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南朝智永代表作品

王羲之书法好在笔法精妙?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有神龙本《兰亭序》行楷和《丧乱帖》行草。笔画能写圆笔法就精妙了,有了笔势书法才生动,所以汉末魏初时书法往往称为笔势。把毛笔字写出势来才是书法,不自然的笔势不是书法,结体和章法多变的书法笔意高雅?...

南朝智永代表作品,竇世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朝书家——虞世南

虞世南:南朝陈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终年81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

字伯施。他在陈、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进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书法,得到智永的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传统,收到很好的效果,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他的楷书笔圆体方,外柔内刚,无雕饰气。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来说:「朕近日来,已命人将大明宫的巨幅屏风装饰一新。你才思敏捷,书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传用工楷写在屏风之上。」唐太宗边说着便拿出稿本,把这些烈女的主要事迹一一介绍给虞世南听。虞世南听完圣意,来到大明宫,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一边挥毫,一边构思,在屏具上写了起来。为了保持脸部与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垫凳而上,忽而又弃凳蹲下,笔法纯熟,姿态稳健。只花了一昼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务。虞世南写毕屏风,犹无倦意,细心校阅一过,竟一字不误,一笔未改!

他的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可与《兰亭序》比美。

1、《孔子庙堂碑》:楷书,为历代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

唐高祖李渊武德和九年(公元626年)十二月立碑。记唐高祖立孔德伦为褒圣侯并新修孔庙事。

2、《汝南公主墓志铭槁》:行书,温润圆秀,笔意近似宋代米芾,所以也有说是米芾的临本。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书。

王羲之的书法好在哪里?

王羲之书法好在笔法精妙,笔势自然,笔意高雅。

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有神龙本《兰亭序》行楷和《丧乱帖》行草,但都是唐人摹写复制品。

书法的复制品和真迹相比有较大差距,但主要差别在笔法的力感和精妙程度,虽然这是难以复制的,不过笔画的外形差别不大。而且,笔法的力度和质感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这就是古人所说印印泥、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等等。如果简单总结归纳来说,笔法就是一个“圆”字,笔画能写圆笔法就精妙了,如图1至3王羲之《兰亭序》选字。

第二个标准是笔势自然。书法中笔势很重要,有了笔势书法才生动,一般写字写清楚端正就可以了,但书法讲生动,如龙飞凤舞、鱼跃蛇惊。所以汉末魏初时书法往往称为笔势,把毛笔字写出势来才是书法,否则就是写字。

怎样写出自然的书势?看看王羲之《丧乱帖》选字,图4至6,可以发现明显的动感,这就是笔势。

但是笔势不是随便乱写就能写出来的,随便写出的笔势不自然,不自然的笔势不是书法,是江湖做作体。

怎样才能写出合乎自然的笔势?深入分析指、腕、臂的运行轨迹,就可以知道了,指的轨迹太小,臂的轨迹太大,只有腕的运行轨迹可大可小,正合适。所以自然的笔势,全靠运腕挥洒。

第三笔意高雅,什么样的字笔意高雅?结体和章法多变的书法笔意高雅,所以古人说状如算子,前后平直,便不是书。看看王羲之书法的章法,可有一笔是平直不变的?

历史上王羲之的书法成绩是不是最高?

王羲之的行书难以超越。

在公众和书法圈子里,王羲之可谓书法大师,中国最高书法奖项便是兰亭奖,其书法成就不言而喻。

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

圣教序

丧乱三帖

乐毅论

现在在书法圈确实很难听到有人说谁书法超越了王羲之,除非真正对书法有过深研究的大师,但是我想也只是王羲之行书之外书体。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王羲之书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有哪些?

鲜为人知+伟大成就

新疆坎儿井系统无疑

新疆坎儿井身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竟然远远没有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有名,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坎儿井说白了就是地下渠灌溉系统,新疆坎儿井始于西汉时期,《史记》称为“井渠”,是西域拓边的重要战略支撑。《汉书·西域传》记载:“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而后来的历史中清代也进行了大量的修建。

新疆气候干旱,吐鲁番更是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厘米,蒸发量却有3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旱极。这种气候条件下极其不利农业,但是新疆却有一个好处,就是高山上有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新疆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分会渗入地下,流入盆地蓄水层。这样,开采出地下水就成了灌溉农业的不二法门。

(图为坎儿井的竖井,注意土壤品质)

(坎儿井立体结构图,我直接拿国家地理的图了)

看懂图中原理了吗,高山流入地下的地下水在盆地地区通过平行井渠采引出来,从暗渠变为明渠供人使用。竖井用来开挖和通风,暗渠用做地下运河。同澳大利亚的自喷井倒是有些原理相似。

正是这种井渠灌溉系统养活了西域的农业,要知道阿拉伯人的灌溉系统被蒙古人毁了可就一蹶不振了,所以坎儿井在古代即关乎战略又关乎民生,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那么这个坎儿井究竟多么伟大呢?在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700多条,多数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地区,吐鲁番的耕地有七成是坎儿井灌溉,而且现在还在使用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吃的葡萄干很有可能就是得益于坎儿井的灌溉,这是祖辈留下的巨大遗产,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的传世成果。而且坎儿井虽然名字是井,实际上就是地下暗渠,工程量不是简单的向下打口井那样简单。也不是地面上挖条水渠那么容易的。

