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汉代绘画代表作品

唐朝女人以丰满为美?与真人是有出入的都说唐朝以胖为美,才会让玄宗顶着乱纲常的大帽子把儿媳妇抢过来,她的美貌应该就是唐时的代表。审美就和唐朝就非常接近的,轻盈的飞天舞蹈随着唐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看到的绘画基本是以丰满富丽为主。...

汉代绘画代表作品,中国画在色彩方面不如西方油画吗?

应邀答题:

看了一下前面其他人的回复,基本一致否定了该问题,的确,中国画历史更悠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色彩绚烂,题材丰富。中国画自西汉确立发展至今,在表现形式与手法方面可繁复可极简,繁复者浓墨重彩,极简者惜墨如金,各个时期经典作品比比皆是,不赘言。

唐朝女人以丰满为美?

唐朝的美人是以丰满为主,并不是以胖为尊,唐朝的审美或者与佛教的传入有关,绘画与陶俑的人物,是一种艺术的加工,与真人是有出入的

都说唐朝以胖为美,很多姑娘一长胖了,就开始自我安慰了,我要是回到唐朝一定是个大美人,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我看是你想多了。

那么这种误解是怎么来的呢?首当其冲的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迷倒唐玄宗的杨贵妃,一开始是寿王的老婆,也就是玄宗的儿媳妇,这得是多大的魅力,才会让玄宗顶着乱纲常的大帽子把儿媳妇抢过来,而且还宠冠后宫,白居易《长恨歌》里曾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一个美人,我见犹怜,她的美貌应该就是唐时的代表。

贵妃擅舞,特别是《霓裳羽衣》舞,白居易曾在诗里提到: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为杨玉环奏乐,而贵妃起舞,那么要跳这种连白居易都赞赏不已的舞蹈,一个大胖子跳起来,诸位觉得会有美感吗?而且还成为长安城的流行舞蹈。你肯定又要反驳我了,没见灵活的胖子安禄山吗?人家还会跳胡旋舞呢?而且深受玄宗喜爱。这就要从舞蹈的形式来说了,杨美人跳的是仙气十足的舞蹈,安胖子跳的是快节奏的舞蹈,可以把节奏打成动次打次那种。所以想做仙女,还是别太胖。

唐朝崇尚佛教,而那种艺术夸张表现,就是源于对佛教的信仰,敦煌的很多壁画就体现出这样的审美。其实从隋朝开始,审美就和唐朝就非常接近的,都是选“美貌、高个、肤白”,如隋炀帝采选民间童女的标准是“姿质端丽者”。隋唐跨越的时间并不久远,所以审美还是比较接近。

唐朝的壁画,轻盈的飞天舞蹈

随着唐文化的发展,佛教文化的盛行,唐统治者对于佛教的推崇,所以我们看到的绘画基本是以丰满富丽为主,当看到出土的唐朝陶俑时,我们就会很惊讶的想,这还是美人吗?甚至有一种错觉,唐朝的女人都胖得离谱,可能她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吃吧,要不然怎么会胖成那样,这是一种多么深的误解啊。

不但是陶俑让人误解,甚至绘画里的女子也是高大胖硕的,据说广元市的皇泽寺内就有武则天真容,不过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难说清是不是真实的武则天容貌,武则天“宽额广颐”,照现在的审美来说就是大脸盘子,宽额头,当然和现在的网红区别很大,绝对不是那种看起来营养不良的样子。

广元皇泽寺内武则天真容,据说后面塑过金身,已经看不出什么来了,遗憾

“胡服骑射”是唐朝的时尚,唐好胡风,或许与其血统有关系,各个民族的审美不同,造成审美差异。

唐朝繁盛,这是后世所公认的,他们的审美除了和佛教传入有关,还与血统有关系。唐太宗的出身问题受到了很多猜测,但是大部分猜测都指向一个观点,他有胡人血统。

民族审美都自有不同,李唐王朝必然也有来自他血统里的审美。李世民往上追溯三代,分别是:其父李渊、祖父李炳、曾祖父李虎。李虎官拜太尉,封唐国公,名列“八柱国”。可见,李氏一族的荣耀从其祖父李虎就开始了,果然有些人,你只能仰视。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值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不仅存在胡人汉化的问题,而且也有大量的汉人在迅速地胡化。这是李氏一族父系的来源,母系就更加复杂了,目前除了不清楚李虎的妻子究竟是什么民族外,李家的正妻基本上都是鲜卑人。

鲜卑的地理位置决定,必须善骑射,周边都是当时的强胡

鲜卑族是游牧民族,善骑射,一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不管男女,应该都不会太过纤弱,其实这和社会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鲜卑族的长相应该属于皮肤较白,二则身材长大,三则五官深刻,这就和汉人有很大区别。

