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娶了自己学生的名人?
鲁迅和许广平,一段破除封建思想的师生恋情,最终修成正果。
名门出了个叛逆女许广平出身名门,是广州第一家族许拜庭的后人。
她从小就不像个女孩子,性格叛逆,当时女孩子时兴缠足,她却不愿意,父亲怕她嫁不出去,可她去不管那些,坚决不缠,父母拿他没办法;她生活的地方没有女子学堂,女孩子不能上学,她就要上男孩子的学堂,父亲认为有伤风化,但最终拗不过她,让她去了;家里给她订了娃娃亲,她坚决拒绝,一个人北上求学。
被鲁老师人格魅力吸引1923年秋天,鲁迅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他们成为师生。鲁迅虽然相貌平平,但徐广平却被他的强大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许广平真情描述:
“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就好像饮过了葡萄美酒一般的舒畅。”鸿雁传情1925年,两人开始书信交流,于是两个人就有了大家熟知的“鲁迅师”、“广平兄”古怪的称呼。
信写的越来越多,从信中的称呼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的微妙变化:“小鬼”、“嫩弟”、“乖姑”、“姑哥”、“小白象”、“小刺猬”。
学生运动催化了两人的感情1925年女师大学生运动,许广平遭受牵连遭迫害,作为社会知名人士,鲁迅出面保护了许广平,为了安全,让她住进自己居住的胡同。于是鲁迅和许广平“不伦”的师生恋搞得沸沸扬扬,在当时,这种感情是不道德的,鲁迅感到强大的社会压力。
许广平对两性之爱更看得开对于这段感情,鲁迅顾虑重重,因为还有家里包办的妻子朱安,虽然他们没过过一天夫妻生活,可在当时毕竟是明媒正娶。对于他和徐广平的情感,他只能小心翼翼。
许广平却看得开:“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情投意合,像同志一样期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的旧礼教都要打破吗?所以,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着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准备着始终能自立谋生的,如果遇到没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马上各走各的路。”甚至在发文《同行者》,公开表达对鲁迅的爱,她说自己不畏惧“人间的冷漠,压迫”,“一心一意的向着爱的方向奔驰。”许广平最早使用“同居”一词在许广平的坚持与勇敢下,鲁迅终于放下多年的包袱,他对她说:他对她说:“你战胜了,我只爱你一人。”
1927年10月8日,鲁迅和许广平修成正果,正式在一起同居。鲁迅46岁,许广平29岁。
在编辑《鲁迅年谱》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鲁迅)与许广平女士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许广平霸气地改成“与许广平同居”。这是我国白话文中第一次出现“同居”一词。
许广平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于向封建传统、封建思想宣战的女性,谱写了一曲令世人艳羡的师生恋歌。
他她的代表作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演员是功夫明星李连杰!从小看他的电影长大!我自己也是一个爱运动从小也爱练武术的人,所以对李连杰这样的功夫高手是非常崇拜的,儿时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武术练的像李连杰一样棒!
李连杰的电影那就比较多了,《少林寺》是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少林寺比较早,所以不是第一个看的!儿时看他的第一个电影应该是《方世玉》!
那时候家里村里几乎是没有电视的,就算有也就几家而已,14寸黑白的!我第一次看是村里露天电影,可能是村委会或者谁请的吧,那时小还真不知道谁花钱请来放电影的?
露天电影那看着是什么感觉!现在那种感觉很难找了!记得,那时要是晚上有电影放,就会有人满村敲锣吆喝,通知大伙晚上几点在村里什么地方放电影!一敲锣全村人很快就传开了,天一黑就陆陆续续去集合等待了!
很多人占满了大路,一起在那看着大影布!那时候真叫看电影真有味道!想想那时看电影觉得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情,不像现在每天小视频不知看多少个,抖音也上传几个!感觉就很平常了,电影也没那种感觉了,都称不上电影了,只能说是视频,能称得上电影的太少了!
李连杰电影很多,他的功夫片我都爱看。他塑造饰演的很多角色都成了经典!像方世玉第一部第二部,黄飞鸿系列,陈真,中南海保镖等等!有人说李连杰饰演黄飞鸿之后再无黄飞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看看最近几年演黄飞鸿的电影,好像没有上品!就连赵文卓演的几个黄飞鸿也是差劲,毁经典,毁自己过去的形象!哎!真是搞不懂!
黄梅戏的一些常识?
黄梅戏起源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底层民间生活的小戏。本世纪50年代,一大批有志于戏曲事业的知识分子加入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发掘与再创造的行列,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春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本剧院的剧目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文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找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喜欢传统戏曲的?
黄梅戏
我是90后特别喜欢黄梅戏,是我们县的地方戏曲,现在中央戏曲频道也经常播放黄梅戏剧本,感到非常自豪!并且我也是戏曲频道的粉丝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是湖北,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者业余团体演出,收到广泛欢迎!我周边的朋友,同事,老年朋友喜欢黄梅戏的也非常之多。
早在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庆师范大学为黄梅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黄梅戏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流行,经过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歌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黄梅戏基本成型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周边的广袤地区。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发展,形成和传播作出杰出的贡献!
