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记普法第五集剧情,你最喜欢历史上哪个朝代?
我最喜欢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如果能时光穿越,就可以见识各路豪杰逐鹿中原。可以把游戏中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忠义的关公,枭雄曹操,神医华佗等等与现实对照,而且也可以真正见识下那个时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的忠臣良相诸葛亮(181年—234年),让我们细细品味下,诸葛军师在茅庐之中,对刘备提出的战略疑问,进行解答的隆中对吧。
诸葛亮做为一个农夫,能在刘备三顾茅庐后,发出了:"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感叹!可见他已经推演过天下事。据说真实历史中曹操也派人去找过诸葛亮一次,不过被拒绝了。那么是否是诸葛亮算出曹操是个忘恩负义的奸雄?还是已经听闻了曹操误杀死友人吕伯奢一家后还要对着陈宫感叹:“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故事?那么为啥要刘备三次顾茅庐才肯见面呢?三代表啥呢,在咱们的文化中,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刘备要有仁厚之人品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礼贤下士,才能得人和吧,我想这可能是诸葛亮对刘备得考验。
在得到诸葛亮的见面后,刘备将天下事问于诸葛亮,诸葛亮逐一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时局和对手,描绘出一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争霸蓝图,从此以后,兵过不千,将不过关张,四处颠沛的刘备就像开了挂一样,战赤壁,取荆州,下西川,夺汉中,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直至蜀汉称王,鼎足而三,真可谓一篇隆中对,半部三国史。
现在有人说,吴国的鲁肃早就有了三分之计,可是孙权当年是什么情况,生子当如孙仲谋,承接了父兄给他打下来的江东81州基业,根本用不到三分,要献策也应该是划江而治的楚河汉界,所以,这个计谋要看给什么对象献,同样这三分天下之计策,诸葛亮说个曹操,肯定被批山野村夫,无良才吧,归根结底,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是为刘备的良谋战略,就比如现在你作为军师出个战略计谋给罗永浩,他就不用直播带货了,而是杀回手机市场,不出几年就让锤子手机打败小米,打败苹果,打败一众小品牌,做到世界第三,最后和三星华为三分天下了,那么你就是天下奇才。你就是被刘备称赞:“如鱼得水!“的军师诸葛亮。
接下来我们读下隆中对,感受下诸葛亮对于时局和对手分析之准确吧。
诸葛亮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意思就是一个字乱,在这乱世迷局之中,身为势力弱小的刘备,该如何破局呢?
诸葛亮就逐一剖析了刘备的对手。首先是肯定是曹操,“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里告诉刘备天时重要,但人谋的更重要性,两强(曹操和袁绍)相争,人才是根本,当下时局,曹操锋芒毕露,不可争锋。
接下来说的是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里告诉刘备地利的重要性,会用人才的重要性,可以结盟也不可图。
接下来就给刘备找根据地了,“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凭准确的判断荆州为用武之地,还判断出其主刘表不能守,刘表的两个儿子不堪大任,解开了刘备的心结(没立足之地)。
接下来就讲如何发展,往哪里发展呢?“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准确分析出刘璋暗弱,张鲁虎视,在乱世之中身为一方之主无能就是罪,智能之士(法正、张松等)思贤若渴,解开了刘备第二个心结(高举仁义大旗,怎么能取宗室的土地)。
接下来讲得就是等待时机,一举统一中原,复兴汉室,“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实现了跨荆州和益州的战略,也实现了和睦周边,但是没有结好孙权,最后未能统一中原,复兴汉室。如若当年凤雏不死,在荆州辅佐关公定不能让吕蒙白衣渡江,也不能让关公性情中人,一句:“虎女不嫁犬子”得罪了盟友。可惜辅佐关公的是叫麋芳的商人子弟,纨绔子弟误国误民,千古真理。另一方面刘备后来人才多了之后,就不再像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了,尤其是军事方面,所以才有了后来诸葛亮感叹,如果法正在就可以劝住刘备去打夷陵之战了。那么隆中对的战略良谋,大概率会实现。
但为什么最后却要反对他称王称帝?
