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柳永的代表作品的诗词?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秋别》
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出自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代表?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柳永的成就是什么?
柳永是情歌歌词的高级大师。绝对胜过当下的歌词作者红人方文山,林夕之流。南宋的京都那时候是杭州,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发达自不待言。就像我们现在的北京聚集了全国的怀抱美好理想的北漂文青、追星族一样,杭州也同样会聚了南漂一族,他们那时候不论成就如何,地位肯定比现在的北漂们差远了吧!生活也艰难曲折。因为那时候的南漂者肯定大多数出身贫寒,为了有一口饭吃而已!他们流连茶楼酒肆或者青楼。柳永的文学成就和情歌界的影响力,对于这些人当然是如雷贯耳的。人人以能争取第一时间演出柳永的最新作品而荣誉,既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也吸引了客人,带来丰厚的收益,也等于傍上了名流,在同行中的地位立竿见影提高了!
柳永在江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影响也根深蒂固,他自己也希望通过仕途改变现状。因为他本身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其他弟兄们也都在官场上混的不错。但是文人恃才傲物,因言获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话就被宋仁宗弄掉了公务员的铁饭碗,让他“且去填词”。他也从此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他也就真正开始了眠花宿柳,浪迹天涯的歌词创作者生涯。他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不计其数的文人。他的词调丰富,雅俗并陈,表现手法多样高超
当然柳永也是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他也当过一些地方的基层公务员。都有很好的官声。不像有的人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实际是为人民币为女人服务。所以我们也应该敬重。
常说上帝为你关了门的同时也打开另一扇窗。官场的失意反而成就了大师的地位,千年来难有超越者。
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真挚的文人,写了那么多的作品,由于没有版权保护,也就没有赚到稿费,(如果是在当下早都是明星大腕千万富翁了)晚年穷愁潦倒,去世时一贫如洗!身后凄凉,无亲人料理后事。杭州城的歌星粉丝们,念他的才学痴情和几十年的创作无私奉献,采取众筹的办法,将他安葬。“众姬合资藏柳七”。
每年清明节,又自发相约去坟地祭扫,沿袭下去,在民间称之“吊柳会”,一直到宋王朝被金人打跑到宁波。由此可见柳永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可以看出那时候的歌星粉丝们也非常义气……
世人对柳永评价最高的诗句?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是世人对柳永评价最高的诗句,柳永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
“雨霖铃”有什么典故?
背景故事: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雨铃霖拼音:yǔ líng lín
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写作背景: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作者介绍: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雨霖铃的词眼?
诗眼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