乾隆时期到辛亥革命前后,是黄梅戏大发展的前期,并逐渐在皖,鄂,赣三省地区形成民间小戏的格调,在安庆市怀宁县形成“怀腔”或者称“怀调”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曲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52年,安庆黄梅艺人带着《打猪草》,《篮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广受好评。自此之后,黄梅戏从地方小戏逐渐成长为全国性剧种,扬名海内外。
在此之后,黄梅戏先后涌现出诸如严凤英,王少鲂等老一辈艺术家,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吴琼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展现各自的身姿,让黄梅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在此期间,黄梅戏曲艺人,先后整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等一大批传统剧目;创作了《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等曲目。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之后,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积极反响。
文革期间,黄梅戏遭受打击,濒临灭亡,著名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因被迫害自杀,年仅38岁。死后被军代表以寻找“特务发报机”为由,割开喉管,挖出内脏。
安徽省安庆市,截止到2012年已经举办啦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的积极影响!其中尤其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于2009年10月30日到11月1日在安庆举行,由文化部和安庆市政府牵头举办,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广播电视总局,安庆市人民政府承办,规模空前!之后,中央电视台和安庆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纪录片《黄梅戏》的首播及发行仪式等。2009年10月30日下午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在安庆落成开幕,博物馆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总投资8500万元!这一系列的举措彰显国家和地区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土壤,为戏曲的复苏和发扬光大,建设了一系列配套的教育基地和设施,黄梅戏的前途一片光明,将会越来越火,戏迷越来越普及,必将再次以其婉转多变的唱腔响彻大江南北!
年轻人爱戏曲的还是很多的,只是更多人需要着眼于生活,戏曲更多的是业余爱好,植根于内心,文化的基因里,希望广大青年朋友,多关注传统戏曲,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共勉!
为什么黄梅戏的曲目特别多?
文丨李怡
在中国戏曲种类中曲目特别多的并非只有黄梅戏,其中京剧、越剧和陕西秦腔的的曲目也是特别多的。第一次深入了解黄梅戏还是三年前的一个湖北黄梅的一个同事那里,作为他们当地的文化特色常常使他津津乐道。
黄梅戏比较经典有名的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这三段还被翻拍成了电影。还有如《红楼梦》、《西厢记》、《梁祝》、《刘三姐》、《春香闹学》、《寒窑托子》《打猪草》等。
簇使黄梅戏发展如此多的曲目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黄梅戏的曲风特点。第二、黄梅戏的风格特点。第三、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下面就从这三点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黄梅戏的曲风特点①黄梅戏的曲调通俗易懂:
先欣赏一段《春香闹学》中“不好,不好,三不好”。
王金荣:月明星稀夜深沉,寂寞无聊颂诗经。君子淑女两厢配,好似鸳鸯在河滨。那日花园遇见小姐,她赠我金钗情谊深。春香:我家小姐她是个多情的人,他命令我到圣堂去送考银。轻轻我把花园门进,急忙闪过百花亭,绕过莲池穿花径。免得员外得知情来,在门外侧耳听。 王金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香:哎!王先生平常是那么文绉绉的,读起书来也是这样酸溜溜的呢。 。。。这是《春香闹学中》王金荣和春香的一段对唱,通俗易懂。任何戏曲文化曲目的繁衍必然是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基础的,通俗易懂的曲风我认为是它能否使更多的人参与创造的基础,有了更多人们参与,又是黄梅戏能繁衍出更多著名曲目的最基本条件了。
《黄梅戏》它生在百姓,长在百姓,是从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富含丰富生活气息的内容必定会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老妪能解。
②黄梅戏的曲调以抒情见长
“抒情”可谓是内容的灵魂了。没有灵魂的作品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且黄梅戏以此见长,是很多老百姓对社会、对生活的写意,映射这无数同一时期的人们。
黄梅戏与京剧的不同在于京剧表现的是艺术和高雅,剧情多为王工贵族,所以唱腔位置都比较高,不像黄梅戏唱腔位置低,所以表现形式就会有更加优美、动听的艺术特点了。在比较有名的黄梅戏作品中都更多的使用了“抒情”的这种表现手法。
③黄梅戏韵味丰厚、表现力丰富
《黄梅戏》融入了“歌、舞、诵、奏”把唱和形体表演结合在了一起,它的表现形式淳朴,是从人们中来,再到人们中去,是人们生活表现形式的升华。人们千姿的生活形式也催生出了《黄梅戏》繁多的曲目。
第二、黄梅戏的风格特点黄梅戏有三大腔系,分别是花腔、彩腔和主调。
①花腔:花腔以小调为主,曲调朴实、优美,透着欢快,乐观的之情。花腔更多的是在唱小戏的时候使用。
花腔最初形式是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采茶戏中的小调部分,黄梅采茶戏在当地十分流行。受地方方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采茶戏特别受当地人们的欢迎。黄梅戏的花腔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发展趋势,花腔的发展不可估量。
