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代表作品有什么,书法艺术有几种?
书法只有一种,即按笔法写出的、符合书法艺术性质的毛笔字才是书法。其他毛笔字都是书写,即古人的日常思想交流使用的毛笔字,这类毛笔字也有字形写得很好看的,但都不是书法,因为写不出笔法的独特效果。
有人以为把毛笔字写得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就是书法,有人以为用毛笔画出花狸狐骚、别出心裁的字就是书法,有人以为只要把古人传世的字体写得表面看起来一模一样就是书法,错!
只有懂得了笔法,能够按笔法写出笔画遒劲、入木三分的具有三维感觉的生动的字才是书法。
想学书法者,请先去把什么是书法、怎样写才能成为书法整明白了再动手,否则难免永远是水中捞月。
现代人拿起毛笔写写字,就自以为书法了;参加了培训班,写写字,就以为是书法了;加入了书法协会,写写字,就以为是书法了,错!
不了解笔法,便是写了几十年字、练了几百种体,也是老虎吃天。这种事情,古代不多,因为古人尚有敬畏之心;于今为烈,不识庐山真面目,以为拜了菩萨便成佛。
无论是篆、隶、行、楷、草什么字体,都是这样,只有明白了笔法是怎么回事,能写出合笔法、出笔锋的字,才是真正的书法!不管什么书体,都是这样。
附书法经典笔法九图,供参考。
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产生的时间?
甲骨文
出现时间: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盛行时间:
1、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2、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3、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4、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5、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金文
出现时间:商周青铜器时代。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盛行时间: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大篆
出现时间:大篆出现于六千多年前。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春秋时代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盛行时间:大篆普遍采用于西周晚期 。
小篆
出现时间: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盛行时间: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隶书
出现时间: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
盛行时间:从秦到清代。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楷书
出现时间: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盛行时间:楷书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
草书
出现时间:草书形成于汉代。草书的起源,无法确指始于何时。
盛行时间: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
行书
出现时间: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
盛行时间:晋朝王羲之的出现,使之盛行起来。
篆书的三大高峰指的是哪些时代?
说说篆书,我认为篆书的高峰,只有一个就是清代。
秦代的时候,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并没有独立出来,那个时候书家写字,只有朴素的审美观作为基础:布白均衡,左右对称,上紧下松,上疏下密,也就可以了。
现在见到的秦代刻石,那是作为官方书体推行社会的,作为学童习字的范本,同时,它的作用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所以不得不严谨。
至于诏版,权,量,就草率的多了。
这个时代,文字的实用性很强,人们写小篆,那是一种时代使然。
所以,愚以为算不得高峰。
随后的汉,魏,二晋,南北朝,隋。篆书因为其庄严,神圣的象征性,多用在碑额,官署题榜,皇室宝器上等。
这个时期,没有多大的起色。
唐代,出了和李阳冰,他这个人比较自负。现在有一部分学者以为,李的篆书水平一般,只不过在唐代做篆之人不多,凸出了李而已。
后来的徐铉,徐锴兄弟。
元代赵孟頫复古思潮影响了一批人。
明代有个擅写草篆的赵宧光。
都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毕竟一人之力,难扛潮流。
清代就完全不一样了:
先有朱彝尊郑簠的上追汉隶,开风气之先。
接着理论上阮元的尊碑抑贴,实践上有金农的以碑破帖,到了邓石如一出,“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为篆。”
邓石如的贡献,从这里也可以窥得一二。就像现在的田,整个社会都在传他的字帖,不管写的好不好,他都是也是很厉害的!
篆书是神秘高古的文字,这个魔咒被邓石如pj了。
然后,他的弟子吴让之,恪守邓法。
邓是以隶法入篆,而学邓的赵之谦,则以造像法入篆,更上一层楼。
晚清的吴昌硕,谁人不知呢?
可以说,清代完全可以称得上篆书的一大高峰。
一种书体,在某个时代盛行,如金字塔一般:塔基是众多书家群,塔尖是集大成者,他们成功的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成就,从而影响后世。窃以为,这才算是高峰。
影响力排名前三的?
书法史上影响力排名前三的,是东晋王羲之、唐代张旭和颜真卿。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以阴柔美的行书《兰亭序》传笔法于千古,排名第一。
张旭狂草被称为唐代文化三绝之一,以宏逸美的狂草《断碑千字文》冠绝书史,排名第二。
颜真卿被宋人誉为学书当学颜,以阳刚美的楷书和行书影响了后世书法一千多年,排名第三。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文化思想?
大家好,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统称为诸子百家,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三大显学三大显学,分别是儒家、墨家,和杨朱学派的道家。
显学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和学派。
1.《韩非子》的《显学》篇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是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指导思想,重视科学实践,对自然科学与技术影响很大。
儒家是中上层世袭贵族阶层的指导思想,喜欢坐而论道,形而上,脱离实际生产活动。
2.《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是战国时杨朱与墨子(墨翟)的并称。
杨朱强调“为我”,人首先要自爱,自尊,自重。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大家都是人,做人不能太自私,出来混的,迟早要还,多积德行善。
3.韩非子曰: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就是孟子一派),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二、九流——道法墨、儒、纵横、名、杂、农、阴阳一般传统地说,我国古代对东周时期的文化思想的统称就是九流——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纵横家、名家、杂家、阴阳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
1.道家思想的世界观最宏大,代表人物是老子(老聃李耳)、杨子(杨朱)、列子、庄子等。
2.法家思想追求法治,实际创始人是春秋时的管仲。代表人物分别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
3.墨家重视自然科学和组织底层人民,努力奋斗,改变命运。
4.儒家追求人治,喜欢神话上古的尧舜,并以此来宣传人治的好处,实际我们可以从《竹书纪年》中看到,上古尧舜并没有儒家宣传的那样圣贤。
5.纵横家,用现在的看法来分析,其实就是外交家和战略家。分为连横派、合纵派两类,前者是强国的称霸哲学,后者是弱国的生存哲学。
6.名家。民间的法家,相当于现在的各种律师。
7.杂家。各种思想都有的流派。
8.农家。农业文明时代的技术流派。
9.阴阳家。朴素的地理和自然科学流派。
三、兵家四派《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1.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就是我们平常熟知的战略战术,其含义最广,从多方面阐述战胜之法,。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吴子》等。
2.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非常重视战机的把握,和对战局态势的了解。代表作有《尉缭子》。
3.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指的是左右战场的地理、天象等外在环境因素,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天时”、"地利",代表作有《孙膑兵法》。
简单说,就是地缘战略学派,思想范围包括现在的军事地理学、陆权论,甚至可以说包括《海权论》等。
4.兵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者也。”指的是士兵单兵训练、武器装备等的创新发明和使用方法等。包括征兵对士兵的选拔、部队的日常管理方法、军纪,带兵心理学,以及战马的饲养、军事医疗、军粮开发后勤保障等一切军事基础学说。简单说,就是兵器的创造、制造和应用,所以,鲁班(公输盘)其实就是这一流派的。
《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杨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小篆的来历?
来历如下:
1、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2、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认为,在一个极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创造出一种文字来的,一种文字的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过程的,秦始皇只是对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的小篆进行加工、整理和推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