董卓、李傕、郭汜之乱,皇帝和朝廷流离失所,天子蒙难,荀彧劝曹操奉迎天子,扶正朝廷,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一直是维护汉室朝廷,也是在维护自己士族集团利益的,士族集团和皇权共享天下。曹操进爵称王是有改朝换代、篡位废君的苗头,士族特权也会没有的。
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
起初曹操势弱,就必须借助士族阶级集团力量。支持曹操的士族集团就是以荀彧为首的东汉著名的颍川大士族集团,郭嘉、荀攸、陈群、司马懿、钟繇都是颍川士族集团的成员。而颍川郡也成为曹操早期最稳固的根据地,许昌就位于颍川郡之内。
打败袁绍,统一北方。曹操就开始摆脱士族的依赖。唯才是举、屯田法、重法尚礼等都是对士族集团的打击和遏止。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政治手段,并没有损害士族集团利益。没有人一开始就想着称帝自立的,都是他弱己强的形势产生的野心,曹操就是如此。曹操早年名声很好的,军阀混战的时代士族集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人出面恢复汉室,巩固自己的集团利益的,当时曹操就是合适人选。反对他进爵称王(称帝的苗头)不仅是因为儒家固有忠君报国思想,还有维护集团利益的考虑。曹丕称帝就采用了维护士族集团利益的九品中正制,放弃了唯才是举的制度。
他到底有什么非凡的政绩功劳?
我是点点文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前言六百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公元1360年,天下的局势与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时颇为相似。北方还在元朝控制之内,而在长江流域势力最强的徐寿辉、陈友谅控制了长江中上游,盐枭出身的张士诚控制了下游,朱元璋夹在中间,虽然占据了南京,但形式十分严峻,极有可能被其他豪强所吞并,那么在这危机关头,是谁向朱元璋献计献策,来扭转这一局面呢?
这个人就是神机妙算的刘伯温。
二、刘伯温其人刘基,字伯温,号犁眉,浙江省文成县南田武阳村人。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明洪武三十年封诚意伯,武宗正德九年赠太师,谥号文成。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伯温是像诸葛孔明一样的人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之计。随后,辅佐刘备夺取了三分天下。
又有人认为,刘伯温的才能超过了诸葛孔明,因为他辅佐朱元璋夺取了天下,统一了江山。
另外,刘伯温不仅有谋略,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所以,人们又把刘伯温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三、刘基前半生,备受挫折,隐居山中著书刘伯温才气纵横,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从师习春秋经。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可当他步入官场后,却屡受打击,四次辞官。他深切感受到元朝的腐败,决定退隐山中,闭门著书。此时的刘伯温,已年近半百,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而与此同时,大元帝国也到了分崩瓦解的地步,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起义。
刘基曾说:“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怀抱远大志向的人,一定要选择自己的方向,一定要选择好自己去投奔谁。
元末群雄起义,比较有势力的有朱元璋,张士诚,徐寿辉,陈友谅,方国珍等人。
那么,刘基该选择谁作为他辅佐的对象呢?
朱元璋从众多群雄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了气候。朱元璋部下有一个饱读古籍诗书,善于言谈的奇士——孙炎,他专门负责替朱元璋招揽人才。孙炎亲自到刘基隐居的山中拜访刘基,请求他出山,辅佐朱元璋成就大业。
但,刘基不会轻易出山的,因为:
1.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很重气节,他原本是元朝的命官,一出山就投奔反贼?这个思想该怎么转换?
2. 出来该投奔谁?这么多的英雄豪杰,谁可以成就大事?怎么样识别那个将要扭转乾坤的人?
