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哪些?他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天竺心影》、《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季羡林品读人生》。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羡林晚年作品?
《季羡林文集》、《九十述怀》、《母与子》、《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重返哥根廷》、《病榻杂记》、《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母与子》、《三个小女孩》、《月是故乡明》、《清华梦忆》、《林腊梅》、《天竺心影》、《清塘荷韵》等等。
季羡林哪几本书最值得看?
季羡林值得看的作品有:《季羡林文集》 ,《清塘荷韵》, 《听雨》,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季羡林谈人生》,《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随想录:夜来香花开的时候》, 《重返哥根廷》, 《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垂钓》, 《月是故乡明》,《林腊梅》, 《病榻杂记》, 《天竺心影》, 《朗润集》。
季羡林写的落花生?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不是季羡林的作品。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哪些?他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天竺心影》、《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季羡林品读人生》。
其中散文代表作有:
1、《清塘荷韵》,这篇《清塘荷韵》是季羡林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可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它清新俊逸,脱尽浮华,行文平易晓畅,直白中蕴蓄着哲理,情感朴素真挚。细加品读,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韵味悠长,让人回味,令人叹服。
2、《牛棚杂忆》。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写的散文随笔,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
3、《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季羡林平时十分关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等问题,书中收录了多篇有关这些内容的文章。
季羡林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季羡林先生,是中国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季羡林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职。着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着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他还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研究翻译了梵文着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着《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季羡林始终将学术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在德国留学时正值二战,他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中专心研究;在“文革”中,他历经磨难,偷偷翻译篇幅宏大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年逾八旬后,他开始撰写80万字的学术巨着《糖史》,还出版了《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多部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