游牧民族与胡人的结合,审美不会是瘦弱的形体,从血统来看,唐朝的审美更接近于健康,这种健康可能就是现在说的“微胖”而已,或者是像柳岩那种肉弹身材,该胖的胖,不该胖的地方肯定不能胖,从唐朝的服装就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了。绝对不会是胖得没有一点形状,越胖越美。

审美和地域、时代息息相关,各个时代的审美都有偏差,唐时的主流审美以丰硕、富美为主。

审美和时代、地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先秦时期,对于女子的审美,是分南北的,就和北方喜食面食,南方喜食米是一个道理。和地域,时代,甚至气候都有莫大的关系。

先秦时代,北方的中原地区,比如推崇“硕”、“颀”,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就是大高个,体型修长,这就是地域特征了。从古至今,北方人都以壮硕为美,女子也多出高大美女,就像现在的华北、东北地区的女子,也多有身材火辣的漂亮女子。据说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就北方中原地区而言,先秦时推崇“硕”或“颀”,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高个儿”,以“体长”为美。先秦高个子美女的代表人物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庄姜是齐国公主,《诗经.卫风》有形容庄姜的,“硕人其颀”、“硕人敖敖”。这就是形容她的身材修长而美,至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等等,对于古代女子的描写都是这种意象,分辨不出来具体长相。

而南方则以“细腰”为美,有诗为证,“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就有点变态了,为了追求细腰把自己饿死,不知道是不是夸张啊,对于逆风这样的吃货,这是活生生的折磨。

到汉朝的时候,从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到汉成帝时期的赵飞燕,都是舞蹈高手,会跳舞的女人必然体轻,所以“金盘立舞”的飞燕会成为汉时美人的代表,我们常常说的“环肥燕瘦”,就是来自这里。

到唐朝时,什么“细腰”、“体轻”就不存在了,一改往时的“纤细”,女子身材以“丰满”为美,唐时女子以健康为主,减肥,勒腰不存在,但是你觉得这就可以放纵自己吗?也不是,他们只是审美正常了而已。阎立本《步辇图》里,从侍女到贵妇就没瘦子了,越往后,唐太宗身边的侍女也越来越丰满,从壁画到绘画,展示了唐时的审美,确实是以丰满硕大为美。

当然这样的审美是和时代有关,唐朝的繁盛与物质丰富,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无可匹敌的,在人们生活富足的时候,必然会休养生息更加富态。

唐朝的都城在长安,长安靠北,而且周边少数民族众多,再加上北方风物自是与南方不同,审美偏向北方的硕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审美总是跟时代,地域有很大的关系,就像现在的网红脸,被媒体过于夸大,然后很多人觉得漂亮。唐朝也一样,皇帝的审美是有导向功能的,上为其美,下一定不会觉得那是丑的,“楚王好细腰”,大家都不要吃饭,这也是一种时尚导向,哪怕现在我们看起来是变态的,但是在当时就是时尚。

从唐朝的服装可以看出来,唐时的开放之风,唐朝女性高大丰硕的身材与富美的服饰相得益彰

从服装发展来说,唐朝时期女子的服装更加开放,更加兼容并包。女子的衣服多宽襦广袖,试想一个瘦得芦柴棒的女子怎么撑得起这衣服。唐朝不但保留了最原始的汉服风格,更是在这基础上兼收并容了少数民族的异域之风,从唐朝的服装风格来说,属于典雅华贵,甚至有些小性感的装扮。

特别是襦,是一种宽领口,半袖且袒露胸部的短上衣,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没有一点货,怎么穿出时尚感来,“胸前瑞雪灯斜照”“粉胸半掩疑晴雪”,多么美好的意境,如果身材平扁,这种效果是出不来的吧。从唐朝的绘画可以看出,这种装束在唐朝是常见的。不仅仅是贵妇,甚至是侍女都是这种装束。《练图》和《簪花仕女图》中对这种袒胸服饰也有所描绘。

当然她们也不能就这么出门,那也不到现在穿吊带装就跑出去的地步,人家也会穿罩衫的,就是一种披在肩背之上的巾帛,而且多以轻薄的锦或者纱罗为主,想想都漂亮,敦煌壁画里“飞天”就可以看出来,那种轻盈灵动,让人忍不住为之赞叹,倾倒。从唐朝女性的服饰来看,大唐的辉煌灿烂就被展现在大家面前,既浓烈张扬,又凹显出自由奔放的大唐风格,从唐时女性的服装看出来,这种服装是一种回归自然,重视人体舒适度的人性设计,在古代封建王朝对女性的束缚来说,唐朝的女性是众多王朝里熠熠生辉的群体。