等到孙炎第三次请刘伯温出山的时候,刘伯温还是不愿意出山,最后还是他的母亲看清了大势,劝说刘伯温,要出去做一番事业,至少可以保护一大家子的安全。于是刘伯温就听从了母亲的话,跟随孙炎一起到南京去。
四、后半生,重新出山,帮助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刘伯温一到南京,朱元璋大喜过望,亲自出来迎接,向他询问计策:“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刘伯温就为朱元璋提出了平定天下的八策,给朱元璋出了很多注意。
他跟朱元璋说,“张士诚虽然富裕,但他眼光短浅,他没有什么更大的志向。如果我们去打陈友谅的话,他会在一旁观战,他不会有所动作。他是自守奴,不足畏惧。反观陈友谅,他人多马壮,无一日不想亡我。如果我们往东打张士诚,他从西边就来了。这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了。”
所以,刘伯温献计“先陈友谅后张士诚”,一定要先把强敌给收拾掉,后面的张士诚也就不在话下了。
刘伯温此计甚合朱元璋之意。
(1)“龙江之役”,刘伯温献计朱元璋,大败陈友谅果然,事态按照刘伯温的判断在发展。在“龙江之役”中,陈友谅自恃人多地广,在元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率领数十万大军浮江而下,攻占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陈友谅顺流而下,乘势夺取了太平镇,虽然气势很大,但他们千里行军,必然疲惫,而且其内部也不稳定。我们也把握这个机会,给他来个出其不意。等待他们深入,以伏兵击之,必胜。”
刘伯温分析的很有道理,朱元璋采取了他的谋略。在刘伯温的指挥下,大将常遇春在大雨中设伏兵,袭击陈友谅,徐达率兵汇合,大败陈友谅。朱元璋于是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
在龙江之战中,刘伯温小试牛刀,展现了非凡的谋略。
(2)刘伯温献计,突袭江州,将陈友谅赶到武昌。逃亡九江的陈友谅不甘心失败,在龙江之战的第二年七月,再一次发动攻击,夺取了安庆(皖南重镇)。朱元璋很恼怒,想率兵亲自夺回安庆,这个时候,刘伯温对朱元璋说,“陈友谅的老巢江州此时必定空虚,我们应该先放弃安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直接攻打江州。打下江州,不仅可以使安庆得到收复,整个江西的战局也会改变。”
朱元璋依计而行,在老虎卡击溃了陈友谅的巡逻舟师,乘胜进逼江州,陈友谅毫无防备,以为神兵从天而降,仓促之间,无机可对,结果溃不成军,大败。只好带着老婆孩子撤退,连夜跑回武昌。
此战,朱元璋夺取了江州,其周边的城池也被朱元璋军队所占领。至此,朱元璋攻克了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3)鄱阳湖大战,刘伯温献策“移军湖口”,大败陈友谅1363年,陈友谅围攻洪都,朱元璋从安丰支援洪都,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大战,打到第四天仍旧不分胜负,两军僵持不下。这时,刘伯温献计“移军湖口”,封锁鄱阳湖通向长江的通道,截断敌人的归路。
如此一来,陈友谅的军队陷入了困境,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于是陈友谅被迫冒死突围,朱元璋挥军截击,用火筏冲击敌舰,在混乱当中陈友谅中流矢而亡,其五万多部下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消灭了陈友谅,将长江中游收入囊中。四年后,朱元璋又彻底击败张士诚,一统江南。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第二年挥师北伐,攻克大都,结束了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作为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一直被朱元璋视为“当世之张良”,那么天下平定之后,如何治理这个崭新的王朝?一直以“帝师王佐”自许的刘伯温,又为朱元璋的大明基业立下了哪些丰功伟绩呢?
