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代表作品三声部合唱,我国第一部三声部合唱?
《春游》,李叔同作词作曲,是中国第一部合唱曲(三声部合唱)。《春游》是中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合唱曲,它体现了近代音乐教育的模仿化向专业化发展、娱乐化向审美化发展、题材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等的综合性因素。中国第一首合唱曲是?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百年前的5月,李叔同在西湖边写下中国第一首合唱曲《春游》,开创了中国多声部歌曲写作先河。这是中国人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写成的第一部合唱作品学堂乐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是李叔同。主要代表作有《送别》《春游》。
1、《春游》
在浙江一师任教期间,李叔同的音乐创作也进入最辉煌的阶段,《春游》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而他填词的《送别》更是成为学堂乐歌的代表作。
2、《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简谱是由谁发明的?
简谱的发明,本质上是用来解决一些不识五线谱的人唱圣歌的问题,使他们能快速容易地去唱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超出这个范围,其本身就不是简谱发明者卢梭的本意。
简谱能记一些简单的、声部比较分明的单声部或多声部音乐。我国民乐界的许多乐器都是单声部(首调)乐器,用简谱记录是很合适的。但是像钢琴、古筝、扬琴、琵琶这些能同时演奏多个音的乐器,音乐越复杂,简谱就越力不从心。有些音乐用简谱记只是效率或视谱体验不佳,就像你用 BrainFuck 写操作系统内核一样,有些是根本无法记录,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请问你能找到一种通用的简洁的方法去记上面用黄笔涂出来的地方吗?五线谱已经有 400 多年的历史,它已经成为了音乐界的无可置疑的标准,对于各种音型的记录,早有了公认的规范。但简谱真正广泛使用,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民乐器演奏与记谱的革新先驱们,可能现在还活着,他们怎么囊括得了所有的情况?(上面那个曲子作于 20 世纪初)再比如下面的例子,各种声部分分合合的,每个声部还有各种音程等等,你用简谱记录累不累?
五线谱从图形中就能直观地反映出音符的高低和疏密,节奏之间的对比和联系;甚至我们在学作曲时,老师们都会要求我们「把谱子放远了看,看看在各方面空间上的对比有没有做足」,这些在简谱中是很难体现出来的。复杂的织体化音乐,如果用简谱记录,隐伏声部可能很难看出来。
还有就像 Han Edward 说的,简谱强制使用首调,马上打死了它为固定调乐器记谱的可能。我觉得简谱如果像题主说的那样要改进,至少先弄出个「固定调简谱」来,可以模仿五线谱在原来写调号的地方「注册」升降记号。有了这点,再尽量多地用这种「新简谱」来转写国外各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出现的问题要经商讨共同认定一种通行的记谱方法,这样简谱才有一丝成为通用记谱法的可能。(不过说实话,根本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