唐朝女性高大,硕美的身材和当时富美的服装是相互融合的。

武则天的“宽额广颐”代表了唐代的审美主流,以及唐时流行的妆容,多为浓艳之感,只适合丰满的女子

《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素有肉体,”“资质丰艳”。

此话可以看出来,杨玉环肯定是一位丰满的美人,这种丰满肯定不会是下巴三层肉,腰上游泳圈那种胖。

从唐朝的妆容可以看出来,厚厚的粉,加上浓重的胭脂,我们的印象里的轻薄底妆,不存在的,就是厚厚的粉,能掉下来那种,可以参考一下日本的艺伎。在唐朝考验一个人皮肤好不好,就看粉掉不掉。

一个干瘦的女性,脸上的肉都没有弹性,可能会挂不住这么浓厚的妆容吧。而且唐代女性的身材未必是胖,但是脸一定得大。《旧唐书》里记载太平公主长相:公主丰硕,方额广颐”,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太平公主体态丰腴,脸蛋饱满,不知道是不是胶原蛋白特别丰富,公主的额头也比较宽,这种长相是符合唐代审美的。

而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最像自己,“则天以为类己”,而武则天是怎么进的宫呢?史书记载,“上闻其美”,就是说皇上惊闻她的美貌,然后召进宫中的,可以想见,这是当时唐朝的普遍审美。

综合这些特点,我们不难想见,武则天也好,杨贵妃也好,绝对不是现在这种锥子脸的小脸美女,是非常大气的大脸盘,长相端庄、富美,如果非要用一种花形容的话,那就是富贵的牡丹。

唐时女人以胖为美,崇尚健康大方,反倒是苗条、阴柔不是主流审美。

两汉时期画像工艺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特征?

工艺美术范畴很广,例如石刻、壁画、陶塑、陶器等等,具体说如瓦当、漆器、画像砖、酒具等等。 从汉代出土文物看,如: 汉代陶器纹饰有弦纹、水波纹、连环纹和植物树木、人物舞蹈以及龙、虎、朱雀、猴、熊、小鸟、云气等。内容活泼,线条流利,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气势宏伟。 汉代时期的陶塑艺术,在我国陶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型体比较高大,注重细节雕画的质朴,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中后期注重体现总的精神,整体感强,取大势去繁缛,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来表现。 汉代画像石具有深沉雄大、粗放豪迈、多彩多姿、浑朴古拙的风格。 通过以上三类工艺美术作品,我分析汉代工艺美术主体风格是注重细节写实、表现内容活泼、形象生动逼真。

天津有名的画家国画有哪些?

何家英:(1957。3)天津市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十大画家之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当代工笔画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擅长工笔人物画,作品《春城无处不飞花》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酸葡萄》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奖,《魂系马嵬》(与高云合作)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牌奖。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

二、霍春阳

霍春阳:1946年生于河北清苑。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原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现为天津十大画家之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待遇。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都机场、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中央电视台、天津艺术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山东省美术展览馆等单位收藏。

曾多次到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访问和举办画展。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画坛百杰之一。

三、白庚延

白庚延:祖籍河北景县,1940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同年从王颂馀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73年至85年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负责人。

白庚延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探索,采众家之长,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浑厚自然,洞达博大。既重笔墨,更重意境,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别具特色和时代风貌。他自创一格,始终不渝追求“抛开世风去追求真正的艺术上的自我,以山水为民族造像。”以热烈、奔放、拙朴、苍劲的风格内涵,创作出一件件情调古雅凝重的杰作,表现出他对中华民族终生不渝的爱。

四、杜滋龄

杜滋龄:1941年生于天津,1958年始于天津美术出版社从事评述编辑工作,1979年至1981年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从师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1981年到1996年先后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主编的《李可染画集》《林凤眠全集》《元、明、清画派系列》先后获国家级奖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获国十五家优秀出版社之一。1996年调入

汉砖用途?

汉代大方砖多为墓穴装饰之用砖。

砖,在中国古代为最早的陶器之一,然而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总以为是房屋之砖。其实并不尽然,房屋之砖固有,但多数乃为墓穴装饰之用砖。房砖光素无纹,有纹、字者,均属墓砖,而今将其统称为画像砖。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甚至其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许多儒雅名士收罗品题。

画像砖起源战国,成熟在秦,工于汉。在我国古代,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死,死亡是因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人死后都要厚葬,这样灵魂可以升天。画像砖就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的木椁墓逐渐演变成砖石墓室,因此,人们用素砖、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特别是在汉代,由于道教神仙思想盛行,对汉代丧葬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代画像砖是古代雕刻、绘画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画像石一起构成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双璧。

可以说这么说:一块汉砖,就是一种文化,你能从中听得见远古金戈铁马的厮杀,即使是轻描淡写的纹饰,它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有“汉代文物之乡”美誉的雅安,文物是颇多的,能走入平常百姓中的却不多,但汉砖却例外。

