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中国未识别民族大漠深处的克里亚人的简介(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

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布依,他们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克里雅河尾闾的冲积绿洲之上。达里雅布依几乎无人知晓,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到沙漠的尽头。在塔克拉玛干深处,他发现有一个牧民群落在这里生息着。他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能够在这样恶劣的沙漠环境中生存,另一说...

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布依,因其与世隔绝而充满神秘色彩。在这片绿洲之上,神秘的克里雅人一直不为人所知。在茫茫大漠里,他们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据说他们已经在此隐居四百年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早在450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死亡之海”,很难有人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

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有一个达里雅布依乡,生活着一个叫“克里雅人”的牧民群落,他们在那里世代繁衍。

达里雅布依乡位于塔克拉玛干的中心腹地,克里雅河尾闾的冲积绿洲之上。这里距离和田有近三百公里,在1896年之前,达里雅布依几乎无人知晓。

1896年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到沙漠的尽头。在塔克拉玛干深处,他发现有一个牧民群落在这里生息着,这个沙漠绿洲就叫“达里雅布依”。这个族群非常的神秘,他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而来,能够在这样恶劣的沙漠环境中生存,真的是非常厉害。

只因他们分布在克里雅河上,所以被称为克里雅人。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在17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城破国亡后,有两百人翻越昆仑山来到了克里雅河,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突然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后裔。

居住在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鲜有人知道,直至上世纪50年代新疆于田县才得知,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还有这样“原始部落”。目前克里雅人只有三百七十多户,一千五百多人,他们散居在沙漠不同的角落。如今,克里雅人已被划为维吾尔族,不过他们的外貌特征与欧洲人极其相似,双眼有着绿色的虹膜。他们究竟来自哪里,至今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克里雅人体魄健壮高大,性格豪爽淳朴。由于独特的沙漠环境,克里雅人的住所是用胡杨和红柳枝排扎而成。内部有着很大的空间,和极少的家具构成。一户人家,一片胡杨树,养一群山羊,一口井,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大漠隐者”,饮食也较为简单,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厘米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用面粉做成的“库麦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烤全羊更是当地著名的美食。虽然这里偏远荒芜,但克里雅人却快乐祥和地生活着。

他们在大漠深处生存了几百年,在严酷的环境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由于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在迅速萎缩,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荒漠化不断加剧。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中国“最后沙漠部落”开始告别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迁入通水通电通路的现代新村。新的定居点距于田县城只有91公里。

现代生活方式对达里雅布依乡的渗透缓慢进行着。手机开始在年轻人中普及,摩托车代替了驴子和骆驼,一些人家有了电器。幼儿园、小学、医务室、饮水安全工程、车站、旅游接待中心等公共设施,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随着生活、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达里雅布依村民步入了崭新的现代生活。

但也有人故土难离,他们不愿意远离故土。在他们心中,这里就是古老的家园,所以不离不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