②彩腔:彩腔的唱调十分欢快,彩腔在花腔小调中广泛使用。
③主调:就是黄梅戏中主本常用唱调。
黄梅戏的演员和创作者通过对“平词”的创新和小戏中对“花腔”专用限制的突破,在吸收民歌和和其它音乐精华,另在加以乐器铜鼓的配合创作出能多种表现题材的曲目。
第三、黄梅戏的发展历史黄梅戏的前身叫采茶调、黄梅调,起源于湖北黄梅,黄梅小调传播发展于清末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黄梅戏的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的形成打好了基础。
清末到辛亥革命“小戏”和“本戏”能演出的已经有两百多本,小本七十二选材主要是黄梅的真人真事,而大本三十六主要反应的是人们对阶级压迫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黄梅戏的选材贴近生活,就连毛主席都说黄梅戏“乡土气味很深”。它广泛的选材也决定了它曲目之多。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黄梅戏的演出逐渐职业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通过对艺人组织学习和培训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演出,使很多人有了固定演出的剧场和收入,很多半职业的闲散艺人和黄梅戏热爱的积极分子参与进来,整理出了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黄梅大戏,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创新出很多新的作品如《玉天仙》在韩国首都可是出了大名。
(天仙配)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黄梅戏》
小结
一个戏种的繁盛主要看是否得到群众的欢迎;它的内容是否贴近百姓的生活,与百姓的情感思想产生共鸣;在者内容是否通俗易懂。黄梅戏它都具备这样的特点,这也是它曲目很多的主要原因。
黄梅戏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艺术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关注我,期待追梦路上与你同行。
为什么许多人写的七律七绝诗让人看不懂表达的是啥意思?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浓缩的语言。要看懂诗词表达的意思,读诗人应具备基本的诗词常识:
首先,要懂一些格律上的常识1、字数上的要求。七言绝句,也叫七绝,共28字,四句话,每一句为7个字。七言律诗,也叫七律,共56字,八句话,每一句为7个字。律诗比绝句多了一倍句子和字数。
2、平仄方面的要求。一句话七个字当中,平声字要占七分之四,仄声字占七分之三,有时反之。比如,“胜日寻芳泗水滨”七字,平仄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声字占四个,平声字占三个。古诗词就是这样要求的,平仄字交替使用,读起来有高低声的音乐之感。平仄声调的要求,给诗词创作者提出了更高标准,所以创作起来比较难,没有古文基础就不会遣词造句,即使造出来的句子也是生涩难懂,要不就说一堆“白水”话。
3、声韵方面的要求。古诗一般都用平水韵,写七绝、七律要押韵,押韵的字在诗里大多数押平声字,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的“高、绦、刀”是平声韵。也有押仄声字的,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的“绝、灭、雪”就是仄声韵。写诗的人在写某种事物之前要把韵找好,再按韵组句子,有些诗韵脚选的不好,组成的句子读起来别扭,让人读不懂。
其次,要懂一些诗词语言的表达方式七言绝句的表达方式。四句话的诗,一般隐含的规律是:一起、二接、三转、四结。意思是,第一句是起首句,看它在说什么。第二句接着第一句的意思往下走。第三句要转折一下,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往另一个方向扭一扭。第四句是总结句,也叫合句,会到第一句的意思上去。例如唐代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第一句起首说的是行宫,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肯定是皇家的地方,句子中“寥落”、“古”字出现,让人联想到这个皇家行宫很少有人气。第二句接句或叫承句,继续说宫里的花,花照常开,但也是“寂寞”的。这两句其实是说环境。第三句就转到“白头宫女”这个人身上了,第四句结句,这个老宫女在干什么?“闲坐说玄宗”,唠嗑呢。这首诗的其它意思就不啰嗦了,所要说的是读七绝的方法,如记住“起、承、转、合”这个奥秘就不难读懂了。
七言律诗的表达方式。七言律诗也和七绝一样有“起、承、转、合”的规律。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四五六句转,第七八句合。句子多,肯定在内容上也要增加容量。但第三四五六句是两幅对子,要求就严格了。比如,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起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承上句)五岭逶迤腾细浪,(转,对出句)乌蒙磅礴走泥丸。(转,对对句)金沙水拍云崖暖,(转,对出句)大渡桥横铁索寒。(转,对对句)更喜岷山千里雪,(合)三军过后尽开颜。”(合)诗中意思需要读诗人自已体会。
最后,读诗时脑子里要浮现场景古人的诗词,从其种方面讲,就是现代电影里的镜头画面。读诗时,就要把自已融入进去,这样就好理解了。举一个大家熟悉的诗,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诗,一定一定要注意标题,看了标题你就知道诗人在说什么。这首诗是诗人登上鹳雀楼上的两个镜头。“白日”说的是太阳不是指白天,“依山尽”说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落下去了,这是一个镜头。第二个镜头转移到黄河上了,滔滔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最后两句转入到诗人的心理活动,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一层的城楼。
另外,读诗时要注意虚实手法。古人诗,一般前面几句写景,后面两句是心理的想法,这种手法较多,注意体会,懂得了这些,读起来就不难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