一片祥和的景象,以为误人了陶渊明诗中提到的武陵源,连忙问世外桃源的位置。整首诗中最能表现悠闲自得、宁静祥和田园生活的就是“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这一句,飞累了的麻雀依次落在屋檐上闭目养神,种在篱笆旁的菊花随风摇曳,西崦村笼罩在一片安谧悠闲的氛围当中,与《桃花源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的菊篱内涵进一步扩展,它不仅代表着文人雅士的高尚品格,更代表着普通百姓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成为田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暂且不论东篱在哪,但陶公的东篱,成了历代文人心中的东篱,东篱成了特指的名词,东篱就是种菊的园地。东篱让菊生长,可菊也成就了东篱。
首先是唐代杨炯在《庭菊赋》中有“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的诗句。如果说此时的东篱还属于陶公的,那么宋代柳永的《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中的东篱,已有柳三变之色彩了。词中只见东篱,不见菊花。但重阳之时,怎无金甲?东篱与菊已融为一体。只要东篱在,可闻菊花香。东篱成了柳郎饮酒赏菊的欢游场。
东篱是种菊的地方,它容不得杂植其他。即使是桃之夭夭、李之灼灼都不在其中。李清照的闺怨词《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此时的东篱已不是荆棘横陈,杂草丛生,而是词人“人比黄花瘦”的愁绪寄托所在,东篱成为她情感的栖息之地。
陆游却不然,他将东篱据为了己有。他在《东篱记》中写道:“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衢地,……插竹为篱,名之曰‘东篱'。”在《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中写道:“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并加自注:“东篱,予小圃名。”东篱竟成了宦游之子归乡后开辟的一块田园净土。
再后来文人在诗词中用东篱,就像在自家园子里摘菜,随心所欲。东篱与菊形影不离了。如明朝的冯惟敏有曲词“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绿酒”。清朝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东篱和菊已得了人的灵性。
《红楼梦》中的《问菊》,为海棠诗社林黛玉所作菊花诗的一首,同样深受陶诗影响。用“东篱”指代菊花,以菊喻隐士。很明显、曹雪芹以林黛玉的名义作此诗,是结合了她的性格、命运有所暗示的:在诗中,林黛玉以菊花自比,虽是问菊其实是在问自己:菊花不甘苟兮流俗,以清高亮节自守,却不知将偕谁共隐?花季已过,迟迟不开,盼等的又是什么?暗示诗人自己孤傲高洁的个性和不为世俗所容的命运。在这里,菊花已经成为诗人借以自表品格的象征。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从东晋以来,“东篱”在文人心中扎了一千余年的根,它隔开了世俗的纷争,官场的虚伪。在东篱中,文人墨客精心呵护一种瘦瓣如耻的植物,那就是素雅傲霜的菊。是家园里有气节的花。“东篱”是文人的精神家园,菊是家园里有气节的花。
南山之侧,云霞织锦,草树成荫,日夕入幽谷。东篱之下,一帘清风,几处闲田。生活,是如斯简单,如斯娴静。
历史上有哪些权力大过皇帝的权臣?
“权臣”,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拥有权势之臣,通常指掌握国家大权,且可直接威胁统治者的大臣、宦官。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可以说是高高在上、大权独揽,然而却有不少权臣的权力直接凌驾于皇权之上,甚至连皇位的废立和皇帝的性命也操持于手。
1、西汉霍光。霍光是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在兄长帮助下得以入仕,霍去病去世之后,开始升任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长期侍奉于汉武帝身边。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际制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后霍光击败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开始独掌大全。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死后无子,霍光先是扶立刘贺为帝,仅仅二十七日后,便又将其废黜,随后拥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陪葬于汉武帝茂陵。两年后,霍家谋反案爆发,全族被诛杀。
2、西汉王莽。王莽出身于西汉末年外戚世家,其姑姑乃是孝元皇后王政君,自幼父兄去世的他勤奋好学、作风严谨,很快便声名远播。凭借王家的权势,24岁的王莽于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开始入仕,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光禄大夫侍中等职。之后,王莽击败王政君的外甥淳于长,于绥和元年(前8年)开始出任大司马,开始逐步掌握朝中大权。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后,王莽鉴于新帝汉哀帝的外戚开始崛起,曾短暂退出朝廷,直到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前1年)去世,且死后无子,太后王政君这才返回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并授意群臣重新推举王莽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王莽随后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继位,并亲自代理政务,实际上已经完全掌控了朝政。元始五年(6年),汉平帝病逝,王莽为了方便掌权,遂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王莽继续代理朝政,直到初始元年十二月(9年1月)接受禅让称帝,建立新朝。
3、东汉梁冀。梁冀出身名门大族,两个妹妹分别是汉顺帝、汉桓帝的皇后,其先后历任黄门侍郎、河南尹等职。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去世,太后梁妠立年仅两岁的刘炳为帝,是为汉冲帝。太后梁妠临朝听政,梁冀由此开始操持权柄,百僚莫敢违令,此后又先后立汉质帝和汉桓帝,专断朝政长达二十年。直到延熹二年(159年),由于其两个妹妹先后去世,梁冀被收缴大将军印绶,最终被迫自杀。
4、东汉董卓。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后于汉桓帝末年被任命为羽林郎,后又在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因作战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中平六年(189年),朝廷爆发“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入京讨伐十常侍,董卓入京之际恰逢京中大乱,董卓立下救驾之功,回京后开始执掌大权。之后,董卓废后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虽然之后被孙坚击败,但董卓又挟持汉献帝退守长安,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因司徒王允的反间计被杀。
