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的代表作品,乐府诗集中有多少首燕射歌辞?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因此公开发表的不多。
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与今天的民歌相比?
诗歌不一定是民歌,但民歌必须是诗歌。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重诗轻乐府的传统,这是因为乐府诗歌主要是民歌,后来乐府最先考虑的是民歌。
民歌是文本和音乐的结合,因此可以被传唱。
然而,诗歌要求诗人更多地关注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而不在乎歌唱。
前者语言直接了当,感情外露。
后者语言优雅,情感含蓄。
然而,如果我们要讨论美感和认知价值,两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乐府始于秦朝,正式成立于汉代,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化。
民歌是乐府收藏的精髓。
这些民歌来自民间,代表着民间的声音。
它们是人民悲欢离合的集中表现,也代表了当时诗歌的艺术成就。
例如汉乐府中的“上邪”,用语变化,通过证明五种自然现象,表现出爱人之间想爱的决心,这种心理表现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具有浪漫的感情色彩,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当然,乐府也收集了很多史诗,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例如《木兰辞》是汉魏以来史诗的杰出代表作。
鲜卑的《敇勒歌》,风格纯真豪迈,体现出一望无际的草原与牛羊的繁盛,为乐府民歌的杰出作品。
现在,古代匈奴和鲜卑已经被稀释在人类的血液中,但流传下来的诗始终保持着它们的魅力,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它的灵魂所在。
民歌是多种多样的,有生活就有民歌,但男女的恋爱和生活的辛苦总是民歌的主题,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新民谣中。
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如信天游,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浓郁的气息。
正是这些从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民歌给人们带来了美感,也给人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视角。
这才是民歌的价值所在。
诗歌不一定是民歌,但民歌必须是诗歌。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重诗轻乐府的传统,这是因为乐府诗歌主要是民歌,后来乐府最先考虑的是民歌。
民歌是文本和音乐的结合,因此可以被传唱。
然而,诗歌要求诗人更多地关注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而不在乎歌唱。
前者语言直接了当,感情外露。
后者语言优雅,情感含蓄。
然而,如果我们要讨论美感和认知价值,两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乐府始于秦朝,正式成立于汉代,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化。
民歌是乐府收藏的精髓。
这些民歌来自民间,代表着民间的声音。
它们是人民悲欢离合的集中表现,也代表了当时诗歌的艺术成就。
例如汉乐府中的“上邪”,用语变化,通过证明五种自然现象,表现出爱人之间想爱的决心,这种心理表现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具有浪漫的感情色彩,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当然,乐府也收集了很多史诗,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例如《木兰辞》是汉魏以来史诗的杰出代表作。
鲜卑的《敇勒歌》,风格纯真豪迈,体现出一望无际的草原与牛羊的繁盛,为乐府民歌的杰出作品。
现在,古代匈奴和鲜卑已经被稀释在人类的血液中,但流传下来的诗始终保持着它们的魅力,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它的灵魂所在。
民歌是多种多样的,有生活就有民歌,但男女的恋爱和生活的辛苦总是民歌的主题,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新民谣中。
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如信天游,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浓郁的气息。
正是这些从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民歌给人们带来了美感,也给人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视角。
这才是民歌的价值所在。
细化下来有哪些?
音乐垂直领域,细化下来有哪些?
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噪音咱们不去讨论。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都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乐又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声乐又分为
(1).美声唱法、
(2).民族唱法、
(3).通俗唱法。
2.器乐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1).民族乐器包括吹,拉弹,打四大类,代表乐器有【1】唢呐、笙,笛子等;【2】二胡、中胡、高胡等;【3】琵琶、柳琴、古筝等;【4】锣、鼓、镲等。
(2).西洋乐器也分为四类,代表乐器有
【1】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等;【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3】吉他、贝斯、竖琴等;【4】定音鼓、木琴、军鼓等。
此外音乐还可以细分为戏曲音乐和舞蹈音乐。
戏曲音乐包括京剧、越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等。
舞蹈音乐大概分为
1.民间舞蹈音乐
2.古典舞蹈音乐
3.芭蕾舞蹈音乐
4.拉丁舞蹈音乐等
这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出很多的分支,就不一一介绍了。
南北朝分裂的历史局面为何成就了诗歌艺术的大繁荣?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高度繁荣,呈现了百花竞放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民歌文化被历史上认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继先秦时期《诗经》、汉朝乐府之后第三次大的繁荣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客观而言,是在政治因素主导下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诸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单进行阐述。
南朝北朝长期对峙,且局部战乱不停,虽然南北朝人民客观上渴望民族的统一和融合,但是南北朝各自王朝为了各自的统治阶级利益,还是会采取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南北朝时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模式来看,南北差异仍然较大,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各自具有独特的印记。
总体上说,南朝民歌多写儿女情怀,风格柔媚,《西洲曲》或以作为南朝民歌的代表作。
北朝民歌则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较为多样。它的杰出代表就是长篇叙事长诗《木兰诗》。诗中描写年轻女子木兰,毅然穿上戎衣,代父应征,奔赴疆场。及至胜利归来,换上女装,同行的伙伴才发现这位十年征战、英姿飒爽的战士,原来是一位女郎。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文艺创作思想是相当的可贵!