五、朱元璋建国后,刘伯温陈纲立纪,辅翊太平在明朝建国初期,战争并未结束,北方的蒙古人依然对中原构成威胁,此后三十年间,朱元璋先后八次发动北伐,才基本上消除边患。
洪武元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太史院使”,“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刘伯温肩负编定历法,新法律,监督纠察各级官员之责任。
(1)刘伯温和左丞相李善长共同编订律令(法律)——《大明律》雏形《大明律》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法律的优秀成果,经过增删、斟酌轻重,形成了一本完整的法典。它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刘基和李善长他们所编订的律令就是《大明律》的雏形。
(2)利用天象知识,阻止朱元璋滥杀刘伯温虽然执法严明,认法不认人,只要有官员犯法,哪怕是皇帝身边的宿卫也要坚决处罚。但是,他同时又主张宽严相济,经常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制止朱元璋滥杀。
有一次,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刘伯温为了防止朱元璋借此大开杀戒,对朱元璋说,“现在的天象是在警告你不要大开杀戒,应该下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使上天回心,改变这个天象。”朱元璋很迷信天象,就听从了刘伯温的话,下诏检讨自己。
(3)以儒家思想来开导朱元璋朱元璋:“节次随朕征行,每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我心,故颇知古意。”
刘伯温每次跟随朱元璋出征,每当有闲暇的时候,他给我(朱元璋)讲解孔子的话,因此我(朱元璋)也了解古代圣贤他们的意图和道理。由此,我们知道刘伯温要用儒家的这种仁爱思想来引导朱元璋,帮助他治理天下。
(4)推动恢复学校建设,恢复被元朝中断多年的科举选士制度,科举制度的恢复与完善对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影响尤其深远。向朱元璋建议实行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刘伯温在朱元璋建国以后,严明法纪,不徇私情,以“施德政,得民心”为治国思想核心,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朱元璋治理天下,让朱元璋施行仁政,勤政爱民。可以说,刘伯温对明朝初年政局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六、结言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各地势力,帮助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劳。
在朱元璋建国后,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初年的法律和社会秩序,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使得天下太平。
朱元璋曾评价刘伯温:“谳狱,审刑罚之中,议礼,新国朝之制。立标准于百司,为模范于诸道。”
刘伯温审理刑狱案件,很适度,合情合法,另外他帮助朱元璋的新朝建立了新的礼制;给各个衙门都订立规矩、标准,是百官学习的楷模、榜样。
就这样,朱元璋在刘基的辅佐之下,明朝初年形成了一个“纪纲振肃”的局面。
刘伯温所做的种种,都是希望皇帝能够以仁治国,施行宽严相济的政策,直到他临终时,他还叮嘱儿子一定要转告朱元璋“修德省刑”才能“祈天永命”。
果然真一代谋臣,为国鞠躬尽瘁。
我是点点文史,以上均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评,关注。
农村宅基地房子翻盖新房是否合法?
这个问题问得十分现实,我试做以下解析,有三点,与条友们交流分享。 第一点,我们知道农村农民实行一户一宅,所问,父母走了,村上有父母留下的老宅,但年久失修,要改建或维修,是为后人,理当有权利改建或翻新。 后人只要不改变宅地用途,也符合村上的规划,布局,供个人居住使用,与理,与情正当。 第二点,我们知道,农村宅地,地皮与宅地上房屋是有不同的法律规矩,不同点是,地皮所有权在村上,属集体所有,而房屋归私有,有个人所有。 第三,所讲上代人走后,留下一处宅院有房,改建或翻新,怎么办,还要办其它手续吗? 根据农村住宅整体规划,建设布局,只要不是整村大面积搬迁,动态调整,子女等人无需办理手续,自行翻新,改建或维修就妥。 另外,现行法律也有子女依法继承父母遗留下财产等权利。 据上解读,晚辈有资格,有权利对老宅住房因年久失修,加固,改建或翻新的权利。
为什么刘伯温已经告老还乡?