5、东汉曹操。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其父曹嵩的养父曹腾历侍四代皇帝,被封为费亭侯,其父曹腾袭爵,并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曹操也曾通过举孝廉短暂为官,而其真正成名则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后,曹操由此开始崛起于中原。汉献帝东归之后,曹操将其迎往许都,由此开始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国北方。虽然曹操直到去世都没有篡位,但实际上汉献帝不过是其手中的傀儡罢了。
6、曹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其自幼聪慧,曾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直到曹操担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丕获封魏王后,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受命辅佐曹丕,并帮助曹丕在储君之争中取胜。曹操死后,曹丕篡汉称帝,司马懿开始获得重用,曹丕临终之前,任命司马懿和曹真为辅政大臣,后先后辅佐曹叡、曹芳两代帝王,并在曹芳时期发动“高平陵之变”,至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开始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嘉平六年(254年),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去世之后,其弟司马昭继大将军之位,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篡魏建晋。
7、东吴孙峻、孙綝。孙峻是三国时吴国宗室,精明强干、胆大刚决,孙权临终前诏命孙峻、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辅政大臣诸葛恪被曹魏击败之后,逐渐失去民心,孙峻便和吴主孙亮密谋后发动政变,诸葛恪被夷三族。杀死诸葛恪之后,孙峻升任丞相大将军,都督国内外军事,之后孙峻又巴结全公主孙鲁班,杀死废太子孙和。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过世,将后事托付给堂弟孙綝,孙綝得以升任侍中兼武卫将军,先后消灭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进而升为大将军,开始独掌朝政。孙綝执政时嗜好杀戮,与吴帝孙亮的矛盾激化,最终废黜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綝升任丞相,领荆州牧。永安元年十二月(259年1月),孙綝在左将军张布等人的协助下被孙休定计捕杀,年仅二十八岁。
8、西晋司马越。司马越是西晋宗室,初任骑都尉,后迁散骑侍郎加侍中,历任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等职。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之后,其子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与宰相杨骏争权,司马越因参与诛杀杨骏有功,获封五千户侯,不久复任侍中,加奉车都尉,晋爵东海王。后来,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司马越在后期先后击败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开始掌控西晋政权,并在晋惠帝死后立太弟司马炽为皇帝,是为晋怀帝,司马越自任太傅辅佐朝政。后来,司马越与晋怀帝司马炽之间矛盾爆发,晋怀帝于永嘉五年(311年)下诏要求各方征讨司马越,司马越得知消息后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
9、东晋桓温、桓玄。桓温是桓彝长子,其父在“苏峻之乱”中被杀后,桓温亲手为父报仇,为人所称颂。桓温后娶南康长公主为妻,加拜驸马都尉,并袭父爵为万宁县男,先后担任琅琊内史、徐州刺史等职,并于永和元年(345年)出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而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甚至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改立司马昱为帝,甚至让宠臣相龙、计好、朱炅宝等人与后宫美人私通,所生三子将冒充皇子建储为王。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去世,以其弟桓冲统率其军,以其幼子桓玄继承其爵位。后来,桓玄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开始把持朝权,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大亨元年(403年),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建立桓楚。
10、东晋刘裕。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屡立战功,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则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代晋称帝,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灭亡。
11、刘宋萧道成。其父萧承之是刘宋时期著名武将,萧道成于元嘉十七年(440年)从军,在宋明帝时期,先后镇守会稽郡、淮阴郡,累迁南兖州刺史,平定桂阳王刘休范叛乱,迁中领军,掌握禁军,联合尚书令袁粲、中书令褚渊、丹阳尹刘秉并称“四贵”,后因刘宋皇室内乱,萧道成逐渐掌控朝政。元徽五年(477年)七月,宋后废帝刘昱被杀,萧道成拥立安成王刘准为帝,史称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宋顺帝颁诏,禅位于萧道成,是为齐高帝,改元建元,史称南齐。
12、南齐萧衍。从血缘关系上讲,萧衍与南齐宗室关系极为密切,凭借家族背景,萧衍刚出仕时便担任南齐开国功臣、卫将军王俭的幕僚,后历任户曹属官、参军、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一直做到雍州刺史,颇受齐明帝宠待。建武五年(498年)七月,萧鸾病逝,其子萧宝卷继位,但在位期间为人暴虐,弄的人心涣散。后来,萧宝卷冤杀萧衍的兄长、尚书令萧懿后,萧衍召集部下商议废掉萧宝卷,萧宝卷被杀之后,萧衍改立萧宝融为帝,并升任大司马,掌管朝中大权。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在群臣的拥戴和萧宝融的默许下,建立梁朝,史称南梁。