(坎儿井内部)

坎儿井在上游地区的一些竖井可以达到90米深,要知道这可是在古代开挖的,没有机器可用。而且早先没有指北针等定位系统,还是地下施工,就是这样,坎儿井还挖了1700多条,全长可以达到5000公里,5000公里啊,还不包括千千万万的竖井。

对5000公里没概念的先看京杭大运河1700公里的长度:

再看坎儿井的五千公里是什么概念:

(胡焕庸线,不到5000公里)

体会到多长了没有?如果也考虑竖井施工量,保守估计坎儿井掘进1m距离3x4x1=12立方的开挖量,那么5000公里的长度就要挖掉超过6000万立方的土石,这相当于把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一片面积直线向下挖个137米的大坑,我估计一颗小行星撞击差不多能开这么巨大的深坑,而这土石量,堆起来成为25cm厚2m高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而且坎儿井还涉及到井下作业,垂直开挖,还要克服奔涌的地下水,而且都是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完成的。

始于2000年前,挖了超过5000公里,使用时间超过千年,这成就伟大不伟大?能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一点都不夸张。

那为什么却又鲜为人知呢?

第一,太直观了,坎儿井在地下我们根本看不到啊,而且露出的竖井也有很多都在无人区,不像长城或大运河那样直观的让人感到伟大。它不像长城运河那样光伫在那就有很高的存在感,只是暗暗地哺育着新疆人民,却不被人直观敬仰。

第二,地处西域,远离中原。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坎儿井技术的起源,根据最新资料,坎儿井技术很可能是由中东地区传入,并非中国原创,写进教材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值得指出的是,新疆坎儿井在林则徐和左宗棠的推广下曾进行了大量建造,而且历史上西域先民很长时间都是属于华夏文明圈的。现存坎儿井由汉族和西域先民劳动者共同完成,所以我认为可以说新疆境内坎儿井是属于中华文明的)。另外一个是新疆地区在汉朝之后一度远离华夏文明圈,主体文明几经易手,这就导致了史书上的记载会很少,甚至关于坎儿井的诗词文献也会比长城和运河少。另外就是分布地域广阔,地方偏僻,研究、推广起来难度大。而且最致命的是影响到的人口相对少,较长城和运河比起来自然知道人少。

第三,历史知名度小,首先坎儿井的修建过程不像长城和大运河一样是大规模的政府行为,历史上的故事也颇少。长城由秦始皇修建历代完善,隋炀帝修大运河甚至导致亡国,一个保护华夏千年,一个繁荣华夏千年,都是与历史人物一同进史书的壮举,连都江堰都随着李冰父子写进历史。可是坎儿井究竟是谁开始主导的,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伴随,是否引起改朝换代,完全不如其他工程出名,这就导致历史知名度不够高,以至于学历史书上根本不被重视。

(静默流淌的坎儿井)

就这样,地处偏远,历史知名度不够,又静静藏在地下的伟大壮举竟然被人们长期忽略了。以至于央视今年做的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节目中,记者面对坎儿井取水的大妈,竟然完全不知道坎儿井是什么,要知道这可是能与长城、京杭大运河比肩的工程壮举啊。如此,这坎儿井可真符合题目:即是伟大成就,又鲜为人知。

坎儿井近况:

近年来,随着新疆特别是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绿洲破坏严重,新疆地区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坎儿井干涸的极多,目前仅700多条还在正常流淌。另外一方面,随着上游一些河流修建大坝,下游水资源减少,而坎儿井维护起来又比较困难,所以使用率也照以前减少。同时由于现代化进程,用水量不断加大,比如工厂、油田都在大量抽取地下水,这就导致坎儿井的不断干涸。而机井和水库的修建更代替了一些坎儿井,目前一些坎儿井新的利用方式是发展旅游业,这也不失是对古代劳动成果的一种致敬。可是这毕竟是一少部分,另外的那些,就静静的藏在大地之下,默默等待着干涸的命运,没有人去注意,就像它建造那天起就鲜为人知那样......或许等到坎儿井完全干涸了也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只会有一小部分人会遗憾的感叹:哦,那可是能与长城比肩的伟大工程呐......

(这里面风干的葡萄干很可能就是坎儿井灌溉的)

(美丽的坎儿井)

(这地下静静流淌着生命之水)

(开在山坡上的竖井)

毛笔的寓意?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族人民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华夏文明以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会穿越历史?

王羲之能够引领书坛,这涉及主流书风的转变,将之放在书法发展史中,放在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并不难理解。

王羲之的“新体”刚一出现,即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喜新厌旧大概人人都会有。

后来王献之在其父基础上,使书风变得更流便妍美,并在南朝的宋、齐时期迅速掀起了学习王献之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王献之的影响远超王羲之。

时间来到梁武帝时,萧衍也是个才情很高的皇帝,是“竟陵八友”之一,但他不喜欢王献之的妍媚书风,倡导大家学钟繇的古质书法。

但结果是王献之书风消停了,钟繇的书风却也没流行,而却在中间的王羲之书法却又兴盛起来,这大出萧衍意外。从此主流书风由王献之向王羲之转变。

时间再往后推进,到了唐代,李世民对王羲之无以复加地推崇,终于奠定了“书圣”的地位,从此,王羲之稳居书坛霸主之位,并影响至今。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