1375年5月16日,被蔡元培先生评价为“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的刘伯温黯然离世,走完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生。为了纪念这位无双国士,后世至今都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关于刘伯温,始终有着太多话题,关于他的文采,关于他的智谋,关于他的刚正,关于他的清廉,甚至关于他的死因。不过,我们今天要聊的却是关于他和朱元璋错综复杂的关系。说到底,他“壮志未酬”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朱元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能够在元末群雄中崛起并且建立大明王朝,主要依靠两大派别的鼎力辅助。其中,一派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作为“浙东派”领袖,刘伯温堪比刘邦身边的张良,堪比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竭尽全力辅保朱元璋。不过,由于个人出身的差别,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别,朱元璋从来都没有真正信任过他,更没有真正亲近过他,悲剧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刘伯温出生于浙江,本名“刘基”,“伯温”只是他的字。其曾祖刘濠曾在南宋时期担任翰林掌书一职,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元朝时期为官,刘家属于典型的读书世家和士绅家族。
受此影响,刘伯温从小就被赋予了延续家族荣光的使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楣。加之,他本人也是天资聪慧,属于显而易见的“神童”,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基自幼聪明绝人,凡天文、兵法、性理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1333年,青年时期的刘伯温进京赶考,轻而易举就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丞。由于看不惯上司的专权霸道和贪污腐化,他在不久后便愤然辞职了。后被重新推举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因为仗义执言而再度辞官。
元朝末年,在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下,位于浙东地区的方国珍第一个举起反元旗帜。在此背景下,刘伯温迅速被元廷起用并担任了元帅府都事,协助官军剿灭这股农民起义。由于作战方针上存在重大分歧,他再一次选择辞官归乡,从此以后不问世事,效仿当年的诸葛亮一样也做起了隐士。
1351年,元顺帝强行征调大量的民力治理黄河,终于彻底引燃了积压已久的民怨。韩山童、刘福通和杜遵道等人密谋起义,因为泄密导致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只得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四处转战,站稳脚跟后打出了“大宋”的国号以图恢复汉人江山,史称“龙凤政权”。
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本无什么大的志向,因为吃不饱饭才四处闯荡,既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与刘伯温的出身可谓天差地别。此时,他通过多年征战,逐步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农民起义军,表面臣服于“龙凤政权”。
到1359年时,朱元璋的势力已经形成规模,成功扩张到了富庶的浙江一带。这里人杰地灵,尤其以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这四人最为著名,合称为“浙东四先生”。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十二月,胡大海荐四人贤,故遣使以书币征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
为了请出“浙东四先生”辅佐自己,朱元璋派人“以书币征之”。啥意思?就是说他没有像刘备那样礼贤下士,而是派人拿着钱财去请,结果只请来了三个。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
“基未应”这三个字,显示出刘伯温一来“不差钱”,二来“不差事”。朱元璋内心不悦,但为了体现自己的求贤若渴和宽宏大量,还是决定第二次派人去请,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炎使再往,基遗以宝剑。炎作诗,以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封还之。遗基书数千言,基始就见,送之建康。
啥意思?朱元璋派孙炎再次去请刘伯温出山辅佐,可对方还是避而不见。但是,他也没有过分得罪来人,便命人送来一口宝剑以表明自己决绝的态度。
孙炎无奈,只好将宝剑封还给刘伯温,还写了一封数千字的长信“规劝”对方回心转意。既然加了引号,可见信中规劝之意也是暗藏杀机,刘伯温这才不情不愿地来到了南京面见朱元璋。
不管过程如何,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已经全被收入麾下,朱元璋非常的高兴。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随着刘伯温到来,很快就证明了自己并非徒有其名和百无一用。他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分析时局并且提出了“时务十八策”,令朱元璋啧啧称赞。
紧接着,刘伯温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原来,朱元璋虽然越来越势力大,但名义上还是尊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甚至遥称对方为帝。每到正月,他都会命人为韩林儿设立御座,群臣集体向一把空龙椅行叩拜大礼,唯独刘伯温却对此不以为然。
刘伯温引发的这次“御座事件”,非但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恼怒,反而在内心深处非常高兴。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位聪明人出现了!