13、南梁侯景。侯景本为羯族人,自幼善于骑射、骁勇好斗,北魏末年天下大乱,侯景率军投靠尔朱荣,后因俘虏葛荣被升任定州刺史。高欢去世之后,侯景叛变,最终南下投靠南梁,获封景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此后侯景利用梁武帝的昏庸而迅速发展壮大,太清元年(548年)八月,侯景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侯景之乱”。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萧衍被其饿死,侯景改立萧纲为皇帝,自封大都督,并强娶溧阳公主,后又自封“宇宙大将军”。大宝二年(551年),侯景废萧纲,再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同年,再命萧栋禅让,侯景登基为帝,国号为汉。
14、南梁陈霸先。陈霸先早年曾担任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吏,颇受器重,后历任直兵参军、西江督护、高要郡守。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梁武帝瞩目,之后又参与平定侯景之乱,抵御北齐进攻。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进陈霸先为司空,同年十一月梁元帝被西魏杀死,次年王僧辩迫于北齐压力,扶立贞阳侯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承圣四年(555年)九月,陈霸先与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陈霸先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领扬、南徐二州刺史,掌握了南朝梁的实权。太平二年(557年)十月,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梁灭亡。
15、西魏宇文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中,宇文泰与父亲也参加了起义队伍,起义被尔朱荣镇压之后,宇文泰归入贺拔岳麾下。贺拔岳遇害后,宇文泰被推荐为首领,率众攻灭侯莫陈悦、曹泥,统一关陇。北魏中兴二年(532年),高欢拥立元修为帝,但元修实在无法容忍高欢,于是在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出逃,投奔宇文泰。然而,元修不过是宇文泰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元修眼看自身状况并无好转,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宇文泰于是毒死元修,改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去世,次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代魏称帝。
16、东魏高欢、高澄、高洋。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又投奔葛荣。后叛降尔朱荣,成为亲信都督,曾劝尔朱荣称帝,未果。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普泰元年(531年)六月起兵于信都,翌年攻入洛阳,推翻尔朱氏集团,拥立孝武帝元修。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元修出逃之后,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当然元善见同样只是个傀儡罢了。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病逝,元善见以为自己亲政的好日子到了,没成想高欢之子高澄继承父职,且权势更大,甚至还让手下殴打孝静帝。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澄遇刺身亡,其弟高洋又继承其兄之职,他见时机已到,于是干脆废掉了孝静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
17、北周宇文护。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临终前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执掌国政之后,便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全面掌管朝政。之后,宇文觉与因与皇帝矛盾频发,先后杀死孝闵帝宇文觉、废帝拓跋廓、武成帝宇文毓三帝,粉碎了楚国公赵贵、卫国公独孤信等反对势力,使得北周政权稳定下来,得以升任大冢宰,总领左右十二军,权倾朝野,成为北周实际主宰者。武成二年(560年),拥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后因东征北齐无功而返,导致个人威望降低。天和七年(572年),在宇文邕的主持下,宇文护在长安含仁殿被处死,子嗣和党羽全部被清洗。
18、北周杨坚。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去世之后,杨坚承袭父亲爵位。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长女杨丽华被立为皇后,杨坚于是又被晋升为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因周宣帝宇文赟不稳朝政、沉溺酒色,杨坚开始逐步掌握朝中大权。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次年周宣帝驾崩,杨坚奉命辅佐朝政,升任左大丞相。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不久后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
19、唐朝刘贞亮。本名俱文珍,唐德宗时期宦官。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因中风而半身不遂的唐顺宗李诵继位,其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便内靠嫔妃,外靠翰林学士王叔文及著名的士大夫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意图发动“永贞革新”。刘贞亮于是和宦官刘光琦、薛文珍、尚衍、解玉、吕如全等一起劝皇帝立广陵王为太子,制造“二王八司马事件”,并拥立太子即位,拜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后因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引起整个朝廷的众怒,渐渐失宠,最终于元和八年(813年)病逝。
20、唐朝仇士良。于唐顺宗时期入宫,负责侍候太子李纯,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迁内给事,出任藩镇监军使,入为内外五坊使,加冠军大将军。长庆初年,拜凤翔监军使,封南安县公,宝历二年,迁鄂岳监军使,晋封郡公。唐文宗太和年间,拜右领军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迁左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之变后,加特进、左骁卫上将军。开成五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封楚国公。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驾崩,仇士良颁发伪诏,立唐穆宗第五子颍王李鏶为皇太弟,迎入皇宫继位,是为唐武宗。因有拥立之功,仇士良更加猖獗,不仅对武宗指手画脚,更是将唐武宗所宠的人,无论乐工,还是内侍,皆诛杀贬谪。会昌三年(843年)六月,仇士良病逝。