中国汉画像砖多盛于两汉 ,今日出土的为河南、四川、江苏等省。汉画像砖常用于墓室建筑装饰,彼时达官显贵厚葬习俗大兴于世。在墓室之中,视死入生,阴宅若阳,追求天人合一,人神相融,便雕画环壁,以成汉画像砖。

汉画像砖之题材内容"成教化、助人伦",颇有儒道哲学内涵,常见鳞身伏羲、蛇躯女娲、西王母东王公、轺车出行、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市井人物、渔猎耕读、建筑园林、草木禽兽、文字书法等,深刻折射了两汉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文化的世间风貌和审美格局。艺术创造和制作形式上,型制或巨、或细、或方、或扁。刻作手法既有刻膜印迹翻制,又有阴线阳线雕刻,还有浮雕加线刻,地域风格各不同,出土异处,众美纷呈。是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物。

十二月美人图中都有哪些珍品器物?

【文藏来答】雍正《十二美人图》中另一派的冬日景象,别有雅趣。

手捧暖炉迎雪来

清雍正 《十二美人图》“裘装对镜”

此幅名为“裘装对镜”的美人图中,窗外的修竹依然。美人身着银鼠裘皮的长褙子,宝蓝色衬着珊瑚红是最适宜配冬季好气色的颜色,显得人格外精神。在此图中,房内最显眼的是一个双联的铜茶炉。美人右手轻抚一个长方形铜手炉,手炉也称“袖炉”、“捧炉”或“火笼”,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携带的小熏炉,类似暖炉。美人所握这只鎏金铜手炉上细细地錾刻着松竹梅的图案,别有雅趣。屋内水仙开得正盛,栽于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中,香远益清,满室蕴静。瓷器的颜色也比其他几幅图中要浓一些,是瓷器里浓色中的代表。

清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既然叫裘装对镜,那画中的主角除了美人,应还有她手中拿的这一枚青铜镜。美人手上这枚镜子略像故宫所藏的博局纹镜。这是一种将流行于西汉的棋牌游戏“六博”的棋盘进行抽象演化的花纹,充满了高古异趣。而雍正皇帝将自己的名字也藏在了图中。在美人身后的这幅字上落着“破尘居士”的款,钤了“壶中天”和“圆明主人”的印。这位破尘居士正是此时隐居于圆明园之内,时为雍亲王的四爷自取的雅号。

汉 博局纹镜

虽是寒冬满室春

此幅美人图名曰“烘炉观雪”,图中所画为美人坐在屋内的架子床上,透过月亮门欣赏窗外风景。窗外的梅花和竹叶上都散落着点点的残雪,尤其是竹叶,甚至被积雪压弯了身体,但也正是如此,苍翠与新白的对比才显得弥足珍贵。

清雍正 《十二美人图》“烘炉观雪”

架子床正对着月亮门,那岂不是很冷?这幅图中的房间里保暖的工具可不少。放在美人床边的掐丝珐琅三足炭盆是故宫中常见的保暖工具。美人坐在架子床上,身着竖领对襟的豆沙色素纺丝绸夹褂,衣身素净,只在领口处钉缀金捶胎錾梅花形搭扣两枚。外罩浅驼色暗团龙凤纹褙子,领、袖分别镶饰绿及蓝色地彩色丝织花卉纹绦边,袖口和襟缘作出锋状。这冬日里的满园春色似乎与《十二美人图》主人的经历有关系。在这幅图中出现的岁寒三友是胤禛的自比。他以《十二美人图》作为精神的寄托,将无数拥泄的话语化作了深闺图画,轻描淡写地化作了满室春。

斜倚春风半懒时

此幅美人图名为“观书沉吟”,图中所画美人一手拿着一卷书籍,正在沉思。两方桌上一水儿文玩器物。

清雍正 《十二美人图》“观书沉吟”

大体来看,比起前两幅美人图中冬日重色的室内场景,这一月的室内颜色浅淡许多,通体暖色调,美人头戴结发巾,身着浅血牙色的竖领长衫,外套着一件外灰绿色里挂浅蓝色的对襟披风,配上一条雪色的长裙。在美人斜依的方桌前放置了一尊仿官窑的双陆尊,旁边是一红玻璃制鼻烟壶,衬着墙上的青绿山水,红白绿三色放在一起却不突兀,反而有种看朱成碧的感觉。屋外明显的竹影和屋内青色的绣墩和墙上叶形贴落交相呼应,在这片叶形的贴落上,题了一首诗:“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虽然挂名了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但是纵观米芾所留下的诗句,却找不到这首;在雍正的御制文集《雍邸集》中,反倒找到了这首诗的变体。

明宣德 鲜红釉盘

将图片翻转过来,可以看到书上写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当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金缕衣》写于唐代,这是头四句,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像这幅画中所提醒的一样,花开正好的春日,应当惜少年时,才不负这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

原文作者:曹雨捷

文章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1月刊《冬去春来 莫负好时光》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