当陈友谅取代徐寿辉后,立即联络张士诚东西夹击试图消灭朱元璋。这次进犯可谓来势汹汹,搞得南京城内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建议避战求和。据《明史》记载:
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在刘伯温的谋划下,一出“请君入瓮”的好戏上演了。朱元璋安排自己的部将康茂才写信诈降,终于将陈友谅的水军主力引至河道狭窄的龙湾一带,由常遇春和冯胜等人联合伏击,取得了龙湾之战的胜利。
龙湾之战后,朱元璋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太平、九江和安庆等地,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
不过,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巅峰对决并不是龙湾之战,而是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鄱阳湖之战。可以说,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朱元璋在明末各义军的地位,如果此役战败的话,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明王朝。
1363年,张士诚降元后派兵围攻安丰,导致小明王韩林儿已经危在旦夕,随时都有被全歼的危险,只得向朱元璋紧急求援。对此,刘伯温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能救援,最起码不能派出主力救援。
朱元璋为了博得“忠义之名”,力排众议下令出兵救援,而且还要亲率主力前往。这下,为虎视眈眈的陈友谅提供了可乘之机,立即集结所有兵力前来攻击朱元璋的后背,形势十万火急。据《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
洪都是今天江西省南昌市的古称,是陈友谅沿河而下的必经之地,此刻正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驻守,不过只有区区两万人。以两万人抵挡六十万人,谁都以为这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
不过,奇迹出现了!
洪都之战因为异常惨烈而被写入了历史,更被称为“血战洪都”。可以说,没有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就不会有未来的大明帝国。而没有洪都之战的胜利,就不会有鄱阳湖之战的胜利。
朱文正原本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废柴,可面对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的进攻,他竟然激发出了自己所有的潜能,打出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从敌军围攻洪都开始,朱正文近乎疯子一般坚守着,在死伤大半和粮草断绝的情况下依然不退。八十五天,八十五天,请划重点!
朱文正在弹尽粮绝下支撑了八十五天的时间,期间不乏活人吃死人的悲剧发生,但洪都却保住了。当朱元璋救下韩林儿后,立即带兵西进去救援洪都,去阻击陈友谅的进攻。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立即扼守住了泾江口和南湖嘴,相当于彻底切断了陈友谅的退路。之后,他又出兵武阳渡,迫使陈友谅亲率主力进入鄱阳湖与自己决战。
由于朱元璋已经将鄱阳湖周边五个县的粮食全部抢光,陈友谅很快就陷入粮草不济的窘境。无奈之下,他开始急切地主动出击以求速战,犯下了兵家的大忌,误入对方伏击圈并被火攻,再现了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惨状,本人也被流矢射中头颅而亡。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又接连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等人,真正到了称帝登基的准备阶段。与此同时,名义上的皇帝韩林儿也适时地“意外身亡”,算是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左相国,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任命刘伯温为太史令。同时,他下令刘伯温开始制定未来国家的礼仪、法典和制度,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在此期间,刘伯温屡屡劝谏朱元璋要以仁爱治国,严禁他滥杀无辜。据《明史》记载: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始犒赏群臣。李善长和徐达等6人被加封为公爵,食禄四千石,子孙世袭爵位;汤和等28人被加封为侯爵,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爵位;而刘伯温却只被加封为诚意伯,食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且子孙不能世袭爵位。