21、唐朝朱温。唐朝末年爆发“黄巢之乱”,朱温参与其中,官至同州防御使,后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击败,在亲信将领的建议下,最终于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因镇压黄巢有功,朱温先后升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并获封梁王。此后,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使唐哀宗禅让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
22、南宋史弥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中进士,开始入朝为官,官至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后于开禧三年(1207年)与杨皇后等人密谋,杀死权臣韩侂胄,并将其脑袋送往金国求和。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史弥远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病逝,史弥远伪造宁宗遗诏,“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拥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逝,追封卫王,谥忠献。
23、南宋贾似道。贾似道于端平元年(1234年)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后于嘉熙二年(1238年)中进士,因其姐姐乃是宋理宗贵妃,于是很快便被升任太常丞、军器监,并获得宋理宗宠信。淳祐初年,贾似道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宝祐二年(1254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开庆初年于军中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宋理宗驾崩后,立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宋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后因蒙古南下攻宋,贾似道兵败之后在群臣激愤下被贬为高州团练副使,途中被杀。
24、明朝张居正。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历任国子监司业等职,于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最终于隆庆六年(1572)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开始主持国政大事。万历帝继位之后,由于太过年幼,朝中大事基本由张居正主持,再加上代为批红的宦官冯宝也与张居正关系不错,于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便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最后再由皇帝同意。当然,张居正主持政务的十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极大改善了明朝的国力,然而由于其专掌国政又对皇帝管教严格,也最终导致了其去世后的悲凉结局。
25、明朝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因赌博大输后愤而自宫,改名李进忠,并于万历年间被选入宫。后来,因与时为太子的朱由校乳母客氏结成对食,开始走上飞黄腾达之路。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之后,对魏忠贤和客氏极为宠信,魏忠贤不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而且就连他的兄长魏钊也被任命为了锦衣卫千户。魏忠贤大权在握之后,不断打击异己、巩固权力,以至于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又因对国政参与过深,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26、清朝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被封为贝勒,后多次随皇太极出征,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并于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因生前未立子嗣,清廷内部围绕皇位展开争夺,多尔衮最终与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趁着明朝内乱,率领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可以说朝政大权全部操持其手,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被追封为“清成宗”。
除了以上这些权臣之外,历史上的权臣其实还有不少,例如东汉窦宪、李傕、郭汜,东吴诸葛恪,东晋王敦、司马道子,北魏宗爱、崔浩、乙浑,唐朝李林甫、杨国忠、李辅国、程元振,北宋蔡京,南宋韩侘胄等等,但由于这些人要么掌权时间太短,要么对皇权的威慑力还不够大,因此并未列入其中。
十孝典故?
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6、江革背母
江革,东汉时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为什么称唐代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在这片古窑厂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为什么兵马俑的眼睛都是单眼皮?
单眼皮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面貌 有专家以为,宽脸、扁鼻、单眼皮,这正是纯种汉人最主要的特征,汉人祖先的基本面貌就是如此。后来的双眼皮、高鼻梁,都是混入其他民族的血统之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说秦人是典型的前期汉人! 晋室东渡后,汉族的遗传结构在民族融合后已不像秦、汉时那样“纯粹”。特别是公元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五胡乱华),被汉族同化,南下避难的汉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土著民族,因此汉人血统已不再纯粹! 不过从古代岩画及雕塑来看,唐宋之前的美人基本上都是单眼皮、丹凤眼,这或许确实是古代中国人的一个普遍特征。
颜料氧化说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兵马俑本身就是仿真人形态塑造的,所以形态各异,必然会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之分,只不过双眼皮是用颜料画上去的,在兵马俑被发掘挖出来后,因遇到空气被氧化了,颜色也就褪去了,双眼皮也就变成了单眼皮。 这个说法虽然有点荒谬,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有学者证实兵马俑的确是上过颜色的,由于时间,以及氧化,褪尽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