南朝统治者从王室到贵族都耽于享受视听之乐,从现在留存的南朝清商曲来看,无论是产于江南吴地的“吴声歌曲”,还是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西曲歌”,都是围绕当时的首都建业的民间民情而创作的,反映的多是城市生活。
而此时北朝流行的还是体现游牧民族特色的北朝民歌,这类乐府民歌现在多保存于横吹曲辞的横吹曲中,而众所知的是,曲是军队中应用的音乐。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的乐曲,由于他们的风俗习惯等原因,常适用于作军乐,而被中原文化所吸收。横吹曲是军队中广为流传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的特点就是雄浑悲壮、音律恢弘大气。汉代的横吹曲,相传由出使西域的张骞带来的,但是其时的歌辞并没有流传下来。南朝的吴声西曲,在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期传入到北朝的,一经传入,就成为北朝上层阶级的宠儿,备受其追捧。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隋书˙文学传序》),南北朝时代,也像汉代一样,设有专门的乐府机关,采集诗歌,配合音乐演唱。南北文风固然迥异,但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是客观而不可阻挡的,受地理及国家分界的影响,南北文学的交流和影响极其缓慢。更由于隋王朝统一南北时间太短,隋文帝纵情声色,醉心宫体,所以隋也未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只有有数的卢思道和杨素等人,才写出了一些刚健雄浑、情思深挚的作品,显示了隋诗的生气与转机,至于立足现实,转益多师,取长弃短,向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新高峰去攀援突进,只能留给唐朝的黄金一代李白、杜甫等诗人去完成了!
但不是书法的全部?
《兰亭序》很优秀,但是肯定不能代表书法全部,不但不能代表书法全部也不能代表行书全部。《兰亭序》为草稿,是王羲之的新书体风貌集中体现。在我国书法史上地位最崇高,是一座无人能超越的第一座高峰!在新时代书法行书学习学古不泥古,学习行书一般应有楷书的基础,临帖之前,先要选帖,选帖也要因人而异。如走俊逸一路的,应从王羲之的《圣教序》入手,掌握其规模和筋骨,进而再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得其千变万化,韵高千古形神行书之极!在学习王羲之的《丧乱帖》等传世法帖;如走气魄雄浑一路的,以颜真卿的《争坐位帖》入手,进而临摹《祭侄稿》,得法之后,再讲求写意。才须广学有了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还要汉碑、魏碑以强其筋骨,开拓气格;下可入宋人之室,根据各人特点,可选苏轼的丰腴清雄,或黄山谷的峭劲开张,或米芾的潇洒飞越,再学棉里藏针内功深厚隽美超群的赵孟頫风流姿媚!或文征明的挺拔俊雅。近代沈尹默的行草书法亦兼有各家之长,足资典范。
至此再回朔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行草,或有更新更深的体会,臻于妙境。再研究二王之后"神笔王铎”,王铎的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跌宕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一扫董其昌大师的纤秀书风,独出新意!今天我在石龟上悬肘快写的行书《登鹳雀楼》,在宣纸上快写《登鹳雀楼》和背临悬肘快写的《兰亭序》局部请大家指点,非常感谢大家指点!