作为御史中丞,刘伯温仍然还在无怨无悔地履行本职工作,仍然负责监督众臣和弹劾众臣。
李彬是宰相李善长的亲信,担任着中书省都事,素来就贪污成性,终于被刘伯温抓住了把柄。虽然李善长多次说情,但刘伯温却不为所动,还是在祭坛下公开处斩李彬,从此得罪了李善长,也得罪了“淮西派”。
为了报复刘伯温,李善长立即安排党羽们上疏弹劾,说他在祭坛下杀人是对天地的大不敬,也是对皇权的蔑视。据《明史·刘基传》云:
帝归,愬基僇人坛壝下,不敬。诸怨基者亦交谮之。会以旱求言,……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会基有妻丧,遂请告归。
由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刘伯温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将朱元璋对他仅存的一些好感也消耗殆尽。鸟尽弓藏的道理他非常清楚,于是借着妻子去世的由头就告老还乡了。
临行前,刘伯温还向朱元璋提出了最后一条建议:凤阳不适合修建中都,那样只会劳民伤财。对此,朱元璋内心大为不悦,依然大兴土木建造着中都。
回到青田老家后,刘基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就为自己寻找了一块墓地。可是,“淮西派”的胡惟庸却开始借机发难,硬说他选了一块“颇具龙气”的宝地,似有“不臣之心”。
刘伯温深知这个罪名“杀人诛心”,赶紧启程进京谢罪,还表示自己绝无任何的异心。朱元璋表面上没有苛责他,但内心却更加怀疑,故而“挽留”他长居南京养老。
气病交加下,刘伯温终于一病不起,在胡惟庸带御医诊治后,病情越发沉重进而病逝。
有人认为,胡惟庸受了朱元璋的密令才敢在药方中下毒;也有人认为,朱元璋尽管不喜欢刘伯温,但也没必要毒杀这位开国功臣。
刘伯温的真正死因或许再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朱元璋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刘伯温,刘伯温从来没有心悦诚服过朱元璋。他和他属于相互看不上!@文史不假
北宋奸相蔡京的下场如何?
蔡京饿死于路边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据说他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在上任途中,因为百姓憎恨,所以不卖粮食给他,最终饿死了!
北宋六贼宋徽宗时期,北宋朝廷腐败,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百姓民不聊生;内部烽烟四起;外部金军入侵。最后竟然发生了金军南下攻破汴京,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都被金人掳走的民族耻辱。
这一切到底是谁造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腐败至此,也不是哪一个或者几个人祸祸的,要说罪魁祸首,按道理也是最高决策层的宋徽宗为之负责,如果宋朝就此终结,想必宋徽宗也能拥有商纣王、隋炀帝一般的名声。
对宋徽宗幸运,对百姓不幸的是,有了南宋,所以宋徽宗自然背不了这个锅。
宣和七年(1125)年底,面对大军南下的金军,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太子,钦宗继位。12月27日,太学生陈东联合其他太学生上书,论:
"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宋史)
从此之后,六贼的名号传扬于世,又因为蔡京与童贯是六贼之首,因此,民间有歌谣曰:“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蔡京之恶因为“靖康之耻”的缘故,蔡京的恶名数之不尽,比如投机钻营:在哲宗时期,掌权的司马光与章惇政见不合,而蔡京一时附会司马光,一时又附会章惇,奸猾至极。
蔡京还有巧取豪夺,贪婪无度,骄奢淫逸等等罪状。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能代表蔡京之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他在司马光、章惇等人新旧党争之间左右摇摆来说,因为党争而站队,本身就不是一个官员应该做的,按道理来说,只要是有益的政策就该支持,何论是哪方?
而左右摇摆,投机钻营,对于官员来说,更算不上恶行了。
西汉初期的陈平与周勃,是刘邦老臣,当年刘邦斩白马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可是吕后掌朝之后,马上封诸吕为王,这时候只有右丞相王陵反对,而陈平与周勃都是赞成。
下朝后,王陵指责陈平等人,他竟然还说自己是为了刘氏江山社稷,凭借优秀的口才让王陵无话可说。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关键是,等吕后驾崩,陈平与周勃又主导了灭亡诸吕的行动,不仅将吕氏连根拔起,连后少帝都被从皇位上赶了下来,包括惠帝另外3个儿子都被冠以“非惠帝亲子”的罪名而被废,最终导致惠帝血脉断绝。
对于陈平、周勃等人来说,这是叫左右逢源呢?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亦或是投机钻营?
此等例子数之不尽,如果蔡京仅仅有这些恶行,想必也不能让他“流芳百世”,他最大的恶,是他的“丰亨豫大”之说,他提倡视官爵财富如粪土,应该被享用、挥霍。
所谓“丰亨豫大”意思是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宋徽宗曾经拿出玉杯、玉卮给臣子们看,表示享用这些玉器,又怕人们认为太奢侈。
蔡京却说道:“臣出示过契丹,看见玉盘玉杯,都是石晋时期的东西,契丹人还拿来在臣面前炫耀,说南朝没有。现在用他们来祝寿,并不过分。”
宋徽宗说:“先帝才做了一个数尺大小的小台,就有很多臣子上书,我是真怕他们说。这些玉器已经放了很久了,如果人言又起,无法分辨啊。”
蔡京劝解:“事情如果合乎情理,言多也不必害怕,陛下应当享用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算得了什么!”
蔡京还常对徽宗说,现在国家钱币多达5000万缗(音mín,意贯,一千文)钱,足够享用,于是铸造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等等。
作为一国之君,耽于享乐的徽宗到底做了什么也许他自己也不明白,所谓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最后国家成什么样,也许他也没料到。
为了兴建宫殿园林,不仅大肆征收劳役,更是大兴花石纲,使得皇帝耽于享乐,官吏大发横财,而百姓却倾家荡产、卖儿鬻女,最终激起民变,有名的方腊起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
这也是蔡京执政的一贯作为,向徽宗大献谄媚,不顾民生,不顾外有强敌窥伺,最终酿成惨剧。
客死潭州至于蔡京是如何上位,在在相位上有何作为,为什么会四起四落,这些大部分人并不太关心,我们关心的是他的结局如何,是怎么死的,死了家族又如何?这样的大奸臣是否遭到应有的结局。
虽然在南宋史学家王明清的《挥麈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说蔡京被贬之后,虽然携带巨富前去赴任,可是因为他作恶太多,招致老板姓的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最终饿死街头。
但我个人觉得,这纯属臆想,虽然寄托了他希望蔡京“不得善终”的想法,但是这个说法太过于不符实际,也显得作者太过于不食人家烟火,或者说当时的文人地位太高,哪怕有如此恶名,依旧不敢让他惨死。
先说不符实际: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哪怕有人会不赚钱,但做生意大部分都是为了钱,不可能有买卖不做。
2.蔡京又不是NPC,头上没有标记,普通人看到了也不认识。
3.哪怕是认识了,蔡京权倾天下,虽然被贬,那也是官员,不说代表朝廷,哪怕是自己的私人部队,也不是百姓敢对抗的,还怕弄不到粮食?
4.蔡京是“六贼”,可是这只代表部分人的观点,或者说朝堂上的观点,百姓有谁知道蔡京是哪位?百姓最痛恨的未必是庙堂上的那一位吧!
为什么说作者不食人间烟火?
假如百姓真的知道他就是蔡京,又对他恨之入骨的话,怎么“舍得”让他饿死?
那么多人被他祸害得家破人亡,难道没有“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之事?
大宋百姓真的这么懦弱吗?
所以说,蔡京饿死只不过是部分人的臆想,真正的死因无非是年纪大了,长途奔波而亡,或者说勉强也算“善终”了。
行至潭州死,年八十。——《宋史》大宋重文轻武,向来优待文官,不杀文官,但是对蔡京却是个例外。
蔡京有 记载的儿子共8个,其中一个娶了茂德帝姬,最后随着她一起去了金国,没有受到牵连,除此之外,还被赐死了2个,其他的要么早就死了,要么被流放到偏远地区。
子八人,壝先死,攸、翛伏诛,绦流白州死,鞗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宋史》
主要参考资料:《宋史》、《史记》、《挥麈后录》
以上就是归乡记普法第五集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