乐府诗集诗的前四句描写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
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郭茂倩编的这部《乐府诗集》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它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后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撰的。 它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后人的拟作列于后面,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
二曲,在《宋书‧乐志》中,仅载了曹操的拟作,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就远不如古辞明显,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
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都作了说明。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
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后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一些缺点。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调,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而书中所录“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显然是杜甫的诗。 关于此书的分类,近代学者也曾有过争论,如书中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的界线,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清商”乃汉魏时的“清商三调”,郭茂倩把“吴声歌”、“西曲歌”称为“清商曲辞”,而把汉魏的“清商三调”归入“相和歌辞”是承袭了南宋郑樵《通志》之误。
黄节不同意梁说,他认为汉代“清商曲”已散佚,魏晋“清商三调”中包含有“相和歌”十一曲,至于隋唐以后,魏晋“清商曲”的曲调亦已不传,所以郑樵所列“清商”,只录晋以后的南方民歌(《〈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歌三调之所本》及《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 《乐府诗集》的版本,有明末汲古阁刊本,清翻刻本和《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刊残本,所缺卷帙,用元刊本和旧抄本配补。
今通用1980年中华书局标点校勘本。 卷一: (《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 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然自黄帝已后,至於三代,千有馀年,而其 礼乐之备,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之乐 歌也,《清庙》,祀太庙之乐歌也,《我将》,祀明堂之乐歌也,《载芟》、 《良耜》,藉田社稷之乐歌也。然则祭乐之有歌,其来尚矣。两汉已后,世有制 作。其所以用於郊庙朝廷,以接人神之欢者,其金石之响,歌舞之容,亦各因其 功业治乱之所起,而本其风俗之所由。
武帝时,诏司马相如等造《郊祀歌》诗十 九章,五郊互奏之。又作《安世歌》诗十七章,荐之宗庙。至明帝,乃分乐为四 品:一曰《大予乐》,典郊庙上陵之乐。郊乐者,《易》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德, 殷荐上帝”。宗庙乐者,《虞书》所谓“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诗》云“肃 雍和鸣,先祖是听”也。二曰雅颂乐,典六宗社稷之乐。社稷乐者,《诗》所谓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礼记》曰“乐施於金石,越於音声,用乎宗庙社稷, 事乎山川鬼神”是也。永平三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称述功德,而郊 祀同用汉歌。魏歌辞不见,疑亦用汉辞也。
武帝始命杜夔创定雅乐。时有邓静、 尹商,善训雅歌,歌师尹胡能习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 夔总领之。魏复先代古乐,自夔始也。晋武受命,百度草创。泰始二年,诏郊庙 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使傅玄改其乐章而已。永嘉之乱, 旧典不存。贺循为太常,始有登歌之乐。明帝太宁末,又诏阮孚增益之。至孝武 太元之世,郊祀遂不设乐。宋文帝元嘉中,南郊始设登歌,庙舞犹阙。乃诏颜延 之造天地郊登歌三篇,大抵依仿晋曲,是则宋初又仍晋也。南齐、梁、陈,初皆 沿袭,后更创制,以为一代之典。
元魏、宇文继有朔漠,宣武已后,雅好胡曲, 郊庙之乐,徒有其名。隋文平陈,始获江左旧乐。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 房中等十四调,宾祭用之。唐高祖受禅,未遑改造,乐府尚用前世旧文。武德九 年,乃命祖孝孙修定雅乐,而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杂胡戎之伎。於是斟 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唐乐,贞观二年奏之。按郊祀明堂,自汉以来,有夕牲、 迎神、登歌等曲。宋、齐以后,又加裸地、迎牲、饮福酒。唐则夕牲、裸地不用 乐,公卿摄事,又去饮福之乐。安、史作乱,咸、镐为墟,五代相承,享国不永, 制作之事,盖所未暇。朝廷宗庙典章文物,但按故常以为程式云。
特点: 1、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 3、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种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新兴的杂言和五言诗。丰富多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的。 5、浪漫主义的色彩。汉乐府民歌多数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但也有一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乐府诗体是古代诗歌体裁。在文学史上,所谓乐府体诗,既指由乐府机关收录的作品,也指魏晋以后历代作家仿制的乐府作品。
乐府诗从其内容来看, 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一、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二、军乐 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的军乐。 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三、民间的歌辞 相和歌辞:为汉世街陌谣讴, 起初只是人们随意吟诵,“后渐被之管弦, 即为相和曲”。
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 内容多为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杂曲歌辞:有写心志, 抒情思, 叙宴游, 发怨愤, 言战争行役, 或缘于佛老, 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 故称杂曲。 汉乐府诗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汉乐府诗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画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汉乐府诗虽多抒写现实, 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
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
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
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
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
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
《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诗歌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哀景写哀情 谋篇有特色——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鉴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
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
老兵,“道逢乡里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家中有阿谁?”“乡里人”答道:“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
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老兵家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其心情又是如何呢?“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
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